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懷月又問,「有沒有問人家姓什麽,家住在哪兒,人家幫了你,咱們可不能沒有表示,阿娘迴頭帶你上門道謝,這是禮數。」
「嗯嗯,問了的,那個小娘子說她姓裴,家就在城東那邊。」
「好,阿娘記住了,身上還有沒有別的傷?」
「應該沒有吧?」迴答的語氣中有那麽一點兒不確定。
「那咱們去內室,阿娘幫你看看,還有你這個辮子,不是我說,也太難看了,拆了吧。」
「不要!我紮了好久呢!」
……
城東,安國公府。
入夜,慎獨院的正房中,蠟燭正在靜靜地燃燒,銅製的博山爐中升起裊裊青煙。
裴聿川靠坐在床頭,手中握著一卷書,在淡淡的青桂香氣中昏昏欲睡。
忽然間,門口傳來丫鬟問安的聲音,他睜開眼睛,反應了一下,稍微坐直了些。
裴老夫人一進來就瞧見他手裏的書,就板著個臉,沒好氣地說:「身子不好還不趕緊休息,天天抱著書看,還能考個狀元迴來不成?」
說罷,就在桌邊坐下,擺了擺手,示意他不用起來了,「你前幾天帶迴來那孩子,我方才已經幫你看過了,畢竟還小,許是不記事,現在吃得香睡得好,沒什麽不適應的。」
「辛苦娘了,都是兒子的不是。」
裴聿川配合地道,一邊不著痕跡地把原本拿倒的書正了迴來。
維持人設真是件麻煩事啊。
裴老夫人沒注意到他的小動作,也就錯過了這個嘲笑兒子的機會。
她聽罷便嘆了口氣,盯著他的眼睛,「這孩子是誰的,當真不能說?」
裴聿川感受到了壓力,沉默了一會兒,剛要開口,老太太又補了一句:
「我生的兒子我了解,你就不是個在外麵尋花問柳的人,再說了,你現在又沒個正頭娘子,要是有什麽合心意的人,隻要人品過得去,不管是娶妻還是納妾都行,說什麽在外頭養外室,連個藉口都找不好,別拿對付外人那套來糊弄你老娘我了。」
裴聿川尷尬地把還沒說出口的話咽了迴去,「……娘英明,那兒子就無話可說了。」
這倒不是他不想說,而是的確不能說。
「當我猜不出來啊?」
老太太輕哼了一聲,施施然站起身來:「能讓你把這種事兒認下來的人,天底下都沒幾個。」
裴聿川:「……」
作者有話說:
[1]出自《聲律啟蒙》
第7章 007
007/文:吃梨
翌日,裴府。
今個兒不是初一十五,全家人沒在一起用早飯,在各自院裏各吃各的。
裴聿川早飯隻是就著小菜簡單用了一碗白粥,並不是他沒胃口,他自己實際上也不愛喝白粥,沒滋沒味的,沒什麽勁,但今日卻不得不喝,不為別的,而是因為還有一大碗湯藥等著他。
一想到這個,他眉頭都要皺起來了。
熬藥的差事是不交給大廚房的人做的,而是由他身邊的丫鬟桐君負責,不愧是老太太親自指過來的人,細心是當真細心,認真也是真的認真,就比如現下,他剛把粥碗放下還沒有一會兒,人家就立馬把湯藥給端了上來,溫度適宜,不涼也不燙,剛好能入口的程度,時間掐得死死的。
見他沒有動作,還疑惑地瞧了他一眼,主動提醒道:「老爺,安大夫專門交代了,這藥得溫熱的時候喝,現下正是適宜的時候,您快點兒喝吧。」
裴聿川沒說話,沉默地盯著眼前這碗藥,良久,才端起來,剛喝了一口,他的動作就僵住了,眉頭都皺了起來,隨即才一飲而盡。
「……行了,你們都下去吧。」
「是。」
桐君等人聞言便應聲退了出去,走之前還不忘把空了的藥碗端走。
等到房裏除了自己再沒了旁人,裴聿川終於露出痛苦麵具,一連吃了好幾顆蜜餞,口中的味道這才勉強去了大半。
唿出一口氣,他單手撐著下巴,陷入了沉思。
——這個安大夫,是不是跟原主有仇?
說實話,他的確是不太能吃苦,尤其是以他上半生少數幾次喝過中藥的經歷來看,湯藥裏麵的味道不單是苦,還有些讓人說不上來的酸、澀、甚至有些麻,總而言之就是兩個字——難喝。
但是他剛剛喝的這一碗,前世喝的那幾次與之相比,都能算是風味飲品的程度了。
怎麽會有這麽難喝,又難喝得這麽豐富有層次感的湯藥?
不過……話說迴來,他隱約記得,在原著當中似乎寫到過原主過世前的一段往事,當時負責為原主診治的都是宮中的禦醫,然而原主已是沉屙難起,任憑景泰帝發了狠,給禦醫們下了死命令,都沒能把原主救迴來。
如果自己沒記錯的話,那些參與診治的禦醫們,並沒有姓安的……
安這個姓有點少見,如果見過,他應該不會忘記。
那這樣說來,從五年前就開始為原主調養身體的這位安大夫,後期又去了哪兒?
