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所有客人,鳳娓問沈朝:「五皇子那件事是賢妃做的?」
事發後鳳娓也想過會是誰做的,也懷疑過賢妃,但她對賢妃的懷疑並不多。
大皇子雖是皇上表哥的長子,但為人平庸,繼位的可能性可以說是幾個皇子中最小的。
要想大皇子繼位,賢妃就要除掉除大皇子以外的所有皇子。
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沈朝:「應該是她。」
「那今日這個局就是為了引蛇出洞?」
沈朝點頭,隨後向鳳娓告辭。五皇子之事本就是由他和大理寺卿負責,既找到了幕後主使,他也得去大理寺協助審問。
「那你明天還去公主府嗎?」想也知道沈朝這幾日會有多忙。
「自然要去。」
好不容易鳳娓點頭了,沈朝生怕夜長夢多,恨不能現在就去。
沈朝走後,鳳娓迴了公主府。
「喬遷宴結束了?」靖安大長公主看見鳳娓先是詫異,而後瞭然道:「是不是出事了?」
「可不是出事了。」鳳娓坐到大長公主身邊,說出賢妃被囚之事,末了喟嘆道:「真想不到,居然是賢妃。」
大長公主見多了皇室爭鬥,並不決定有什麽奇怪,繼續問道:「賢妃又不關你的事,你今兒早晨才去郡主府,不是說要住幾日才會迴來?」
鳳娓吐吐舌頭,抱著大長公主的手臂撒嬌:「今兒個喬遷宴沈朝來了。」
大長公主沒說話,隻盯著她看。
鳳娓老實道:「我想了一下,要我和他分開我是捨不得的,既然捨不得那就成親吧。他家世好,人品好,模樣好,前途更好,和他成親,無論如何我都不會吃虧。」
大長公主早就料到會是這樣,且就算不是這樣,以沈朝的聰明,他也會極力促成。
這邊鳳娓向大長公主說她與沈朝的事,宮裏頭,沈朝也在和惠妃娘娘說這事。
他大姑姑知道他心儀郡主,但小姑姑不知道。
沈朝離開郡主府後,先去了大理寺後立馬進宮。巧得很,惠妃娘娘也在皇上這兒,便趁機說了。
惠妃今日先是被賢妃的事嚇了一大跳,得知賢妃今日想害七皇子,雖在皇上的掌握之中,但她還是怒不可遏,還沒緩過來就聽到沈朝說他明日要去靖安大長公主府求娶福陽郡主。
皇帝哈哈笑了出來,不復片刻前的肅色。
惠妃迴神,問沈朝:「這事你大姑姑知道嗎?」
沈朝點頭:「是大姑自己看出來了。」
所以不是他隻和大姑說不和小姑說。
惠妃聽懂了沈朝的意思,忍不住嗔他一眼,完後又忍不住笑開。
她如今最大的心事就是沈朝的婚事,如果沈朝真能迎娶福陽郡主,那她就可以放心了。
她是完全不在意福陽郡主休夫過,不提靖安大長公主對沈家的恩情,就是福陽郡主本身也是個極好的姑娘。
皇帝餘光注意惠妃,見惠妃笑得真心,一點不勉強,他非常滿意。
「你都是在朝中為官的人,多的話我也就不說了。」惠妃道:「反正就一點,你以後要是敢對郡主不好,我和你大姑肯定幫郡主,你自己看著辦吧。」
皇帝揶揄道:「有我們這麽多人盯著,量他也不敢。」
知道沈朝明日要去大長公主府,皇帝特意讓沈朝早些迴府備禮,不必審理賢妃的案子。
沈朝自然樂意。
離開皇宮,沈朝沒急著迴侯府而是去了定國公府找沈氏。
沈氏雖是鳳娓的嫂子,但沈朝的至親長輩隻有沈氏與宮裏的惠妃娘娘。
惠妃娘娘不方便出宮,隻能有沈氏出麵,畢竟明日沈朝不可能一個人去公主府。
自從知道沈朝心儀鳳娓,沈氏就盼著沈朝能早日得到鳳娓的青睞。聽完沈朝的話,沈氏喜不自勝。
翌日,沈氏早早地起來,先去了侯府,看過沈朝備的禮,確認沒有失禮之處才與沈朝一起前往公主府。
沈氏每次來公主府都沒有空著手,但多是些小禮物,比如給鳳娓帶的各種吃食,像這樣帶這麽多禮物過來是沒有過的。
門房的人都驚住了。
沈氏讓他們進府通報。
門房諸人疑惑,世子夫人進公主府哪裏要他們門房的人去通報,通常是直接去花廳,另有府裏的下人通報。
沈氏看見了他們臉上的疑色,沒有解釋。她若是以定國公府世子夫人的身份自是不用他們的通報,但她今日是以沈朝的長輩,上門來替沈朝提親,該有的禮節自然不可少。
沈氏對這門親事是樂見其成,靖安大長公主與定國公也很滿意,是以見麵後幾人相談甚歡。
鳳娓與沈朝作為當事人,見過禮後就被大長公主趕出了花廳。
「你忙嗎?」鳳娓道:「反正應該沒什麽意外了,要不你迴衙門得了?」
沈朝想笑,不說皇上已經給他放了假,就算他真的很忙,也不可能現在去衙門。
「郡主。」顏初匆匆而來,看見沈朝他微微頷首,而後看向鳳娓,一臉嚴肅地道:「我發現府裏一個丫鬟不太對勁。」
片刻前,顏初在街上遇到了小偷,追擊時進了小巷子,撞見兩個鬼鬼祟祟的人,一人是中年男子,顏初不認識,但另一個年輕女子他卻見過,是公主府的丫鬟。
