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那皇上在何事上用心了?」
「這事朕暫時不說。」康熙挑起眉眼,又看了她一眼,「你若是覺得無聊,就說說宮中之事吧,朕還是有耐心聽的。」
又是不說,芷嫣直接將他這話當成是戲弄人的玩笑。
「皇上能不能說一下十公主婚配一事,妾身沒有將她養在身下,但她好歹是養在永和宮的公主,又是十三的同胞妹妹,她快到婚配的年紀了。」
十公主現在大概十七歲了,再留也留不了多久了,且蒙古部落近些年隻有阿哥們的格格和親,重量不夠,皇上不會留太久十公主,預計這孩子在十九歲之前就定好夫婿了。
康熙頓了一下,「十三近些年戰戰兢兢,朕看在他麵子上會讓十兒去勢力強盛的蒙古部落。」
他口口聲聲說是看在十三麵子上,實則那也是他親生女兒,但是他與十公主十多年來見麵的機會不超過十指之數,父女感情不深,在生性薄涼的帝王心裏自然也不算多記惦了。
芷嫣嘆了一口氣,「那十一呢,皇上也打算讓她撫蒙?」
話一說出口,芷嫣就發覺自己說錯話了,公主就零星幾個,饒是這樣都讓袁答應的女兒嫁給漢軍旗的將領之後了,想必之後不會再出現第二個處境一樣的公主了。
「且再看看,等十兒出嫁後,十一的婚事再討論也不遲。」
行吧,她問了皇上等於白問,茉雅奇陪伴她多年,她心裏不舍不代表皇上不捨得。
芷嫣又琢磨走相同的路子了,讓茉雅奇到皇太後麵前孝順一段時間,茉雅奇大了,不在皇太後麵前養大,和皇太後的感情不像她兩個姐姐一樣好,因此她不求皇太後為茉雅奇想辦法,就讓茉雅奇在皇太後身邊留一段時間,長長見識即可。
打定主意後,她心情又微妙的雀躍了,康熙看了她一眼,心裏搖頭,有時候真搞不懂芷嫣心裏想什麽,但是他又覺得自己什麽都不知道挺好的,畢竟有些事知道了糟心,就像把茉雅奇永遠留在身邊這種想法,女兒大了就該讓她出嫁了,成日賴在額娘身邊算什麽事。
而且這樣也會打擾他和芷嫣的相處!
康熙越想越鑽牛角尖,到最後冷冷哼了一聲,惹得芷嫣莫名其妙看向他。
……
四爺府經過一段時間的加建,總算有了太子東宮的氣勢,不過這也算不得是真正的太子東宮,畢竟毓慶宮就在皇城裏麵,這是皇上對皇太子的看重和喜愛。
於是人們也隻將他稱為雍和宮,雍和宮是太子爺親自取的名字,為了避嫌,也為了防止他人將他與廢太子做對比,廢太子牽扯到的勢力太多了,能避開就避開,雍和府在某種意義上就成了如今的東宮。
也算是隱晦的表示對親額娘的孝順吧,畢竟永和宮和雍和宮隻一字之差,且都是同音字罷了,何嚐不是太子爺對幼時生長的宮所的懷念。
雍和宮內,大阿哥弘暉和二阿哥弘昐的婚事幾乎隻相隔一天,都是側福晉進門,大阿哥居長就先迎娶鈕祜祿氏,再然後就到二阿哥迎娶瓜爾佳氏。
連續兩天到來府邸的大臣宗親們都喝得酣暢淋漓,大有一醉不迴的感覺,也有不少人趁著酒性說起自己對兩位阿哥的看法,一個是嫡長子,一個是次子,但都是滿洲旗生母所出,出身時間不超過半年,這意味琢磨來琢磨去可真有意思,不比在茶館開賭局更暢快嗎。
不少臣子圍著烏雅博啟笑容意味深長,「博啟啊,你作為太子親舅舅,可別說什麽事都不知道啊,咱們可是同僚一場,豈有互相隱瞞的道理。」
說完又敬了他一杯,烏雅博啟勉強喝下,手指輕輕敲打桌麵,看著雍和宮入目皆是吉祥如意的紅光一片,心裏好笑,「你問我,我要是知道就直跟你說了,哪還和你遮遮掩掩,我都和你共事多少年了,刻意瞞著你有什麽意思?」