過了片刻,他忽然搖了搖頭,站起身來。
安大夫這邊,不如先派個手下人先去查一查,雖然人家能進國公府給原主看病,背景上肯定是經得住查的,但以防萬一,他還是想再查一遍,若是人家沒問題,也好早點查清,早點打消自己的懷疑,這般想著,他便推開門走了出去。
「嗯嗯,問了的,那個小娘子說她姓裴,家就在城東那邊。」
「好,阿娘記住了,身上還有沒有別的傷?」
「應該沒有吧?」迴答的語氣中有那麽一點兒不確定。
「那咱們去內室,阿娘幫你看看,還有你這個辮子,不是我說,也太難看了,拆了吧。」
「不要!我紮了好久呢!」
……
城東,安國公府。
入夜,慎獨院的正房中,蠟燭正在靜靜地燃燒,銅製的博山爐中升起裊裊青煙。
裴聿川靠坐在床頭,手中握著一卷書,在淡淡的青桂香氣中昏昏欲睡。
忽然間,門口傳來丫鬟問安的聲音,他睜開眼睛,反應了一下,稍微坐直了些。
裴老夫人一進來就瞧見他手裏的書,就板著個臉,沒好氣地說:「身子不好還不趕緊休息,天天抱著書看,還能考個狀元迴來不成?」
說罷,就在桌邊坐下,擺了擺手,示意他不用起來了,「你前幾天帶迴來那孩子,我方才已經幫你看過了,畢竟還小,許是不記事,現在吃得香睡得好,沒什麽不適應的。」
「辛苦娘了,都是兒子的不是。」
裴聿川配合地道,一邊不著痕跡地把原本拿倒的書正了迴來。
維持人設真是件麻煩事啊。
裴老夫人沒注意到他的小動作,也就錯過了這個嘲笑兒子的機會。
她聽罷便嘆了口氣,盯著他的眼睛,「這孩子是誰的,當真不能說?」
裴聿川感受到了壓力,沉默了一會兒,剛要開口,老太太又補了一句:
「我生的兒子我了解,你就不是個在外麵尋花問柳的人,再說了,你現在又沒個正頭娘子,要是有什麽合心意的人,隻要人品過得去,不管是娶妻還是納妾都行,說什麽在外頭養外室,連個藉口都找不好,別拿對付外人那套來糊弄你老娘我了。」
裴聿川尷尬地把還沒說出口的話咽了迴去,「……娘英明,那兒子就無話可說了。」
這倒不是他不想說,而是的確不能說。
「當我猜不出來啊?」
老太太輕哼了一聲,施施然站起身來:「能讓你把這種事兒認下來的人,天底下都沒幾個。」
裴聿川:「……」
作者有話說:
[1]出自《聲律啟蒙》
第7章 007
007/文:吃梨
翌日,裴府。
今個兒不是初一十五,全家人沒在一起用早飯,在各自院裏各吃各的。
裴聿川早飯隻是就著小菜簡單用了一碗白粥,並不是他沒胃口,他自己實際上也不愛喝白粥,沒滋沒味的,沒什麽勁,但今日卻不得不喝,不為別的,而是因為還有一大碗湯藥等著他。
一想到這個,他眉頭都要皺起來了。
熬藥的差事是不交給大廚房的人做的,而是由他身邊的丫鬟桐君負責,不愧是老太太親自指過來的人,細心是當真細心,認真也是真的認真,就比如現下,他剛把粥碗放下還沒有一會兒,人家就立馬把湯藥給端了上來,溫度適宜,不涼也不燙,剛好能入口的程度,時間掐得死死的。
見他沒有動作,還疑惑地瞧了他一眼,主動提醒道:「老爺,安大夫專門交代了,這藥得溫熱的時候喝,現下正是適宜的時候,您快點兒喝吧。」
裴聿川沒說話,沉默地盯著眼前這碗藥,良久,才端起來,剛喝了一口,他的動作就僵住了,眉頭都皺了起來,隨即才一飲而盡。
「……行了,你們都下去吧。」
「是。」
桐君等人聞言便應聲退了出去,走之前還不忘把空了的藥碗端走。
等到房裏除了自己再沒了旁人,裴聿川終於露出痛苦麵具,一連吃了好幾顆蜜餞,口中的味道這才勉強去了大半。
唿出一口氣,他單手撐著下巴,陷入了沉思。
——這個安大夫,是不是跟原主有仇?
說實話,他的確是不太能吃苦,尤其是以他上半生少數幾次喝過中藥的經歷來看,湯藥裏麵的味道不單是苦,還有些讓人說不上來的酸、澀、甚至有些麻,總而言之就是兩個字——難喝。
但是他剛剛喝的這一碗,前世喝的那幾次與之相比,都能算是風味飲品的程度了。
怎麽會有這麽難喝,又難喝得這麽豐富有層次感的湯藥?
不過……話說迴來,他隱約記得,在原著當中似乎寫到過原主過世前的一段往事,當時負責為原主診治的都是宮中的禦醫,然而原主已是沉屙難起,任憑景泰帝發了狠,給禦醫們下了死命令,都沒能把原主救迴來。
如果自己沒記錯的話,那些參與診治的禦醫們,並沒有姓安的……
安這個姓有點少見,如果見過,他應該不會忘記。
那這樣說來,從五年前就開始為原主調養身體的這位安大夫,後期又去了哪兒?
過了片刻,他忽然搖了搖頭,站起身來。
安大夫這邊,不如先派個手下人先去查一查,雖然人家能進國公府給原主看病,背景上肯定是經得住查的,但以防萬一,他還是想再查一遍,若是人家沒問題,也好早點查清,早點打消自己的懷疑,這般想著,他便推開門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