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頁
[水滸傳同人] 穿成高俅後我手拿權臣劇本 作者:公子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太尉,那我們……」
高俅看向泥漬未消的李俊等人:「爾等有架海擎天之才,蝸居邊地實為大材小用。這樣吧,迴京後編入禁軍,掌水師。」
「謝太尉!」
高俅又看向阮氏兄弟:「你們是想迴大名府還是入汴京?」
「我等願追隨太尉。」
「很好,都下去吧。」
「屬下告退。」
待所有人都退去後,陳文昭問出心中所疑:「太師,您是否對董平有所不滿?」
高俅似笑非笑的看著他:「陳知府,本官自信有識人之明,而你…可要辨明是非啊。」
陳文昭若有所思……
翌日
吳用被高俅派出去收尾,如今梁山周圍的水匪算是悉數被滅,但高俅要解決的麻煩還有很多。
首先就是漂浮在巨野澤湖域內的近萬屍體,雖然那兒是活水,但高俅可不想霍霍那兒的萍藻遊魚。其次就是從盧俊義那兒借來的商船,裏麵的漆金茶鹽可都是貨真價實的貨物,雖然張清未用火炮,但船內貨物亦有損毀,原路返迴絕不可取,順勢行商是為上策。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此次匪患雖解,但終究隻是治標不治本罷了。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若隻是解決水匪,高俅不必親自到此,在花武二人迴來之前,高俅要安排好此事。
沒錯,花榮和武鬆當然不能真的隻是探訪此地民風,高俅派他二人去見登州水軍指揮使唿延慶了。
平海軍是我朝最強大的一支水軍,不過高俅覺得這個最強還不夠強,同一時間的歐洲海上已爆發了多次戰爭,所以高俅決定把這個最強的上限提一提,比如在軍艦上安裝火炮什麽的。
「稟太尉,張清已到。」
「傳他進來。」
不一會兒,頭束紅緞,身披青甲的張清走進來:「末將張清見過高太尉,不知太尉喚屬下來此所謂何事?」
高俅換上一副笑臉,而後親昵的拉著張清坐下:「差不多半月後我就要啟程迴京,張都監可願一同前往?」
「嗯?」
高俅撲哧一笑:「你這是什麽反應?」
張清連忙迴神:「多謝太尉垂愛,隻是……」
「有何話不妨直言。」
張清聞言起身見禮:「迴太尉,請恕屬下拒絕。」
「為什麽?以你的武藝留在這裏實為屈才,而且你的一手飛石功夫配合花榮的箭術可謂是相得益彰,我實不忍心見此情景。」
「實不相瞞,博州知州於我有恩,陳知府又如此提拔於我,此地匪患未清,我定不能在此時離去。再者我有兩名副將名龔旺丁得孫,我三人曾立誓生死相隨,我不願拋下他們獨自進京,此番隻得有負太尉厚望。」
「這樣啊。」
其實在高俅看來這都不是事,不過……
「張都監,你既不願隨我迴京,那本官有另一事相托,這次你可不能拒絕我了。」
「太尉請說。」
「你也說了此地匪患未清,梁山地勢你也清楚,水匪重新聚勢不過是時間問題。本官欲在梁山建立一支水軍,一來巡視周圍水域,以防禍亂再起,二來作為登州平海軍的後援,以禦外敵。」
在此建立水軍是高俅在汴京時就想好的事,從長遠角度來看,建立強盛而雄厚的水軍之師是很有必要的事,而梁山泊千裏水域正好適合操練。
更具體的目的高俅不便告知張清:「張清,我欲讓你成為這支水軍的指揮使,你意下如何呢?」
張清並非蠢笨之徒,他能看出高俅對自己的喜愛與提拔之意,他隻猶豫了一會便堅定道:「末將定不負太尉所託。」
高俅將之扶起:「如此甚好。」
接下來的事情便容易許多,陳文昭也在此時明白太師來此的真正目的。
半月後
「陳知府,明日我就要啟程迴京,你麵色這般蒼白,是否是捨不得本官啊?」
經過多日相處,陳文昭也明白了太師真正的性子,麵對高俅的調笑,陳文昭忍不住道:「太師歸京,下官自是不舍的,隻是此番愁苦卻不為此。」
「哦?那你緣何這般頹唐?」
「唉!」陳文昭大聲哀嘆:「朝廷對我等頒布了考成法,我等知府全要準備考成簿。從前我們隻道解決百姓之憂,可眼下卻需未雨綢繆。」
「其實下官能窺出此法精妙,但以下官拙略,如何能曲突徙薪一歲之久,也不知是哪位賢才提出此舉,簡直…簡直是……唉!」
高俅:「……」
有一種震耳欲聾,叫沉默!
