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頁
[水滸傳同人] 穿成高俅後我手拿權臣劇本 作者:公子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後來我率兩千輕騎兵又歷經顯、懿、徽三地與之作戰,結果皆為大敗,最後隻剩五百騎親軍逃竄。若非金軍遠來疲憊隻搜刮財務不欲占城,那此時我遼國城池比起現在還要少上很多。」
高俅瞭然,原來這是被打怕了,怪不得作戰方式如此消極。
「我且問你,為何析津府留守兵力不足六萬。」
沉默一會兒道:「罷,想是我遼國氣數已盡。如今完顏部族正率大軍攻我上京臨潢府,耶律和領三萬大軍前去支援。」
「遠水如何能解救近火,留守怕是對我有所隱瞞吧。」
「我能說的就這麽多了,要殺要剮給個痛快。」
高俅唇角綻開:「放心,我不殺降軍的。」
「押下去。」
將宮城降軍盡數交給盧俊義後,高俅前往嘉寧殿休憩。在戰事未平前他懶得動腦子思考下一步計劃,好在武鬆他們沒讓他等太久。
「稟太尉,通天門和拱辰門已全部換上我們的人了。」
「稟太尉、安東門和迎春門也是如此。」
「稟太尉……」
高俅點頭:「種都統呢?」
「還在搜尋城內遼軍,不過也應該快了。」
武鬆剛說完這句話,種師道就拖著自己裏外包了三層的右臂而入。
「你受傷了?」
種師道無奈嘆氣:「本來他們完全不是我的對手的,可那批遼兵竟入了永平坊民宅,為了保護普通民眾,我隻能先放他們走,這才不小心著了他們的道。」
「太尉你是不知道,這析津府內的寺廟也太多了點,不過任憑他們如何逃竄,終究還是無濟於事。」
高俅起身拍了拍種師道的肩膀:「做得好。」
「既然你們都平安無事,那我就直接說了,金兵先攻了上京臨潢府,恐怕此時上京已是他們的囊中之物了。」
「他奶奶的,金人也太奸詐了些,不是說好的先攻中京嗎?」
史進附和魯智深之言:「既如此,我們就不給他們種植之法了。」
高俅倒是沒有那麽生氣:「戰爭之事本就變幻莫測,他們自然有無數的話來堵我們。我告訴你們這件事是想提醒你們,我們該加快速度了。」
「但憑太尉吩咐。」
「兩場戰事下來後你們也應該發現了,遼軍並非我們想像中那般強大,金人隻憑幾萬兵力就打的他們主動投降,我們有火器在手,沒道理做不到這點。」
吳用直言:「太尉,您盡管吩咐就是,兄弟們絕不會有一句怨言的。」
「好。」
「盧俊義、燕青,你二人領兩萬禁軍攻薊州。」
「武鬆、劉元武,你二人領一萬禁軍攻順州。」
「魯智深、花榮,你二人領兩萬禁軍攻檀州。」
「林沖、楊誌、史進,你三人領三萬禁軍上攻北安州。」
「包括行軍在內,我隻給你們半月的時間,能做到嗎?」
「屬下領命!」
「學究,發信給陳遘,讓他率河北軍接管此地,我們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太尉,你是想先攻下中京嗎?」
高俅點頭:「攻下中京,徹底斷送他們南下或西行的可能。」
「現在,就看我們誰更快了。」
第84章 巧擒天祚帝
武鬆等人按計劃出發後,高俅也一刻都沒有閑著,捷報早在破城的那一日就加急傳迴汴京,在朝廷派遣的新知府上任前,高俅不得不暫時待在這裏。
好在高俅已經熟悉了這套流程,而對於析津府的百姓來說,宋軍入城後他們反而鬆了口氣,至少他們不用再每天心驚膽戰的聽到爆炸聲了。
至於這座城的主人是誰好像沒差,反正隻要天不塌下來,日子就還得過。
當然,高俅不會讓民眾有如此消極的想法,光是三年不收賦稅的政策便能讓他們重煥生機,等這裏的商路恢復後,他相信幽州城會換上一副麵貌。
「太尉,這裏有封汴京來的加急信件。」
高俅看完信後嘆了口氣:「突然有些理解童貫的做法了。」
吳用瞥了一眼信封:「是公孫先生的來信?」
「嗯,官家的意思是讓我盡快攻打雲州,可若我往西京去,那便是將中京拱手相讓。」
「官家的想法也沒錯,燕雲這十幾州的防線就是我南朝對付北方少數政權的天然屏障,這裏群山環繞、易守難攻,加之農耕與水運,官家和朝臣難免心急。」
「攻下中京不僅是為了切段金兵的進攻路線,遼亡後,宋金直接對峙,而中京的位置正好進可攻退可守。」
「許是他們覺得上京等地沒有奪下的必要。」
「誰說的,那裏有礦!」
內蒙古礦產資源豐富,高俅已經覬覦很久了。他一早便知道趙佶隻想要燕雲十六州,可自己卻圖謀更多,因此在與完顏三兄弟談判時才揚言要攻打上京。
不過趙佶在得知他攻下析津府後便急於讓他去攻雲州,這就等於他籌謀這麽久就隻收迴了燕雲之地,那他不白忙活了。
「不行,我們得即刻動身。」
吳用看出了高俅的心思:「可聖旨總有追得上我們的那天。」
「也是,筆墨紙硯。」
