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薇薇怎麽考慮問題我並不在意。之前從李子璿和李子涵的對話中我就發現了她似乎在害怕。怕我會對她起疑心。
這也是我挑在這時候專門對她教育的原因。我要讓她明白我們的目標是什麽。而不是糾結於不存在的問題。
要知道很多事情本來是不會發生的,隻是因為小心思太多才會導致其最終產生了預料之外的變化。經常說一根筷子隨便就折斷,一把筷子難折彎,就是這意思。如果大家都一致去想去處理一件事,那麽困難就不是困難了。
我來到自己的休息室,兩隻虎獅犀寶寶恰好也在駕駛艙看到我便跟了上來。他倆在李雅萱的照顧下現在已經完全褪去了身上的絨毛。如果上手逆著他的毛發去擼,會感覺很紮手。不過小家夥們也不喜歡人這樣擼它毛發,會假裝咬人。
感覺已經恢複的我要開始準備探索自己劃定的五個區域了。
從時間上來說我比其他人要多出來一個半月。因為我的區域靠近飛船,並不需要像其他人一樣,來迴都要很久。
認真的看了一遍自己的區域情況。我決定從飛船的一區直接進入到五區,然後再一路走過四區三區二區最後再迴到一區來。這樣走的原因是五區的路比較平坦。雖然有無數大大小小的撞擊坑,但相對於後麵幾個區的大裂穀大裂縫或者山地來說要容易的多。
最後去二區的原因是,那裏有一條大裂穀名叫阿爾卑斯大月穀。就是在這地方讓米國的一船人失蹤,讓我們見到幹屍的那個地方。
說起來我們飛船停放的位置也是很好的。正好是在月球是雨海邊上的虹灣這裏。這裏也是曾經華夏嫦娥三號選擇著陸的地方。
自從華夏登陸之後,便有很多國家都將這裏作為預選登陸地點。但是自從華夏過後的米國在這裏登陸後丟失火箭之後,其他國才不得不更換了登陸地。也就是說,虹灣這裏僅僅隻有華夏在此停留過。
當初我們選擇在此地登陸的原因就是這附近有外星飛船的傳說。並不是僅僅是因為時間來不及而被迫選擇,也有求知的欲望在裏麵。果然選擇了此地後便發生了一係列幽浮偷窺的事,還好未出現破壞飛船的幽浮。這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
不過既然選擇了那就沒有後悔的道理。何況還在這裏安了合成艙。
定好了計劃便開始做準備。每個區停留時間,重點探測區域,吃喝拉撒,甚至是唿吸等等都需要一一考慮到位。
就在這時候,凡周再次傳來的消息讓所有人頓時精神大振——他將所在的外星飛船——青狼星人,有關宇宙中文明等級的劃分情況傳進了公屏上。所有人都看到了這個分類
按照他所在的那個青狼星飛船所說
一級文明被稱為“行星文明”。是指能夠完全利用其所在行星的所有能源,無論是水能,風能,化石能源,礦物能源甚至是地質能源都能夠利用起來。對於地球來說,每秒所產生的總能源為10^19 瓦,按照這個數值來計算,目前人類文明連1級文明都沒有達到,隻勉強稱的上是0.79級文明,因為人類僅僅隻是掌握了一部分風能水能,化石能源,礦物能源,並不能完全利用起來。而地質能源對於人類來說依舊是災害。
二級文明是指突破了本位行星的限製,能夠完全收集並利用宇宙中所有星體向本位行星傳輸的所有能源。這部分能源包括宇宙電場,宇宙磁場,以及各種輻射能量。
目前的希望號飛船所涉及的宇宙能源僅僅隻限於輻射能源中的光能。其他能量希望號飛船並不能利用起來。
三級級文明的一個重要標誌是具有建造“戴森球”這類巨型人造結構的能力。“戴森球”這個概念最早是由美籍英裔天體物理學家弗裏曼.戴森(freeman dyson)在60年代時提出的。他認為行星本身蘊藏的能源是非常有限的,當文明發展到高級階段時,將不惜一切代價衝出行星,去開發他們所在星係的恆星的能量。以太陽係為例,藍星所接受到的太陽輻射能量僅為太陽向宇宙空間放射的總能量的二十二億分之一,如果能夠想辦法截獲大部分的太陽輻射能,將足以支持一個文明更長期的發展。戴森球就是這樣一個假想結構。在很多虛構作品中,戴森球往往被描述成一個包圍著恆星的人造空心球體,但這種空心球體,在現實的物理世界中是非常不穩定的,最終會崩塌撞向恆星。所以生活中,我們所談論的戴森球多是“戴森雲”或“戴森泡”類似的結構,由大量圍繞著恆星運行的獨立部件組成,就像是一個密集的網格,最終將收集到的恆星能量傳輸到文明所在的行星。
