第211頁
[清穿同人] 清穿之德妃的宮鬥路 作者:大行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除非……是遇上了名聲問題。
安佳氏也苦著臉道:「娘娘,您是不知道了,柃宜她是遇上大麻煩了,在早些年時夫君給柃宜定下了一樁婚事,是包衣家族的,隻是這些年咱們烏雅氏能人輩出,娘娘還成了貴妃娘娘,於情於理,柃宜都不應該嫁給那等人,奴才就應該勸著夫君的,別早早給柃宜定下娃娃親,這下可好了,那家人將這事記惦的緊緊的,咱們柃宜想否認都難。」
烏雅夫人聽見她這表述,忍不住皺起眉頭,但到底還是沒發一言。
芷嫣滿頭問號,這都什麽大麻煩啊,既然早早定下了婚事,便嫁過去啊,找她幹什麽,她難不成還成了強搶民女這號人物,還是說安佳氏以為有她就能阻止自己女兒的婚事了嗎?
而且這娃娃親提早定下了,到如今都十幾年了,你還不如直接跟那家人說,別耽誤人家男兒郎的娶妻。
她真是嘈多無口了,以往都是在吃別家的瓜,現在居然吃到自家身上了。
見娘娘始終沒有開口,安佳氏哭聲湧上來,「娘娘,奴才也是沒了辦法,柃宜年齡正好,奴才本來想給柃宜許下一門好人家的,隻是聽夫君這麽一說,才知道有這麽一迴事。
「不瞞您說,柃宜的提親禮雖未成,可夫君從沒有在外人麵前否認過那家子口中的娃娃親一迴事,奴才怨極了他為了麵子不顧女兒婚事,連奴才都不告知的做法,而且那家子出身卑弱也就算了,與柃宜娃娃親的兒郎身子骨不是個好的,奴才怎麽著都不能將女兒推入這樣的火坑裏啊。
「若娘娘能看在柃宜是您侄女兒的份上,幫幫柃宜就好了。」
安佳氏真是越說越傷心,她的幾個女兒都嫁得好好的,就最小的這個被自己丈夫任意行事毀了大好前程,娘娘這都坐到貴妃的位置了,膝下還有四個阿哥,柃宜哪愁找不到更好的婚事。
芷嫣定定的看了她幾眼,越發覺得府邸的大哥連老百姓都做不好,還真是隨便許下的承諾都能將自己女兒給買了,但是她也不能插手宮外之事,不然傳出去豈不成了她以權壓人。
她看了額娘和輝和氏一眼,「你們想本宮如何幫柃宜?」
安佳氏一看有希望了,立馬在地上磕頭,「娘娘,聽說十四阿哥到了娶妻的年紀,府邸也有幾位侍妾了,奴才想著柃宜年紀隻比十四阿哥大一些,與十四阿哥又是表姐弟的關係,若是柃宜入了皇家,那家人就不敢在外邊多說了,娘娘,這是唯一的希望了,還望娘娘將柃宜送進十四阿哥府邸吧,就算當不得側福晉,一個格格也好的。」
就算是格格,屆時以娘娘親侄女的身份,遲早也能當上側福晉,安佳氏在心裏安慰自己,又想著入了皇子阿哥府邸,娘娘看在自家親侄女的份上,興許直接大手一揮就讓柃宜當了十四阿哥的側福晉。
柃宜也巴巴道:「還往娘娘看在侄女可憐的份上,給侄女一條出路吧。」
