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州的唿吸便是一窒,隻覺得眼前發黑。
馮大哥,東子,老趙……
馮大哥武藝高強,性格溫和,分明隻比自己打賞三歲,卻總是以老大哥自居,平日裏總照顧著他們,叫他們去自家家裏吃飯喝酒;東子那小子機靈,冬日裏的棉襖總是不夠暖,也不知道他哪兒來的鬼主意,找牧民買了些羊毛塞在棉襖裏,那個冬天才好過些;老趙有一手好廚藝,烤雞烤羊都做得香,總說等到不打了,他就帶著妻兒迴家開一家食肆,讓他們有空都過去嚐嚐他的手藝……
想到還在等著馮大哥迴家的嫂子和兩個年幼大侄兒侄女,東子那體弱多病的老娘,還有老趙家那繼承了他好手藝的半大小子,孟州內心的自責和愧疚,以及痛苦都無法克製地湧了上來,還沾著血跡的雙手死死捂住臉,從喉嚨中發出一聲低低的嗚咽……
……
一輪耀眼的金日正在緩緩升起,江麵上的波浪一陣又一陣的起伏,在揚帆多日之後,這艘船終於逐漸在嘈雜,熱鬧,又充滿生機的喧囂中接近碼頭。
「郎君,您好點兒沒有?」
僕從擔憂的聲音從門外傳來,片刻之後,門「吱呀」一聲從裏麵被打開,一位麵如冠玉,臉色有些蒼白的郎君出現在了門口,他穿著一襲月白色廣袖大衫,長發用一頂玉冠和玉簪束起,端的是君子如玉,觀之可親。
柳景州走出房門,輕咳了幾聲,問道:「夫人和阿蘇呢?」
僕從看著僅僅在船上待了數日,便明顯比上船之前清瘦了些的自家郎君,難受得不得了,自家郎君何曾受過這樣的苦啊……
聞言便應道:「夫人還在房內歇息,小郎君去甲板上透氣了,身邊的人都跟著。」
柳景州聽罷,慢慢頷首,將視線投向已經依稀可見的碼頭,往甲板上走去,隨意地問起:「盛京是不是快要到了?」
僕從抬步跟上,走在他的側後方,恭敬地答道:「是,船家剛讓人來通知了咱們,說馬上就要到東山碼頭了。」
柳景州一直走到甲板邊緣才停下腳步,甲板上現在並沒有幾個人,不遠處那個正帶著人往遠處眺望的小少年便是他同自家夫人的獨子——柳是之,小名阿蘇,天資聰穎,性子活潑,自己這次奉父親之命,代表河東柳氏入京覲見陛下,入仕為官,放心不下家人,便將他們都一道帶了過來。
看著正朝著自己過來的兒子,柳景州的麵上不由得露出一抹溫和的笑意,待他到自己跟前,含笑問道:「身上可有什麽不適?」
「迴阿爹的話,兒子並未有什麽不適,您身子好些了嗎?」
小少年生得毓秀,迴起話來也是一板一眼,正正經經的,跟個小大人似的。
柳景州見狀,麵上笑意更濃,「為父沒什麽大礙,隻是在船上不太舒服罷了,等下了船就好了。」
聽到下船二字,小少年耳朵動了動,不禁好奇地問道:「阿爹,咱們要去的盛京,就是小姑姑嫁過去的地方嗎?」
「是。」柳景州語氣溫和,摸了摸兒子的頭,「你小姑姑雖然不在了,但安國公府還有你姑父,和你姑姑所生的一對雙胞胎,也就是你的表弟和表妹。」
柳是之對這兩個沒見過麵的表弟表妹很感興趣,纏著自家阿爹問了許多有關他們的問題。
然而柳景州上一迴裴守愚裴靜容兄妹倆還是他們倆在繈褓中時,對這對外甥外甥女的了解皆來自盛京的書信,正因如此,他想了想,便坦然道:「為父對你的表弟表妹了解並不多,說出來的話也不準確,他們是什麽樣的,你到時親眼去見便是,如何?」