三級文明往上就是四級文明了。他們不僅可以充分利用所在恆星係統的能量,甚至能夠完全收集並利用其恆星係統所在星係的能量。以藍星為例,如果人類文明達到四級文明的話,我們將有能力把整個銀河係的能量都玩弄於股掌之間。
五級文明已經具備了創造人工蟲洞的能力,能夠實現自由的進行空間跳躍。但是在這一級文明裏能源的開發能力仍然受到一定的科技限製,他們隻能在本星係內進行空間跳躍,還沒有能力突破本星係到達更遠的地方去。曾經的倭奴裔米國籍理論物理學家來道雄(michio kaku)認為人類想要達到一級文明還需要100到200年的時間,想要達到二級文明至少還要幾千年,成為成熟的二級文明大概需要10萬年,達到三級文明則需要數十萬甚至100萬年。可惜他沒有看到人類的貪婪屬性,如果真如他所想,藍星人類能夠安心發展科技,可能真的會達到一級文明。如果天文學家傑森·萊特(jason wright)的一篇‘關於是戴森球造成塔比星奇特光變的猜想’是真實的話,那就意味著在天鵝座存在一個比人類文明先進至少上萬的文明。而且別忘了塔比星距離地球有1480光年。也就是說,我們現在觀測到的數據是人家1480年前發生的事。這樣的外星文明如果真的存在的話,人類在他們眼中可能就猶如螻蟻一般。
曾經有位叫做卡爾達肖夫認為宇宙中的智慧文明發展到四級也就到頭了,可是後世科學家們在卡爾達肖夫指數的基礎上,又拓展出了另外幾個等級的文明。我們在這裏也簡單說一下。
五級文明也被稱為“星係文明”,處於此等級的文明,足跡已經可以突破本星係可以到達相鄰的星係去了。他們可以輕易收集並利用宇宙中各個星係的能量,但這些能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他們用於本星係穿梭的需求。他們隻能尋找更大的能量來源才能夠滿足自身的需求,而這一級的文明發展促使他們向著相鄰星係跨越,占用相鄰星係的能源來促使自己向著下一級文明發展。
六級文明被稱之為“宇宙文明”。處在這一級的文明,已經可以突破星係間隨意的跨越,他們可以利用所在宇宙的任意能量。比如說超新星爆炸。藍星曾經觀測到過超新星爆炸。這種爆炸是指某些恆星在演化接近末期時經曆的一種劇烈爆炸,爆炸時的亮度足以照亮整個星係,還會伴隨著強烈的能量釋放。超新星爆炸產生的能量足以讓六級文明跳躍到宇宙的每個角落。
但根據凡周所在的那個青狼星飛船所說:大多數文明發展到五級時,都會因為貪婪而不斷擴張,最終導致了自我毀滅。但也有極少數的五級文明能夠突破自身的限製,到達六級文明。
七級文明也被稱為“多維空間文明”。他們的物質文明已經發展到了極限,開始向更深層次的精神文明進化。他們可以建造巨大的意識網絡,將意識上傳到網絡中,與整個文明共享。超新星爆炸所產生的能量已經不能滿足七級文明對能量的需求了,他們可以主動控製恆星的衰亡,甚至轉向研究黑洞,從中提取更加巨大的能量。
七級文明之上便是八級文明了,他們最顯著的特征就是創造生命。比如說,他們可以把某顆行星轉移至恆星係統的宜居帶上,使之產生大氣和海洋,並在生命誕生的過程中進行適當幹預和保護。對於八級文明來說,創造生命可能就和種樹一樣簡單。在創造生命的過程中,八級文明的創造者可能會化身成所創造文明的領導者,教會他們生存所需的知識和技能。猜想華夏神話中的伏羲和女媧,阿三神話中的梵天,希臘神話中的卡俄斯等等會不會就是八級文明的生命體呢?
