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頁
[水滸傳同人] 穿成高俅後我手拿權臣劇本 作者:公子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高俅命宋江在西平府城外待命,他給宋江的命令是隻圍不攻,待韓世忠率大軍趕到時再合攻西平府。
朝廷派遣的官員已經陸續上任,高俅處理完手上的事後準備率軍往前往鹽州。
「太尉,如今那幾州還不算安穩,您還是留在延安府比較妥當。」
「張知府,你的好意我心領了,隻是我並非溫房幼苗,你不必太過擔心。」
張浚聞言隻得作罷:「那太尉一路小心。」
「告辭。」
高俅辭別張浚後往鹽州出發,如今的張浚遠沒有後世那般穩重,他還需多家歷練方能主事。
鹽州離延安府算不得遠,不過越往西北方向走,高俅就越覺幹燥,這讓他想起一件事。
西北地區天氣幹燥,此地人又多以肉食為主,因此容易感染時役,而西夏各山區盛產的優質大黃則是最好的治療藥材,西夏也沒少靠此藥材獲利。
高俅前往鹽州其實也全非本意,主要是趙佶催的緊。高俅合理推測,燕雲十六州雖是戰略要地,但趙佶對那兒的執著純屬是因為麵子,而他對西夏的執著才是真情實感,且更為迫切。
大宋曾對西夏實施過經濟控製,效果卻不怎麽理想,這才跟他們打了這麽多年。高俅的捷報剛傳至汴京,趙佶就催促他前往,想來汴京那邊也不安生。
「太尉,我們到了。」
高俅身旁的禁軍話音剛落,自鹽州境內就跑出一小將:「太尉,你怎麽能隻帶五千禁軍就獨自行軍呢!您這一路可有波折?」
高俅看向跑的氣喘籲籲的林沖:「我無礙,倒是你,手臂傷了就好生歇息。」
林沖無奈道:「太尉,屬下並無大礙,是韓將軍小題大做了。」
「韓將軍做的不錯,受了傷就別總想著往戰場上跑了。」
「太尉教訓的是。」
高俅有看過韓世忠匯報的傷亡情況,此次作戰我軍傷亡不少,尤其是他們在鹽州境內遭遇了李幹順親征的鐵鷂子軍,林沖這條手臂就是被他所傷。
「去白池縣。」
林沖瞬間明白高俅此來為何:「我護送您過去。」
高俅駛入城門後沒走兩步就見一紅袍小官從遠處疾行而來:「太師,下官來遲,還請見諒。」
高俅總覺得這聲音有些熟悉,於是他下馬凝眸遠望:「李少卿?」
李綱垂笑:「正是下官,林將軍跑得太快,我差點沒追上你們。」
高俅挑眉看向林沖,林沖不好意思的咳了一聲:「李知州剛剛還在我身旁來著。」
高俅屬實有點驚訝,他不僅驚訝李綱身處鹽州,還驚訝他對自己如此和顏悅色。因為李綱這人有點太過剛正不阿,他對自己向來是不假辭色的。
李綱政和二年及第,初任承務郎,因其出色表現三年後就升任監察禦史和權殿中侍禦史。但是他剛上任就把群臣噴了個遍,這其中就包括蔡京、童貫、王黼、楊戩……以及高俅本人。
那時高俅剛來沒多久自然保不住他,於是他就被罷去諫官的職責改任起居郎。後來他除去蔡京後在禮部麵前提了此人,李綱這才重任諫官,不過李綱素來瞧不起自己,高俅也就沒執意結交此人,他覺得還是陳顯這樣的人相處起來比較舒適。
後來高俅離京征遼,開封府又發了一次大水,本來以如今的朝堂布局應當不會再出現亂像,可李綱實在看不下去趙佶如此享樂之態,所以就把趙佶也給噴了。
高俅迴京後聽聞此言簡直樂得合不攏嘴,李綱兩次上疏勸告趙佶不應該一昧享樂,貪圖安逸,身為皇帝應當積極採取措施,減輕人民負擔,減免賦稅,賑濟災民才是,同時也要懲罰在水災中玩忽職守的官員,提拔關心人民疾苦的有識之士!
