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這句話說得裴聿川心頭一緊,一時之間緊張起來,不知老太太是不是猜到了什麽,維持著麵色不變,盡力讓語氣一如既往的平緩:「您這話是怎麽說的?」
隻見老太太往後一靠,靠在迎枕上,嘆了口氣才道:「外頭人人都道你是謙謙君子,待人溫和有禮,那是他們跟你相處的時間不長,不夠了解你,你這個人啊,性子其實是有些冷的,對那些人說是溫和,還不如說是客氣,跟別人都隔著一層,你從前說二郎是最像你的孩子,其實不然,那孩子其實還是個熱心腸,跟你不太像。」
「前些日子,我還當你病了一場之後變了些,性子好像當真變得溫和了,我尋思這也是件好事。」
聽到這裏,裴聿川神色微動,老太太說的應該是自己剛穿過來的時候。
老太太的聲音頓了頓,又重新響起:「可聽你剛才說的那些話,就知道你是一點兒都沒變啊……」
裴聿川:「……」
他還以為這幅身體換了個芯兒的事要被發現了,誰料還能峰迴路轉,老太太又給圓迴去了。
老太太看了眼不爭氣的兒子,越看越氣,不由得小聲嘟囔了一句:「也不知道人家杜娘子是造了什麽孽被你看上……」
裴聿川不由失笑,也不好把自己跟杜懷月的協議說出來,隻好開解老太太:「娘,我都已經三十多歲了,人家也是一個孩子的娘,都是這麽大的人了,再談那些情情愛愛的也不現實,能相敬如賓就可以了。」
他這話一出,老太太仔細想了想,倒也是這個道理,忍住想要嘆氣的衝動,問:「你跟人家通過氣了嗎?」
裴聿川觀察了一下她的表情,謹慎地搖了搖頭:「還沒有,這不是還等著您幫兒子去說嗎?」
畢竟現在的朝代講求的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哪怕已經跟杜懷月商量好了,也不能在老太太麵前這麽說。
然而老太太卻瞧了他一眼,又冷哼一聲,「我還能不知道你?」
裴聿川:「……」
好在老太太並沒有糾結這一點的意思,「要是她也願意,我幫你上門也不是什麽難事,隻是你想好該怎麽跟幾個孩子說了嗎?」
她深深地看了裴聿川一眼,「他們幾個現在都慢慢長大了,已經到了懂事的年紀,這忽然要多個後娘出來,指不定會想些什麽呢,你是他們親爹,又是你要續弦,該怎麽跟他們說,你要趁早想好才行。」
裴聿川點了點頭,「您放心,這件事我會處理好的。」
聽他這麽說了,老太太也不再多說,總歸他願意續弦是件好事,杜娘子又是個好的,將來就算自己不在了,也有人能陪在他身邊。
……
半月後,千裏之外的寧州,安泰縣。
天剛蒙蒙亮,清山書院內就傳出一陣陣的讀書聲,從這邊經過的人都不自覺地放輕了腳步聲,像是生怕打擾到裏麵正在讀書的學子們。
安泰縣是典型的江南水鄉,時常下雨,昨夜才剛下過一場小雨,現在的空氣中都似乎還蘊著水汽。
清山書院門口,頭髮花白,卻精神矍鑠的老頭兒正在弓著腰掃地,將門口水窪中的積水掃到一邊去,要不然從這兒經過的人指不定誰不小心就踩進去了,等待會兒太陽出來了,一會兒就曬幹了。
「方叔,您忙著吶?」
聲音爽朗的年輕聲音傳來,方老頭兒直起腰,笑嗬嗬地問:「三兒迴來了?是不是又有哪個學生爹娘托人送信過來了?」
年輕人搖了搖頭,一邊從袖口抽出一封信來,一邊賣關子似的道:「您老這迴可猜錯了,這次可不是學生的信。」
「不是學生的家書……」
方老頭兒捋了把鬍子,思索了好一會兒,突然麵露喜色:「難不成是娘子的信?」
「對咯!」
年輕人將信遞到他手裏,笑嘻嘻地道別走了,「您帶迴去給杜山長吧,我先走了,還有幾封信要去送呢。」
「行行行,你去吧,路上小心啊。」
方老頭將信收好,還不忘叮囑幾句,見年輕人的背影消失在前麵拐角處,這才揣著信往書院裏頭走去。
「阿月來信了?」
書院西北角的小樓,是山長杜自山,還有其他先生們備課以及休息的地方,此時杜自山剛去課舍看過學生們迴來,正巧和來送信的方老頭兒在門口碰上。
在聽到這是女兒從盛京送過來的信之後,他不由有些驚喜,「多謝方老,要不要進去坐坐?」
方老頭兒卻擺了擺手,「不去了,門口還沒掃完呢,迴頭有時間再去吧。」
杜自山失笑,由他去了。
迴到小樓上,剛在自己的位置上落座,把信拿出來,打開之前居然還有些忐忑。
他不由得搖頭,自家女兒性子要強,又一向報喜不報憂,自己有什麽可緊張的。
大概因為她帶著女兒在盛京,和離之後執意不肯迴家給他們添麻煩,卻讓他跟她阿娘更記掛著她。
唉……
懷著這樣的心情,杜自山拆開信,一看,心中瞭然,他果然沒猜錯,又是一封報平安的信。
然而等到他翻過一頁……
