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唐謙喝了一口茶水,繼續說道:“整個六七十年代也是庫布裏克創作的高峰時期,從1960年到1976年期間他總共有六部電影問世,對於這個習慣於十年拍一兩部電影的導演來說,這已經算得上足夠多產了。越南戰爭和隨之出現的嬉皮士運動對於庫布裏克的創作影響無疑是巨大的。在八十年代美國電影界掀起了拍攝越戰電影的潮流,好萊塢的電影導演們紛紛拍攝了屬於自己的越戰影片,如今我們耳熟能詳的一些影片,如《野戰排》、《生於七月四日》、《現代啟示錄》等大都拍攝於那一時期。而對戰爭的批判和反思也成為這一類型影片最集中的特征。1986年的時候,庫布裏克常年和妻子女兒一起生活在英國,過著不受打攪的隱士生活。他已經七年沒有任何電影問世。就在人們逐漸忘卻他的存在的時候,庫布裏克決定拍攝一部屬於自己的越戰影片。《全金屬外殼》像庫布裏克大部分作品一樣根據小說改編而成。原著是哈斯福特小說《短期服役》。影片講述了一個美軍戰鬥小隊從訓練到參加越南戰爭一段時間內發生的故事。


    《全金屬外殼》采用了電影中十分罕見的兩段式的結構方式,影片的前一部分講綽號“小醜”的主人公所在的海軍陸戰隊在一個海島上進行魔鬼式的訓練的經曆。在這一部分中,主角是一個綽號叫“傻瓜比爾”的胖子和海軍陸戰隊的訓練官哈曼。在海島訓練這一部分中,庫布裏克用他那一貫的勻速移動的長鏡頭和嚴格對稱的構圖方式向我們展現了在一個封閉的空間之內,一支海軍陸戰小隊的新兵們被強製性地從毛頭小子變成殺人機器的過程。綽號“傻瓜”的新兵因為一開始不能適應嚴酷的訓練而遭到訓練官哈曼無情的羞辱,他內心的善良迅速被瓦解,而人性中兇惡的東西則被催生出來。當他逐漸被訓練成一個合格的殺人機器時。這種劇烈的變化也使得他的內心完全扭曲。“傻瓜比爾”和訓練官哈曼的死成為影片前半部分的結束,這樣結局使得這個海軍陸戰隊在海島上的訓練充滿了巨大的宿命感。真正的戰爭尚未開始。但理智和道德這些最基本的人性已被徹底泯滅。影片的第二部分開始進入越南戰爭,“小醜”和他的戰友們被派往越戰戰場。他是整部影片的見證者和敘述者。“小醜”被派到越南以後成為了一名軍隊的攝影記者,影片的後半部分也正是通過他的眼睛來對殘酷的戰爭進行展現。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電視媒體已經相當發達。沒有親身參與那場殘酷的越南戰爭的人們大都是通過新聞片和紀錄片來了解越戰的。因此。八十年代越戰片興起時,戰爭的畫麵往往都是手持拍攝、劇烈搖晃。帶有強烈的紀實色彩。而這種來源於戰地新聞片的影像風格也對戰爭題材的電影產生了重要影響,它使得這些虛擬拍攝的場景更加具有真實感。庫布裏克的《全金屬外殼》同樣具有鮮明的紀實風格,但顯然這種紀實並不是簡單地還原真實。而是進一步關照戰爭中角色的內心狀態。這是一種超越紀實風格的“心理紀實”風格。它的形成並不單純依賴鏡頭的晃動,而是在運動中結合精細的場麵調度以及通過演員豐富的麵部表情和對時間的精確剪輯來實現的。相對於那種依賴攝影機長焦鏡頭晃來晃去的紀實感而言,這種風格顯然更豐富,也更能承載影片對於戰爭所進行的強烈抨擊和諷刺。影片的最後,小醜跟隨一支作戰小分隊進入殘垣斷壁的前線戰場。在一片廢墟之中他們遭遇了不知來自何方的狙擊手襲擊。當他們付出了三個生命的代價以後終於將狙擊手擊斃。令所有人感到意外的是,這個狙擊手居然是一名瘦弱的越南少女。這使得影片最後這個片斷成為整個越南戰爭的濃縮。武裝到牙齒的美軍在弱小的越南陷入無法自拔的泥潭,而在這場罪惡戰爭的核心進行抵抗的少女也恰恰代表著可以被殺死但不會被擊敗的越南。


    當倒在地上的越南少女吃力地但求一死時。站在她周圍的士兵們顯得茫然無措。這個過程是如此漫長,鏡頭長久地停留在每一士兵的麵容上。這些被以國家的名義泯滅了人性,在訓練場上成長為合格的殺人機器的士兵們,在這個垂死的少女麵前卻又重新獲得了救贖。在《全金屬外殼》中,庫布裏克不單單是在審判越南戰爭的罪行,而是把所有戰爭和戰爭意識推上審判席……”


