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原身生母舒舒覺羅氏也被她包括在內,雖說舒舒覺羅氏因為嫡額娘打小將原身抱走的緣故,與原身感情並不親近,可生恩是無法隔斷的,李沐就當是替原身照顧好舒舒覺羅氏了。
「嫡額娘,您說的女兒都明白的,女兒進宮以後會謹慎行事,您請放心吧。」
覺羅氏點了點頭,這些年提心弔膽的事總算能放下來了,隻要她女兒好好的,那赫舍裏氏為妃又與她何關,最好她女兒夢中遭遇的事情都讓那赫舍裏氏體驗一遍。
不過還是得防著些,在女兒進宮前,後宮之事都不得與女兒有一絲一毫的關係,免得惹禍上身。
第160章
女兒不記得宮裏麵會發生的事,但她可是清清楚楚記得,到時候無論皇上子嗣會不會夭折,那都得與鈕祜祿氏沒有任何關係,她隻管女兒進宮後的事。
覺羅氏思來想去,還是讓人時刻打聽宮內之事,得等到合適的時機才讓皇上迎娶二格格進宮,以女兒的年紀,準備婚事,準備個四五年都不成問題,還是先避開宮裏的禍事吧。
紫禁城內
如今宮裏麵就數赫舍裏氏的位份高,因此她受寵的日子也最多,隻是皇帝到底年紀不大,太皇太後關注皇帝身體,因此赫舍裏氏實際上受寵的日子細細算起來並不算多,頂多隻是比起宮裏麵的庶妃更好一些罷了。
赫舍裏氏苦心經營在宮中的地位,跟李沐的嫡額娘心思差不多,既是重視那些庶妃帶來的威脅,但實際上也不那麽在意她們的存在,因此是對她們奉行打一巴掌揉三揉的態度。
那些庶妃都是人精,哪能不明白赫舍裏氏的做法,但明白是一迴事,自己心裏憋氣就是另一迴事了,妃位對於庶妃而言是高不可攀的高峰,既然目前沒法抗衡,那就在別的方麵反抗便是了。
於是,在康熙六年時,庶妃馬佳氏有孕了。
太皇太後大喜,皇上有後就代表皇上離親政更進一步了,而後宮妃子有酸有妒,暗恨馬佳氏肚子裏的孩子怎麽就沒有投胎到她們身上。
赫舍裏氏心裏麵說不難受那是不可能的,皇後之位丟失了,難不成皇上的長子之位也得被那馬佳氏給包攬嗎?她堂堂赫舍裏氏一族精心培養的貴女,怎麽就淪落到這個地步了,她侍寢的日子還比馬佳氏多呢。
但重擊顯然不止這點,在康熙六年時,那赫舍裏索尼總算熬不住了,作為三代元老於朝中去世,赫舍裏氏知道這事後,麵色蒼白,她瑪法沒了,從今往後她在宮裏的又一重保障沒了。
若是她這會兒是皇後,她地位絕對不會被動搖,瑪法去世了,還有三叔在朝廷,皇上為了中宮之主的麵子定會提拔三叔身份,可是如今就沒那麽容易了。
康熙六年底,庶妃馬佳氏果真生下皇上長子,皇上高興之下給長子取名為承瑞。
赫舍裏氏即便遭受再大的打擊,在麵對後宮妃子阿哥的威脅時,還是強打起精神,去討好皇上,熟悉皇上喜好,終究是在康熙七年時懷上身孕了,不過彼時也有一個庶妃張氏懷上身孕。
但妃位和庶妃所出的子嗣地位完全不同,那張氏還是漢軍旗出身,不比庶妃馬佳氏,更不比赫舍裏氏,這會兒的皇帝還沒有經歷喪子之痛,自是像自己那些先祖一樣對赫舍裏氏所出的子嗣更看重幾分。
在康熙七年底,庶妃張氏生下皇上長女,赫舍裏氏鬆了一口氣,在康熙八年初,赫舍裏氏生下皇上第二子,皇上大喜,給次子取名為承祜。