隔得遠,顏初聽不見他們的談話,但看見了中年男子遞給丫鬟一個紙包。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事發後鳳娓也想過會是誰做的,也懷疑過賢妃,但她對賢妃的懷疑並不多。
大皇子雖是皇上表哥的長子,但為人平庸,繼位的可能性可以說是幾個皇子中最小的。
要想大皇子繼位,賢妃就要除掉除大皇子以外的所有皇子。
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沈朝:「應該是她。」
「那今日這個局就是為了引蛇出洞?」
沈朝點頭,隨後向鳳娓告辭。五皇子之事本就是由他和大理寺卿負責,既找到了幕後主使,他也得去大理寺協助審問。
「那你明天還去公主府嗎?」想也知道沈朝這幾日會有多忙。
「自然要去。」
好不容易鳳娓點頭了,沈朝生怕夜長夢多,恨不能現在就去。
沈朝走後,鳳娓迴了公主府。
「喬遷宴結束了?」靖安大長公主看見鳳娓先是詫異,而後瞭然道:「是不是出事了?」
「可不是出事了。」鳳娓坐到大長公主身邊,說出賢妃被囚之事,末了喟嘆道:「真想不到,居然是賢妃。」
大長公主見多了皇室爭鬥,並不決定有什麽奇怪,繼續問道:「賢妃又不關你的事,你今兒早晨才去郡主府,不是說要住幾日才會迴來?」
鳳娓吐吐舌頭,抱著大長公主的手臂撒嬌:「今兒個喬遷宴沈朝來了。」
大長公主沒說話,隻盯著她看。
鳳娓老實道:「我想了一下,要我和他分開我是捨不得的,既然捨不得那就成親吧。他家世好,人品好,模樣好,前途更好,和他成親,無論如何我都不會吃虧。」
大長公主早就料到會是這樣,且就算不是這樣,以沈朝的聰明,他也會極力促成。
這邊鳳娓向大長公主說她與沈朝的事,宮裏頭,沈朝也在和惠妃娘娘說這事。
他大姑姑知道他心儀郡主,但小姑姑不知道。
沈朝離開郡主府後,先去了大理寺後立馬進宮。巧得很,惠妃娘娘也在皇上這兒,便趁機說了。
惠妃今日先是被賢妃的事嚇了一大跳,得知賢妃今日想害七皇子,雖在皇上的掌握之中,但她還是怒不可遏,還沒緩過來就聽到沈朝說他明日要去靖安大長公主府求娶福陽郡主。
皇帝哈哈笑了出來,不復片刻前的肅色。
惠妃迴神,問沈朝:「這事你大姑姑知道嗎?」
沈朝點頭:「是大姑自己看出來了。」
所以不是他隻和大姑說不和小姑說。
惠妃聽懂了沈朝的意思,忍不住嗔他一眼,完後又忍不住笑開。
她如今最大的心事就是沈朝的婚事,如果沈朝真能迎娶福陽郡主,那她就可以放心了。
她是完全不在意福陽郡主休夫過,不提靖安大長公主對沈家的恩情,就是福陽郡主本身也是個極好的姑娘。
皇帝餘光注意惠妃,見惠妃笑得真心,一點不勉強,他非常滿意。
「你都是在朝中為官的人,多的話我也就不說了。」惠妃道:「反正就一點,你以後要是敢對郡主不好,我和你大姑肯定幫郡主,你自己看著辦吧。」
皇帝揶揄道:「有我們這麽多人盯著,量他也不敢。」
知道沈朝明日要去大長公主府,皇帝特意讓沈朝早些迴府備禮,不必審理賢妃的案子。
沈朝自然樂意。
離開皇宮,沈朝沒急著迴侯府而是去了定國公府找沈氏。
沈氏雖是鳳娓的嫂子,但沈朝的至親長輩隻有沈氏與宮裏的惠妃娘娘。
惠妃娘娘不方便出宮,隻能有沈氏出麵,畢竟明日沈朝不可能一個人去公主府。
自從知道沈朝心儀鳳娓,沈氏就盼著沈朝能早日得到鳳娓的青睞。聽完沈朝的話,沈氏喜不自勝。
翌日,沈氏早早地起來,先去了侯府,看過沈朝備的禮,確認沒有失禮之處才與沈朝一起前往公主府。
沈氏每次來公主府都沒有空著手,但多是些小禮物,比如給鳳娓帶的各種吃食,像這樣帶這麽多禮物過來是沒有過的。
門房的人都驚住了。
沈氏讓他們進府通報。
門房諸人疑惑,世子夫人進公主府哪裏要他們門房的人去通報,通常是直接去花廳,另有府裏的下人通報。
沈氏看見了他們臉上的疑色,沒有解釋。她若是以定國公府世子夫人的身份自是不用他們的通報,但她今日是以沈朝的長輩,上門來替沈朝提親,該有的禮節自然不可少。
沈氏對這門親事是樂見其成,靖安大長公主與定國公也很滿意,是以見麵後幾人相談甚歡。
鳳娓與沈朝作為當事人,見過禮後就被大長公主趕出了花廳。
「你忙嗎?」鳳娓道:「反正應該沒什麽意外了,要不你迴衙門得了?」
沈朝想笑,不說皇上已經給他放了假,就算他真的很忙,也不可能現在去衙門。
「郡主。」顏初匆匆而來,看見沈朝他微微頷首,而後看向鳳娓,一臉嚴肅地道:「我發現府裏一個丫鬟不太對勁。」
片刻前,顏初在街上遇到了小偷,追擊時進了小巷子,撞見兩個鬼鬼祟祟的人,一人是中年男子,顏初不認識,但另一個年輕女子他卻見過,是公主府的丫鬟。
隔得遠,顏初聽不見他們的談話,但看見了中年男子遞給丫鬟一個紙包。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