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噓寒問暖後,皇後仔細吩咐了富察格格進宮後要注意的事宜。
她緩緩嘆了口氣,她無論如何都想不到她有一天得讓自己的妹妹進宮固寵,但是她這身子越發虛弱了,她是不得不讓堂妹幫她一把了,「本宮跟皇上說過了,皇上說等你進宮了就封你為妃位。」
她揉了揉眉眼,心酸難耐。
不久後,皇上還真納了這位富察格格為妃,封號為晉,進宮後就排在四妃之末,也算得上是皇上對富察一族的重視了,宮中有了一後還封一妃。
但李沐能看出皇上對富察一族的親密程度是不比以往了。
而且富察皇後的身子以肉眼程度慢慢變得虛弱,自從嫁給皇上以後,富察皇後就生了四個孩子,但最終能保住的孩子隻有固倫和敬公主。
李沐知道自己等來的時機不會太遠了,這些年自己跟富察皇後不甚親近,或者說跟任何一個妃子都不親近,跟皇上也不親近,就是怕有一天看到她們的命運時,會忍不住為之觸動。
在她看來,幹隆後宮的妃子們下場好的並不多,大多都在年紀輕輕時就香消玉損了。
她接近皇太後,足以在宮裏打發時間了,她知道皇太後的壽命很長。
幹隆十一年時,在安排完自己堂妹的歸屬後,富察皇後終於撐不住了,於九月十日辰時二刻病逝。
幹隆帝悲極反怒,接受不了自己的髮妻這麽早離開自己,一時間收拾了不少『不敬』皇後的臣子和阿哥,皇太後同樣悲切自己沒了一個好兒媳,但日子還是得往前過,沒過半年,等富察皇後的喪禮辦好後,這繼後之事得提上議程了。
介於聖祖爺都是從宮妃中提拔繼後的,皇帝沒想著去貴女中選一個皇後進宮。
於是他便仿著聖祖爺的做法,跟自己的皇額娘商量起後宮妃子中誰為繼後。
這宮裏符合人選的倒是不多,皇太後道:「令貴妃魏佳氏,嫻妃那拉氏,晉妃富察氏,還有前不久剛進宮的舒嬪葉赫那拉氏,不過葉赫那拉氏位份過低、資歷太淺,暫時不考慮。」
至於為何晉妃同樣資歷淺,還為繼後人選,皇太後也是看在元後的份上才提及這晉妃的。
幹隆閉著眼睛道:「晉妃……不做考慮。」
皇太後瞭然道:「那就魏佳氏和那拉氏吧,不過魏佳氏的娘家仍是漢軍正藍旗,而那拉氏一族卻是滿洲鑲藍旗,但不論娘家,魏佳氏身份比那拉氏高出不少,為先帝親封的貴妃,為先帝特許的滿洲正黃旗,那拉氏族人是滿洲鑲藍旗,她便是滿洲鑲藍旗。」
皇太後的意思可謂明顯,魏佳氏母家固然是漢軍旗又如何,先帝讓魏佳氏抬旗,那魏佳氏便是正兒八經的滿洲格格了,而且那拉氏一族為滿洲下五旗,當了皇後以後照樣得被皇上抬旗,她是傾向讓自己看大的格格當了繼後的。
隻是這一切都得看皇帝定奪,皇太後不會為了偏袒自己看好的格格跟自己兒子唱反調的,她是因為兒子才有了今天的地位。
魏佳氏和那拉氏……在皇帝心裏,這兩人各有優缺點,兩人的家族也各有被他看中的地方,魏佳氏家族雖是漢軍旗,但族裏有人做到了高官之位,那拉氏的家族就稍遜一籌,但那拉氏一族為滿洲旗,這是魏氏一族比不得的。
第253章
最終皇帝還是往顧全大局的角度想了,若是講究些,這兩位宮妃的家族都不是什麽名門望族。
但他在選其一為繼後時,都會為其抬旗,若是魏氏一族,便直接抬進滿洲正黃旗,若那拉氏一族,便將滿洲下五旗抬進滿洲上三旗。
