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臉色慘白,急忙將太醫叫過來。
當李沐趕到時,對麵前這一幕也非常震驚,她還以為能讓皇太極全了死在海蘭珠床上的願望,結果卻是沒死,但效果也跟死了差不多了。
經太醫診斷,皇上的麵部完全動不了,下半身也毫無知覺,用李沐能理解的詞來講述,就是中風偏癱了。
雖然結果跟李沐想的不一樣,但是效果卻是相差不大的,都能讓博果爾順利繼承其皇位。
皇室宗親在得知皇帝中風了,哪還坐得住,這不得快快讓新一任繼承人繼承皇位嗎,大清現在可容不得一個中風的皇帝。
博果爾今年剛剛九歲,年齡雖小了點,但進退得宜,又有名正言順的皇太子身份,是宗親們心裏合格的繼承人,宗親們商量許久,在皇太極麵前也勸了許久,即便明眼人在看到皇太極這副模樣時都會下意識退下,不敢惹怒皇上。
但宗親們都是帶兵打仗過來的,不怕皇太極所謂可怖的眼神,而且皇太極現在都半身不遂了,也說不出話來了,如何當得了大清的君主,最終還是由在宗親中德高望重的代善做主,各八旗旗主擁立博果爾上位,於年底時在盛京皇宮舉行登基大典。
登基那一日,李沐親眼看著自己打小撫養長大的兒子登基,小小的少年郎仿佛已經學會扛著重擔了,神色非一般堅毅,不會再向皇額娘顯露出一絲一毫的膽怯。
李沐也在小少年朗朗言語下被冊封為皇太後,兩位女兒成了大清的固倫長公主,大女兒為固倫溫莊長公主,小女兒則是固倫端靖長公主。
而皇太極則是成了太上皇,在李沐的刻意安排下,海蘭珠仍在他身邊伺候,皇太極今後能和他心愛之人永相伴了。
第102章
江山改朝換代了,博果爾即便是小小少年郎,有著名正言順的正統身份,也開始正兒八經處理政事了,李沐在這點上雖說不上是多精通政事,但在一些小事上是能給孩子見解的。
像是大力發展幾個兄弟的感情,尤其是大阿哥豪格的,在博果爾繼位的前提下,豪格已經沒有繼承皇太極皇位的可能,因此,豪格等人就是博果爾最直接的權力擁戴者,當然,李沐也將自己早些年發展的勢力交給博果爾了。
當然,這期間的頭頭道道也跟博果爾說過了,在說到太上皇偏袒曾經的東宮福晉偏袒到恨不得將她親生的孩子博果爾送給海蘭珠時,博果爾都氣得想掀桌子了。
「皇阿瑪真是糊塗,那海蘭珠還害過朕,皇阿瑪還想傷我們母子倆,豈止是可惡。」在這一刻,博果爾對自己父親的仰慕都消散而空。
他打小跟隨皇額娘長大,最是明白皇額娘對他的用心良苦,而皇阿瑪什麽都不在意,隻是因為一個寵妃吹的枕頭風就想給他換個生母,毫無道理可言。
他冷靜下來,看向皇額娘,目光中含著憧憬,「皇額娘,您要相信兒子,兒子知道您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兒子好,您不必向兒子解釋您為何會接觸到朝廷權力,兒子都明白的,皇額娘,倘若兒子有一天懷疑您對兒子的用心,那兒子就是畜生不如,也不配當您的兒子了。」
博果爾將臉放在李沐手心蹭著,李沐微愣,心思有些複雜,她當然是為了避免發生福臨跟布木布泰母子相愛相殺的局麵發生才刻意在博果爾麵前解釋,言說自己的身不由己,畢竟再親密的母子,在涉及到權力鬥爭時,都麵目全非,而她又不是這裏土生土長的人,對這裏的權力沒有任何執念。
對現在的她來說,能順順利利完成任務就是最好的結局,她對母子相殘沒有任何興趣。