盡管李綱在上疏中也提議了很多有利的政策,但趙佶還是在一氣之下將人貶去了南州泉的沙縣當一個稅務小官。
憑良心說,李綱所言全是高俅想說的詞,但他沒李綱這麽勇。
高俅迴京後聯合諫官陳瓘將其比作唐代名臣狄仁傑,而後廢了好一番功夫才將其調迴汴京,所以高俅在此地見到他後頗感驚訝。
「李少卿,你不是又被貶謫至此吧?」
李綱聞言失笑:「太師哪裏的話,若來此地是貶謫,那豈不是人人都想被貶來此。」
「話可不能這麽說,鹽州雖有鹽池,但到底比不得京官,若是其他人或許會……可本官篤定李少卿不是那樣的人。」
「太師謬讚,下官是主動請纓來此,或許我更適合這裏吧。」
高俅擺首:「不,相比這裏,朝堂上更需要你。」
李綱愣了一瞬,從前他隻覺得高俅這樣諂媚求權的人是大宋的恥辱,現在他才發覺似自己這般迂腐行事才是成事不足。
「太師,此時此境這裏更適合我。」
「也是。」高俅給之肯定:「李少……不,李知州,你覺得針對西夏幾州,我們該做何舉措?」
「收整人心,增加軍事儲備,消弭民怨,任用有誌之士……」
高俅滿意點頭:「看來你來這兒確實是對的,有任何需要李知州盡管開口,在朝堂上我還是能說上幾分話的。」
「多謝太師。」
「我準確去白池縣一趟,李知州一起?」
「卻之不恭。」
去往白池縣的路上,高俅反覆琢李綱的態度變化,總不能是在沙縣待的太久,所以被折磨的沒脾氣了吧。
朝廷派遣的官員已經陸續上任,高俅處理完手上的事後準備率軍往前往鹽州。
「太尉,如今那幾州還不算安穩,您還是留在延安府比較妥當。」
「張知府,你的好意我心領了,隻是我並非溫房幼苗,你不必太過擔心。」
張浚聞言隻得作罷:「那太尉一路小心。」
「告辭。」
高俅辭別張浚後往鹽州出發,如今的張浚遠沒有後世那般穩重,他還需多家歷練方能主事。
鹽州離延安府算不得遠,不過越往西北方向走,高俅就越覺幹燥,這讓他想起一件事。
西北地區天氣幹燥,此地人又多以肉食為主,因此容易感染時役,而西夏各山區盛產的優質大黃則是最好的治療藥材,西夏也沒少靠此藥材獲利。
高俅前往鹽州其實也全非本意,主要是趙佶催的緊。高俅合理推測,燕雲十六州雖是戰略要地,但趙佶對那兒的執著純屬是因為麵子,而他對西夏的執著才是真情實感,且更為迫切。
大宋曾對西夏實施過經濟控製,效果卻不怎麽理想,這才跟他們打了這麽多年。高俅的捷報剛傳至汴京,趙佶就催促他前往,想來汴京那邊也不安生。
「太尉,我們到了。」
高俅身旁的禁軍話音剛落,自鹽州境內就跑出一小將:「太尉,你怎麽能隻帶五千禁軍就獨自行軍呢!您這一路可有波折?」
高俅看向跑的氣喘籲籲的林沖:「我無礙,倒是你,手臂傷了就好生歇息。」
林沖無奈道:「太尉,屬下並無大礙,是韓將軍小題大做了。」
「韓將軍做的不錯,受了傷就別總想著往戰場上跑了。」
「太尉教訓的是。」
高俅有看過韓世忠匯報的傷亡情況,此次作戰我軍傷亡不少,尤其是他們在鹽州境內遭遇了李幹順親征的鐵鷂子軍,林沖這條手臂就是被他所傷。
「去白池縣。」
林沖瞬間明白高俅此來為何:「我護送您過去。」
高俅駛入城門後沒走兩步就見一紅袍小官從遠處疾行而來:「太師,下官來遲,還請見諒。」
高俅總覺得這聲音有些熟悉,於是他下馬凝眸遠望:「李少卿?」
李綱垂笑:「正是下官,林將軍跑得太快,我差點沒追上你們。」
高俅挑眉看向林沖,林沖不好意思的咳了一聲:「李知州剛剛還在我身旁來著。」
高俅屬實有點驚訝,他不僅驚訝李綱身處鹽州,還驚訝他對自己如此和顏悅色。因為李綱這人有點太過剛正不阿,他對自己向來是不假辭色的。
李綱政和二年及第,初任承務郎,因其出色表現三年後就升任監察禦史和權殿中侍禦史。但是他剛上任就把群臣噴了個遍,這其中就包括蔡京、童貫、王黼、楊戩……以及高俅本人。
那時高俅剛來沒多久自然保不住他,於是他就被罷去諫官的職責改任起居郎。後來他除去蔡京後在禮部麵前提了此人,李綱這才重任諫官,不過李綱素來瞧不起自己,高俅也就沒執意結交此人,他覺得還是陳顯這樣的人相處起來比較舒適。
後來高俅離京征遼,開封府又發了一次大水,本來以如今的朝堂布局應當不會再出現亂像,可李綱實在看不下去趙佶如此享樂之態,所以就把趙佶也給噴了。
高俅迴京後聽聞此言簡直樂得合不攏嘴,李綱兩次上疏勸告趙佶不應該一昧享樂,貪圖安逸,身為皇帝應當積極採取措施,減輕人民負擔,減免賦稅,賑濟災民才是,同時也要懲罰在水災中玩忽職守的官員,提拔關心人民疾苦的有識之士!
盡管李綱在上疏中也提議了很多有利的政策,但趙佶還是在一氣之下將人貶去了南州泉的沙縣當一個稅務小官。
憑良心說,李綱所言全是高俅想說的詞,但他沒李綱這麽勇。
高俅迴京後聯合諫官陳瓘將其比作唐代名臣狄仁傑,而後廢了好一番功夫才將其調迴汴京,所以高俅在此地見到他後頗感驚訝。
「李少卿,你不是又被貶謫至此吧?」
李綱聞言失笑:「太師哪裏的話,若來此地是貶謫,那豈不是人人都想被貶來此。」
「話可不能這麽說,鹽州雖有鹽池,但到底比不得京官,若是其他人或許會……可本官篤定李少卿不是那樣的人。」
「太師謬讚,下官是主動請纓來此,或許我更適合這裏吧。」
高俅擺首:「不,相比這裏,朝堂上更需要你。」
李綱愣了一瞬,從前他隻覺得高俅這樣諂媚求權的人是大宋的恥辱,現在他才發覺似自己這般迂腐行事才是成事不足。
「太師,此時此境這裏更適合我。」
「也是。」高俅給之肯定:「李少……不,李知州,你覺得針對西夏幾州,我們該做何舉措?」
「收整人心,增加軍事儲備,消弭民怨,任用有誌之士……」
高俅滿意點頭:「看來你來這兒確實是對的,有任何需要李知州盡管開口,在朝堂上我還是能說上幾分話的。」
「多謝太師。」
「我準確去白池縣一趟,李知州一起?」
「卻之不恭。」
去往白池縣的路上,高俅反覆琢李綱的態度變化,總不能是在沙縣待的太久,所以被折磨的沒脾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