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贏了仗,她又不坐那位置。
憑什麽要委曲求全、擠擠挨挨地等待。
「沈將軍?」粱恩驚了神,狐疑地問道。
沈辜盯著他的眼睛,一字一頓:「我說,那、就、打。」
「沒有我沈辜打不下來的仗,你隻管坐等著收利。」
她不甚在意地說道:「至於等掰倒李持慎後,那些文人武人的流言蜚語,我一概不管。」
人人敬仰的鎮國將軍?
她不想再當一次了。
《百官總錄》上有她姓而無名,她上輩子不爭名不爭利,全叫愚忠二字給禍害一世了。
好人壞人殺了那麽多,沈辜自覺不可能在洗幹淨她魂靈深處的罪惡。
既然如此,還藏藏掖掖著做什麽。
「我現在京中有至少五千的兵力,加上遠在北疆的立鋒軍,能調出萬餘的人手。」
粱恩僵立未動,而她已然開始了戰場的布置。
「李黨根係遍布大江南北,我喜歡一網打盡,你尋個由頭,把人都集進宮裏,到時候.......」
「沈辜!」
粱恩猛省過來,他低喝一聲,止不住地不可思議和怒氣。
沈辜聳肩,閉了嘴去看他。
其冷漠桀驁的眼神讓粱恩一時啞口,沉將半晌,才出聲道:「你知道這些事沒有經過清正的話,事了你會擔上多大的惡名嗎?」
「你又可知道,會有多少人對你進行口誅筆伐?」
「最重要的是......你篤定少帝掌權後,不會憂心你功高蓋主,尋罪殺你?」
「周昭當然會長大,他肯定不會永遠是個蠢貨。」沈辜說,「可你便也篤定我會被朝堂拘到——他變聰明的那一刻?」
「我可以贖罪,但不妨礙我在身上另外加一些不需要贖罪的惡事。」
沈辜揮手,「粱恩,你是左丞,又是帝師,無論如何你是要有清名的。」
「這是周行的天下,他沒治理好,你們得續上。」
「大家身處官場,除我沒人跟你敞開窗說敞亮話。我能說,就不懼旁人再因此說我。」
「我沈辜,無牽無掛一身輕鬆。」
倘若戰死北疆的數百個殘兵能有眼,他們站在粱恩的位置,便會熟悉於小將軍的語氣隱藏的狂熱。
迷人的狂熱。
粱恩被震了下,他良久無言,幽邃的眼神盯著沈辜。
「何時做的思量?」
沈辜虛望半空,扯唇笑了笑。
又似乎隻是麵無表情。
現在的決定。
幾十年前的思量。
雖事關她的生死,她倒也並不看重。
馬革裹屍是她應有的歸宿。
見她不答話,粱恩重新啟唇道:「當真做好準備了?」
沈辜平靜地看著他:「萬事就沒有完全的準備。」
「兵乃兇器,你也不怕殃及都惠這般手無寸鐵的無辜之人?」
沈辜才是真笑了,她沒有冠冕堂皇,而是用陳述既定事實的平和口吻說:「沒有百姓會死在我的長槍下。」
「一個也不會有。」
粱恩聽了她的話,迷惘中隻覺得自己迴到了北疆的時日。
那時他和都惠朝不保夕,睜眼便要陷入無邊的憂惶之中。
戰爭能將平民的意誌和希望一點點磨掉,對於初臨戰場的他們來說,有個整日叱罵捉弄人的沈辜,那真是長夜中的日光。
無怪乎都惠會在那段時日對她的嬉笑怒罵無比在意,為多見她一麵而深思苦索、魂不舍守。
他們望見沈辜,便是見了安心。
迴京之後,粱恩自以為迴到了獨屬於他的天地。
腥風血雨都披著綾羅綢緞地出現,他對這些再熟悉不過,必能大有所為,從而忘卻北疆的一切恐怖。
而沈辜到了京城,是戰馬跑進盛世,用處雖有不過聊勝於無。
埋伏一點點地埋,偏她要拋卻所有暗線,道要真刀明劍闖將過關。
她總有這樣的勇氣。
以少敵多以弱勝強的定力。
若是亂世,這樣的人必能登頂。
粱恩心思沉重地想了許多,最後竟把他自個兒給說服了。
很多事本來不可能。
但要是瀋撫安去做,也就有意料之中的成功了。
聽出沈辜話中的意味後,粱恩心潮暗湧。
他克製著,緩聲道:「分明有更穩妥的法子不用,你卻要劍走偏鋒。好,走便走罷,又要放不開。
顧念著百姓和掀起驚濤巨浪,是一條路上兩個方向,到最終都拉著你一人,還不把你擰死了。」
沈辜抱臂,「我一人死換天下生。我總是幸運的了。」
「隻可惜......」粱恩輕喃道,「若我能再生一世,到你瀋撫安帳下做個夥頭兵,一輩子該會過得熱烈極了。」
他現在直像活在深潭裏,與龍爭,與虎鬥。
大丈夫若真能像沈辜一樣,轟轟烈烈幹他一場,當高歌慶賀。
不知不覺,暗影盡褪,光色從東麵慢慢地爬了出來。
殘夜轉成了清曉,風色光明,又歷經一番苦思,粱恩隻覺這平常的日出也有如神降般奇異絢麗。
他自心底裏生出一股朝拜的虔誠。
卻不是對日。
身後披著鬆鬆垮垮的大氅,沈辜抬眼望向天際,說:「我的兵該起來了。」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憑什麽要委曲求全、擠擠挨挨地等待。
「沈將軍?」粱恩驚了神,狐疑地問道。
沈辜盯著他的眼睛,一字一頓:「我說,那、就、打。」
「沒有我沈辜打不下來的仗,你隻管坐等著收利。」
她不甚在意地說道:「至於等掰倒李持慎後,那些文人武人的流言蜚語,我一概不管。」
人人敬仰的鎮國將軍?