小少年想了想,覺得頗有道理,便鄭重地點了點頭:「阿爹,我明白了。」
這對父子倆又說了會兒話,船便緩緩地靠了岸。
柳家人進京,還是家主之子,自己的舅兄,裴聿川自是要來東山碼頭親自相迎。
原主的記憶當中是有關於柳景州的,因而他們剛下船,裴聿川便認了出來。
「知行,許久不見。」
「舅兄。」
碼頭不是說話的地方,再加上柳景州的臉色看著有幾分蒼白,裴聿川猜測對方大概是暈船,此時身體應該不太舒服,寒暄了幾句,便邀對方一家上馬車同坐,隨即,馬車便朝著盛京城的方向駛去。
……
柳家在盛京自然置辦了宅子,去安國公府拜見過裴老夫人之後,柳景州一家便告辭離開,約好等安置好了再來拜訪。
迴自家宅子的路上,柳夫人王氏忽然開口,輕聲問道:「夫君,妹妹故去這麽些年,安國公就沒想著再娶一位繼室嗎?」
柳景州不知自家夫人為何忽然提起這件事,聞言便點了點頭,道:「是,知行與小妹鶼鰈情深,曾在小妹下葬那天同我承諾過,五年內絕不續娶。」
說到這裏,他也不由得嘆息:「尋常男子,為妻室守上三年已是不易,他當初承諾五年,父親同我都沒什麽不滿意的,隻是沒想到,八年過去了,他依舊孤身一人,沒有續娶。」
再想到自己那個不爭氣的妹妹,就更是氣不打一處來,這叫什麽事兒啊,平白耽誤了人家這許多年!
但這件事他又需得保密,就算是自己的夫人,也不能說。
王氏倒是頭一迴聽到這番往事,「倒是好品性。」
「是啊。」柳景州見她麵露思索之色,不由玩笑起來:「難不成夫人是想給知行介紹一段好姻緣不成?」
馮大哥,東子,老趙……
馮大哥武藝高強,性格溫和,分明隻比自己打賞三歲,卻總是以老大哥自居,平日裏總照顧著他們,叫他們去自家家裏吃飯喝酒;東子那小子機靈,冬日裏的棉襖總是不夠暖,也不知道他哪兒來的鬼主意,找牧民買了些羊毛塞在棉襖裏,那個冬天才好過些;老趙有一手好廚藝,烤雞烤羊都做得香,總說等到不打了,他就帶著妻兒迴家開一家食肆,讓他們有空都過去嚐嚐他的手藝……
想到還在等著馮大哥迴家的嫂子和兩個年幼大侄兒侄女,東子那體弱多病的老娘,還有老趙家那繼承了他好手藝的半大小子,孟州內心的自責和愧疚,以及痛苦都無法克製地湧了上來,還沾著血跡的雙手死死捂住臉,從喉嚨中發出一聲低低的嗚咽……
……
一輪耀眼的金日正在緩緩升起,江麵上的波浪一陣又一陣的起伏,在揚帆多日之後,這艘船終於逐漸在嘈雜,熱鬧,又充滿生機的喧囂中接近碼頭。
「郎君,您好點兒沒有?」
僕從擔憂的聲音從門外傳來,片刻之後,門「吱呀」一聲從裏麵被打開,一位麵如冠玉,臉色有些蒼白的郎君出現在了門口,他穿著一襲月白色廣袖大衫,長發用一頂玉冠和玉簪束起,端的是君子如玉,觀之可親。
柳景州走出房門,輕咳了幾聲,問道:「夫人和阿蘇呢?」
僕從看著僅僅在船上待了數日,便明顯比上船之前清瘦了些的自家郎君,難受得不得了,自家郎君何曾受過這樣的苦啊……
聞言便應道:「夫人還在房內歇息,小郎君去甲板上透氣了,身邊的人都跟著。」
柳景州聽罷,慢慢頷首,將視線投向已經依稀可見的碼頭,往甲板上走去,隨意地問起:「盛京是不是快要到了?」
