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水滸傳同人] 穿成高俅後我手拿權臣劇本 作者:公子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行,你下去吧。」
「小的告退。」
等下人走後高俅對著吳用苦笑:「希望能減輕一些我的罪孽吧。」
吳用倒是不覺得高俅有罪,反而覺得太尉太過心善。
「罪不及家人的前提是獲不及家人。蔡京的家眷平日裏也沒少欺負百姓,太尉,您這麽做怕是不會得到她們的感激。」
高俅不在意的擺手:「我也不指望她們感謝,隻是覺得將她們送去行院太過殘忍。」
「是太尉心善。」
高俅聽到吳用對自己的評價後有些失笑,總覺得這些人對自己誤解頗多。
「公孫勝這個人你了解多少?」
吳用聽後沉思:「說實話,我並不了解這個人,而且我們取生辰綱時他是主動前來,我隻知道他是個很聰明的道士。」
「算了,想那麽多也無用,且看他自己的意願吧,若是願意留下來本官自會重用,若是不願意本官也不會強留。」
「多謝太尉。」
「嗯?」察覺到應聲的並非吳用,高俅看向剛從樓梯上來的公孫勝,他笑道:「敢偷聽當朝太尉說話,也不怕本官治你的罪。」
公孫勝一身道袍,手持拂塵的身影很是淡然:「公孫勝全憑太尉差遣。」
皇宮
書房內,趙佶氣急:「高俅啊,這段時間你辛苦了,蔡京那斯,竟貪汙了朕那麽多銀子,真是可惡!」
「官家莫氣,現如今蔡京的財產已全部納入國庫了,也算他臨死前最後給大宋積的福了。」
高俅說完後對著趙佶耳語:「還有部分受賄的新鮮玩意臣已經放入您的私庫了。」
趙佶聽完後笑意更甚:「甚好,甚好,你辦事朕非常放心。」
「官家,今日來是為了給你引薦另一位人才。」
「哦,既是你所薦,那必是有其過人之處。」
高俅示意公孫勝進來,趙佶看見他後表情明顯不高興幾分。
高俅連忙說道:「官家,公孫道長乃得道高人,欽天監那幫人總是辦事不力,臣特意請公孫道長前來為您煉藥。」
聽完後趙佶果然緩和了臉色,他平時除了美人與字畫,最愛的就是求丹問藥。
「還是你體諒朕,公孫道長就留在宮裏專門為朕練丹吧!」最近對著師師頗有些力不從心,高俅簡直是及時雨。
「那臣就告退了!」
趙佶擺擺手就讓其退下,而後興高采烈的和公孫勝討論煉丹之道。
公孫勝對著高俅點頭,高俅微笑後退出書房。內有公孫勝,外有李師師,現下宋徽宗的全部行程皆掌握在自己手中,此時的他說一句權傾朝野完全不為過。
蔡京除去後滿朝文武都不敢與他抗衡,趁此機會,高俅貶了一大批文臣下去,此舉並非針對文官,隻是宋朝的冗官及其嚴重。
明明一個人就能幹的事非要讓三個人幹,這不僅加重朝廷的經濟負擔,同時效率還上不去。
隻是高俅此舉還是受到了一大批的彈劾,想把這件事進行下去是真不容易,隻能徐徐圖之。
思考間,前方傳來兩個小孩的爭吵聲。
「趙構,你是個什麽東西也敢和我爭?」
「可是,可是這個是爹爹給我的。」
「既然我想要那就是我的!」
「我……」
眼看二人又要吵起來,高俅連忙上前阻止。
「兩位大王因何而起了爭執啊?」
趙桓看向來人:「你又是誰?」
高俅拱手見禮:「太尉高俅,見過太子殿下。見過九大王。」
趙桓和他父皇一樣不關心朝政,自是不知道高俅位高權重,他隻是隨意的讓其起身。
反觀趙構,居然恭恭敬敬對著高俅拱手:「德基見過太尉。」
高俅可不敢受禮:「九大王客氣。」
趙構雖然做了很多混蛋的事,但他年僅八歲就已經做到行事張弛有度。而趙桓本是唯唯諾諾的性子,年初被趙佶立為太子後就開始行事乖張。
趙桓看二人說笑後更為生氣,不過一個婢子生的人也配和他爭,是不是娘娘死了,他們都來欺負他!
