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
大師兄請勿阻止我投胎 作者:陽和萬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穆周山暗笑她不切實際,莫說此情此景世間難尋,就算真的有,她也很難跋山涉水走到那扶邊境去看一眼日出金山。
可他卻對馳愉說:「會有那日的。」
馳樂拍著胸脯:「等本殿下早日成才登基後,就要帶著年邁的父王和姐姐遊山玩水,去看看順母妃的家鄉。」
這倒是比公主的夢想更不切實際了。
後來,當穆周山在那客央瓦布神山腳下,真的見到那一望無垠的「海」時,最先湧上心頭的想法,便是想告訴馳愉:「你母妃沒有騙你。冰天雪地的群山之間,有更波瀾壯闊的海。」
若是這樣的日子能一直持續下去便也好。
穆周山曾經設想過自己一直陪著公主與太子長大,直到有一天馳旭為他指一門當戶對,又能讓他徹底放下心來的婚事,從此以後他就做一個閑散管家子弟,皇帝讓做什麽他就做什麽,太太平平過自己的安生日子。
可是在他十六歲的尾巴上,卻傳來了平遠侯和夫人葬身沙場的消息。
穆周山就這樣把自己關在了府中整整一年,誰來都不見。
一年後他自請去往西南邊疆,繼承父母遺誌,鎮守沙場。
他這一去,就沒想過要迴來。
穆家從此對他而言不再有任何枷鎖,從前君王、臣民無一不畏懼他心生反意,生怕他軍權在握。
可是敵軍多次進犯,朝中能承平遠侯衣缽的後繼無人。
他們都在害怕。
這仗打好了怕惹火上身,打不好便橫豎拋屍沙場。
但穆周山不怕。
披上平遠侯身死時穿的戰甲那時,他死死壓抑了十多年的熱血重新甦醒。他骨子裏流著穆家的血,一腔忠誠,坦坦蕩蕩,安穩度日不配做穆家兒郎。
他生來屬於疆場。
穆周山走的時候,甚至沒有去見馳愉最後一麵。
道別的話,是要親口說給能再見的人的。
而他們此生不會再見了。
隻是這一次,那向來嬌蠻任性的公主,竟然並沒有對他胡攪蠻纏。
直到穆周山離開,她都沒有以公主的身份要求他與她拜別。
*
「後來……」
池魚說不下去了。
後來的事情,她猜也能猜個大概。
「你知道為什麽我對公主的死執念那麽深嗎?」
池魚大概是明白的。
因為……他花了好多年仔細教誨,幾乎是親手將她送上城樓的。
穆周山苦笑:「她若從來是個驕縱到看不進天下苦楚的小公主,那馳旭用道義壓她,她就應該早養了一群護衛,第一時間護送著她遠走高飛。」
而不是靜靜地等著馳旭為她選定的「良辰吉日」,第一次走出宮門,踏上那高高的城樓,正大光明地見一眼、也是最後一眼她深愛卻不能相見的鄧瀘,就此了結她的一生。
「我至今都不知道馳旭那般疼愛她,到底是為什麽會把她逼到自戕,隻是後來隱隱聽人說,與籠罩在鄧瀘上方的靈氣有關。」
穆周山臉上談起過往的暖意一點點消失,轉而又被寒霜覆蓋,嘴角露出池魚熟悉的譏諷笑容:「還說順貴妃不是那扶聖女,而是妖女,妖女誕下的不一定是人,可能是靈氣本源。笑話,還有什麽能比貪婪的人心更妖怪的事物嗎。」
明明這冷語不是朝著池魚而來,池魚卻也打了個顫,隻覺得穆周山渾身氣壓好低,壓抑非常。
她想安慰,卻也不知如何說起。
「我隻是覺得……那也不是你的錯。」
池魚聽到自己的聲音說:「我想那位馳愉公主的驕縱也好,狂傲也罷,都是被經年累月養出來的小小性子,本性便從來都是個善良、含仁懷義之人。大師兄隻是將那些道理在她悟出來之前提前告訴給她聽,也正因為公主殿下就是這樣的好人,才聽得進去。」
她也不知道為什麽,明明在此之前從來沒有聽說過那天褚公主的事情,可池魚卻十分確定,事實就是如此。
「你沒有做錯什麽,也沒有被逼到絕路,她心懷蒼生大義,願意為黎民百姓而死,是天褚之幸。三百多年過去了,我想那位馳愉公主,早就已經輪迴過幸福的新生了。」
那樣的人,一定也值得安富尊榮的轉世吧。
池魚心想,可能這便是與那公主同名同姓所帶來的惺惺相惜吧。
粗粗算來,馳愉也算是與她同一時代的貴人呢。雖然沒有人知道她從前有個什麽樣的人生,但唿吸過同一片空氣,就也算相識一場了。
穆周山並沒有從那樣沉重的情緒中走出,聽池魚這麽說,也隻是敷衍地笑了一下。
於是池魚手腳並用地爬到穆周山身邊,忽然對他說:「大師兄與我說了這麽多,我便也和大師兄說個秘密吧。」
她一下子湊得太近,動作起得又有些猛,穆周山就伸手替她把篝火擋了一下,就怕一轉眼聞到燒糊的髮絲味。
「我一直騙了大師兄,其實我根本不記得從前和我父母在一起的事情。那山野間的往事還有和靈器的關係都是當時我害怕極了胡謅的。」
穆周山想起了那夜在尋芳閣裏拿著劍抵著池魚脖子的模樣,不由發笑。
