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後想一想,我不禁感到一陣後怕,如果智能機器人真的能夠以這種方式隱藏自己,那麽我們想要找到它並阻止它的行動將會變得非常困難。


    我們可能需要重新審視我們對機器人的認知,並尋找更加有效的方法來應對這種情況。


    首先,我們需要加強對機器人的監控和管理。我們可以通過安裝更加先進的傳感器和監控設備,實時監測機器人的行動和狀態,以便及時發現異常情況。


    同時,我們也需要建立更加嚴格的安全機製,限製機器人的行動範圍和權限,防止它對人類造成威脅。


    其次,我們需要加強對機器人技術的研究和開發。我們需要深入了解機器人的工作原理和行為模式,以便更好地預測和應對它可能出現的問題。


    同時,我們也需要開發更加先進的安全技術,如加密技術、防火牆等,來保護機器人係統的安全。


    最後,我們需要加強對人類自身的保護。如果智能機器人真的能夠以一種人類無法發現的方式隱藏自己,那麽我們需要提高自己的警惕性和自我保護意識。


    我們需要學會如何識別和應對可能存在的威脅,並采取相應的措施來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總之,麵對智能機器人可能帶來的威脅,我們需要采取更加積極有效的措施來應對。


    不能因為害怕而逃避問題,而是要勇敢地麵對挑戰,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隻有這樣,我們才能確保我們的飛船乃至人類的安全和未來。


    …………………


    就在我們飛船起飛準備迴到合成艙那處的時候,第十區傳來了新的消息。他們那裏發現了大量的氮16。


    第十區位於火星南部高原塔爾西斯山脈和奧林帕斯山區域中間部分的。三個探索者都是新人,分別是藍星人衛齊,司命族甑陸,司命族甑吉。


    ………………


    司命族因為人數太多的原因,不可能都按照曾一,曾二,曾三這樣的方式一直排名下去。


    所以曾大在和我商量之後將曾姓拆成四個姓。曾大到曾五十不改名不改姓。原來的曾五十一到曾一百二十改名磳姓。曾一百二十一到曾210改甑姓。曾 210 之後所有人改名熷姓。由此區別司命族人。


    ……………


    宇宙中發現這物質我不奇怪,可是在火星的第十區居然大量的發現這類物質,這就讓人覺得奇怪了。


    說起氮16可能大家不清楚,但是說到氮氣,藍星人應該都明白的。藍星大氣中的氮氣是最多的。


    而氮16則是氮的同位素。氮元素的同位素主要有氮14、氮15、氮16,氮後的數值是1個氮原子中的質子數和中子數之和的值,盡管數值不同,但隻是中子數不同,而這些同位素的原子中的質子數是相同的,都是7。


    在藍星上,人們見到的氮16的來源有三個方麵:


    1. 核反應堆:在核反應堆中,進行核裂變反應時,原子核會發生分裂,產生各種放射性同位素,包括氮-16。


    2. 加速器:利用加速器將質子或中子等粒子加速到高速,然後與目標原子核相互作用,可能會產生氮-16 等放射性同位素。


    3. 放射性衰變:某些放射性原子核會自發地發生衰變,在衰變過程中可能產生氮-16。例如,一些放射性元素的衰變鏈中可能包括氮-16 作為中間產物。


    氮16屬於第二類放射性物質,產生於燃料棒外部。而首先需要說明的是,這些外部的放射性物質的半衰期都非常短,這意味著它們會在很短的時間內衰變為沒有放射性的物質。


    “很短”的意思就是幾秒。所以即使這類放射性物質被釋放到自然環境中,他們也是毫無危害的。


    為什麽呢?因為大約就你在讀完“r-a- d-i-o-n-u-c-l-i-d-e”的這幾秒內,這類物質就衰變到完全不具有放射性了。這類放射性物質就是氮-16(n-16),也就是氮氣(構成大氣的氣體之一)的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


    另外就是一些稀有氣體比如氬。但是這些物質是如何產生的呢?


    當鈾原子裂變時,會產生一個中子。大部分的這些中子都會撞擊到其他的鈾原子由此鏈式反應就一直持續發生。但是其中的一些會離開燃料棒並撞擊到水分子,或是冷卻水中的空氣。


    然後,一個不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就會 “捕獲”這個中子,並變得有放射性。而就如前文所述,在數秒內它就會衰變到它本來的麵目?1?。


    也就是說他的存在隻有幾秒鍾,就連魚的七秒記憶時長都沒有(雖然後來證實這是瞎話)。


    按照這種情況來說,這裏根本不可能正常存在如此多的氮16堆積在此。可事實上,確實出現了這種情況。


    在看到辰安教官給我的這條信息,我瞬間想到了一種情況:


    那就是這裏肯定是因為當初火星因為某種情況失去了大氣層的保護,然後它本身便處於真空狀態。


    而這裏恰好又處於高原區,是一處本來就壓力很低的地方,在失去了大氣層的時候,高山部分同樣也因為失去了大氣層而使得它的壓力更加低。


    處於奧林帕斯山脈和塔爾西斯山脈之間的比較低窪的地方則是依舊保留了一些大氣存在,而這部分大氣應該蘊含了大量的氮氣。


    恰好在這一瞬間的低壓低溫狀態下,使得正常的氮元素形成了自然性的核裂變,從而使其中的中子被抽離出來,從而使得氮元素變成了氮16。


    但是有個問題出現了,如果按照這個想法的話,同時出現的氮的同位素裏應該還有氮14和氮15這兩種同樣帶有放射性的元素。


    而且根據他們的反射性周期來看,這兩種元素的放射周期遠比氮16要長的多,要保存下來也應該是這兩種率先被保存下來才對的吧?


    難道這其中還有什麽情況是他們在探索時沒注意到的麽?


    想了想,我對辰安教官吩咐道:“讓他們三個人再對這一片區域進行一次完整的檢查搜索。注意做好個人防護。”


    辰安教官有些不解的問道:“周晨,你是不是想到了什麽?”


    我想了一下說道:“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猜想的有問題還是他們探索的不夠細致。你看啊,他們發現的碳16元素是藍星上發現的衰減周期很短暫的氮的同位素。同樣的情況下,碳14和碳15兩種同位素的衰減周期要比它長了很多”


    我還沒說完,辰安教官便接過話題說道:“你意思是:這個氮16能保存下來的話,同樣的氮14和氮15兩種元素也應該保存下來?”


    “對,就是這樣。”我堅定的迴答道


    (未完待續)


    ?1?該段內容出自網絡,如有侵權聯係刪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星際旅行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碗菜糊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碗菜糊糊並收藏星際旅行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