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他才問起:「對了,你今個兒是不是有什麽事?」
「是。」裴聿川應了一聲,然後道:「微臣準備續弦了。」
他這句話說得無波無瀾的,反倒叫皇帝吃了一驚,先是愣了愣,隨即便詫異地將他從頭到腳打量了一遍,然後嘖嘖出聲:「行啊你,悶聲辦大事是吧?說說看,看中了哪家的閨秀?」
裴聿川笑笑,然後將杜懷月以及她和她家裏的情況都說了。
皇帝一聽到她是個和離過還帶著女兒的婦人,就皺起了眉,心裏有些不滿意,至於家境普通,倒是沒什麽反應,再往後聽,聽到她祖父是前朝的國子監祭酒,清山書院就是她家開的,現任山長是他父親,皇帝的眉頭便慢慢地舒展開了。
等裴聿川說完,他才開口問:「按照你現在的身份,放出去想續弦的風聲,想找個雲英未嫁的小娘子也不是什麽難事吧,怎麽選了這個人?」
「人選縱然多,但終究還是合適更重要。」
聽他這麽問,裴聿川也不覺得奇怪,大部分人聽說可能都會這麽問。
「也是。」皇帝點點頭,深以為然地道:「畢竟是要跟你過下半輩子的人,什麽容貌才學,家世地位都是次要的,都沒有你這一句合適最重要。」
「我先前還在擔心你跟柳氏鶼鰈情深,若是不願意續弦,後半輩子可怎麽辦,誰來照顧你?」
裴聿川聽到這兒便無奈地笑了笑,道:「不是還有丫鬟和小廝們嗎?」
「那怎麽能一樣?」
皇帝不贊同地看了他一眼,又道:「罷了,我就不說你了,總歸你現在決定續弦是件好事,什麽時候方便了,帶著她進宮一趟,也好讓母後替你掌掌眼。」
「這……這是不是有些麻煩太後娘娘了?」
「這怎麽能叫麻煩呢?」
皇帝優哉遊哉地給自己倒了杯茶喝:「你也是我母後看著長大的,相當於自家子侄了,自家子侄要娶媳婦,當然少不了讓長輩看看,再說了,她若是嫁給你,可是要給阿澄當繼母的,不讓母後看一眼,她怎麽能放心?」
說到這兒,他倒茶的動作頓了頓,偏過頭了他一眼,奇道:「看來你對這個姓杜的娘子,還挺上心的?」
裴聿川還沒來得及說話,就見皇帝大手一擺:「那你放心就是,隻要她人品過得去,母後肯定會給你個麵子,不會難為她,若是投了她老人家的眼緣,賜她幾樣物件當出嫁時的體麵也說不準呢。」
他都把話說到這個份兒上了,裴聿川便道:「是微臣思慮不周,迴頭便帶她來給太後娘娘請安。」
「哎,這就對了。」
皇帝這才滿意,放下茶盞,又道:「其實你說的這個清山書院,我有點印象。」
裴聿川有點詫異,因為照他讓人調查來的結果來看,清山書院雖然在民間有些名聲,但還沒大到讓皇帝也聽說過的程度。
還是皇帝主動給他解了惑:「上次殿試的榜眼許運,就是清山書院出身,」
「原來如此。」
裴聿川沒想到杜老爺子居然還有個學生如今在翰林院,將這件事記在心裏。
皇帝也就是提了一嘴,雖然心裏頭有點想法,但是眼下還不是提起來的時機,便暫且按捺住了,跟裴聿川商議起別的事來。
……
等裴聿川從宮中迴家,跟自家老太太提起皇帝說要讓杜懷月進宮一趟,讓太後看看的事。
老太太聞言便點了點頭,波瀾不驚地道:「應當的。」
裴聿川搖了搖頭,主動認錯:「也是兒子的疏忽,沒想到這點。」
聽他這麽說,老太太輕哼了一聲,「你當我早上進宮是去做什麽了?」
「您早上進宮了?什麽時候的事兒,兒子怎麽沒碰見您?」
裴聿川訝然。
「就在你跟大郎走後過了一段時間吧。」老太太說罷,捏起一塊兒點心放入口中,慢吞吞地吃完了,又喝了杯茶,才接著道:「太後娘娘一向起得晚,我太早過去反倒會擾了她休息,倒不如晚些出門。」
裴聿川點點頭,心裏也有些想明白過來了:「您是到太後娘娘跟前將這件事兒說了?」
「那可不?」
老太太見他像是還在思索,迴了一句,就打算偷偷地再拿一塊兒點心,結果手剛伸到白瓷盤的邊緣,就聽見自家兒子無奈的聲音響起:「娘,吃一塊兒就夠了。」
她頓時收迴手,但看了眼盤裏那白生生的雲片糕,還是有些不甘心,不服氣地道:「我就多吃兩塊兒怎麽了?」
裴聿川無奈地笑了笑,道:「安大夫上迴過來請平安脈的時候不是說過了嗎?說您得少吃這些糖多油多的,飲食上得清淡些。」
「為了您的身體,您還是少吃點兒吧。」
「不吃就不吃……」
老太太不高興地咕噥了一句。
裴聿川不由失笑,又道:「也不是完全不讓您吃,您若是實在想吃,就定個日子,是三天吃一迴,還是五天吃一迴,每次吃多少,隻要不過量,還是能吃的。」
「行行行,知道了。」
老太太不耐煩聽,敷衍地應了幾聲,然後問:「太後召見這件事,阿月那邊是你去說,還是我找人去說?」
「我去可能不太方便,要麻煩您了。」
裴聿川道:「她沒進過宮,還得借您身邊的許嬤嬤過去,教教她進宮之後的規矩。」