那大臣也笑了,姑且不知他信不信烏雅博啟的話,總之是不再問下去了。
他敬完酒後,就輪到更多的大臣灌他酒了,這烏雅博啟可是一條極難上鉤的大魚,是宮中皇貴妃的親弟弟,又被皇上重視,與幾位阿哥關係頗好,若是能從他身上敲出一點東西,那可就得大用了。
與烏雅博啟一樣被灌著酒的人還有富察馬齊、鈕祜祿阿靈阿等人,畢竟這幾個人既是朝中掌握大權的臣子,又是與永和宮有聯姻關係的人,八福晉、皇貴妃的親妹,這豈是一句兩句話就能說清楚的,都是智者見智仁者見仁的事。
不過給富察馬齊灌酒的人少了許多,畢竟他年紀不輕了,萬一喝出什麽毛病來,皇上非要給他親家算帳怎麽辦,皇上護短可是朝廷不少人都知道的事,退一萬步來說,皇上不計較,還有八福晉和八阿哥計較,這兩人計較了,就等於跟太子爺計較上了。
說來說去都是讓人腦子轉不過來的彎,於是去給鈕祜祿阿靈阿和烏雅博啟灌酒的臣子越來越多,也有人膽大給太子二阿哥灌酒,就是不理會富察馬齊。
富察馬齊是性子好動之人,換言之是個老頑童,若是有人將他一視同仁沒毛病,他就怕有人將他當成什麽老弱病殘,這是最不可取之事!他一把老骨頭還硬實的很!哪輪的到那些同僚看不起他,這不是非得讓他挑毛病嗎。
於是富察馬齊老眉一橫,目露兇光,狠狠將一酒罐子擺在幾個不給他麵子的同僚前,「來,喝,咱們來個不醉不歸!」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這事朕暫時不說。」康熙挑起眉眼,又看了她一眼,「你若是覺得無聊,就說說宮中之事吧,朕還是有耐心聽的。」
又是不說,芷嫣直接將他這話當成是戲弄人的玩笑。
「皇上能不能說一下十公主婚配一事,妾身沒有將她養在身下,但她好歹是養在永和宮的公主,又是十三的同胞妹妹,她快到婚配的年紀了。」
十公主現在大概十七歲了,再留也留不了多久了,且蒙古部落近些年隻有阿哥們的格格和親,重量不夠,皇上不會留太久十公主,預計這孩子在十九歲之前就定好夫婿了。
康熙頓了一下,「十三近些年戰戰兢兢,朕看在他麵子上會讓十兒去勢力強盛的蒙古部落。」
他口口聲聲說是看在十三麵子上,實則那也是他親生女兒,但是他與十公主十多年來見麵的機會不超過十指之數,父女感情不深,在生性薄涼的帝王心裏自然也不算多記惦了。
芷嫣嘆了一口氣,「那十一呢,皇上也打算讓她撫蒙?」
話一說出口,芷嫣就發覺自己說錯話了,公主就零星幾個,饒是這樣都讓袁答應的女兒嫁給漢軍旗的將領之後了,想必之後不會再出現第二個處境一樣的公主了。
「且再看看,等十兒出嫁後,十一的婚事再討論也不遲。」
行吧,她問了皇上等於白問,茉雅奇陪伴她多年,她心裏不舍不代表皇上不捨得。
芷嫣又琢磨走相同的路子了,讓茉雅奇到皇太後麵前孝順一段時間,茉雅奇大了,不在皇太後麵前養大,和皇太後的感情不像她兩個姐姐一樣好,因此她不求皇太後為茉雅奇想辦法,就讓茉雅奇在皇太後身邊留一段時間,長長見識即可。
打定主意後,她心情又微妙的雀躍了,康熙看了她一眼,心裏搖頭,有時候真搞不懂芷嫣心裏想什麽,但是他又覺得自己什麽都不知道挺好的,畢竟有些事知道了糟心,就像把茉雅奇永遠留在身邊這種想法,女兒大了就該讓她出嫁了,成日賴在額娘身邊算什麽事。
而且這樣也會打擾他和芷嫣的相處!