最後,九級文明也被稱為“創世文明”,他們不單單是文明的創造者,更是宇宙的創造者,製定了一切自然法則,從宏觀到微觀,從物質到反物質,從能量到暗能量。九級文明創造一個宇宙就猶如我們點燃一根蠟燭,他們所要做的隻是讓這些蠟燭生生不滅,永久循環。
隨後凡周傳來一句話道“五級之後的文明,僅僅是青狼星人關於宇宙發展的規律總結出來的,他們亦未見過此等級文明存在。”
最後凡周再次傳來一句讓所有人唿吸為之一振的信息“生命——不止碳基生物。還有其他類別。”
僅此一句話,讓所有人頓感毛骨悚然。要知道作為藍星人類的我們,所見所聞者皆是碳基生命,包括那些所謂的幽浮,同樣為碳基生命。可是如今,青狼星人居然說出了這麽一句話。難不成他們知道些什麽??
讓凡周繼續從這些青狼星人嘴裏掏信息出來。同時讓宮雪梅將一部分關於青狼星上感染的病毒基因樣本和抗體信息傳輸給凡周。畢竟這樣重大的信息值得我們付出一些東西。畢竟打字棒子要給個棗才行,想要馬兒跑還得給馬吃草不是??
說到頭,人類文明發展至今,足跡除了藍星之外,登陸過的最遠的星球、也是唯一的星球就是月球,而且月球連行星都不是,隻是地球的一顆衛星。所以人類文明的進化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不知道其他的飛船已經到了哪些地方,我隻知道。我會將每一個路過的星體踏遍。直到發現有可以供給人類生存的星球才有可能停下腳步。
凡周得到的所有信息傳輸完畢後,我突然想起來他提到過的塔比星的詭異光變。這個事件除了傑森·萊特(jason wright)提出的戴森球猜想,科學家們還陸續提出過一些其他的解釋。比如說彗星環假說,就是在塔比星周圍有一群大小不一的彗星圍繞著它公轉,因為這些彗星的形狀並不規則,這就解釋了為什麽塔比星的光變曲線並不對稱。還有行星環+特洛伊小行星群假說。這種假說認為有一顆直徑是塔比星直徑三分之一的行星在圍繞著塔比星公轉。並且這顆行星的外側還有一個略微傾斜的巨大的環狀結構,這個環狀結構的直徑是塔比星的5倍。在這顆行星的兩個拉格朗日點上,還分布著兩團巨大的特洛伊小行星群,這樣就可以完美解釋2011年到2013年塔比星的幾次光變了,值得一提的一點是,在木星圍繞太陽的公轉軌道上,也有這樣兩團特洛伊小行星群,和木星一起繞著太陽公轉。不過,也有天文學家指出這一模型的致命傷。就是想要用這一模型來複刻塔比星的光變曲線的話,需要大量的特洛伊小行星他們的總質量甚至會超過主行星本身的質量,從而幹擾行星的運行軌道,使其根本無法穩定的圍繞塔比星公轉。總之,到目前為止,塔比的詭異光變還是一個未解之謎。
看來這個叫做塔比星的星係以後有可能我們迴去走一遭的。
這也是我挑在這時候專門對她教育的原因。我要讓她明白我們的目標是什麽。而不是糾結於不存在的問題。
要知道很多事情本來是不會發生的,隻是因為小心思太多才會導致其最終產生了預料之外的變化。經常說一根筷子隨便就折斷,一把筷子難折彎,就是這意思。如果大家都一致去想去處理一件事,那麽困難就不是困難了。
我來到自己的休息室,兩隻虎獅犀寶寶恰好也在駕駛艙看到我便跟了上來。他倆在李雅萱的照顧下現在已經完全褪去了身上的絨毛。如果上手逆著他的毛發去擼,會感覺很紮手。不過小家夥們也不喜歡人這樣擼它毛發,會假裝咬人。
感覺已經恢複的我要開始準備探索自己劃定的五個區域了。