另一邊,正在修改學生文章的先生剛放下筆,旁邊忽然傳來「騰」的一聲,好像是椅子被掀翻的聲音,嚇得他差點兒把筆扔在了地上。
隻見老太太往後一靠,靠在迎枕上,嘆了口氣才道:「外頭人人都道你是謙謙君子,待人溫和有禮,那是他們跟你相處的時間不長,不夠了解你,你這個人啊,性子其實是有些冷的,對那些人說是溫和,還不如說是客氣,跟別人都隔著一層,你從前說二郎是最像你的孩子,其實不然,那孩子其實還是個熱心腸,跟你不太像。」
「前些日子,我還當你病了一場之後變了些,性子好像當真變得溫和了,我尋思這也是件好事。」
聽到這裏,裴聿川神色微動,老太太說的應該是自己剛穿過來的時候。
老太太的聲音頓了頓,又重新響起:「可聽你剛才說的那些話,就知道你是一點兒都沒變啊……」
裴聿川:「……」
他還以為這幅身體換了個芯兒的事要被發現了,誰料還能峰迴路轉,老太太又給圓迴去了。
老太太看了眼不爭氣的兒子,越看越氣,不由得小聲嘟囔了一句:「也不知道人家杜娘子是造了什麽孽被你看上……」
裴聿川不由失笑,也不好把自己跟杜懷月的協議說出來,隻好開解老太太:「娘,我都已經三十多歲了,人家也是一個孩子的娘,都是這麽大的人了,再談那些情情愛愛的也不現實,能相敬如賓就可以了。」
他這話一出,老太太仔細想了想,倒也是這個道理,忍住想要嘆氣的衝動,問:「你跟人家通過氣了嗎?」
裴聿川觀察了一下她的表情,謹慎地搖了搖頭:「還沒有,這不是還等著您幫兒子去說嗎?」
畢竟現在的朝代講求的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哪怕已經跟杜懷月商量好了,也不能在老太太麵前這麽說。
然而老太太卻瞧了他一眼,又冷哼一聲,「我還能不知道你?」
裴聿川:「……」
好在老太太並沒有糾結這一點的意思,「要是她也願意,我幫你上門也不是什麽難事,隻是你想好該怎麽跟幾個孩子說了嗎?」
她深深地看了裴聿川一眼,「他們幾個現在都慢慢長大了,已經到了懂事的年紀,這忽然要多個後娘出來,指不定會想些什麽呢,你是他們親爹,又是你要續弦,該怎麽跟他們說,你要趁早想好才行。」
裴聿川點了點頭,「您放心,這件事我會處理好的。」
聽他這麽說了,老太太也不再多說,總歸他願意續弦是件好事,杜娘子又是個好的,將來就算自己不在了,也有人能陪在他身邊。
……
半月後,千裏之外的寧州,安泰縣。
天剛蒙蒙亮,清山書院內就傳出一陣陣的讀書聲,從這邊經過的人都不自覺地放輕了腳步聲,像是生怕打擾到裏麵正在讀書的學子們。
安泰縣是典型的江南水鄉,時常下雨,昨夜才剛下過一場小雨,現在的空氣中都似乎還蘊著水汽。
清山書院門口,頭髮花白,卻精神矍鑠的老頭兒正在弓著腰掃地,將門口水窪中的積水掃到一邊去,要不然從這兒經過的人指不定誰不小心就踩進去了,等待會兒太陽出來了,一會兒就曬幹了。
「方叔,您忙著吶?」
聲音爽朗的年輕聲音傳來,方老頭兒直起腰,笑嗬嗬地問:「三兒迴來了?是不是又有哪個學生爹娘托人送信過來了?」
年輕人搖了搖頭,一邊從袖口抽出一封信來,一邊賣關子似的道:「您老這迴可猜錯了,這次可不是學生的信。」
「不是學生的家書……」
方老頭兒捋了把鬍子,思索了好一會兒,突然麵露喜色:「難不成是娘子的信?」
「對咯!」
年輕人將信遞到他手裏,笑嘻嘻地道別走了,「您帶迴去給杜山長吧,我先走了,還有幾封信要去送呢。」
「行行行,你去吧,路上小心啊。」
方老頭將信收好,還不忘叮囑幾句,見年輕人的背影消失在前麵拐角處,這才揣著信往書院裏頭走去。
「阿月來信了?」
書院西北角的小樓,是山長杜自山,還有其他先生們備課以及休息的地方,此時杜自山剛去課舍看過學生們迴來,正巧和來送信的方老頭兒在門口碰上。
在聽到這是女兒從盛京送過來的信之後,他不由有些驚喜,「多謝方老,要不要進去坐坐?」
方老頭兒卻擺了擺手,「不去了,門口還沒掃完呢,迴頭有時間再去吧。」
杜自山失笑,由他去了。
迴到小樓上,剛在自己的位置上落座,把信拿出來,打開之前居然還有些忐忑。
他不由得搖頭,自家女兒性子要強,又一向報喜不報憂,自己有什麽可緊張的。
大概因為她帶著女兒在盛京,和離之後執意不肯迴家給他們添麻煩,卻讓他跟她阿娘更記掛著她。
唉……
懷著這樣的心情,杜自山拆開信,一看,心中瞭然,他果然沒猜錯,又是一封報平安的信。
然而等到他翻過一頁……
另一邊,正在修改學生文章的先生剛放下筆,旁邊忽然傳來「騰」的一聲,好像是椅子被掀翻的聲音,嚇得他差點兒把筆扔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