    “1964年,好萊塢的華納兄弟公司開始拍攝史詩巨片《斯巴達克斯》,著名影星科克.道格拉斯是這部影片的主演和實際的掌控者。影片開拍三天以後,道格拉斯托人找到庫布裏克,因為這位好萊塢大牌明星認為影片的導演托尼.曼恩無法勝任工作。就這樣,庫布裏克臨危受命導演了這部著名的史詩巨片。但是,庫布裏克同道格拉斯的合作並不愉快,實際上,雖然庫布裏克是這部影片的導演兼製片人,但是真正的權力並沒有掌握在他的手中。影片上映以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各種讚譽也撲麵而來。但庫布裏克表現得卻相當低調,甚至不願意承認這是他的作品,因為受到製片方的限製,他有太多的想法沒能在影片中實現。《斯巴達克斯》教給庫布裏克一個道理,那就是一定要對整個影片製作過程進行嚴格而全麵的掌控,隻有這樣才能夠徹底實現自己的藝術觀念。在影片《2001漫遊太空》中有一塊神秘的黑色石板,它像上帝一樣擁有不可抗拒的巨大魔力。這塊黑色石板引領著古代類人猿學會使用工具,並使之朝人類文明開始前行。而幾千年以後,它又再次出現在進行太空旅行的宇航員的麵前。它的出現終結了已經走到盡頭的人類文明,而代表新希望的生命也隨之誕生了。在伴隨庫布裏克一生的諸多非議之一就是這位電影導演是一個極端頹廢的人,他生活在不可自拔的絕望之中。這顯然是一種以偏概全的猜測。但是這種猜測也並非全無根據。實際上。庫布裏克在他的電影中不斷地體現出對於人類未來的悲觀情緒。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期間,他拍攝了三部關於人類未來的影片。除了《2001漫遊太空》以外。另外兩部是《奇愛博士》和《發條橙子》,這三部影片合起來被稱為“未來三部曲”。1962年的世界正處於冷戰的高峰時期。美蘇之間的核競賽愈演愈烈。這一年的十月份,蘇聯開始在古巴部署戰略核武器,這相當於在美國的家門口支起了毀滅性的超級大炮。美國對蘇聯的行動極端強硬的態度。雙方在波羅的海對峙,核戰爭一觸即發。整個世界危在旦夕。雖然古巴導彈危機最終在聯合國的調停下草草收場,但它對世界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這次危機使得人類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世界末日就在眼前。


    1962年的庫布裏克剛剛拍攝完成引起巨大爭議的影片《洛麗塔》。在這部描寫父女畸形戀情的影片帶來的咒罵聲中。庫布裏克將目光對準了“冷戰”這個更加尖銳、更富挑戰性的題材……”


    “奇愛博士》的另一個名字是“我如何學會不再恐懼愛上炸彈”,影片根據彼得.喬治《《》》《紅色警戒》改編而成。影片故事發生的年代不詳,大約在未來的某個時候,冷戰還在繼續。西方世界流傳著一個關於蘇聯的謠傳,這個國家正在製造一種可以將地球和人類毀滅的終極武器。然而在冷戰的時代裏,謠傳竟也成了製定戰略的依據。隨著身為美國戰略空軍基地司令的傑克.裏帕將軍給副官曼德裏克打的一個電話。美國空軍的一架b-52轟炸機攜帶一枚帶氫彈向蘇聯飛去,一場近似於荒誕離奇的鬧劇正式上演了。如何表現“冷戰”這樣一個重大而敏感的政治題材呢?庫布裏克的選擇是將一本正經的國際政治顛覆成為一場荒唐可笑的黑色幽默。影片中的幾個主要人物雖然都是一副衣冠楚楚、道貌岸然的樣子。但在內心深處卻是一個比一個荒唐的瘋子。影片中的第一狂人當屬奇愛博士。“奇愛”很顯然是一個杜撰的名字,這是一個鄙視麵包偏愛炸彈,不懂和平、醉心戰爭的家夥。他雖然身體殘疾,卻比那些正常的人更加危險,他是毀滅性的核戰爭的主要設計者。從他那總是會在不自覺中舉起的右手上我們可以感覺到,他其實是一個不散的法西斯軍魂。“屠殺”二字會給他帶來無盡快樂,而世界末日則更令他興奮無比。第二狂人當屬空軍基地司令裏帕將軍,他是這次核毀滅的始作俑者,正是由於他的一個電話,整個世界才被引入無底深淵。而影片的最後,當他說出自己之所以下令對蘇聯發動襲擊的理由時,更是令人啼笑皆非。b-52轟炸機的長官康格少校自然也應算是戰爭狂人,隻不過他的言行給我們帶來的更多的是滑稽和可笑。在他簡單得近乎白癡的腦子裏,似乎核戰爭仍舊有勝負之分。而如果在現實當中,核武器真的交給這些膚淺的拿戰爭當兒戲的人的手裏,我們能否還能夠坦然地接受這一切?庫布裏克習慣於在影片中構造三方關係,而《奇愛博士》就是一個鮮明的例證。全劇中的人物分屬三個部分,美國和蘇聯的當權者以及發了瘋要挑起世界大戰的裏帕將軍。最精巧的一個設計是影片為b-52轟炸機設置了一個終極密碼,並授權戰略空軍部隊在核戰爭爆發之後不經批準就可以對蘇聯發動進攻。這個計劃一旦執行就沒有退路可言,因為飛機同陸地間的通訊會被徹底掐斷,甚至美國總統也不能將之挽迴。


