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舒聽著半晌,這會兒得了空來接話:「嬸嬸,我也要去。」
她向來伶俐乖巧,頗得卿嬸歡心,嬸子逗孩兒似地輕輕拍拍她臉頰,樂得不行。
「我的乖女,這是給你家送聘禮去,哪有出嫁姑娘跟著去的?按理說,你等著嫁人,這陣子也得在家裏好好住著等成親。你爹娘心疼你,曉得你同你相公是分不開的,才許你住在這邊。你要還跟著去送聘禮,這就不像話啦。」
柳姑娘到底也怕她娘給她逮在家裏不許走,若真同秦大三兩月見不著,還不如不去,蔫頭耷腦地應了。卿嬸又吩咐幾句,秦大一一從她,兩人談完,嬸子就匆匆出門去給她張羅。
柳舒沒得與她同行,自個兒揣著貓跑到客房裏窩上,見秦姑娘尋過來,瞥她一眼,趴在桌上。
秦大挨著她坐下,攬住她腰,柳舒將腦袋轉到一邊去,髮髻戳到她臉上,讓秦大吃了一嘴頭髮。
「怎麽就不理我了?」秦姑娘同她一道趴下,「是誰惹得我們阿舒不高興?」
「你這要出去三五日,我得習慣習慣,免得到時眼前瞧不見人……」柳舒說著,轉迴來,「阿安早些迴來才是。你不在家,隻怕我要茶不思飯不想,日日空流淚了。」
秦大往她那兒又湊過去些,摸摸她臉頰,笑道:「送完聘禮,我立刻就趕迴來。阿舒想吃什麽?想買什麽?我都給你帶上。」
「跟著你到閩州府也好,」柳舒嘆氣一聲,「可惜這般多人,我在家養貓罷了。什麽也不買,你早些迴來才是。柳翟這次若是在家,你就當他是個死的,不要管他說什麽。我爹娘喜愛你,自然沒有刁難的理。」
秦姑娘同她住些時日,不曾拋開她獨去別處,要離開幾日,竟像是要走個三年五載般捨不得,將柳舒瞧了又瞧,看了又看,抓著手在唇邊親親,笑道:「我曉得,等把阿舒大大方方地娶迴家來,我再幫你出氣,好不好?阿舒這幾天想吃什麽,要不要我提前備好?可不要賴床不起……」
秦大念叨得多,柳舒反嗔她:「囉嗦!既是擔心,就平平安安地早點迴就是。我又不是不知事的孩童,還能餓肚子?」
她兩個又膩了會兒,秦大尋來紅紙冊與硯墨,親給她媳婦磨好墨。她憶著卿嬸說的聘禮數量,她念,柳舒則寫,待到墨幹,就放在床邊,免得明日落下。
虧得是卿嬸忙別的去了,否則見她倆今日如叫人用繩子綁上,腳沾腳地走路,還不知要笑出多少褶子來。
一擔禮餅,一擔海味,還需得三牲,因著秦大父母已經故去,那雞隻買了一對。並著四喜果,四幹果,茶餅,芝麻等等。另有禮金盒一個,裏麵裝著紅棗、龍眼、綠豆、百合、蓮子等,秦大新熔的一對大銀錠,總是二十六兩,上麵打了龍鳳呈祥,蝙蝠桃瑞的紋。裏頭還有給柳舒備的金銀首飾,紅包封,紅豆繩,一對龍鳳燭,一副吉祥討喜的對聯。一副挑子上還加了一床之前去訂的新棉被。
她們這一行聲勢大,旁人見了便知,是要去下聘的,有幾個與卿嬸麵熟的上來笑問:「你兒子娶媳婦?」
卿嬸便笑答:「那可不是,我兒子潑天的福氣,這媳婦兒是你們想也想不到,猜也猜不來的好。」
人隻道她是歡喜,誇大去說,也不計較,笑眯眯地拱手跟秦大行禮,說幾句「百年好合,白頭偕老」的吉祥話,又自顧自忙去。
