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大自然不知柳姑娘在房間裏胡思亂想,她在廚房裏清點著東西,銅盆的草木灰裏埋著三十來個青白鴨蛋,後天得帶到鎮上去賣掉,再買點鹽巴迴來。家裏種子還有不少,今年不必買新的,官家租的新苗,她現在沒那個錢去領,去屠戶那兒問問豬價,若是不錯,她再考慮下次將豬帶出去。
點過一通,秦大往外去摘菜,到院子裏,轉過來隔著窗戶叫柳舒。
「姑娘,你有什麽不吃的嗎?」
做飯的最應知道的就是這個,她前兩日忘了,所幸做的不是什麽要命的東西,還好沒出什麽岔子,譬如她便是沾不得蒜,小時候曾嚐過一口,差點沒把命丟下去。
柳舒聽著她問,忙站起來迴她:「秦公子,我不挑食,都可以……可有什麽要幫忙的?」
秦大略一想想,含含糊糊地說:「你衣裳幹了麽?得收迴去了。這個……是隔壁張嫂子給你換的。」
她說完便沒下文,腳步聲漸漸消失在牆邊,柳舒放下塊石頭,又覺得自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很是不安了一會兒,方才慢慢走出去,將自己原本的衣裳收迴來。
秦大到池塘邊小菜圃裏掐了一把蔥,手指一勾便打成個纏起來的結,掛在籬笆上,她扽緊魚竿繩子,一尾魚甩著尾巴浮出水,撲騰著想往水裏逃,奈何久不與人鬥,吃得太胖了些,縱然滑溜靈便,可釣魚的見著這等肥腴,哪裏能讓它逃了,一放一收,大草魚被提溜出水,摔在石板路上徒勞掙紮。
那鉤子上早就沒蚯蚓了——秦大是沒想到還能釣上魚的,隻是這尾太大些,拿來熬白湯不大合適,還得在水裏養幾天。她腋下夾著魚竿,勾著魚嘴,打成結的蔥圈掛在手指上,慢慢悠地轉身迴去。
竹竿上的衣裳已經收了迴去,她將魚竿隨意丟在地上,大草魚扔進空水缸裏,裏麵還有半缸子雨水,渴不死它,方才釣迴來那條,奮力把自己摔出了淺水盆,這會兒正在地上撲騰。
秦大把它抓起來,丟進盆裏過一道水,洗完,摸摸養了它好一會兒的水。水還算幹淨,裏麵沒什麽泥沙和髒東西,大概因為它年紀尚輕,還沒學會在淤泥裏刨點心吃。
魚張著腮沒動彈,許是知道自己馬上就要死了,安安靜靜地喘氣兒。
牆上掛著把宰肉厚背刀,刀柄上纏著一圈防滑的碎布,秦大取下來,將魚按在案板上,掏出個陶碗擱在一邊。
刀背平著,「砰」地打在魚頭上,那魚僵住身子擺尾,又被秦大敲了兩下,徹底躺平下去。她用手按住魚尾,刀鋒平在指與魚鱗的縫隙裏,刀逆著魚鱗,往後退,刮下一片白透的圓片,快到腮時才停下來,如此反覆好幾次,便隻剩下魚背與魚鰓處的碎鱗片。
魚鱗腥氣重,她知道能吃,卻一直沒嚐過,大都混著米湯水之類的一起澆地去了,這次也是自然。
刮幹淨鱗,用手將宰肉刀正反抹幹淨,沿著魚腹線開肚,小心翼翼刨出苦膽,便用刀尖在裏麵清內髒,理得差不多,刀鋒在魚肚上一劃,撕下來一片滑溜溜的黑膜。
魚小,一個巴掌長一點,草魚刺多,燉湯也就夠了,小魚泡白鼓鼓地睡在腮下,被她捏出來,單獨放在一邊。刀尖從腮邊掏進去,刮幹淨裏麵的魚鰓,被抹掉殘渣後,又刺進魚頭下的肉,沿著魚背劃開,在魚尾處橫切一刀,白色腥線冒出腦袋,秦大一手揉著魚背,一首捏住線頭,將它抽了出來。碗裏的內髒被端起來,打開廚房小窗,當廚的手一抖,它們就飛進那倒水石槽裏,池塘邊散步的鴨子聞著家裏的肉味兒,嘎嘎地往水槽裏跳。
