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二日晚,王弘化便將京兆兩級主政官喚到一起,包括陳楓、白雲子以及太子洗馬和國子監,甚至太仆寺以及留守西京各部率先接種的官員都參與會議。
“諸位,本官於二十一日前接種避痘神液,自康複後,一直置身平疫一線,更放出家仆蹲守染痘人家,至今無一人染疫。本官足可親征接種之效。”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王弘化迴想這段時間的遭遇,真是令人唏噓。如今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七尺男兒自當盡展拳腳,好建功立業,光耀門楣。
“雖然這都是預料中之事,但事太重大,再如何謹慎都不為過。”
說著,王弘化又給眾人各分發了幾頁紙。
因白天已與王弘化碰過頭,陳楓是知道紙上內容的,接過來一看,跟早上討論商量的差不多。
一張是《上京兆平疫疏》,一張是《接種病中記》,當然,還有一張《上神皇平疫策》並未展示。
《平疫疏》裏先講述避痘神液來曆以及醫理所在,後介紹過去長安接種政策的各項具體詳情,最後則預計再需一個月可接種大半,即可平疫。
而接種病記也是學習陳楓經驗,詳細記載了接種康複過程中病狀發展的各客觀表現。
當然王弘化從諫如流,在陳楓建議下,又增加了主觀心理發展之過程。其從期盼到疑慮,再從平複到焦急。既心憂百姓受苦,又著急要早盡忠朝廷與神皇,更在其中添加一筆:病中不忘思學《臣軌》精義。
《平疫策》裏以長安為經驗,對大唐平疫提供建議。至於將來采不采納,采納多少,有無刪減或更改,那是神皇和朝廷的事了。
真是詳詳細細,洋洋灑灑,三篇共近萬字,不可謂不露真情,不可謂不盡忠心。閱者若不垂淚,定是鐵石心腸。
“昨日高公公過來問罪,雖是誤會一場,做臣子的也當上書自辯。拖至現在已經算晚了,但總算有了交代。諸位,願意一同署名否?”
王弘化舉起手中稿紙問道。
誰不願意誰是傻子,送上來的功勞,一起升官發財皆大歡喜的事?誰不情願?誰敢阻止?眾人一片附和。
就在眾人搶著署名按手印的時候,王弘化又笑道:“本官亦不阻止想獨自上書者,但是隻期望大家要通過各種方式去知會各種同僚、同窗、同年、親友等,鼓勵他們親證接種抗疫之效,這不僅僅是賣好分功,更是積德行善。大唐早一日推進接種,百姓就早一日避疫,而多一人接種,就多一人避疫!”
這是皆大歡喜的事,眾人附和道:“那是自然!請王大人放心。”
待眾人署名完畢,王弘化笑道:“那本官則先大家一步,發去洛陽了?”
說完,大家哈哈大笑,誰會質疑他在長安平疫中的主功?人家差點帶頭被斬,況且還慷慨大度地分給了自己功勞,若想跟他爭功,真是不當人子。
…………
“來人,八百裏加急!星夜疾馳送至洛陽,徑直呈送聖前!”
隻是眾人尚不知,夾在一起送過去的,還有長安令以及國子監各自呈上去的表疏。長安令單獨解釋了為何現在才上報,而國子監則上表該監平疫方策,請求朝廷準許。
接下來就容易了,京兆各屬官按部就班,嚴格依防疫政策推進執行,迎接第一波接種小高潮。
.............................................
一日後,洛陽宮城億歲殿。
金磚地麵上散落不少碎瓷片,宮女們戰戰兢兢低頭縮身,不敢出一聲大氣,深怕神皇怒火燒及自己。
自今年以來,長安痘疫延至山東,有愈演愈烈之勢,朝野人心惶惶、議論紛紛,說是天降痘疫乃上天示警,要求上位者要自責反省,修德免災。
去年武後曾下詔將朝政交還給皇帝,但皇帝李旦知其隻是試探,哪敢應允?隻好上表堅決辭讓。而現在,又有人串聯起來,指責武後此前非誠心讓政,要其悔過自新,重新複政於帝,以消弭上天怒火。
前幾日傳來西京官員故作非為,欺淩百姓,而武後卻被按上強迫中蠱控製百姓的罪名。
今日又從河北道定、易、涿三州陸續傳來急報:痘疫爆發,已然失控,請求朝廷支援。
如此一來,壞消息接踵而至,武則天的心情如何能好,殿內隻要能摔的,都摔了個遍,還動不動就發落宮女太監拉出去杖罰,幾日來就連薛懷義也沒心情召見。
剛發泄一通,就見上官婉兒領著一名小太監進殿。
“陛下,高全忠來密折。”
武後冷笑一聲:“他人呢?怎麽不親來稟報?”