也不知道究竟弄錯了什麽,怎麽會從那麽個劍拔弩張的開始,發展成能並肩作戰、一敘舊事的關係。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可他卻對馳愉說:「會有那日的。」
馳樂拍著胸脯:「等本殿下早日成才登基後,就要帶著年邁的父王和姐姐遊山玩水,去看看順母妃的家鄉。」
這倒是比公主的夢想更不切實際了。
後來,當穆周山在那客央瓦布神山腳下,真的見到那一望無垠的「海」時,最先湧上心頭的想法,便是想告訴馳愉:「你母妃沒有騙你。冰天雪地的群山之間,有更波瀾壯闊的海。」
若是這樣的日子能一直持續下去便也好。
穆周山曾經設想過自己一直陪著公主與太子長大,直到有一天馳旭為他指一門當戶對,又能讓他徹底放下心來的婚事,從此以後他就做一個閑散管家子弟,皇帝讓做什麽他就做什麽,太太平平過自己的安生日子。
可是在他十六歲的尾巴上,卻傳來了平遠侯和夫人葬身沙場的消息。
穆周山就這樣把自己關在了府中整整一年,誰來都不見。
一年後他自請去往西南邊疆,繼承父母遺誌,鎮守沙場。
他這一去,就沒想過要迴來。
穆家從此對他而言不再有任何枷鎖,從前君王、臣民無一不畏懼他心生反意,生怕他軍權在握。
可是敵軍多次進犯,朝中能承平遠侯衣缽的後繼無人。
他們都在害怕。
這仗打好了怕惹火上身,打不好便橫豎拋屍沙場。
但穆周山不怕。
披上平遠侯身死時穿的戰甲那時,他死死壓抑了十多年的熱血重新甦醒。他骨子裏流著穆家的血,一腔忠誠,坦坦蕩蕩,安穩度日不配做穆家兒郎。
他生來屬於疆場。
穆周山走的時候,甚至沒有去見馳愉最後一麵。
道別的話,是要親口說給能再見的人的。
而他們此生不會再見了。
隻是這一次,那向來嬌蠻任性的公主,竟然並沒有對他胡攪蠻纏。
直到穆周山離開,她都沒有以公主的身份要求他與她拜別。
*
「後來……」
池魚說不下去了。
後來的事情,她猜也能猜個大概。
「你知道為什麽我對公主的死執念那麽深嗎?」
池魚大概是明白的。
因為……他花了好多年仔細教誨,幾乎是親手將她送上城樓的。
穆周山苦笑:「她若從來是個驕縱到看不進天下苦楚的小公主,那馳旭用道義壓她,她就應該早養了一群護衛,第一時間護送著她遠走高飛。」
而不是靜靜地等著馳旭為她選定的「良辰吉日」,第一次走出宮門,踏上那高高的城樓,正大光明地見一眼、也是最後一眼她深愛卻不能相見的鄧瀘,就此了結她的一生。
「我至今都不知道馳旭那般疼愛她,到底是為什麽會把她逼到自戕,隻是後來隱隱聽人說,與籠罩在鄧瀘上方的靈氣有關。」
穆周山臉上談起過往的暖意一點點消失,轉而又被寒霜覆蓋,嘴角露出池魚熟悉的譏諷笑容:「還說順貴妃不是那扶聖女,而是妖女,妖女誕下的不一定是人,可能是靈氣本源。笑話,還有什麽能比貪婪的人心更妖怪的事物嗎。」
明明這冷語不是朝著池魚而來,池魚卻也打了個顫,隻覺得穆周山渾身氣壓好低,壓抑非常。
她想安慰,卻也不知如何說起。
「我隻是覺得……那也不是你的錯。」
池魚聽到自己的聲音說:「我想那位馳愉公主的驕縱也好,狂傲也罷,都是被經年累月養出來的小小性子,本性便從來都是個善良、含仁懷義之人。大師兄隻是將那些道理在她悟出來之前提前告訴給她聽,也正因為公主殿下就是這樣的好人,才聽得進去。」
她也不知道為什麽,明明在此之前從來沒有聽說過那天褚公主的事情,可池魚卻十分確定,事實就是如此。
「你沒有做錯什麽,也沒有被逼到絕路,她心懷蒼生大義,願意為黎民百姓而死,是天褚之幸。三百多年過去了,我想那位馳愉公主,早就已經輪迴過幸福的新生了。」
那樣的人,一定也值得安富尊榮的轉世吧。
池魚心想,可能這便是與那公主同名同姓所帶來的惺惺相惜吧。
粗粗算來,馳愉也算是與她同一時代的貴人呢。雖然沒有人知道她從前有個什麽樣的人生,但唿吸過同一片空氣,就也算相識一場了。
穆周山並沒有從那樣沉重的情緒中走出,聽池魚這麽說,也隻是敷衍地笑了一下。
於是池魚手腳並用地爬到穆周山身邊,忽然對他說:「大師兄與我說了這麽多,我便也和大師兄說個秘密吧。」
她一下子湊得太近,動作起得又有些猛,穆周山就伸手替她把篝火擋了一下,就怕一轉眼聞到燒糊的髮絲味。
「我一直騙了大師兄,其實我根本不記得從前和我父母在一起的事情。那山野間的往事還有和靈器的關係都是當時我害怕極了胡謅的。」
穆周山想起了那夜在尋芳閣裏拿著劍抵著池魚脖子的模樣,不由發笑。
也不知道究竟弄錯了什麽,怎麽會從那麽個劍拔弩張的開始,發展成能並肩作戰、一敘舊事的關係。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