烏雅夫人嘆了一聲,她不是不知道女兒的態度,可是眼睜睜看著孫女出事也不是辦法,雖說不是她骨血,但都看到這麽大了,且隻是讓柃宜入了十四阿哥府邸,求個格格的名分,也正好親上加親。
「大哥應該不至於糊塗到互換庚帖了吧。」芷嫣眉頭蹙起,她是不可能讓表親進門的,那是對自己兒子和侄女的不負責,可大嫂這話裏話外的很多破綻啊。
先是說到自家女兒在小時候無意中被夫君定下娃娃親了,雖說清朝女兒家的名節問題看得挺重的,但是也斷然不到在女兒婚事都未下三書六禮時就匆匆說定,大哥那時都嫁了兩個女兒,怎麽可能不清楚這一點。
退而求其次,她那時都生了三個阿哥,還養著一個阿哥,且庶妹還靠著她在宮裏的地位嫁了名門望族,明眼人都能看出烏雅氏的女兒也到了不該嫁給包衣,世世代代生下來的兒女都是包衣的程度,連後來的博啟娶的都是正兒八經旗人出身的貴女。
以大哥那個處處鑽營的性子,便宜了別人還真不可能,但是看著大嫂好像不知發生了何事……
安佳氏頓時有些卡頓了,「娘娘,是沒有交換庚帖,可是柃宜的名聲都毀了一大半——」而且夫君也千吩咐萬叮囑,說這是唯一可以補救的法子了,說是柃宜一定要嫁給十四阿哥,不然女兒就毀了,今後不嫁給那包衣家族是不行了。
她能怎麽辦,還不是隻能聽丈夫話行事,當然到了這個地步,她是能看出姑奶奶有所鬆緩的口風,心下一動,指不定她的女兒還真能嫁進皇家了,她這一家子是阿瑪子女中最沒有出息的一家,連同婚配一事別人也隻是看在宮裏有娘娘的份上,而且也隻限於娶她們家的女兒,還是京師中家世不上不下之人才看得上。
兒子也僅僅有幾家家世還算不錯的包衣家族看中,要不就是勢力微薄的旗人。
比較之下還真不如將女兒嫁入皇家,既享得了富貴,又能扶持自家兒子,畢竟宮裏姑奶奶的偏心是明眼可見的,好處全給了輝和氏那一家子,他們家是什麽都沒有得到,可若是他們女兒給姑奶奶當了兒媳婦,什麽話都好說了。
芷嫣眼裏的不快都要透出來了,到了這個份上她還能看不明白?
她上上下下掃視了幾眼安佳氏,隨後低聲朝額娘說了幾句話,隨後烏雅夫人臉色一變。
芷嫣冷聲道:「還請大嫂下去吧,本宮會和額娘和二弟妹商量此事的。」
安佳氏也苦著臉道:「娘娘,您是不知道了,柃宜她是遇上大麻煩了,在早些年時夫君給柃宜定下了一樁婚事,是包衣家族的,隻是這些年咱們烏雅氏能人輩出,娘娘還成了貴妃娘娘,於情於理,柃宜都不應該嫁給那等人,奴才就應該勸著夫君的,別早早給柃宜定下娃娃親,這下可好了,那家人將這事記惦的緊緊的,咱們柃宜想否認都難。」
烏雅夫人聽見她這表述,忍不住皺起眉頭,但到底還是沒發一言。
芷嫣滿頭問號,這都什麽大麻煩啊,既然早早定下了婚事,便嫁過去啊,找她幹什麽,她難不成還成了強搶民女這號人物,還是說安佳氏以為有她就能阻止自己女兒的婚事了嗎?