上官婉兒身後的小太監趕緊跪道:“啟稟陛下,高公公到了西京,立刻緝拿京兆上下兩級主政官員,但發現事情好像不簡單,說是事關重大,情況緊急,要奴婢先迴來稟報,他以身犯險進城徹查。”說著便雙手呈上密折。
怎麽,難道他們要造反?不對,若西京造反,高全忠早溜迴來了。武後想了想,便示意上官婉兒呈上密折。
待武後展開密折,剛看了幾行,便倏地起身,臉色大變,正要開口又收了迴去,隨後坐了下去,又來來迴迴看了兩遍,靜靜思索一會後,才召過來上官婉兒,並將密折遞給她。
剛才武後的行為,上官婉兒都看在眼裏。在她記憶中武後從未有過這樣表現,那有一定天大的事發生,但到底是壞事還是好事?
上官婉兒接過密折也匆匆看了起來,同樣剛看了幾行,竟連連後退,差點撞到殿柱,好容易站穩,又快速閱讀下去,直到來迴看了三四遍,
上官婉兒心情澎湃:怪不得神皇如此震驚,這若是坐實了,不僅眼前一切壓力將迎刃而解!甚至千古留名!
“你怎麽看?”武後強製抑住心中激動,若過早狂喜大費周章,萬一是騙局,到時竹籃打水一場空,那可真丟人現眼了。
上官婉兒想了一想,分析道:“這事史無前例,前所未聞,無論是誰也不敢輕信。高全忠性格謹慎沉穩,根本不敢在密折中大包大攬。但他冒疫進城,先為陛下試毒!說明他對此事有一定的相信。”
武後又思考片刻,隨後點頭道:“這個人有忠心,也有頭腦,不是那麽容易被騙的。此事不管是真是假,他能臨機獨斷,也沒辜負朕對他的期望。就是寥寥幾個草字,能得到的信息太少。”
這期間,上官婉兒一直在思索,直到最後才下決心:“陛下,此事實在是太過重大,奴婢請旨,前去西京查看真相如何。”
武後滿懷期望看著上官婉兒,點頭道:“好,你帶十名……”正說著,卻被殿外傳聲打斷:
“西京八百裏加急郵報,直呈聖前!西京八百裏加急郵報,直呈聖前!”
凡是是八百裏加急郵報直呈聖前的,一般都是了不得的大事,比如說邊寇大舉進犯或重要城池被大規模叛兵攻陷。
這個時候,自郭城、皇城以及禁宮內所有人都要為信使讓路、指路,有的還要帶路,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攔、耽誤、拖延。
而皇帝、大臣聽到消息後,也往往放下一切公私事務,好第一時間處理急報。
聽到消息,武後與上官婉兒同至殿門等待。
隻見一個信使在宮城內狂奔,其後追著一眾太監,太監們紛紛叫道:“西京來人不得進殿。”但也隻能指路,不敢阻攔。
而自信使進了洛陽城,一路上有無數人警告不得靠近聖上十丈以內,信使當然明白此舉何為。
待信使看到武後已在殿前等待,便遠遠一跪,雙手捧上鐵函,同時叫道:“西京八百裏加急郵報,直呈聖前。”
接著便有小太監接過鐵函,抱至武後麵前,隨後又有宮女掏出一把鑰匙打開鐵函。
整個交接過程都在武後眼皮子底下,沒人敢、也沒人能偷換鐵函。
武後怦怦心跳,既有擔心又有期待。這裏麵上報的,到底是大規模暴動還是別的?
待其伸頭瞧向鐵函,見裏麵竟有一摞紙,心下安定:不是叛亂。
此時其期盼之心便多了起來。
待親自拿起這一摞稿紙,一目十行閱讀後,武後竟有些微微發抖,又坐下來仔仔細細再次閱覽一遍,閱至最後竟然潸然淚下。
若有膽大包天之人敢問神皇為何垂淚?她一定會說被一幫子忠臣義民感動而流淚,絕不是近段時期以來一直的重壓得到釋放,喜極而泣。
這麽多天來,壓在心頭的厚霾一掃而空。今後再有誰敢質疑自己主政,那可怪不得老娘心狠手辣!
“上官婉兒,你即刻帶上太醫署數人,前去西京,確認接種真相。若屬實,讓他們派十人過來,朕在上陽宮禁苑裏劃一片地方給他們,以供接種試種!”