秦大拿著禮單前後又點過兩遍,確定沒什麽遺漏。從車馬行裏租了三輛板車,家裏來的幾個挑擔兄弟都是好說話的人,擠一擠,穩穩噹噹地上路,往陽泉府去。
卿嬸老靠,出發時已託了相熟的人去報信。待到秦大等人風塵僕僕到陽泉府,城外十裏亭,就見著柳府的兩個下人在那裏等著,瞧見他們拖箱帶挑,忙迎上來:「是秦姑爺麽?」
秦姑娘給這一聲叫得有點懵,愣在車架上,卿嬸道她是累著了,代為應過一聲。
那兩人又道:「老爺叫我們在這兒候著,既然姑爺到了,就請入城吧。這車駕我們代還,另有住處也備好了,讓姑爺不要勞累。」
秦大同人一道將東西都卸下來再裝好,與人打機鋒的事,還是嬸子擅長。她在溪邊洗洗手臉,又換上新袍子,折下鬆枝,將身上各處用水拍打一番,掃去塵灰,照著水理好衣襟冠帶,迴過頭去,跟在領頭的卿嬸後麵,帶著那十二挑聘禮,往城裏去。
柳舒要嫁人,夫家是閩州府上的,此事早已在陽泉府裏傳遍。她昔年是個渾天的魔王,在陽泉府裏橫著走,早過了及笄之年,莫說是定親的婆家,就是相好的也未曾聽說一個。往日裏陽泉府中都說,柳復一世清令,兒女卻都是來討債的孽障,無一個省心的。
秦大要上門送聘,這聘禮屆時還得連著婚期一道,散給左鄰右舍,親朋好友,柳復也未壓著消息。是以,早上柳府下人剛出門,那冬日裏閑來無事的姑婆姨娘,叔伯兄弟,都悄悄地聚攏來,想瞧瞧這新姑爺是什麽樣的神通,三頭六臂,刀槍不入,能拘了柳舒去。
秦姑娘常年不聽人間嘈雜,耳朵靈,從進城,就細細碎碎聽見些議論。與她有關的,她聽得不清楚,可帶了柳舒的,她倒是有一個算一個,全聽進耳朵裏。
這邊說:「瞧這人也是個周正的,那柳家姑娘大半年不見人,莫不是同人私奔出去的?」
她向來伶俐乖巧,頗得卿嬸歡心,嬸子逗孩兒似地輕輕拍拍她臉頰,樂得不行。
「我的乖女,這是給你家送聘禮去,哪有出嫁姑娘跟著去的?按理說,你等著嫁人,這陣子也得在家裏好好住著等成親。你爹娘心疼你,曉得你同你相公是分不開的,才許你住在這邊。你要還跟著去送聘禮,這就不像話啦。」
柳姑娘到底也怕她娘給她逮在家裏不許走,若真同秦大三兩月見不著,還不如不去,蔫頭耷腦地應了。卿嬸又吩咐幾句,秦大一一從她,兩人談完,嬸子就匆匆出門去給她張羅。
柳舒沒得與她同行,自個兒揣著貓跑到客房裏窩上,見秦姑娘尋過來,瞥她一眼,趴在桌上。
秦大挨著她坐下,攬住她腰,柳舒將腦袋轉到一邊去,髮髻戳到她臉上,讓秦大吃了一嘴頭髮。
「怎麽就不理我了?」秦姑娘同她一道趴下,「是誰惹得我們阿舒不高興?」
「你這要出去三五日,我得習慣習慣,免得到時眼前瞧不見人……」柳舒說著,轉迴來,「阿安早些迴來才是。你不在家,隻怕我要茶不思飯不想,日日空流淚了。」
秦大往她那兒又湊過去些,摸摸她臉頰,笑道:「送完聘禮,我立刻就趕迴來。阿舒想吃什麽?想買什麽?我都給你帶上。」
「跟著你到閩州府也好,」柳舒嘆氣一聲,「可惜這般多人,我在家養貓罷了。什麽也不買,你早些迴來才是。柳翟這次若是在家,你就當他是個死的,不要管他說什麽。我爹娘喜愛你,自然沒有刁難的理。」
秦姑娘同她住些時日,不曾拋開她獨去別處,要離開幾日,竟像是要走個三年五載般捨不得,將柳舒瞧了又瞧,看了又看,抓著手在唇邊親親,笑道:「我曉得,等把阿舒大大方方地娶迴家來,我再幫你出氣,好不好?阿舒這幾天想吃什麽,要不要我提前備好?可不要賴床不起……」