而且這娃娃親提早定下了,到如今都十幾年了,你還不如直接跟那家人說,別耽誤人家男兒郎的娶妻。
她真是嘈多無口了,以往都是在吃別家的瓜,現在居然吃到自家身上了。
見娘娘始終沒有開口,安佳氏哭聲湧上來,「娘娘,奴才也是沒了辦法,柃宜年齡正好,奴才本來想給柃宜許下一門好人家的,隻是聽夫君這麽一說,才知道有這麽一迴事。
「不瞞您說,柃宜的提親禮雖未成,可夫君從沒有在外人麵前否認過那家子口中的娃娃親一迴事,奴才怨極了他為了麵子不顧女兒婚事,連奴才都不告知的做法,而且那家子出身卑弱也就算了,與柃宜娃娃親的兒郎身子骨不是個好的,奴才怎麽著都不能將女兒推入這樣的火坑裏啊。
「若娘娘能看在柃宜是您侄女兒的份上,幫幫柃宜就好了。」
安佳氏真是越說越傷心,她的幾個女兒都嫁得好好的,就最小的這個被自己丈夫任意行事毀了大好前程,娘娘這都坐到貴妃的位置了,膝下還有四個阿哥,柃宜哪愁找不到更好的婚事。
芷嫣定定的看了她幾眼,越發覺得府邸的大哥連老百姓都做不好,還真是隨便許下的承諾都能將自己女兒給買了,但是她也不能插手宮外之事,不然傳出去豈不成了她以權壓人。
她看了額娘和輝和氏一眼,「你們想本宮如何幫柃宜?」
安佳氏一看有希望了,立馬在地上磕頭,「娘娘,聽說十四阿哥到了娶妻的年紀,府邸也有幾位侍妾了,奴才想著柃宜年紀隻比十四阿哥大一些,與十四阿哥又是表姐弟的關係,若是柃宜入了皇家,那家人就不敢在外邊多說了,娘娘,這是唯一的希望了,還望娘娘將柃宜送進十四阿哥府邸吧,就算當不得側福晉,一個格格也好的。」
就算是格格,屆時以娘娘親侄女的身份,遲早也能當上側福晉,安佳氏在心裏安慰自己,又想著入了皇子阿哥府邸,娘娘看在自家親侄女的份上,興許直接大手一揮就讓柃宜當了十四阿哥的側福晉。
柃宜也巴巴道:「還往娘娘看在侄女可憐的份上,給侄女一條出路吧。」
烏雅夫人嘆了一聲,她不是不知道女兒的態度,可是眼睜睜看著孫女出事也不是辦法,雖說不是她骨血,但都看到這麽大了,且隻是讓柃宜入了十四阿哥府邸,求個格格的名分,也正好親上加親。
「大哥應該不至於糊塗到互換庚帖了吧。」芷嫣眉頭蹙起,她是不可能讓表親進門的,那是對自己兒子和侄女的不負責,可大嫂這話裏話外的很多破綻啊。
先是說到自家女兒在小時候無意中被夫君定下娃娃親了,雖說清朝女兒家的名節問題看得挺重的,但是也斷然不到在女兒婚事都未下三書六禮時就匆匆說定,大哥那時都嫁了兩個女兒,怎麽可能不清楚這一點。
退而求其次,她那時都生了三個阿哥,還養著一個阿哥,且庶妹還靠著她在宮裏的地位嫁了名門望族,明眼人都能看出烏雅氏的女兒也到了不該嫁給包衣,世世代代生下來的兒女都是包衣的程度,連後來的博啟娶的都是正兒八經旗人出身的貴女。
以大哥那個處處鑽營的性子,便宜了別人還真不可能,但是看著大嫂好像不知發生了何事……
安佳氏頓時有些卡頓了,「娘娘,是沒有交換庚帖,可是柃宜的名聲都毀了一大半——」而且夫君也千吩咐萬叮囑,說這是唯一可以補救的法子了,說是柃宜一定要嫁給十四阿哥,不然女兒就毀了,今後不嫁給那包衣家族是不行了。
她能怎麽辦,還不是隻能聽丈夫話行事,當然到了這個地步,她是能看出姑奶奶有所鬆緩的口風,心下一動,指不定她的女兒還真能嫁進皇家了,她這一家子是阿瑪子女中最沒有出息的一家,連同婚配一事別人也隻是看在宮裏有娘娘的份上,而且也隻限於娶她們家的女兒,還是京師中家世不上不下之人才看得上。
兒子也僅僅有幾家家世還算不錯的包衣家族看中,要不就是勢力微薄的旗人。
比較之下還真不如將女兒嫁入皇家,既享得了富貴,又能扶持自家兒子,畢竟宮裏姑奶奶的偏心是明眼可見的,好處全給了輝和氏那一家子,他們家是什麽都沒有得到,可若是他們女兒給姑奶奶當了兒媳婦,什麽話都好說了。
芷嫣眼裏的不快都要透出來了,到了這個份上她還能看不明白?
她上上下下掃視了幾眼安佳氏,隨後低聲朝額娘說了幾句話,隨後烏雅夫人臉色一變。
芷嫣冷聲道:「還請大嫂下去吧,本宮會和額娘和二弟妹商量此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