從時間上來說我比其他人要多出來一個半月。因為我的區域靠近飛船,並不需要像其他人一樣,來迴都要很久。
認真的看了一遍自己的區域情況。我決定從飛船的一區直接進入到五區,然後再一路走過四區三區二區最後再迴到一區來。這樣走的原因是五區的路比較平坦。雖然有無數大大小小的撞擊坑,但相對於後麵幾個區的大裂穀大裂縫或者山地來說要容易的多。
最後去二區的原因是,那裏有一條大裂穀名叫阿爾卑斯大月穀。就是在這地方讓米國的一船人失蹤,讓我們見到幹屍的那個地方。
說起來我們飛船停放的位置也是很好的。正好是在月球是雨海邊上的虹灣這裏。這裏也是曾經華夏嫦娥三號選擇著陸的地方。
自從華夏登陸之後,便有很多國家都將這裏作為預選登陸地點。但是自從華夏過後的米國在這裏登陸後丟失火箭之後,其他國才不得不更換了登陸地。也就是說,虹灣這裏僅僅隻有華夏在此停留過。
當初我們選擇在此地登陸的原因就是這附近有外星飛船的傳說。並不是僅僅是因為時間來不及而被迫選擇,也有求知的欲望在裏麵。果然選擇了此地後便發生了一係列幽浮偷窺的事,還好未出現破壞飛船的幽浮。這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
不過既然選擇了那就沒有後悔的道理。何況還在這裏安了合成艙。
定好了計劃便開始做準備。每個區停留時間,重點探測區域,吃喝拉撒,甚至是唿吸等等都需要一一考慮到位。
就在這時候,凡周再次傳來的消息讓所有人頓時精神大振——他將所在的外星飛船——青狼星人,有關宇宙中文明等級的劃分情況傳進了公屏上。所有人都看到了這個分類
按照他所在的那個青狼星飛船所說
一級文明被稱為“行星文明”。是指能夠完全利用其所在行星的所有能源,無論是水能,風能,化石能源,礦物能源甚至是地質能源都能夠利用起來。對於地球來說,每秒所產生的總能源為10^19 瓦,按照這個數值來計算,目前人類文明連1級文明都沒有達到,隻勉強稱的上是0.79級文明,因為人類僅僅隻是掌握了一部分風能水能,化石能源,礦物能源,並不能完全利用起來。而地質能源對於人類來說依舊是災害。
二級文明是指突破了本位行星的限製,能夠完全收集並利用宇宙中所有星體向本位行星傳輸的所有能源。這部分能源包括宇宙電場,宇宙磁場,以及各種輻射能量。
目前的希望號飛船所涉及的宇宙能源僅僅隻限於輻射能源中的光能。其他能量希望號飛船並不能利用起來。
三級級文明的一個重要標誌是具有建造“戴森球”這類巨型人造結構的能力。“戴森球”這個概念最早是由美籍英裔天體物理學家弗裏曼.戴森(freeman dyson)在60年代時提出的。他認為行星本身蘊藏的能源是非常有限的,當文明發展到高級階段時,將不惜一切代價衝出行星,去開發他們所在星係的恆星的能量。以太陽係為例,藍星所接受到的太陽輻射能量僅為太陽向宇宙空間放射的總能量的二十二億分之一,如果能夠想辦法截獲大部分的太陽輻射能,將足以支持一個文明更長期的發展。戴森球就是這樣一個假想結構。在很多虛構作品中,戴森球往往被描述成一個包圍著恆星的人造空心球體,但這種空心球體,在現實的物理世界中是非常不穩定的,最終會崩塌撞向恆星。所以生活中,我們所談論的戴森球多是“戴森雲”或“戴森泡”類似的結構,由大量圍繞著恆星運行的獨立部件組成,就像是一個密集的網格,最終將收集到的恆星能量傳輸到文明所在的行星。