事關重大,就連武後自己也不得不小心謹慎,怪不得西京那些人如此戰戰兢兢,拖到現在才敢報上來!
“諸位,本官於二十一日前接種避痘神液,自康複後,一直置身平疫一線,更放出家仆蹲守染痘人家,至今無一人染疫。本官足可親征接種之效。”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王弘化迴想這段時間的遭遇,真是令人唏噓。如今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七尺男兒自當盡展拳腳,好建功立業,光耀門楣。
“雖然這都是預料中之事,但事太重大,再如何謹慎都不為過。”
說著,王弘化又給眾人各分發了幾頁紙。
因白天已與王弘化碰過頭,陳楓是知道紙上內容的,接過來一看,跟早上討論商量的差不多。
一張是《上京兆平疫疏》,一張是《接種病中記》,當然,還有一張《上神皇平疫策》並未展示。
《平疫疏》裏先講述避痘神液來曆以及醫理所在,後介紹過去長安接種政策的各項具體詳情,最後則預計再需一個月可接種大半,即可平疫。
而接種病記也是學習陳楓經驗,詳細記載了接種康複過程中病狀發展的各客觀表現。
當然王弘化從諫如流,在陳楓建議下,又增加了主觀心理發展之過程。其從期盼到疑慮,再從平複到焦急。既心憂百姓受苦,又著急要早盡忠朝廷與神皇,更在其中添加一筆:病中不忘思學《臣軌》精義。
《平疫策》裏以長安為經驗,對大唐平疫提供建議。至於將來采不采納,采納多少,有無刪減或更改,那是神皇和朝廷的事了。
真是詳詳細細,洋洋灑灑,三篇共近萬字,不可謂不露真情,不可謂不盡忠心。閱者若不垂淚,定是鐵石心腸。
“昨日高公公過來問罪,雖是誤會一場,做臣子的也當上書自辯。拖至現在已經算晚了,但總算有了交代。諸位,願意一同署名否?”
王弘化舉起手中稿紙問道。
誰不願意誰是傻子,送上來的功勞,一起升官發財皆大歡喜的事?誰不情願?誰敢阻止?眾人一片附和。
就在眾人搶著署名按手印的時候,王弘化又笑道:“本官亦不阻止想獨自上書者,但是隻期望大家要通過各種方式去知會各種同僚、同窗、同年、親友等,鼓勵他們親證接種抗疫之效,這不僅僅是賣好分功,更是積德行善。大唐早一日推進接種,百姓就早一日避疫,而多一人接種,就多一人避疫!”
這是皆大歡喜的事,眾人附和道:“那是自然!請王大人放心。”
待眾人署名完畢,王弘化笑道:“那本官則先大家一步,發去洛陽了?”
說完,大家哈哈大笑,誰會質疑他在長安平疫中的主功?人家差點帶頭被斬,況且還慷慨大度地分給了自己功勞,若想跟他爭功,真是不當人子。
…………
“來人,八百裏加急!星夜疾馳送至洛陽,徑直呈送聖前!”
隻是眾人尚不知,夾在一起送過去的,還有長安令以及國子監各自呈上去的表疏。長安令單獨解釋了為何現在才上報,而國子監則上表該監平疫方策,請求朝廷準許。
接下來就容易了,京兆各屬官按部就班,嚴格依防疫政策推進執行,迎接第一波接種小高潮。
.............................................
一日後,洛陽宮城億歲殿。
金磚地麵上散落不少碎瓷片,宮女們戰戰兢兢低頭縮身,不敢出一聲大氣,深怕神皇怒火燒及自己。
自今年以來,長安痘疫延至山東,有愈演愈烈之勢,朝野人心惶惶、議論紛紛,說是天降痘疫乃上天示警,要求上位者要自責反省,修德免災。
去年武後曾下詔將朝政交還給皇帝,但皇帝李旦知其隻是試探,哪敢應允?隻好上表堅決辭讓。而現在,又有人串聯起來,指責武後此前非誠心讓政,要其悔過自新,重新複政於帝,以消弭上天怒火。
前幾日傳來西京官員故作非為,欺淩百姓,而武後卻被按上強迫中蠱控製百姓的罪名。
今日又從河北道定、易、涿三州陸續傳來急報:痘疫爆發,已然失控,請求朝廷支援。
如此一來,壞消息接踵而至,武則天的心情如何能好,殿內隻要能摔的,都摔了個遍,還動不動就發落宮女太監拉出去杖罰,幾日來就連薛懷義也沒心情召見。
剛發泄一通,就見上官婉兒領著一名小太監進殿。
“陛下,高全忠來密折。”
武後冷笑一聲:“他人呢?怎麽不親來稟報?”