她不想再當一次了。
《百官總錄》上有她姓而無名,她上輩子不爭名不爭利,全叫愚忠二字給禍害一世了。
好人壞人殺了那麽多,沈辜自覺不可能在洗幹淨她魂靈深處的罪惡。
既然如此,還藏藏掖掖著做什麽。
「我現在京中有至少五千的兵力,加上遠在北疆的立鋒軍,能調出萬餘的人手。」
粱恩僵立未動,而她已然開始了戰場的布置。
「李黨根係遍布大江南北,我喜歡一網打盡,你尋個由頭,把人都集進宮裏,到時候.......」
「沈辜!」
粱恩猛省過來,他低喝一聲,止不住地不可思議和怒氣。
沈辜聳肩,閉了嘴去看他。
其冷漠桀驁的眼神讓粱恩一時啞口,沉將半晌,才出聲道:「你知道這些事沒有經過清正的話,事了你會擔上多大的惡名嗎?」
「你又可知道,會有多少人對你進行口誅筆伐?」
「最重要的是......你篤定少帝掌權後,不會憂心你功高蓋主,尋罪殺你?」
「周昭當然會長大,他肯定不會永遠是個蠢貨。」沈辜說,「可你便也篤定我會被朝堂拘到——他變聰明的那一刻?」
「我可以贖罪,但不妨礙我在身上另外加一些不需要贖罪的惡事。」
沈辜揮手,「粱恩,你是左丞,又是帝師,無論如何你是要有清名的。」
「這是周行的天下,他沒治理好,你們得續上。」
「大家身處官場,除我沒人跟你敞開窗說敞亮話。我能說,就不懼旁人再因此說我。」
「我沈辜,無牽無掛一身輕鬆。」
倘若戰死北疆的數百個殘兵能有眼,他們站在粱恩的位置,便會熟悉於小將軍的語氣隱藏的狂熱。
迷人的狂熱。
粱恩被震了下,他良久無言,幽邃的眼神盯著沈辜。
「何時做的思量?」
沈辜虛望半空,扯唇笑了笑。
又似乎隻是麵無表情。
現在的決定。
幾十年前的思量。
雖事關她的生死,她倒也並不看重。
馬革裹屍是她應有的歸宿。
見她不答話,粱恩重新啟唇道:「當真做好準備了?」
沈辜平靜地看著他:「萬事就沒有完全的準備。」
「兵乃兇器,你也不怕殃及都惠這般手無寸鐵的無辜之人?」
沈辜才是真笑了,她沒有冠冕堂皇,而是用陳述既定事實的平和口吻說:「沒有百姓會死在我的長槍下。」
「一個也不會有。」
粱恩聽了她的話,迷惘中隻覺得自己迴到了北疆的時日。
那時他和都惠朝不保夕,睜眼便要陷入無邊的憂惶之中。
戰爭能將平民的意誌和希望一點點磨掉,對於初臨戰場的他們來說,有個整日叱罵捉弄人的沈辜,那真是長夜中的日光。
無怪乎都惠會在那段時日對她的嬉笑怒罵無比在意,為多見她一麵而深思苦索、魂不舍守。
他們望見沈辜,便是見了安心。
迴京之後,粱恩自以為迴到了獨屬於他的天地。
腥風血雨都披著綾羅綢緞地出現,他對這些再熟悉不過,必能大有所為,從而忘卻北疆的一切恐怖。
而沈辜到了京城,是戰馬跑進盛世,用處雖有不過聊勝於無。
埋伏一點點地埋,偏她要拋卻所有暗線,道要真刀明劍闖將過關。
她總有這樣的勇氣。
以少敵多以弱勝強的定力。
若是亂世,這樣的人必能登頂。
粱恩心思沉重地想了許多,最後竟把他自個兒給說服了。
很多事本來不可能。
但要是瀋撫安去做,也就有意料之中的成功了。
聽出沈辜話中的意味後,粱恩心潮暗湧。
他克製著,緩聲道:「分明有更穩妥的法子不用,你卻要劍走偏鋒。好,走便走罷,又要放不開。
顧念著百姓和掀起驚濤巨浪,是一條路上兩個方向,到最終都拉著你一人,還不把你擰死了。」
沈辜抱臂,「我一人死換天下生。我總是幸運的了。」
「隻可惜......」粱恩輕喃道,「若我能再生一世,到你瀋撫安帳下做個夥頭兵,一輩子該會過得熱烈極了。」
他現在直像活在深潭裏,與龍爭,與虎鬥。
大丈夫若真能像沈辜一樣,轟轟烈烈幹他一場,當高歌慶賀。
不知不覺,暗影盡褪,光色從東麵慢慢地爬了出來。
殘夜轉成了清曉,風色光明,又歷經一番苦思,粱恩隻覺這平常的日出也有如神降般奇異絢麗。
他自心底裏生出一股朝拜的虔誠。
卻不是對日。
身後披著鬆鬆垮垮的大氅,沈辜抬眼望向天際,說:「我的兵該起來了。」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