宮裏的赫舍裏氏有了在宮裏行走的底氣,宮外的赫舍裏氏更是恨不得敲鑼打鼓,就算被鈕祜祿氏奪得後位,他們赫舍裏氏精心培養的貴女也不是沒有能耐的。
隻是這會兒鈕祜祿氏一族確實沒心思搭理赫舍裏氏。
原因便是他們族裏的女兒要出嫁了,在康熙九年時。
康熙對自己迎娶皇後這事非常重視,在娶妻後,他就能正式親政了,況且皇後是他妻子,跟後宮妃子是不一樣的。
在府中歡喜鼓舞、熱鬧非凡的一片敲鑼打鼓聲中,李沐進宮之事已在籌備中了。
隻是趕在進宮前夕,宮裏麵發生大事了——
庶妃馬佳氏所出之子承瑞夭折了。
緊接著,赫舍裏氏一族引以為傲的阿哥承祜也在承瑞夭折後不過半個月也跟著沒了。
再然後便是那庶妃張氏的大格格跟著病逝了。
這一樁接一件的大事,都是有關宮裏子嗣夭折之事,還是趕在皇後進宮之前。
李沐聽到這個消息後,心道還真是巧合啊,她是不是得慶幸自己沒有在進宮後那些人才一一沒了子嗣,所幸嫡額娘對宮中之事防範得緊,這些年下來,鈕祜祿氏一族都是緊閉房門,除了出入朝廷,對後宮之事漠不關心,不然還真有人拿著做文章了。
嫡夫人覺羅氏對宮裏這種巧合沒有興趣,她隻恨那些人什麽時候不走,偏偏在自己女兒進宮前,衝撞女兒福氣!
果不其然,赫舍裏氏一族恨得咬牙切齒,想將鍋推到鈕祜祿氏這邊時,皇上強忍著悲痛繼續迎娶皇後進宮,宮裏麵一點謠言都傳不出來,赫舍裏氏一族想說胡話也得看看現在是什麽時候,一身氣焰都被皇上這般重視的態度給憋得說不出話來了。
庶妃馬佳氏和張氏隻顧得悲痛,對宮裏來了一位後宮之主不甚上心。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嫡額娘,您說的女兒都明白的,女兒進宮以後會謹慎行事,您請放心吧。」
覺羅氏點了點頭,這些年提心弔膽的事總算能放下來了,隻要她女兒好好的,那赫舍裏氏為妃又與她何關,最好她女兒夢中遭遇的事情都讓那赫舍裏氏體驗一遍。
不過還是得防著些,在女兒進宮前,後宮之事都不得與女兒有一絲一毫的關係,免得惹禍上身。
第160章
女兒不記得宮裏麵會發生的事,但她可是清清楚楚記得,到時候無論皇上子嗣會不會夭折,那都得與鈕祜祿氏沒有任何關係,她隻管女兒進宮後的事。
覺羅氏思來想去,還是讓人時刻打聽宮內之事,得等到合適的時機才讓皇上迎娶二格格進宮,以女兒的年紀,準備婚事,準備個四五年都不成問題,還是先避開宮裏的禍事吧。
紫禁城內
如今宮裏麵就數赫舍裏氏的位份高,因此她受寵的日子也最多,隻是皇帝到底年紀不大,太皇太後關注皇帝身體,因此赫舍裏氏實際上受寵的日子細細算起來並不算多,頂多隻是比起宮裏麵的庶妃更好一些罷了。
赫舍裏氏苦心經營在宮中的地位,跟李沐的嫡額娘心思差不多,既是重視那些庶妃帶來的威脅,但實際上也不那麽在意她們的存在,因此是對她們奉行打一巴掌揉三揉的態度。
那些庶妃都是人精,哪能不明白赫舍裏氏的做法,但明白是一迴事,自己心裏憋氣就是另一迴事了,妃位對於庶妃而言是高不可攀的高峰,既然目前沒法抗衡,那就在別的方麵反抗便是了。