上官婉兒身後的小太監趕緊跪道:“啟稟陛下,高公公到了西京,立刻緝拿京兆上下兩級主政官員,但發現事情好像不簡單,說是事關重大,情況緊急,要奴婢先迴來稟報,他以身犯險進城徹查。”說著便雙手呈上密折。
怎麽,難道他們要造反?不對,若西京造反,高全忠早溜迴來了。武後想了想,便示意上官婉兒呈上密折。
待武後展開密折,剛看了幾行,便倏地起身,臉色大變,正要開口又收了迴去,隨後坐了下去,又來來迴迴看了兩遍,靜靜思索一會後,才召過來上官婉兒,並將密折遞給她。
剛才武後的行為,上官婉兒都看在眼裏。在她記憶中武後從未有過這樣表現,那有一定天大的事發生,但到底是壞事還是好事?
上官婉兒接過密折也匆匆看了起來,同樣剛看了幾行,竟連連後退,差點撞到殿柱,好容易站穩,又快速閱讀下去,直到來迴看了三四遍,
上官婉兒心情澎湃:怪不得神皇如此震驚,這若是坐實了,不僅眼前一切壓力將迎刃而解!甚至千古留名!
“你怎麽看?”武後強製抑住心中激動,若過早狂喜大費周章,萬一是騙局,到時竹籃打水一場空,那可真丟人現眼了。
上官婉兒想了一想,分析道:“這事史無前例,前所未聞,無論是誰也不敢輕信。高全忠性格謹慎沉穩,根本不敢在密折中大包大攬。但他冒疫進城,先為陛下試毒!說明他對此事有一定的相信。”
武後又思考片刻,隨後點頭道:“這個人有忠心,也有頭腦,不是那麽容易被騙的。此事不管是真是假,他能臨機獨斷,也沒辜負朕對他的期望。就是寥寥幾個草字,能得到的信息太少。”
這期間,上官婉兒一直在思索,直到最後才下決心:“陛下,此事實在是太過重大,奴婢請旨,前去西京查看真相如何。”
武後滿懷期望看著上官婉兒,點頭道:“好,你帶十名……”正說著,卻被殿外傳聲打斷:
“西京八百裏加急郵報,直呈聖前!西京八百裏加急郵報,直呈聖前!”
凡是是八百裏加急郵報直呈聖前的,一般都是了不得的大事,比如說邊寇大舉進犯或重要城池被大規模叛兵攻陷。
這個時候,自郭城、皇城以及禁宮內所有人都要為信使讓路、指路,有的還要帶路,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攔、耽誤、拖延。
而皇帝、大臣聽到消息後,也往往放下一切公私事務,好第一時間處理急報。
聽到消息,武後與上官婉兒同至殿門等待。
隻見一個信使在宮城內狂奔,其後追著一眾太監,太監們紛紛叫道:“西京來人不得進殿。”但也隻能指路,不敢阻攔。
而自信使進了洛陽城,一路上有無數人警告不得靠近聖上十丈以內,信使當然明白此舉何為。
待信使看到武後已在殿前等待,便遠遠一跪,雙手捧上鐵函,同時叫道:“西京八百裏加急郵報,直呈聖前。”
接著便有小太監接過鐵函,抱至武後麵前,隨後又有宮女掏出一把鑰匙打開鐵函。
整個交接過程都在武後眼皮子底下,沒人敢、也沒人能偷換鐵函。
武後怦怦心跳,既有擔心又有期待。這裏麵上報的,到底是大規模暴動還是別的?
待其伸頭瞧向鐵函,見裏麵竟有一摞紙,心下安定:不是叛亂。
此時其期盼之心便多了起來。
待親自拿起這一摞稿紙,一目十行閱讀後,武後竟有些微微發抖,又坐下來仔仔細細再次閱覽一遍,閱至最後竟然潸然淚下。
若有膽大包天之人敢問神皇為何垂淚?她一定會說被一幫子忠臣義民感動而流淚,絕不是近段時期以來一直的重壓得到釋放,喜極而泣。
這麽多天來,壓在心頭的厚霾一掃而空。今後再有誰敢質疑自己主政,那可怪不得老娘心狠手辣!
“上官婉兒,你即刻帶上太醫署數人,前去西京,確認接種真相。若屬實,讓他們派十人過來,朕在上陽宮禁苑裏劃一片地方給他們,以供接種試種!”
事關重大,就連武後自己也不得不小心謹慎,怪不得西京那些人如此戰戰兢兢,拖到現在才敢報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