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娓不解:「既然如此,沈朝為什麽不解除這門親事?」
明知道對這門親事不滿意,還留著做什麽。
沈氏喟嘆一口:「沈朝的母親與鄭氏是多年好友,所以才會定下這門親事。當年沈家差點落敗,鄭氏也沒有提過解除婚約的話。何況鄭氏明顯對這門親事很滿意,所以哪怕知道程語不是那麽願意嫁給他,沈朝也從未想過解除婚約。」
鳳娓皺眉:「那他該不會知道了程語與二皇子的事,也不解除婚約吧?」
「這就由不得他了。」沈氏道:「當年他母親病逝時把他託付給了我,無論如何,我都不會讓他娶程語,否則以後我有什麽臉麵去見他母親。」
鳳娓過來隻是為了把這事告訴沈氏,既已說完,她就不久留了。
沈氏把鳳娓送出二房:「二嫂今日就不留你了,我還想著進宮一趟,改日再請郡主過來用膳。」
「這個不急,還是先把沈朝婚事解決了來。」想到昨日沈朝多次維護她,鳳娓嘆道:「二嫂,你別怪我多管閑事。如果你們想要解除婚約千萬別直接上門。鄭氏是對沈朝不錯,但她更是程語的母親,若不把證據擺在她麵前,她絕對不可能會承認。」
沈氏若有所思:「郡主的意思是?」
鳳娓道:「捉賊捉贓……」
捉姦自然要捉雙。
沈氏自然知道這個道理,可問題是要如何抓雙。程語就不說了,備嫁的女兒家甚少外出,二皇子身為皇子,又住在宮中,更是不容易掌握他的行蹤。
他們之後若一直不幽會怎麽辦。
「二嫂,你還是先進宮和惠妃商量商量,若你們沒有比較好的辦法,再來尋我。」
話落,鳳娓離開。
沈氏目送鳳娓走遠,心裏不由得想起康氏以前曾和她閑聊,說他們兩家的老爺是庶出,郡主沒把他們當親人看待。
其實嫡庶本就有別,何況大長公主與郡主身份不一般,總不能要大長公主和郡主自降身份吧。
郡主今日願意把這事告訴她,還願意幫她,就說明郡主心裏是有他們的。
斂下所有思緒,沈氏換了身衣裳,急匆匆地進宮了。
另一邊,鳳娓剛從二房這邊離開,還沒走多遠,就被聞訊趕來的康氏攔住了。
「大嫂攔我的路做什麽,」日頭上來了,鳳娓拿著團扇當太陽:「難道還想幫汪家說話不成?」
康氏苦著一張臉:「郡主,我也是沒辦法呀。晚秋還在高家,而我那舅母又是汪家人,我敢不幫著汪家麽。晚秋也是您的侄女,你不能不為她著想啊。」
鳳娓扯了扯嘴角,眼裏卻沒什麽笑意:「你的意思是為了晚秋,汪家想怎麽樣我就得怎麽樣。那汪家想娶我我是不是就得為了晚秋嫁過去。」
康氏想說汪序挺好的,但是經過昨日,她明白汪序已經不可能娶到鳳娓。
「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說沒必要鬧得那麽嚴重。」康氏道。
鳳娓嗬了一聲:「那你怎麽不去指責汪序,若不是他,根本不會有昨日的事。」
懶得再和康氏廢話,鳳娓大步離開,走了幾步,她想起什麽迴頭,冷酷無情地道:「對了,最近你不要來公主府,我不想看見你。」
康氏表情一僵,想說什麽就聽到鳳娓說:「不然我就告訴爹。」
康氏:……
兩座府邸,康氏最怕的人不是鳳娓,也不是靖安大長公主,而是她的公爹定國公。
一怕定國公的氣勢,二怕定國公不把國公爺的爵位傳給大房。
沒能撮合汪序和鳳娓,也沒能討到汪氏的人情,還再一次得罪了鳳娓,她之前送的禮又白花了。
康氏攔住鳳娓不止是為了昨日的事,她是聽說鳳娓去了二房那邊才趕過來。
「你去打聽打聽,看看郡主去二房是為了什麽事?」她吩咐婢女。
婢女應下,心裏卻發愁得很,二夫人禦下嚴厲,哪裏是她能打聽得出來的。
果不其然,除了打聽到沈氏進了宮,其他什麽消息也沒有。
沈氏進宮隻會是去見惠妃。
聯繫昨日鳳娓與惠妃一起擠兌汪家,康氏得出結論――鳳娓是過來幫惠妃傳話。
沈氏火急火燎地進了宮。
許久不見的姐姐來了,惠妃原本很是高興,但聽完沈氏的話,她就高興不起來了。
「程家欺人太甚,」惠妃沉下臉:「姐姐有何打算?」
「自然是解決婚約。」隨後,她把鳳娓的那番話說給惠妃:「小妹,你說郡主是不是已經有了主意?」
「或許吧,」惠妃道:「不過還是得問問沈朝的意思。」
惠妃派了人去禮部,正午一下值便把沈朝請進了宮。
摒退宮人,沈氏把事情告訴沈朝。
沈朝聞言心裏很是平靜,甚至有種解脫的感覺。
他隻是一個凡人,也希望和未來夫人能夠琴瑟和鳴。
兩姐妹見沈朝麵不改色,懸著的心落下一半。
「現在得想辦法解除你和程語的親事,」惠妃道:「你大姑母進宮問我有沒有辦法,我思來想去,倒想出了一個法子。」
沈氏疑道:「什麽辦法,你怎麽剛才不說?」
惠妃看眼姐姐後對沈朝道:「我聽說三公主心儀你,若是她知道程語與二皇子的事,到時我們什麽都不用做,這門親事就能如願解除。」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明知道對這門親事不滿意,還留著做什麽。