皇帝還是傾向嫻妃那拉氏的,畢竟嫻妃確確實實家族都是滿洲旗人氏的,但嫻妃在他心裏也隻有這一個優勢,嫻妃嫁給他這麽多年,他對嫻妃向來興致淡淡,而令貴妃魏佳氏掌管過宮務的,容貌也挺得他心意,但顯然選皇後不能單看容貌。
不過……皇帝眼裏閃過一抹思慮,若是具體說來,這兩人都是皇阿瑪選給他的側妃,魏佳氏還是皇阿瑪定下的貴妃,被皇阿瑪親自定下身份,這是隻有元後才有過的待遇。
看在這點上,哪怕是魏佳氏在家世上不比那拉氏,也足以彌補許多了。
皇帝閉了閉眼,又重新睜開,「皇額娘,就讓魏佳氏為後吧,朕需要能掌管後宮權之人,魏佳氏進宮多年都為貴妃,身份一直在後宮妃子之上,若是讓她為後,足以服眾,嫻妃……還不到執掌後宮的程度。」
他其實還想要一個嫡子的,隻是怕那拉氏這麽多年都沒有生下一個孩子,今後沒法給他添一個嫡子了。
而魏氏一族家族子弟興旺,看在這點上,他確實是偏向魏佳氏的。
但拋開這些,魏佳氏這些年盡心盡力幫扶皇後,無怨無悔,早就是形同宮中副後的存在了。
「你可決定好了?」皇太後心裏一喜,她沒怎麽接觸過嫻妃,當然不會盼著嫻妃成為她正經的兒媳婦了,她要盼也隻盼著令貴妃當她兒媳婦,能真真正正叫她一聲皇額娘。
「朕決定的事不會反悔。」幹隆淡淡道,既然決定了要封後,他就不會閑著什麽事都不幹,「奉朕旨令,將令貴妃魏佳氏封為皇貴妃,攝六宮事。」
「是,萬歲爺。」
定下繼後這事後,內務府行動很快,將皇貴妃服製備好。
其他妃子見到此幕,紛紛都驚異了。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她緩緩嘆了口氣,她無論如何都想不到她有一天得讓自己的妹妹進宮固寵,但是她這身子越發虛弱了,她是不得不讓堂妹幫她一把了,「本宮跟皇上說過了,皇上說等你進宮了就封你為妃位。」
她揉了揉眉眼,心酸難耐。
不久後,皇上還真納了這位富察格格為妃,封號為晉,進宮後就排在四妃之末,也算得上是皇上對富察一族的重視了,宮中有了一後還封一妃。
但李沐能看出皇上對富察一族的親密程度是不比以往了。
而且富察皇後的身子以肉眼程度慢慢變得虛弱,自從嫁給皇上以後,富察皇後就生了四個孩子,但最終能保住的孩子隻有固倫和敬公主。
李沐知道自己等來的時機不會太遠了,這些年自己跟富察皇後不甚親近,或者說跟任何一個妃子都不親近,跟皇上也不親近,就是怕有一天看到她們的命運時,會忍不住為之觸動。
在她看來,幹隆後宮的妃子們下場好的並不多,大多都在年紀輕輕時就香消玉損了。
她接近皇太後,足以在宮裏打發時間了,她知道皇太後的壽命很長。
幹隆十一年時,在安排完自己堂妹的歸屬後,富察皇後終於撐不住了,於九月十日辰時二刻病逝。
幹隆帝悲極反怒,接受不了自己的髮妻這麽早離開自己,一時間收拾了不少『不敬』皇後的臣子和阿哥,皇太後同樣悲切自己沒了一個好兒媳,但日子還是得往前過,沒過半年,等富察皇後的喪禮辦好後,這繼後之事得提上議程了。
介於聖祖爺都是從宮妃中提拔繼後的,皇帝沒想著去貴女中選一個皇後進宮。
於是他便仿著聖祖爺的做法,跟自己的皇額娘商量起後宮妃子中誰為繼後。