三級文明往上就是四級文明了。他們不僅可以充分利用所在恆星係統的能量,甚至能夠完全收集並利用其恆星係統所在星係的能量。以藍星為例,如果人類文明達到四級文明的話,我們將有能力把整個銀河係的能量都玩弄於股掌之間。
五級文明已經具備了創造人工蟲洞的能力,能夠實現自由的進行空間跳躍。但是在這一級文明裏能源的開發能力仍然受到一定的科技限製,他們隻能在本星係內進行空間跳躍,還沒有能力突破本星係到達更遠的地方去。曾經的倭奴裔米國籍理論物理學家來道雄(michio kaku)認為人類想要達到一級文明還需要100到200年的時間,想要達到二級文明至少還要幾千年,成為成熟的二級文明大概需要10萬年,達到三級文明則需要數十萬甚至100萬年。可惜他沒有看到人類的貪婪屬性,如果真如他所想,藍星人類能夠安心發展科技,可能真的會達到一級文明。如果天文學家傑森·萊特(jason wright)的一篇‘關於是戴森球造成塔比星奇特光變的猜想’是真實的話,那就意味著在天鵝座存在一個比人類文明先進至少上萬的文明。而且別忘了塔比星距離地球有1480光年。也就是說,我們現在觀測到的數據是人家1480年前發生的事。這樣的外星文明如果真的存在的話,人類在他們眼中可能就猶如螻蟻一般。
曾經有位叫做卡爾達肖夫認為宇宙中的智慧文明發展到四級也就到頭了,可是後世科學家們在卡爾達肖夫指數的基礎上,又拓展出了另外幾個等級的文明。我們在這裏也簡單說一下。
五級文明也被稱為“星係文明”,處於此等級的文明,足跡已經可以突破本星係可以到達相鄰的星係去了。他們可以輕易收集並利用宇宙中各個星係的能量,但這些能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他們用於本星係穿梭的需求。他們隻能尋找更大的能量來源才能夠滿足自身的需求,而這一級的文明發展促使他們向著相鄰星係跨越,占用相鄰星係的能源來促使自己向著下一級文明發展。
六級文明被稱之為“宇宙文明”。處在這一級的文明,已經可以突破星係間隨意的跨越,他們可以利用所在宇宙的任意能量。比如說超新星爆炸。藍星曾經觀測到過超新星爆炸。這種爆炸是指某些恆星在演化接近末期時經曆的一種劇烈爆炸,爆炸時的亮度足以照亮整個星係,還會伴隨著強烈的能量釋放。超新星爆炸產生的能量足以讓六級文明跳躍到宇宙的每個角落。
但根據凡周所在的那個青狼星飛船所說:大多數文明發展到五級時,都會因為貪婪而不斷擴張,最終導致了自我毀滅。但也有極少數的五級文明能夠突破自身的限製,到達六級文明。
七級文明也被稱為“多維空間文明”。他們的物質文明已經發展到了極限,開始向更深層次的精神文明進化。他們可以建造巨大的意識網絡,將意識上傳到網絡中,與整個文明共享。超新星爆炸所產生的能量已經不能滿足七級文明對能量的需求了,他們可以主動控製恆星的衰亡,甚至轉向研究黑洞,從中提取更加巨大的能量。
七級文明之上便是八級文明了,他們最顯著的特征就是創造生命。比如說,他們可以把某顆行星轉移至恆星係統的宜居帶上,使之產生大氣和海洋,並在生命誕生的過程中進行適當幹預和保護。對於八級文明來說,創造生命可能就和種樹一樣簡單。在創造生命的過程中,八級文明的創造者可能會化身成所創造文明的領導者,教會他們生存所需的知識和技能。猜想華夏神話中的伏羲和女媧,阿三神話中的梵天,希臘神話中的卡俄斯等等會不會就是八級文明的生命體呢?