沈氏喟嘆一口:「沈朝的母親與鄭氏是多年好友,所以才會定下這門親事。當年沈家差點落敗,鄭氏也沒有提過解除婚約的話。何況鄭氏明顯對這門親事很滿意,所以哪怕知道程語不是那麽願意嫁給他,沈朝也從未想過解除婚約。」
鳳娓皺眉:「那他該不會知道了程語與二皇子的事,也不解除婚約吧?」
「這就由不得他了。」沈氏道:「當年他母親病逝時把他託付給了我,無論如何,我都不會讓他娶程語,否則以後我有什麽臉麵去見他母親。」
鳳娓過來隻是為了把這事告訴沈氏,既已說完,她就不久留了。
沈氏把鳳娓送出二房:「二嫂今日就不留你了,我還想著進宮一趟,改日再請郡主過來用膳。」
「這個不急,還是先把沈朝婚事解決了來。」想到昨日沈朝多次維護她,鳳娓嘆道:「二嫂,你別怪我多管閑事。如果你們想要解除婚約千萬別直接上門。鄭氏是對沈朝不錯,但她更是程語的母親,若不把證據擺在她麵前,她絕對不可能會承認。」
沈氏若有所思:「郡主的意思是?」
鳳娓道:「捉賊捉贓……」
捉姦自然要捉雙。
沈氏自然知道這個道理,可問題是要如何抓雙。程語就不說了,備嫁的女兒家甚少外出,二皇子身為皇子,又住在宮中,更是不容易掌握他的行蹤。
他們之後若一直不幽會怎麽辦。
「二嫂,你還是先進宮和惠妃商量商量,若你們沒有比較好的辦法,再來尋我。」
話落,鳳娓離開。
沈氏目送鳳娓走遠,心裏不由得想起康氏以前曾和她閑聊,說他們兩家的老爺是庶出,郡主沒把他們當親人看待。
其實嫡庶本就有別,何況大長公主與郡主身份不一般,總不能要大長公主和郡主自降身份吧。
郡主今日願意把這事告訴她,還願意幫她,就說明郡主心裏是有他們的。
斂下所有思緒,沈氏換了身衣裳,急匆匆地進宮了。
另一邊,鳳娓剛從二房這邊離開,還沒走多遠,就被聞訊趕來的康氏攔住了。
「大嫂攔我的路做什麽,」日頭上來了,鳳娓拿著團扇當太陽:「難道還想幫汪家說話不成?」
康氏苦著一張臉:「郡主,我也是沒辦法呀。晚秋還在高家,而我那舅母又是汪家人,我敢不幫著汪家麽。晚秋也是您的侄女,你不能不為她著想啊。」
鳳娓扯了扯嘴角,眼裏卻沒什麽笑意:「你的意思是為了晚秋,汪家想怎麽樣我就得怎麽樣。那汪家想娶我我是不是就得為了晚秋嫁過去。」
康氏想說汪序挺好的,但是經過昨日,她明白汪序已經不可能娶到鳳娓。
「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說沒必要鬧得那麽嚴重。」康氏道。
鳳娓嗬了一聲:「那你怎麽不去指責汪序,若不是他,根本不會有昨日的事。」
懶得再和康氏廢話,鳳娓大步離開,走了幾步,她想起什麽迴頭,冷酷無情地道:「對了,最近你不要來公主府,我不想看見你。」
康氏表情一僵,想說什麽就聽到鳳娓說:「不然我就告訴爹。」
康氏:……
兩座府邸,康氏最怕的人不是鳳娓,也不是靖安大長公主,而是她的公爹定國公。
一怕定國公的氣勢,二怕定國公不把國公爺的爵位傳給大房。
沒能撮合汪序和鳳娓,也沒能討到汪氏的人情,還再一次得罪了鳳娓,她之前送的禮又白花了。
康氏攔住鳳娓不止是為了昨日的事,她是聽說鳳娓去了二房那邊才趕過來。
「你去打聽打聽,看看郡主去二房是為了什麽事?」她吩咐婢女。
婢女應下,心裏卻發愁得很,二夫人禦下嚴厲,哪裏是她能打聽得出來的。
果不其然,除了打聽到沈氏進了宮,其他什麽消息也沒有。
沈氏進宮隻會是去見惠妃。
聯繫昨日鳳娓與惠妃一起擠兌汪家,康氏得出結論――鳳娓是過來幫惠妃傳話。
沈氏火急火燎地進了宮。
許久不見的姐姐來了,惠妃原本很是高興,但聽完沈氏的話,她就高興不起來了。
「程家欺人太甚,」惠妃沉下臉:「姐姐有何打算?」
「自然是解決婚約。」隨後,她把鳳娓的那番話說給惠妃:「小妹,你說郡主是不是已經有了主意?」
「或許吧,」惠妃道:「不過還是得問問沈朝的意思。」
惠妃派了人去禮部,正午一下值便把沈朝請進了宮。
摒退宮人,沈氏把事情告訴沈朝。
沈朝聞言心裏很是平靜,甚至有種解脫的感覺。
他隻是一個凡人,也希望和未來夫人能夠琴瑟和鳴。
兩姐妹見沈朝麵不改色,懸著的心落下一半。
「現在得想辦法解除你和程語的親事,」惠妃道:「你大姑母進宮問我有沒有辦法,我思來想去,倒想出了一個法子。」
沈氏疑道:「什麽辦法,你怎麽剛才不說?」
惠妃看眼姐姐後對沈朝道:「我聽說三公主心儀你,若是她知道程語與二皇子的事,到時我們什麽都不用做,這門親事就能如願解除。」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