這宮裏符合人選的倒是不多,皇太後道:「令貴妃魏佳氏,嫻妃那拉氏,晉妃富察氏,還有前不久剛進宮的舒嬪葉赫那拉氏,不過葉赫那拉氏位份過低、資歷太淺,暫時不考慮。」
至於為何晉妃同樣資歷淺,還為繼後人選,皇太後也是看在元後的份上才提及這晉妃的。
幹隆閉著眼睛道:「晉妃……不做考慮。」
皇太後瞭然道:「那就魏佳氏和那拉氏吧,不過魏佳氏的娘家仍是漢軍正藍旗,而那拉氏一族卻是滿洲鑲藍旗,但不論娘家,魏佳氏身份比那拉氏高出不少,為先帝親封的貴妃,為先帝特許的滿洲正黃旗,那拉氏族人是滿洲鑲藍旗,她便是滿洲鑲藍旗。」
皇太後的意思可謂明顯,魏佳氏母家固然是漢軍旗又如何,先帝讓魏佳氏抬旗,那魏佳氏便是正兒八經的滿洲格格了,而且那拉氏一族為滿洲下五旗,當了皇後以後照樣得被皇上抬旗,她是傾向讓自己看大的格格當了繼後的。
隻是這一切都得看皇帝定奪,皇太後不會為了偏袒自己看好的格格跟自己兒子唱反調的,她是因為兒子才有了今天的地位。
魏佳氏和那拉氏……在皇帝心裏,這兩人各有優缺點,兩人的家族也各有被他看中的地方,魏佳氏家族雖是漢軍旗,但族裏有人做到了高官之位,那拉氏的家族就稍遜一籌,但那拉氏一族為滿洲旗,這是魏氏一族比不得的。
第253章
最終皇帝還是往顧全大局的角度想了,若是講究些,這兩位宮妃的家族都不是什麽名門望族。
但他在選其一為繼後時,都會為其抬旗,若是魏氏一族,便直接抬進滿洲正黃旗,若那拉氏一族,便將滿洲下五旗抬進滿洲上三旗。
皇帝還是傾向嫻妃那拉氏的,畢竟嫻妃確確實實家族都是滿洲旗人氏的,但嫻妃在他心裏也隻有這一個優勢,嫻妃嫁給他這麽多年,他對嫻妃向來興致淡淡,而令貴妃魏佳氏掌管過宮務的,容貌也挺得他心意,但顯然選皇後不能單看容貌。
不過……皇帝眼裏閃過一抹思慮,若是具體說來,這兩人都是皇阿瑪選給他的側妃,魏佳氏還是皇阿瑪定下的貴妃,被皇阿瑪親自定下身份,這是隻有元後才有過的待遇。
看在這點上,哪怕是魏佳氏在家世上不比那拉氏,也足以彌補許多了。
皇帝閉了閉眼,又重新睜開,「皇額娘,就讓魏佳氏為後吧,朕需要能掌管後宮權之人,魏佳氏進宮多年都為貴妃,身份一直在後宮妃子之上,若是讓她為後,足以服眾,嫻妃……還不到執掌後宮的程度。」
他其實還想要一個嫡子的,隻是怕那拉氏這麽多年都沒有生下一個孩子,今後沒法給他添一個嫡子了。
而魏氏一族家族子弟興旺,看在這點上,他確實是偏向魏佳氏的。
但拋開這些,魏佳氏這些年盡心盡力幫扶皇後,無怨無悔,早就是形同宮中副後的存在了。
「你可決定好了?」皇太後心裏一喜,她沒怎麽接觸過嫻妃,當然不會盼著嫻妃成為她正經的兒媳婦了,她要盼也隻盼著令貴妃當她兒媳婦,能真真正正叫她一聲皇額娘。
「朕決定的事不會反悔。」幹隆淡淡道,既然決定了要封後,他就不會閑著什麽事都不幹,「奉朕旨令,將令貴妃魏佳氏封為皇貴妃,攝六宮事。」
「是,萬歲爺。」
定下繼後這事後,內務府行動很快,將皇貴妃服製備好。
其他妃子見到此幕,紛紛都驚異了。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