康熙越想越鑽牛角尖,到最後冷冷哼了一聲,惹得芷嫣莫名其妙看向他。
……
四爺府經過一段時間的加建,總算有了太子東宮的氣勢,不過這也算不得是真正的太子東宮,畢竟毓慶宮就在皇城裏麵,這是皇上對皇太子的看重和喜愛。
於是人們也隻將他稱為雍和宮,雍和宮是太子爺親自取的名字,為了避嫌,也為了防止他人將他與廢太子做對比,廢太子牽扯到的勢力太多了,能避開就避開,雍和府在某種意義上就成了如今的東宮。
也算是隱晦的表示對親額娘的孝順吧,畢竟永和宮和雍和宮隻一字之差,且都是同音字罷了,何嚐不是太子爺對幼時生長的宮所的懷念。
雍和宮內,大阿哥弘暉和二阿哥弘昐的婚事幾乎隻相隔一天,都是側福晉進門,大阿哥居長就先迎娶鈕祜祿氏,再然後就到二阿哥迎娶瓜爾佳氏。
連續兩天到來府邸的大臣宗親們都喝得酣暢淋漓,大有一醉不迴的感覺,也有不少人趁著酒性說起自己對兩位阿哥的看法,一個是嫡長子,一個是次子,但都是滿洲旗生母所出,出身時間不超過半年,這意味琢磨來琢磨去可真有意思,不比在茶館開賭局更暢快嗎。
不少臣子圍著烏雅博啟笑容意味深長,「博啟啊,你作為太子親舅舅,可別說什麽事都不知道啊,咱們可是同僚一場,豈有互相隱瞞的道理。」
說完又敬了他一杯,烏雅博啟勉強喝下,手指輕輕敲打桌麵,看著雍和宮入目皆是吉祥如意的紅光一片,心裏好笑,「你問我,我要是知道就直跟你說了,哪還和你遮遮掩掩,我都和你共事多少年了,刻意瞞著你有什麽意思?」
那大臣也笑了,姑且不知他信不信烏雅博啟的話,總之是不再問下去了。
他敬完酒後,就輪到更多的大臣灌他酒了,這烏雅博啟可是一條極難上鉤的大魚,是宮中皇貴妃的親弟弟,又被皇上重視,與幾位阿哥關係頗好,若是能從他身上敲出一點東西,那可就得大用了。
與烏雅博啟一樣被灌著酒的人還有富察馬齊、鈕祜祿阿靈阿等人,畢竟這幾個人既是朝中掌握大權的臣子,又是與永和宮有聯姻關係的人,八福晉、皇貴妃的親妹,這豈是一句兩句話就能說清楚的,都是智者見智仁者見仁的事。
不過給富察馬齊灌酒的人少了許多,畢竟他年紀不輕了,萬一喝出什麽毛病來,皇上非要給他親家算帳怎麽辦,皇上護短可是朝廷不少人都知道的事,退一萬步來說,皇上不計較,還有八福晉和八阿哥計較,這兩人計較了,就等於跟太子爺計較上了。
說來說去都是讓人腦子轉不過來的彎,於是去給鈕祜祿阿靈阿和烏雅博啟灌酒的臣子越來越多,也有人膽大給太子二阿哥灌酒,就是不理會富察馬齊。
富察馬齊是性子好動之人,換言之是個老頑童,若是有人將他一視同仁沒毛病,他就怕有人將他當成什麽老弱病殘,這是最不可取之事!他一把老骨頭還硬實的很!哪輪的到那些同僚看不起他,這不是非得讓他挑毛病嗎。
於是富察馬齊老眉一橫,目露兇光,狠狠將一酒罐子擺在幾個不給他麵子的同僚前,「來,喝,咱們來個不醉不歸!」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