吳用為高俅布好文房四寶,高俅立即動筆寫了兩封信。第一封是給趙佶的,他在信中言明金國先攻上京的事實,而自己得知消息後則立刻出發攻取中京,為的就是發展大宋官方畜牧業,讓官家實現牛羊肉自由。
高俅瞭然,原來這是被打怕了,怪不得作戰方式如此消極。
「我且問你,為何析津府留守兵力不足六萬。」
沉默一會兒道:「罷,想是我遼國氣數已盡。如今完顏部族正率大軍攻我上京臨潢府,耶律和領三萬大軍前去支援。」
「遠水如何能解救近火,留守怕是對我有所隱瞞吧。」
「我能說的就這麽多了,要殺要剮給個痛快。」
高俅唇角綻開:「放心,我不殺降軍的。」
「押下去。」
將宮城降軍盡數交給盧俊義後,高俅前往嘉寧殿休憩。在戰事未平前他懶得動腦子思考下一步計劃,好在武鬆他們沒讓他等太久。
「稟太尉,通天門和拱辰門已全部換上我們的人了。」
「稟太尉、安東門和迎春門也是如此。」
「稟太尉……」
高俅點頭:「種都統呢?」
「還在搜尋城內遼軍,不過也應該快了。」
武鬆剛說完這句話,種師道就拖著自己裏外包了三層的右臂而入。
「你受傷了?」
種師道無奈嘆氣:「本來他們完全不是我的對手的,可那批遼兵竟入了永平坊民宅,為了保護普通民眾,我隻能先放他們走,這才不小心著了他們的道。」
「太尉你是不知道,這析津府內的寺廟也太多了點,不過任憑他們如何逃竄,終究還是無濟於事。」
高俅起身拍了拍種師道的肩膀:「做得好。」
「既然你們都平安無事,那我就直接說了,金兵先攻了上京臨潢府,恐怕此時上京已是他們的囊中之物了。」
「他奶奶的,金人也太奸詐了些,不是說好的先攻中京嗎?」
史進附和魯智深之言:「既如此,我們就不給他們種植之法了。」
高俅倒是沒有那麽生氣:「戰爭之事本就變幻莫測,他們自然有無數的話來堵我們。我告訴你們這件事是想提醒你們,我們該加快速度了。」
「但憑太尉吩咐。」
「兩場戰事下來後你們也應該發現了,遼軍並非我們想像中那般強大,金人隻憑幾萬兵力就打的他們主動投降,我們有火器在手,沒道理做不到這點。」
吳用直言:「太尉,您盡管吩咐就是,兄弟們絕不會有一句怨言的。」
「好。」
「盧俊義、燕青,你二人領兩萬禁軍攻薊州。」
「武鬆、劉元武,你二人領一萬禁軍攻順州。」
「魯智深、花榮,你二人領兩萬禁軍攻檀州。」
「林沖、楊誌、史進,你三人領三萬禁軍上攻北安州。」
「包括行軍在內,我隻給你們半月的時間,能做到嗎?」
「屬下領命!」
「學究,發信給陳遘,讓他率河北軍接管此地,我們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太尉,你是想先攻下中京嗎?」
高俅點頭:「攻下中京,徹底斷送他們南下或西行的可能。」
「現在,就看我們誰更快了。」
第84章 巧擒天祚帝
武鬆等人按計劃出發後,高俅也一刻都沒有閑著,捷報早在破城的那一日就加急傳迴汴京,在朝廷派遣的新知府上任前,高俅不得不暫時待在這裏。
好在高俅已經熟悉了這套流程,而對於析津府的百姓來說,宋軍入城後他們反而鬆了口氣,至少他們不用再每天心驚膽戰的聽到爆炸聲了。
至於這座城的主人是誰好像沒差,反正隻要天不塌下來,日子就還得過。
當然,高俅不會讓民眾有如此消極的想法,光是三年不收賦稅的政策便能讓他們重煥生機,等這裏的商路恢復後,他相信幽州城會換上一副麵貌。
「太尉,這裏有封汴京來的加急信件。」
高俅看完信後嘆了口氣:「突然有些理解童貫的做法了。」
吳用瞥了一眼信封:「是公孫先生的來信?」
「嗯,官家的意思是讓我盡快攻打雲州,可若我往西京去,那便是將中京拱手相讓。」
「官家的想法也沒錯,燕雲這十幾州的防線就是我南朝對付北方少數政權的天然屏障,這裏群山環繞、易守難攻,加之農耕與水運,官家和朝臣難免心急。」
「攻下中京不僅是為了切段金兵的進攻路線,遼亡後,宋金直接對峙,而中京的位置正好進可攻退可守。」
「許是他們覺得上京等地沒有奪下的必要。」
「誰說的,那裏有礦!」
內蒙古礦產資源豐富,高俅已經覬覦很久了。他一早便知道趙佶隻想要燕雲十六州,可自己卻圖謀更多,因此在與完顏三兄弟談判時才揚言要攻打上京。
不過趙佶在得知他攻下析津府後便急於讓他去攻雲州,這就等於他籌謀這麽久就隻收迴了燕雲之地,那他不白忙活了。
「不行,我們得即刻動身。」
吳用看出了高俅的心思:「可聖旨總有追得上我們的那天。」
「也是,筆墨紙硯。」
吳用為高俅布好文房四寶,高俅立即動筆寫了兩封信。第一封是給趙佶的,他在信中言明金國先攻上京的事實,而自己得知消息後則立刻出發攻取中京,為的就是發展大宋官方畜牧業,讓官家實現牛羊肉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