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心想,倘若有朝一日他大業即成,他會讓貴額娘成為全天下最尊貴的女子,而胤禩會成為大清鐵帽子王,這是他們配得上的身份,甚至,他還覺得這些身份還不完全配得上他們,他們值得更好的。
果不其然,康熙皇帝在復立太子之後,又產生後悔的心思了。
他反手第二次冊封諸子。
三阿哥胤禩為和碩廉親王,四阿哥胤祉為和碩誠親王,五阿哥胤祺為和碩恆親王……在五阿哥胤祺之後的阿哥要不被封為郡王,要不被封為貝勒,總而言之,一切能冊封的子嗣,康熙皇帝都冊封了。
皇太子早就預料到這一幕了,反正皇阿瑪是不會讓他好過的。
在這之後,康熙皇帝屢次將重要差事交給他那些被冊封的兒子。
胤禩為皇太子抱不平,太子爺心情倒是穩定極了,他深知,他現在跟皇阿瑪比的就是耐心,隻要他在所有人麵前表現得還是從前那個優秀的太子,即便皇阿瑪想要廢除他,也找不到理由。
當然,皇阿瑪要是堅定決心,誰也攔不了他不是嗎。
胤礽苦笑一聲,為自己的無能為力感到悲哀。
在康熙四十九年時,康熙皇帝反覆對剛復立沒幾個月的太子百般挑刺,而奇蹟般的,皇太子居然在重重壓力下表現得比從前還完美幾分,讓朝廷臣子看見了紛紛讚嘆皇太子的優秀。
而康熙皇帝反而更不滿意了,在年老力竭的對比下,皇太子的年輕力盛以及種種完美表現就顯得他這個皇帝不應該留在皇位上了,應該拱手將皇位讓給太子,讓天下有一個更英明的君王率領。
他不樂意讓出自己的權力,更不願看到太子表現得那般優秀,他越發後悔復立太子一事了。
早知如此,他就不該復立太子,這樣,天下還是他的一言堂,底下庶子無一敢當著他的麵表現出對皇權的覬覦,他確實衝動了。
康熙皇帝閉上眼睛,思緒著再次廢除太子的理由。
天下是他的,皇權也是他的,太子要是想現在坐上皇位,還早了八輩子。
他睜開眼睛,「將胤禩他們叫過來,朕有事吩咐他們。」
「是,萬歲爺。」梁九功退下了。
不久,除了太子之外,所有已娶妻生子的阿哥們過來幹清宮。
胤禩不解皇阿瑪意欲何為,將他們這些兄弟都叫來了,反而落下太子一個人,皇阿瑪莫不是想讓他們這些兄弟孤立太子二哥吧。
這種想法是胤禩存著幾分玩笑之意說出來的,畢竟在他心裏,固然皇阿瑪對皇權看得非常重要,可皇阿瑪也一樣對他們這些兒子十分看重,對太子二哥重視了數十年,怎麽可能一下子對太子二哥這般殘酷。
可事實卻真如他想像的那樣,皇阿瑪將他們幾個兄弟都分去一些重要部門,口口聲聲皆是讓他們用心辦差事,他們的表現都被他看在眼裏。
從這句話開始,胤禩就感覺到有些不妙了。
為什麽他感覺皇阿瑪是在給他們接觸到皇權的機會,放任他們內心對皇位的欲、求。
胤禩心驚肉跳,麵上恭恭敬敬應下了皇阿瑪的話。
隨後他笑著離開了幹清宮,仿若十分輕鬆自得的模樣,但在迴到自己府上,他神色隨之一變,呢喃道:「皇阿瑪對二哥真狠啊。」
連他這個一直站在二哥這邊的子嗣都被皇阿瑪一塊戒備了,其他兄弟都是分配在戶部或是兵部這樣的重要的部門,而他隻是被分配到禮部。
他有種預感,皇阿瑪應該再也忍不了二哥了。
就像額娘說的那樣,皇阿瑪極有可能再次廢除二哥,所以說啊,他才覺得皇阿瑪好狠的心,既然容不下二哥,為何要一而再再而三廢立二哥,這是要摧毀二哥的雄心壯誌嗎。
胤禩立馬寫信給二哥,跟二哥如實說來在幹清宮發生的事。
一個時辰後,太子將三弟寄來的信拆開,麵無表情的站了許久,最後將信紙燒了。
穩下心緒繼續替皇阿瑪批改奏摺。
他不能急,急了就給皇阿瑪機會了,而這第二次被廢,皇阿瑪就再也不可能有一絲一毫的後悔了,會一輩子讓他當廢太子。
為了胤禩為了貴額娘以及他身後許許多多支持他的人,他不能給皇阿瑪抓住任何辮子,他要做到最好。
這般想著,他卻氣急攻心,一口血吐出,再然後麵無表情將血擦幹淨,繼續批改奏摺。
隱隱約約的,他頭上出現不少白髮,隻是都被他用黑髮掩蓋了,才看起來與往常別無二致。
當康熙皇帝的皇太子,是件極摧殘人的事。
康熙五十年,康熙再一次在朝廷臣子麵前表示自己對太子的不滿,暗示自己想要廢棄太子的心思,但是朝廷臣子們沒有一個真正接下他暗示的,畢竟太子表現得太完美了,沒有被廢的理由,他們不想當睜眼瞎。
而且廢除了太子還能選誰為新君,皇子阿哥中看起來人緣最好三阿哥胤禩倒是有點可能,可人家這不是堅定了支持太子嗎,難不成他們還能強逼人家爭奪儲位啊,三阿哥不頭一時間滅了他們已經算是他手下留情了。
因此一個個像極了縮頭烏龜,沒有一個人在康熙皇帝麵前給他梯子下。