    黑色幽默是那種令人在笑中摻入眼淚、苦澀和絕望的幽默,庫布裏克巧用了這種手法,為人類展示了一個悲觀的前景。作為一個與時代脈搏共同跳動的嚴肅藝術家他借此讓我們看到了“冷戰”這個二次大戰之後的怪胎,它每存在一天,世界就將置於死亡的陰影下一天。而法西斯主義也會不時地借屍還魂,考慮到影片製作於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庫布裏克對世界局勢和人類命運的憂思居然擁有如此洞察力,這不能不讓人驚歎。影片最後。盡管美蘇兩國經過扯皮後決定。如果轟炸機一旦進入蘇聯境內,兩國的導彈會立刻將其擊落。但一切為時已晚,康格少校頭戴牛仔帽進入投彈艙,騎在氫彈頭上一起被發射了出去。影片最終沒有給人留下任何希望。隨著氫彈爆炸,一朵朵巨大無比的蘑菇雲冉冉升起。庫布裏克是一個堅定而執著的男人。在關於電影的任何事情上,這位導演都會有自己明確的概念,那就是無論在哪個環節都要做到“空前絕後”。1975年他在拍攝影片《巴裏.林登》時。為了達到燭光下的特殊畫麵效果。甚至要求攝影師對攝影機進行徹底的改造……


    “《巴裏.林登》講述了一個愛爾蘭青年出身貧苦,毫無值得期待的前途可言,但這個富有紳士派頭的青年卻並不甘心一輩子默默無聞,為了成為貴族,巴裏.林登在戰場和貴族的會客室裏穿梭往來。利用誘惑、賭博和決鬥,終於擠進了上流社會。影片表現的時代是十八世紀。盡管是一部好萊塢常見的古裝劇,但庫布裏克還是嚐試在製作過程中融入更多的新鮮元素。如十八世紀油畫般的光影的把握。結合卷軸般緩緩打開的長鏡頭以及古典音樂。使得整部影片顯得如此純淨、典雅,卻又不失新時代的激情。《巴裏.林登》講述了一個人的奮鬥史,以及人在爾虞我詐的社會中漸漸泯滅良知的故事。影片對於人性善與惡、罪與罰的探討實際上一直在庫布裏克許多影片中出現。1968年的《2001漫遊太空》被認為從根本上改變了電影的麵貌,尤其在片中音樂的運用上,它改變了以往電影中音樂作用僅僅是裝飾和煽情的麵貌,而真正地將古典音樂變為一種敘事手段。在恢弘博大的音樂中,庫布裏克的電影不僅僅關照人類的過去和未來這樣具有哲學意義的命題,更結合弗洛伊德的對於人類精神境界的解析,深入探究著人性中善惡的轉換,以及人性扭曲的根源所在……”


    “從1969年開始,庫布裏克和家人都住在英國,他之後的所有作品也都是在英國完成。庫布裏克在英國找到了安寧,但這種安寧的生活很快被他下一個計劃打破了。《發條橙子》,這部影片改變自安東尼.伯吉斯引起很大爭議的小說《發條橙子》。這是一部令人瞠目結舌的影片,無論是布景、空間設計還是表演方式,即便放在今天都毫不遜色於許多後現代主義的作品。


    《發條橙子》是一部對於人類惡行進行深入剖析的影片,通篇充斥著各種各樣令人發指的暴力場麵。更加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些暴力的畫麵卻被庫布裏克配以貝多芬的交響樂。這使得影片具有了強烈的視聽震撼,也更進一步引領觀眾對人性中惡的方麵進行哲學高度的思考。主人公阿裏克斯是一個純粹的暴徒,就像一朵兇殘而嬌豔的花朵。影片的前半部分是他對自己輕狂的少年時代的迴憶。在強奸婦女、入戶施暴的同時,這個天生的惡魔還是貝多芬交響曲的狂熱信徒。伴隨暴行響起的雄壯的音樂,一方麵是對於暴力本身的肢解,另外一方麵,庫布裏克也在借助音樂使影片超越表麵的暴力,試圖觸摸那個建立在罪惡之上的充滿希望與美德的世界。《發條橙子》公映以後,因為影片中含有大量的令人無法接受的暴力畫麵,各種咬牙切齒的詛咒鋪天蓋地而來。甚至,人們將影片公映後發生的所有惡性刑事案件都同《發條橙子》聯係在一起。各種關於庫布裏克是教唆犯的指責圍繞在這個特立獨行的電影大師周圍。這種反應給庫布裏克以及他的家庭沉重的打擊,他被抗議的人群包圍,譴責的信件填滿了所有郵箱,有很多信中揚言要殺死他和他全家。深陷重圍的庫布裏克隻好暫時逃離英國,而《發條橙子》也被禁止在英國上映……”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亨萬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頭King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頭King並收藏大亨萬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