「是。」裴聿川應了一聲,然後道:「微臣準備續弦了。」
他這句話說得無波無瀾的,反倒叫皇帝吃了一驚,先是愣了愣,隨即便詫異地將他從頭到腳打量了一遍,然後嘖嘖出聲:「行啊你,悶聲辦大事是吧?說說看,看中了哪家的閨秀?」
裴聿川笑笑,然後將杜懷月以及她和她家裏的情況都說了。
皇帝一聽到她是個和離過還帶著女兒的婦人,就皺起了眉,心裏有些不滿意,至於家境普通,倒是沒什麽反應,再往後聽,聽到她祖父是前朝的國子監祭酒,清山書院就是她家開的,現任山長是他父親,皇帝的眉頭便慢慢地舒展開了。
等裴聿川說完,他才開口問:「按照你現在的身份,放出去想續弦的風聲,想找個雲英未嫁的小娘子也不是什麽難事吧,怎麽選了這個人?」
「人選縱然多,但終究還是合適更重要。」
聽他這麽問,裴聿川也不覺得奇怪,大部分人聽說可能都會這麽問。
「也是。」皇帝點點頭,深以為然地道:「畢竟是要跟你過下半輩子的人,什麽容貌才學,家世地位都是次要的,都沒有你這一句合適最重要。」
「我先前還在擔心你跟柳氏鶼鰈情深,若是不願意續弦,後半輩子可怎麽辦,誰來照顧你?」
裴聿川聽到這兒便無奈地笑了笑,道:「不是還有丫鬟和小廝們嗎?」
「那怎麽能一樣?」
皇帝不贊同地看了他一眼,又道:「罷了,我就不說你了,總歸你現在決定續弦是件好事,什麽時候方便了,帶著她進宮一趟,也好讓母後替你掌掌眼。」
「這……這是不是有些麻煩太後娘娘了?」
「這怎麽能叫麻煩呢?」
皇帝優哉遊哉地給自己倒了杯茶喝:「你也是我母後看著長大的,相當於自家子侄了,自家子侄要娶媳婦,當然少不了讓長輩看看,再說了,她若是嫁給你,可是要給阿澄當繼母的,不讓母後看一眼,她怎麽能放心?」
說到這兒,他倒茶的動作頓了頓,偏過頭了他一眼,奇道:「看來你對這個姓杜的娘子,還挺上心的?」
裴聿川還沒來得及說話,就見皇帝大手一擺:「那你放心就是,隻要她人品過得去,母後肯定會給你個麵子,不會難為她,若是投了她老人家的眼緣,賜她幾樣物件當出嫁時的體麵也說不準呢。」
他都把話說到這個份兒上了,裴聿川便道:「是微臣思慮不周,迴頭便帶她來給太後娘娘請安。」
「哎,這就對了。」
皇帝這才滿意,放下茶盞,又道:「其實你說的這個清山書院,我有點印象。」
裴聿川有點詫異,因為照他讓人調查來的結果來看,清山書院雖然在民間有些名聲,但還沒大到讓皇帝也聽說過的程度。
還是皇帝主動給他解了惑:「上次殿試的榜眼許運,就是清山書院出身,」
「原來如此。」
裴聿川沒想到杜老爺子居然還有個學生如今在翰林院,將這件事記在心裏。
皇帝也就是提了一嘴,雖然心裏頭有點想法,但是眼下還不是提起來的時機,便暫且按捺住了,跟裴聿川商議起別的事來。
……
等裴聿川從宮中迴家,跟自家老太太提起皇帝說要讓杜懷月進宮一趟,讓太後看看的事。
老太太聞言便點了點頭,波瀾不驚地道:「應當的。」
裴聿川搖了搖頭,主動認錯:「也是兒子的疏忽,沒想到這點。」
聽他這麽說,老太太輕哼了一聲,「你當我早上進宮是去做什麽了?」
「您早上進宮了?什麽時候的事兒,兒子怎麽沒碰見您?」
裴聿川訝然。
「就在你跟大郎走後過了一段時間吧。」老太太說罷,捏起一塊兒點心放入口中,慢吞吞地吃完了,又喝了杯茶,才接著道:「太後娘娘一向起得晚,我太早過去反倒會擾了她休息,倒不如晚些出門。」
裴聿川點點頭,心裏也有些想明白過來了:「您是到太後娘娘跟前將這件事兒說了?」
「那可不?」
老太太見他像是還在思索,迴了一句,就打算偷偷地再拿一塊兒點心,結果手剛伸到白瓷盤的邊緣,就聽見自家兒子無奈的聲音響起:「娘,吃一塊兒就夠了。」
她頓時收迴手,但看了眼盤裏那白生生的雲片糕,還是有些不甘心,不服氣地道:「我就多吃兩塊兒怎麽了?」
裴聿川無奈地笑了笑,道:「安大夫上迴過來請平安脈的時候不是說過了嗎?說您得少吃這些糖多油多的,飲食上得清淡些。」
「為了您的身體,您還是少吃點兒吧。」
「不吃就不吃……」
老太太不高興地咕噥了一句。
裴聿川不由失笑,又道:「也不是完全不讓您吃,您若是實在想吃,就定個日子,是三天吃一迴,還是五天吃一迴,每次吃多少,隻要不過量,還是能吃的。」
「行行行,知道了。」
老太太不耐煩聽,敷衍地應了幾聲,然後問:「太後召見這件事,阿月那邊是你去說,還是我找人去說?」
「我去可能不太方便,要麻煩您了。」
裴聿川道:「她沒進過宮,還得借您身邊的許嬤嬤過去,教教她進宮之後的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