皇太子一直是溫煦如玉的姿態,哪怕皇阿瑪在朝廷之上提出來的事危及他地位,他都不曾慌張。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果不其然,康熙皇帝在復立太子之後,又產生後悔的心思了。
他反手第二次冊封諸子。
三阿哥胤禩為和碩廉親王,四阿哥胤祉為和碩誠親王,五阿哥胤祺為和碩恆親王……在五阿哥胤祺之後的阿哥要不被封為郡王,要不被封為貝勒,總而言之,一切能冊封的子嗣,康熙皇帝都冊封了。
皇太子早就預料到這一幕了,反正皇阿瑪是不會讓他好過的。
在這之後,康熙皇帝屢次將重要差事交給他那些被冊封的兒子。
胤禩為皇太子抱不平,太子爺心情倒是穩定極了,他深知,他現在跟皇阿瑪比的就是耐心,隻要他在所有人麵前表現得還是從前那個優秀的太子,即便皇阿瑪想要廢除他,也找不到理由。
當然,皇阿瑪要是堅定決心,誰也攔不了他不是嗎。
胤礽苦笑一聲,為自己的無能為力感到悲哀。
在康熙四十九年時,康熙皇帝反覆對剛復立沒幾個月的太子百般挑刺,而奇蹟般的,皇太子居然在重重壓力下表現得比從前還完美幾分,讓朝廷臣子看見了紛紛讚嘆皇太子的優秀。
而康熙皇帝反而更不滿意了,在年老力竭的對比下,皇太子的年輕力盛以及種種完美表現就顯得他這個皇帝不應該留在皇位上了,應該拱手將皇位讓給太子,讓天下有一個更英明的君王率領。
他不樂意讓出自己的權力,更不願看到太子表現得那般優秀,他越發後悔復立太子一事了。
早知如此,他就不該復立太子,這樣,天下還是他的一言堂,底下庶子無一敢當著他的麵表現出對皇權的覬覦,他確實衝動了。
康熙皇帝閉上眼睛,思緒著再次廢除太子的理由。
天下是他的,皇權也是他的,太子要是想現在坐上皇位,還早了八輩子。
他睜開眼睛,「將胤禩他們叫過來,朕有事吩咐他們。」
「是,萬歲爺。」梁九功退下了。
不久,除了太子之外,所有已娶妻生子的阿哥們過來幹清宮。
胤禩不解皇阿瑪意欲何為,將他們這些兄弟都叫來了,反而落下太子一個人,皇阿瑪莫不是想讓他們這些兄弟孤立太子二哥吧。
這種想法是胤禩存著幾分玩笑之意說出來的,畢竟在他心裏,固然皇阿瑪對皇權看得非常重要,可皇阿瑪也一樣對他們這些兒子十分看重,對太子二哥重視了數十年,怎麽可能一下子對太子二哥這般殘酷。
可事實卻真如他想像的那樣,皇阿瑪將他們幾個兄弟都分去一些重要部門,口口聲聲皆是讓他們用心辦差事,他們的表現都被他看在眼裏。
從這句話開始,胤禩就感覺到有些不妙了。
為什麽他感覺皇阿瑪是在給他們接觸到皇權的機會,放任他們內心對皇位的欲、求。
胤禩心驚肉跳,麵上恭恭敬敬應下了皇阿瑪的話。
隨後他笑著離開了幹清宮,仿若十分輕鬆自得的模樣,但在迴到自己府上,他神色隨之一變,呢喃道:「皇阿瑪對二哥真狠啊。」
連他這個一直站在二哥這邊的子嗣都被皇阿瑪一塊戒備了,其他兄弟都是分配在戶部或是兵部這樣的重要的部門,而他隻是被分配到禮部。
他有種預感,皇阿瑪應該再也忍不了二哥了。
就像額娘說的那樣,皇阿瑪極有可能再次廢除二哥,所以說啊,他才覺得皇阿瑪好狠的心,既然容不下二哥,為何要一而再再而三廢立二哥,這是要摧毀二哥的雄心壯誌嗎。
胤禩立馬寫信給二哥,跟二哥如實說來在幹清宮發生的事。
一個時辰後,太子將三弟寄來的信拆開,麵無表情的站了許久,最後將信紙燒了。
穩下心緒繼續替皇阿瑪批改奏摺。
他不能急,急了就給皇阿瑪機會了,而這第二次被廢,皇阿瑪就再也不可能有一絲一毫的後悔了,會一輩子讓他當廢太子。
為了胤禩為了貴額娘以及他身後許許多多支持他的人,他不能給皇阿瑪抓住任何辮子,他要做到最好。
這般想著,他卻氣急攻心,一口血吐出,再然後麵無表情將血擦幹淨,繼續批改奏摺。
隱隱約約的,他頭上出現不少白髮,隻是都被他用黑髮掩蓋了,才看起來與往常別無二致。
當康熙皇帝的皇太子,是件極摧殘人的事。
康熙五十年,康熙再一次在朝廷臣子麵前表示自己對太子的不滿,暗示自己想要廢棄太子的心思,但是朝廷臣子們沒有一個真正接下他暗示的,畢竟太子表現得太完美了,沒有被廢的理由,他們不想當睜眼瞎。
而且廢除了太子還能選誰為新君,皇子阿哥中看起來人緣最好三阿哥胤禩倒是有點可能,可人家這不是堅定了支持太子嗎,難不成他們還能強逼人家爭奪儲位啊,三阿哥不頭一時間滅了他們已經算是他手下留情了。
因此一個個像極了縮頭烏龜,沒有一個人在康熙皇帝麵前給他梯子下。
皇太子一直是溫煦如玉的姿態,哪怕皇阿瑪在朝廷之上提出來的事危及他地位,他都不曾慌張。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