他直接上前搶走趙構手裏的玉佩:「我說了我要了就是我的!」
趙構還欲爭卻被高俅攔下:「九大王,不過一個飾品而已,沒了就沒了。」
「太尉說的是,既然大哥喜歡,那這玉佩就送給大哥了。」
拿到玉佩後的趙桓反而不樂意了,他把玉佩朝地上重重一摔:「什麽破玉佩,我不要了!」
看著氣急走掉的趙桓,趙構不僅沒生氣,反而轉身對著高俅就是一鞠:「還請太尉不要將此事告訴爹爹。」
高俅挑眉:「哦?這是為何?」
「損毀禦賜之物是要受罰的,我不想大哥受罰。」
「他搶你的東西,你不恨他嗎?」
趙構搖搖頭:「都是兄弟,我怎麽會恨大哥呢!」
「孺子可教也。」想到眼前這位便是南宋的開國皇帝,高俅問道:「九大王可認了太傅,不如由臣來教導殿下如何。」
趙構還帶著嬰兒肥的臉上露出笑容:「德基見過先生。」
高俅摸了摸趙構的頭:「乖,從此以後要用心讀書,以興我大宋為己任,明白嗎?」
「吾明白。」
高俅滿意的看著趙構,雖然這傢夥也算不上明君,但勝在年齡合適。趙桓已經十五歲了,且身邊已經有成熟的班底了,高俅很難插進去,就算趙桓登位後勵精圖治,高俅也很難推行一些政策。
「小的告退。」
等下人走後高俅對著吳用苦笑:「希望能減輕一些我的罪孽吧。」
吳用倒是不覺得高俅有罪,反而覺得太尉太過心善。
「罪不及家人的前提是獲不及家人。蔡京的家眷平日裏也沒少欺負百姓,太尉,您這麽做怕是不會得到她們的感激。」
高俅不在意的擺手:「我也不指望她們感謝,隻是覺得將她們送去行院太過殘忍。」
「是太尉心善。」
高俅聽到吳用對自己的評價後有些失笑,總覺得這些人對自己誤解頗多。
「公孫勝這個人你了解多少?」
吳用聽後沉思:「說實話,我並不了解這個人,而且我們取生辰綱時他是主動前來,我隻知道他是個很聰明的道士。」
「算了,想那麽多也無用,且看他自己的意願吧,若是願意留下來本官自會重用,若是不願意本官也不會強留。」
「多謝太尉。」
「嗯?」察覺到應聲的並非吳用,高俅看向剛從樓梯上來的公孫勝,他笑道:「敢偷聽當朝太尉說話,也不怕本官治你的罪。」
公孫勝一身道袍,手持拂塵的身影很是淡然:「公孫勝全憑太尉差遣。」
皇宮
書房內,趙佶氣急:「高俅啊,這段時間你辛苦了,蔡京那斯,竟貪汙了朕那麽多銀子,真是可惡!」
「官家莫氣,現如今蔡京的財產已全部納入國庫了,也算他臨死前最後給大宋積的福了。」
高俅說完後對著趙佶耳語:「還有部分受賄的新鮮玩意臣已經放入您的私庫了。」
趙佶聽完後笑意更甚:「甚好,甚好,你辦事朕非常放心。」
「官家,今日來是為了給你引薦另一位人才。」
「哦,既是你所薦,那必是有其過人之處。」
高俅示意公孫勝進來,趙佶看見他後表情明顯不高興幾分。
高俅連忙說道:「官家,公孫道長乃得道高人,欽天監那幫人總是辦事不力,臣特意請公孫道長前來為您煉藥。」
聽完後趙佶果然緩和了臉色,他平時除了美人與字畫,最愛的就是求丹問藥。
「還是你體諒朕,公孫道長就留在宮裏專門為朕練丹吧!」最近對著師師頗有些力不從心,高俅簡直是及時雨。
「那臣就告退了!」
趙佶擺擺手就讓其退下,而後興高采烈的和公孫勝討論煉丹之道。
公孫勝對著高俅點頭,高俅微笑後退出書房。內有公孫勝,外有李師師,現下宋徽宗的全部行程皆掌握在自己手中,此時的他說一句權傾朝野完全不為過。
蔡京除去後滿朝文武都不敢與他抗衡,趁此機會,高俅貶了一大批文臣下去,此舉並非針對文官,隻是宋朝的冗官及其嚴重。
明明一個人就能幹的事非要讓三個人幹,這不僅加重朝廷的經濟負擔,同時效率還上不去。
隻是高俅此舉還是受到了一大批的彈劾,想把這件事進行下去是真不容易,隻能徐徐圖之。
思考間,前方傳來兩個小孩的爭吵聲。
「趙構,你是個什麽東西也敢和我爭?」
「可是,可是這個是爹爹給我的。」
「既然我想要那就是我的!」
「我……」
眼看二人又要吵起來,高俅連忙上前阻止。
「兩位大王因何而起了爭執啊?」
趙桓看向來人:「你又是誰?」
高俅拱手見禮:「太尉高俅,見過太子殿下。見過九大王。」
趙桓和他父皇一樣不關心朝政,自是不知道高俅位高權重,他隻是隨意的讓其起身。
反觀趙構,居然恭恭敬敬對著高俅拱手:「德基見過太尉。」
高俅可不敢受禮:「九大王客氣。」
趙構雖然做了很多混蛋的事,但他年僅八歲就已經做到行事張弛有度。而趙桓本是唯唯諾諾的性子,年初被趙佶立為太子後就開始行事乖張。
趙桓看二人說笑後更為生氣,不過一個婢子生的人也配和他爭,是不是娘娘死了,他們都來欺負他!
他直接上前搶走趙構手裏的玉佩:「我說了我要了就是我的!」
趙構還欲爭卻被高俅攔下:「九大王,不過一個飾品而已,沒了就沒了。」
「太尉說的是,既然大哥喜歡,那這玉佩就送給大哥了。」
拿到玉佩後的趙桓反而不樂意了,他把玉佩朝地上重重一摔:「什麽破玉佩,我不要了!」
看著氣急走掉的趙桓,趙構不僅沒生氣,反而轉身對著高俅就是一鞠:「還請太尉不要將此事告訴爹爹。」
高俅挑眉:「哦?這是為何?」
「損毀禦賜之物是要受罰的,我不想大哥受罰。」
「他搶你的東西,你不恨他嗎?」
趙構搖搖頭:「都是兄弟,我怎麽會恨大哥呢!」
「孺子可教也。」想到眼前這位便是南宋的開國皇帝,高俅問道:「九大王可認了太傅,不如由臣來教導殿下如何。」
趙構還帶著嬰兒肥的臉上露出笑容:「德基見過先生。」
高俅摸了摸趙構的頭:「乖,從此以後要用心讀書,以興我大宋為己任,明白嗎?」
「吾明白。」
高俅滿意的看著趙構,雖然這傢夥也算不上明君,但勝在年齡合適。趙桓已經十五歲了,且身邊已經有成熟的班底了,高俅很難插進去,就算趙桓登位後勵精圖治,高俅也很難推行一些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