她用水沖幹淨魚,小鍋加上火,窗台板上有幾顆老薑,切成指寬的薑片,又從罈子裏戳出個酸蘿蔔,仍舊切成片,一起放在旁邊備著。
鍋漸漸冒起熱氣兒,秦大從櫃子裏取出個大瓷碗,裏麵裝著她方才洗過的一個鴨蛋。
用鍋鏟在油缸裏颳了片豬油,肉香登時撲了上來,待到燒出點菸氣,秦大將蛋磕了進去,農家鴨蛋沒那麽重的腥味,鼓譟著冒出一圈白,她給翻個麵,又煎了會兒,蛋黃還彈著水,就被鏟起來放進了瓷碗裏。
鍋裏還剩著油,是用來煎魚的。
秦大用腳踢了兩塊木柴出來,火頓時小下去一半,這才將魚滑下去,那香氣實在是饞人,她饞,貓和大黃也饞,兩隻不知什麽時候迴來了,在廚房門口大眼瞪小眼,誰動另一個就給它一巴掌,倒給秦大省去些攆貓攆狗的功夫。
煎得兩麵金黃,鋪上薑片,大鍋裏加過來兩大瓢熱水,將將沒過魚身,她抖一勺鹽進去,用鍋鏟背推著魚在鍋裏左右盪著,爾後蓋上木蓋,把踢出去的柴重新加迴去,坐在了柴火邊。
柴燒掉大半,打開蓋子,熱氣混著魚香就掀來,貓衝上灶台要伸爪子,被秦大一肘子壓住,灶台上燙,它忿忿跳下去和大黃一起蹲著等。
湯色白得像她家門口的梔子,這會兒煮開了,正在魚旁邊不停吐泡,秦大用鏟子將浮沫一一濾出來,甩在泔水桶裏,將酸蘿蔔片加進去,瓷碗倒扣,鴨蛋睡在魚肉上,熱一會兒,那溏心恰好熟過心——她愛吃溏心的,別人卻不一定,還是謹慎些好,弄完,照樣用鍋鏟背推著魚轉了轉,蓋上蓋子,悶一陣。
她吃飯向來規矩,這會兒肚子開始餓,就是該吃午飯的時點,瞅著天色掀開木蓋,將洗幹淨的蔥圈丟進去,拿魚湯淋了兩遍。
點過一通,秦大往外去摘菜,到院子裏,轉過來隔著窗戶叫柳舒。
「姑娘,你有什麽不吃的嗎?」
做飯的最應知道的就是這個,她前兩日忘了,所幸做的不是什麽要命的東西,還好沒出什麽岔子,譬如她便是沾不得蒜,小時候曾嚐過一口,差點沒把命丟下去。
柳舒聽著她問,忙站起來迴她:「秦公子,我不挑食,都可以……可有什麽要幫忙的?」
秦大略一想想,含含糊糊地說:「你衣裳幹了麽?得收迴去了。這個……是隔壁張嫂子給你換的。」
她說完便沒下文,腳步聲漸漸消失在牆邊,柳舒放下塊石頭,又覺得自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很是不安了一會兒,方才慢慢走出去,將自己原本的衣裳收迴來。
秦大到池塘邊小菜圃裏掐了一把蔥,手指一勾便打成個纏起來的結,掛在籬笆上,她扽緊魚竿繩子,一尾魚甩著尾巴浮出水,撲騰著想往水裏逃,奈何久不與人鬥,吃得太胖了些,縱然滑溜靈便,可釣魚的見著這等肥腴,哪裏能讓它逃了,一放一收,大草魚被提溜出水,摔在石板路上徒勞掙紮。
那鉤子上早就沒蚯蚓了——秦大是沒想到還能釣上魚的,隻是這尾太大些,拿來熬白湯不大合適,還得在水裏養幾天。她腋下夾著魚竿,勾著魚嘴,打成結的蔥圈掛在手指上,慢慢悠地轉身迴去。
竹竿上的衣裳已經收了迴去,她將魚竿隨意丟在地上,大草魚扔進空水缸裏,裏麵還有半缸子雨水,渴不死它,方才釣迴來那條,奮力把自己摔出了淺水盆,這會兒正在地上撲騰。