最後,九級文明也被稱為“創世文明”,他們不單單是文明的創造者,更是宇宙的創造者,製定了一切自然法則,從宏觀到微觀,從物質到反物質,從能量到暗能量。九級文明創造一個宇宙就猶如我們點燃一根蠟燭,他們所要做的隻是讓這些蠟燭生生不滅,永久循環。
隨後凡周傳來一句話道“五級之後的文明,僅僅是青狼星人關於宇宙發展的規律總結出來的,他們亦未見過此等級文明存在。”
最後凡周再次傳來一句讓所有人唿吸為之一振的信息“生命——不止碳基生物。還有其他類別。”
僅此一句話,讓所有人頓感毛骨悚然。要知道作為藍星人類的我們,所見所聞者皆是碳基生命,包括那些所謂的幽浮,同樣為碳基生命。可是如今,青狼星人居然說出了這麽一句話。難不成他們知道些什麽??
讓凡周繼續從這些青狼星人嘴裏掏信息出來。同時讓宮雪梅將一部分關於青狼星上感染的病毒基因樣本和抗體信息傳輸給凡周。畢竟這樣重大的信息值得我們付出一些東西。畢竟打字棒子要給個棗才行,想要馬兒跑還得給馬吃草不是??
說到頭,人類文明發展至今,足跡除了藍星之外,登陸過的最遠的星球、也是唯一的星球就是月球,而且月球連行星都不是,隻是地球的一顆衛星。所以人類文明的進化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不知道其他的飛船已經到了哪些地方,我隻知道。我會將每一個路過的星體踏遍。直到發現有可以供給人類生存的星球才有可能停下腳步。
凡周得到的所有信息傳輸完畢後,我突然想起來他提到過的塔比星的詭異光變。這個事件除了傑森·萊特(jason wright)提出的戴森球猜想,科學家們還陸續提出過一些其他的解釋。比如說彗星環假說,就是在塔比星周圍有一群大小不一的彗星圍繞著它公轉,因為這些彗星的形狀並不規則,這就解釋了為什麽塔比星的光變曲線並不對稱。還有行星環+特洛伊小行星群假說。這種假說認為有一顆直徑是塔比星直徑三分之一的行星在圍繞著塔比星公轉。並且這顆行星的外側還有一個略微傾斜的巨大的環狀結構,這個環狀結構的直徑是塔比星的5倍。在這顆行星的兩個拉格朗日點上,還分布著兩團巨大的特洛伊小行星群,這樣就可以完美解釋2011年到2013年塔比星的幾次光變了,值得一提的一點是,在木星圍繞太陽的公轉軌道上,也有這樣兩團特洛伊小行星群,和木星一起繞著太陽公轉。不過,也有天文學家指出這一模型的致命傷。就是想要用這一模型來複刻塔比星的光變曲線的話,需要大量的特洛伊小行星他們的總質量甚至會超過主行星本身的質量,從而幹擾行星的運行軌道,使其根本無法穩定的圍繞塔比星公轉。總之,到目前為止,塔比的詭異光變還是一個未解之謎。
看來這個叫做塔比星的星係以後有可能我們迴去走一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