僕從抬步跟上,走在他的側後方,恭敬地答道:「是,船家剛讓人來通知了咱們,說馬上就要到東山碼頭了。」
柳景州一直走到甲板邊緣才停下腳步,甲板上現在並沒有幾個人,不遠處那個正帶著人往遠處眺望的小少年便是他同自家夫人的獨子——柳是之,小名阿蘇,天資聰穎,性子活潑,自己這次奉父親之命,代表河東柳氏入京覲見陛下,入仕為官,放心不下家人,便將他們都一道帶了過來。
看著正朝著自己過來的兒子,柳景州的麵上不由得露出一抹溫和的笑意,待他到自己跟前,含笑問道:「身上可有什麽不適?」
「迴阿爹的話,兒子並未有什麽不適,您身子好些了嗎?」
小少年生得毓秀,迴起話來也是一板一眼,正正經經的,跟個小大人似的。
柳景州見狀,麵上笑意更濃,「為父沒什麽大礙,隻是在船上不太舒服罷了,等下了船就好了。」
聽到下船二字,小少年耳朵動了動,不禁好奇地問道:「阿爹,咱們要去的盛京,就是小姑姑嫁過去的地方嗎?」
「是。」柳景州語氣溫和,摸了摸兒子的頭,「你小姑姑雖然不在了,但安國公府還有你姑父,和你姑姑所生的一對雙胞胎,也就是你的表弟和表妹。」
柳是之對這兩個沒見過麵的表弟表妹很感興趣,纏著自家阿爹問了許多有關他們的問題。
然而柳景州上一迴裴守愚裴靜容兄妹倆還是他們倆在繈褓中時,對這對外甥外甥女的了解皆來自盛京的書信,正因如此,他想了想,便坦然道:「為父對你的表弟表妹了解並不多,說出來的話也不準確,他們是什麽樣的,你到時親眼去見便是,如何?」
小少年想了想,覺得頗有道理,便鄭重地點了點頭:「阿爹,我明白了。」
這對父子倆又說了會兒話,船便緩緩地靠了岸。
柳家人進京,還是家主之子,自己的舅兄,裴聿川自是要來東山碼頭親自相迎。
原主的記憶當中是有關於柳景州的,因而他們剛下船,裴聿川便認了出來。
「知行,許久不見。」
「舅兄。」
碼頭不是說話的地方,再加上柳景州的臉色看著有幾分蒼白,裴聿川猜測對方大概是暈船,此時身體應該不太舒服,寒暄了幾句,便邀對方一家上馬車同坐,隨即,馬車便朝著盛京城的方向駛去。
……
柳家在盛京自然置辦了宅子,去安國公府拜見過裴老夫人之後,柳景州一家便告辭離開,約好等安置好了再來拜訪。
迴自家宅子的路上,柳夫人王氏忽然開口,輕聲問道:「夫君,妹妹故去這麽些年,安國公就沒想著再娶一位繼室嗎?」
柳景州不知自家夫人為何忽然提起這件事,聞言便點了點頭,道:「是,知行與小妹鶼鰈情深,曾在小妹下葬那天同我承諾過,五年內絕不續娶。」
說到這裏,他也不由得嘆息:「尋常男子,為妻室守上三年已是不易,他當初承諾五年,父親同我都沒什麽不滿意的,隻是沒想到,八年過去了,他依舊孤身一人,沒有續娶。」
再想到自己那個不爭氣的妹妹,就更是氣不打一處來,這叫什麽事兒啊,平白耽誤了人家這許多年!
但這件事他又需得保密,就算是自己的夫人,也不能說。
王氏倒是頭一迴聽到這番往事,「倒是好品性。」
「是啊。」柳景州見她麵露思索之色,不由玩笑起來:「難不成夫人是想給知行介紹一段好姻緣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