於是,在康熙六年時,庶妃馬佳氏有孕了。
太皇太後大喜,皇上有後就代表皇上離親政更進一步了,而後宮妃子有酸有妒,暗恨馬佳氏肚子裏的孩子怎麽就沒有投胎到她們身上。
赫舍裏氏心裏麵說不難受那是不可能的,皇後之位丟失了,難不成皇上的長子之位也得被那馬佳氏給包攬嗎?她堂堂赫舍裏氏一族精心培養的貴女,怎麽就淪落到這個地步了,她侍寢的日子還比馬佳氏多呢。
但重擊顯然不止這點,在康熙六年時,那赫舍裏索尼總算熬不住了,作為三代元老於朝中去世,赫舍裏氏知道這事後,麵色蒼白,她瑪法沒了,從今往後她在宮裏的又一重保障沒了。
若是她這會兒是皇後,她地位絕對不會被動搖,瑪法去世了,還有三叔在朝廷,皇上為了中宮之主的麵子定會提拔三叔身份,可是如今就沒那麽容易了。
康熙六年底,庶妃馬佳氏果真生下皇上長子,皇上高興之下給長子取名為承瑞。
赫舍裏氏即便遭受再大的打擊,在麵對後宮妃子阿哥的威脅時,還是強打起精神,去討好皇上,熟悉皇上喜好,終究是在康熙七年時懷上身孕了,不過彼時也有一個庶妃張氏懷上身孕。
但妃位和庶妃所出的子嗣地位完全不同,那張氏還是漢軍旗出身,不比庶妃馬佳氏,更不比赫舍裏氏,這會兒的皇帝還沒有經歷喪子之痛,自是像自己那些先祖一樣對赫舍裏氏所出的子嗣更看重幾分。
在康熙七年底,庶妃張氏生下皇上長女,赫舍裏氏鬆了一口氣,在康熙八年初,赫舍裏氏生下皇上第二子,皇上大喜,給次子取名為承祜。
宮裏的赫舍裏氏有了在宮裏行走的底氣,宮外的赫舍裏氏更是恨不得敲鑼打鼓,就算被鈕祜祿氏奪得後位,他們赫舍裏氏精心培養的貴女也不是沒有能耐的。
隻是這會兒鈕祜祿氏一族確實沒心思搭理赫舍裏氏。
原因便是他們族裏的女兒要出嫁了,在康熙九年時。
康熙對自己迎娶皇後這事非常重視,在娶妻後,他就能正式親政了,況且皇後是他妻子,跟後宮妃子是不一樣的。
在府中歡喜鼓舞、熱鬧非凡的一片敲鑼打鼓聲中,李沐進宮之事已在籌備中了。
隻是趕在進宮前夕,宮裏麵發生大事了——
庶妃馬佳氏所出之子承瑞夭折了。
緊接著,赫舍裏氏一族引以為傲的阿哥承祜也在承瑞夭折後不過半個月也跟著沒了。
再然後便是那庶妃張氏的大格格跟著病逝了。
這一樁接一件的大事,都是有關宮裏子嗣夭折之事,還是趕在皇後進宮之前。
李沐聽到這個消息後,心道還真是巧合啊,她是不是得慶幸自己沒有在進宮後那些人才一一沒了子嗣,所幸嫡額娘對宮中之事防範得緊,這些年下來,鈕祜祿氏一族都是緊閉房門,除了出入朝廷,對後宮之事漠不關心,不然還真有人拿著做文章了。
嫡夫人覺羅氏對宮裏這種巧合沒有興趣,她隻恨那些人什麽時候不走,偏偏在自己女兒進宮前,衝撞女兒福氣!
果不其然,赫舍裏氏一族恨得咬牙切齒,想將鍋推到鈕祜祿氏這邊時,皇上強忍著悲痛繼續迎娶皇後進宮,宮裏麵一點謠言都傳不出來,赫舍裏氏一族想說胡話也得看看現在是什麽時候,一身氣焰都被皇上這般重視的態度給憋得說不出話來了。
庶妃馬佳氏和張氏隻顧得悲痛,對宮裏來了一位後宮之主不甚上心。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