秦大念叨得多,柳舒反嗔她:「囉嗦!既是擔心,就平平安安地早點迴就是。我又不是不知事的孩童,還能餓肚子?」
她兩個又膩了會兒,秦大尋來紅紙冊與硯墨,親給她媳婦磨好墨。她憶著卿嬸說的聘禮數量,她念,柳舒則寫,待到墨幹,就放在床邊,免得明日落下。
虧得是卿嬸忙別的去了,否則見她倆今日如叫人用繩子綁上,腳沾腳地走路,還不知要笑出多少褶子來。
一擔禮餅,一擔海味,還需得三牲,因著秦大父母已經故去,那雞隻買了一對。並著四喜果,四幹果,茶餅,芝麻等等。另有禮金盒一個,裏麵裝著紅棗、龍眼、綠豆、百合、蓮子等,秦大新熔的一對大銀錠,總是二十六兩,上麵打了龍鳳呈祥,蝙蝠桃瑞的紋。裏頭還有給柳舒備的金銀首飾,紅包封,紅豆繩,一對龍鳳燭,一副吉祥討喜的對聯。一副挑子上還加了一床之前去訂的新棉被。
她們這一行聲勢大,旁人見了便知,是要去下聘的,有幾個與卿嬸麵熟的上來笑問:「你兒子娶媳婦?」
卿嬸便笑答:「那可不是,我兒子潑天的福氣,這媳婦兒是你們想也想不到,猜也猜不來的好。」
人隻道她是歡喜,誇大去說,也不計較,笑眯眯地拱手跟秦大行禮,說幾句「百年好合,白頭偕老」的吉祥話,又自顧自忙去。
秦大拿著禮單前後又點過兩遍,確定沒什麽遺漏。從車馬行裏租了三輛板車,家裏來的幾個挑擔兄弟都是好說話的人,擠一擠,穩穩噹噹地上路,往陽泉府去。
卿嬸老靠,出發時已託了相熟的人去報信。待到秦大等人風塵僕僕到陽泉府,城外十裏亭,就見著柳府的兩個下人在那裏等著,瞧見他們拖箱帶挑,忙迎上來:「是秦姑爺麽?」
秦姑娘給這一聲叫得有點懵,愣在車架上,卿嬸道她是累著了,代為應過一聲。
那兩人又道:「老爺叫我們在這兒候著,既然姑爺到了,就請入城吧。這車駕我們代還,另有住處也備好了,讓姑爺不要勞累。」
秦大同人一道將東西都卸下來再裝好,與人打機鋒的事,還是嬸子擅長。她在溪邊洗洗手臉,又換上新袍子,折下鬆枝,將身上各處用水拍打一番,掃去塵灰,照著水理好衣襟冠帶,迴過頭去,跟在領頭的卿嬸後麵,帶著那十二挑聘禮,往城裏去。
柳舒要嫁人,夫家是閩州府上的,此事早已在陽泉府裏傳遍。她昔年是個渾天的魔王,在陽泉府裏橫著走,早過了及笄之年,莫說是定親的婆家,就是相好的也未曾聽說一個。往日裏陽泉府中都說,柳復一世清令,兒女卻都是來討債的孽障,無一個省心的。
秦大要上門送聘,這聘禮屆時還得連著婚期一道,散給左鄰右舍,親朋好友,柳復也未壓著消息。是以,早上柳府下人剛出門,那冬日裏閑來無事的姑婆姨娘,叔伯兄弟,都悄悄地聚攏來,想瞧瞧這新姑爺是什麽樣的神通,三頭六臂,刀槍不入,能拘了柳舒去。
秦姑娘常年不聽人間嘈雜,耳朵靈,從進城,就細細碎碎聽見些議論。與她有關的,她聽得不清楚,可帶了柳舒的,她倒是有一個算一個,全聽進耳朵裏。
這邊說:「瞧這人也是個周正的,那柳家姑娘大半年不見人,莫不是同人私奔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