撲哧……
高俅眯著眼睛向後看去,隻見吳用的五官都皺在了一起,而花榮和武鬆也都戴上了痛苦麵具。高俅清楚的看見他們三人均掐著自己的小臂。
「太師,下官說錯了什麽嗎?」
「沒事。」高俅莞爾:「陳知府去休息吧,本官也乏了。」
「下官告退。」
陳文昭離開後,高俅轉身:「你們三個有話要說?」
武鬆搖頭:「太尉,我去點兵。」
花榮鄭重道:「太尉,我去和張指揮使交代一下後事。」
吳用恍惚道:「我去,我去清點一下輜重。」
待三人匆匆離開後,高俅的笑意才展現在臉上,不過隻片刻後他又露出痛苦麵具。
高俅看向泥漬未消的李俊等人:「爾等有架海擎天之才,蝸居邊地實為大材小用。這樣吧,迴京後編入禁軍,掌水師。」
「謝太尉!」
高俅又看向阮氏兄弟:「你們是想迴大名府還是入汴京?」
「我等願追隨太尉。」
「很好,都下去吧。」
「屬下告退。」
待所有人都退去後,陳文昭問出心中所疑:「太師,您是否對董平有所不滿?」
高俅似笑非笑的看著他:「陳知府,本官自信有識人之明,而你…可要辨明是非啊。」
陳文昭若有所思……
翌日
吳用被高俅派出去收尾,如今梁山周圍的水匪算是悉數被滅,但高俅要解決的麻煩還有很多。
首先就是漂浮在巨野澤湖域內的近萬屍體,雖然那兒是活水,但高俅可不想霍霍那兒的萍藻遊魚。其次就是從盧俊義那兒借來的商船,裏麵的漆金茶鹽可都是貨真價實的貨物,雖然張清未用火炮,但船內貨物亦有損毀,原路返迴絕不可取,順勢行商是為上策。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此次匪患雖解,但終究隻是治標不治本罷了。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若隻是解決水匪,高俅不必親自到此,在花武二人迴來之前,高俅要安排好此事。
沒錯,花榮和武鬆當然不能真的隻是探訪此地民風,高俅派他二人去見登州水軍指揮使唿延慶了。
平海軍是我朝最強大的一支水軍,不過高俅覺得這個最強還不夠強,同一時間的歐洲海上已爆發了多次戰爭,所以高俅決定把這個最強的上限提一提,比如在軍艦上安裝火炮什麽的。
「稟太尉,張清已到。」
「傳他進來。」
不一會兒,頭束紅緞,身披青甲的張清走進來:「末將張清見過高太尉,不知太尉喚屬下來此所謂何事?」
高俅換上一副笑臉,而後親昵的拉著張清坐下:「差不多半月後我就要啟程迴京,張都監可願一同前往?」
「嗯?」
高俅撲哧一笑:「你這是什麽反應?」
張清連忙迴神:「多謝太尉垂愛,隻是……」
「有何話不妨直言。」
張清聞言起身見禮:「迴太尉,請恕屬下拒絕。」
「為什麽?以你的武藝留在這裏實為屈才,而且你的一手飛石功夫配合花榮的箭術可謂是相得益彰,我實不忍心見此情景。」
「實不相瞞,博州知州於我有恩,陳知府又如此提拔於我,此地匪患未清,我定不能在此時離去。再者我有兩名副將名龔旺丁得孫,我三人曾立誓生死相隨,我不願拋下他們獨自進京,此番隻得有負太尉厚望。」
「這樣啊。」
其實在高俅看來這都不是事,不過……
「張都監,你既不願隨我迴京,那本官有另一事相托,這次你可不能拒絕我了。」
「太尉請說。」
「你也說了此地匪患未清,梁山地勢你也清楚,水匪重新聚勢不過是時間問題。本官欲在梁山建立一支水軍,一來巡視周圍水域,以防禍亂再起,二來作為登州平海軍的後援,以禦外敵。」
在此建立水軍是高俅在汴京時就想好的事,從長遠角度來看,建立強盛而雄厚的水軍之師是很有必要的事,而梁山泊千裏水域正好適合操練。
更具體的目的高俅不便告知張清:「張清,我欲讓你成為這支水軍的指揮使,你意下如何呢?」
張清並非蠢笨之徒,他能看出高俅對自己的喜愛與提拔之意,他隻猶豫了一會便堅定道:「末將定不負太尉所託。」
高俅將之扶起:「如此甚好。」
接下來的事情便容易許多,陳文昭也在此時明白太師來此的真正目的。
半月後
「陳知府,明日我就要啟程迴京,你麵色這般蒼白,是否是捨不得本官啊?」
經過多日相處,陳文昭也明白了太師真正的性子,麵對高俅的調笑,陳文昭忍不住道:「太師歸京,下官自是不舍的,隻是此番愁苦卻不為此。」
「哦?那你緣何這般頹唐?」
「唉!」陳文昭大聲哀嘆:「朝廷對我等頒布了考成法,我等知府全要準備考成簿。從前我們隻道解決百姓之憂,可眼下卻需未雨綢繆。」
「其實下官能窺出此法精妙,但以下官拙略,如何能曲突徙薪一歲之久,也不知是哪位賢才提出此舉,簡直…簡直是……唉!」
高俅:「……」
有一種震耳欲聾,叫沉默!
撲哧……
高俅眯著眼睛向後看去,隻見吳用的五官都皺在了一起,而花榮和武鬆也都戴上了痛苦麵具。高俅清楚的看見他們三人均掐著自己的小臂。
「太師,下官說錯了什麽嗎?」
「沒事。」高俅莞爾:「陳知府去休息吧,本官也乏了。」
「下官告退。」
陳文昭離開後,高俅轉身:「你們三個有話要說?」
武鬆搖頭:「太尉,我去點兵。」
花榮鄭重道:「太尉,我去和張指揮使交代一下後事。」
吳用恍惚道:「我去,我去清點一下輜重。」
待三人匆匆離開後,高俅的笑意才展現在臉上,不過隻片刻後他又露出痛苦麵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