秦大把它抓起來,丟進盆裏過一道水,洗完,摸摸養了它好一會兒的水。水還算幹淨,裏麵沒什麽泥沙和髒東西,大概因為它年紀尚輕,還沒學會在淤泥裏刨點心吃。
魚張著腮沒動彈,許是知道自己馬上就要死了,安安靜靜地喘氣兒。
牆上掛著把宰肉厚背刀,刀柄上纏著一圈防滑的碎布,秦大取下來,將魚按在案板上,掏出個陶碗擱在一邊。
刀背平著,「砰」地打在魚頭上,那魚僵住身子擺尾,又被秦大敲了兩下,徹底躺平下去。她用手按住魚尾,刀鋒平在指與魚鱗的縫隙裏,刀逆著魚鱗,往後退,刮下一片白透的圓片,快到腮時才停下來,如此反覆好幾次,便隻剩下魚背與魚鰓處的碎鱗片。
魚鱗腥氣重,她知道能吃,卻一直沒嚐過,大都混著米湯水之類的一起澆地去了,這次也是自然。
刮幹淨鱗,用手將宰肉刀正反抹幹淨,沿著魚腹線開肚,小心翼翼刨出苦膽,便用刀尖在裏麵清內髒,理得差不多,刀鋒在魚肚上一劃,撕下來一片滑溜溜的黑膜。
魚小,一個巴掌長一點,草魚刺多,燉湯也就夠了,小魚泡白鼓鼓地睡在腮下,被她捏出來,單獨放在一邊。刀尖從腮邊掏進去,刮幹淨裏麵的魚鰓,被抹掉殘渣後,又刺進魚頭下的肉,沿著魚背劃開,在魚尾處橫切一刀,白色腥線冒出腦袋,秦大一手揉著魚背,一首捏住線頭,將它抽了出來。碗裏的內髒被端起來,打開廚房小窗,當廚的手一抖,它們就飛進那倒水石槽裏,池塘邊散步的鴨子聞著家裏的肉味兒,嘎嘎地往水槽裏跳。
她用水沖幹淨魚,小鍋加上火,窗台板上有幾顆老薑,切成指寬的薑片,又從罈子裏戳出個酸蘿蔔,仍舊切成片,一起放在旁邊備著。
鍋漸漸冒起熱氣兒,秦大從櫃子裏取出個大瓷碗,裏麵裝著她方才洗過的一個鴨蛋。
用鍋鏟在油缸裏颳了片豬油,肉香登時撲了上來,待到燒出點菸氣,秦大將蛋磕了進去,農家鴨蛋沒那麽重的腥味,鼓譟著冒出一圈白,她給翻個麵,又煎了會兒,蛋黃還彈著水,就被鏟起來放進了瓷碗裏。
鍋裏還剩著油,是用來煎魚的。
秦大用腳踢了兩塊木柴出來,火頓時小下去一半,這才將魚滑下去,那香氣實在是饞人,她饞,貓和大黃也饞,兩隻不知什麽時候迴來了,在廚房門口大眼瞪小眼,誰動另一個就給它一巴掌,倒給秦大省去些攆貓攆狗的功夫。
煎得兩麵金黃,鋪上薑片,大鍋裏加過來兩大瓢熱水,將將沒過魚身,她抖一勺鹽進去,用鍋鏟背推著魚在鍋裏左右盪著,爾後蓋上木蓋,把踢出去的柴重新加迴去,坐在了柴火邊。
柴燒掉大半,打開蓋子,熱氣混著魚香就掀來,貓衝上灶台要伸爪子,被秦大一肘子壓住,灶台上燙,它忿忿跳下去和大黃一起蹲著等。
湯色白得像她家門口的梔子,這會兒煮開了,正在魚旁邊不停吐泡,秦大用鏟子將浮沫一一濾出來,甩在泔水桶裏,將酸蘿蔔片加進去,瓷碗倒扣,鴨蛋睡在魚肉上,熱一會兒,那溏心恰好熟過心——她愛吃溏心的,別人卻不一定,還是謹慎些好,弄完,照樣用鍋鏟背推著魚轉了轉,蓋上蓋子,悶一陣。
她吃飯向來規矩,這會兒肚子開始餓,就是該吃午飯的時點,瞅著天色掀開木蓋,將洗幹淨的蔥圈丟進去,拿魚湯淋了兩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