她看著博果爾的模樣,勉強能放心下來,專心指導博果爾的帝王心術了,她對這方麵的知識不是非常通曉,可總比身心都放在海蘭珠身上的皇太極好——皇太極平時壓根對博果爾這個皇太子沒多少教導的心思,她能教一點是一點,大不了她們母子還有試錯的機會。
李沐母子倆忙於朝廷政事時,那太上皇以及太上皇的寵妃的下場似乎不怎麽好。
曾經為皇太極寵幸過的妃子都前去看過太上皇如今形如廢人的模樣,而仗著皇太極作威作福的海蘭珠此時終於體會到一絲害怕了,她再沒了耀武揚威的權勢,還得要伺候一個廢人,即便那個廢人是她的夫君,但她萬萬不想將年華都耗費在皇太極身上。
在一次娜木鍾前來察看皇太極,還煞有其事的說起博果爾接手皇位以後,和皇太後將盛京打點的有條不紊時,她看見皇太極激動的嗚嗚出聲,嘴角勾笑,又繼續說起這些事,在她話語中,曾經為帝王的皇太極在朝廷中的痕跡完全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極為英勇的新帝博果爾。
娜木鍾前後跟過兩個野心勃勃的男人,自然明白什麽樣的話最能刺激到皇太極,在每日刺激完了以後,她照常離開,隻是這次跟以往有些不一樣了。
她看見海蘭珠突然就跪在她麵前,想讓她去哲哲麵前求情,說她不是故意的,她從來都沒想過要讓博果爾記在她名下的,都是皇上太過寵愛她,害怕她今後沒有依靠的兒子,非得將博果爾記在她名下的。
皇太極此時突然情緒異常激動,眼睛瞪大,唔唔唔了半天,仿佛非常認同海蘭珠的話。
娜木鍾見到這一幕哪還有心思搭理海蘭珠,轉頭就將這事告訴哲哲了,她現在在哲哲和博果爾身邊討生活,有關哲哲的事自然頭一時間告訴哲哲,然後自己明哲保身,躲一邊去了。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當李沐趕到時,對麵前這一幕也非常震驚,她還以為能讓皇太極全了死在海蘭珠床上的願望,結果卻是沒死,但效果也跟死了差不多了。
經太醫診斷,皇上的麵部完全動不了,下半身也毫無知覺,用李沐能理解的詞來講述,就是中風偏癱了。
雖然結果跟李沐想的不一樣,但是效果卻是相差不大的,都能讓博果爾順利繼承其皇位。
皇室宗親在得知皇帝中風了,哪還坐得住,這不得快快讓新一任繼承人繼承皇位嗎,大清現在可容不得一個中風的皇帝。
博果爾今年剛剛九歲,年齡雖小了點,但進退得宜,又有名正言順的皇太子身份,是宗親們心裏合格的繼承人,宗親們商量許久,在皇太極麵前也勸了許久,即便明眼人在看到皇太極這副模樣時都會下意識退下,不敢惹怒皇上。
但宗親們都是帶兵打仗過來的,不怕皇太極所謂可怖的眼神,而且皇太極現在都半身不遂了,也說不出話來了,如何當得了大清的君主,最終還是由在宗親中德高望重的代善做主,各八旗旗主擁立博果爾上位,於年底時在盛京皇宮舉行登基大典。
登基那一日,李沐親眼看著自己打小撫養長大的兒子登基,小小的少年郎仿佛已經學會扛著重擔了,神色非一般堅毅,不會再向皇額娘顯露出一絲一毫的膽怯。
李沐也在小少年朗朗言語下被冊封為皇太後,兩位女兒成了大清的固倫長公主,大女兒為固倫溫莊長公主,小女兒則是固倫端靖長公主。
而皇太極則是成了太上皇,在李沐的刻意安排下,海蘭珠仍在他身邊伺候,皇太極今後能和他心愛之人永相伴了。
第102章
江山改朝換代了,博果爾即便是小小少年郎,有著名正言順的正統身份,也開始正兒八經處理政事了,李沐在這點上雖說不上是多精通政事,但在一些小事上是能給孩子見解的。
像是大力發展幾個兄弟的感情,尤其是大阿哥豪格的,在博果爾繼位的前提下,豪格已經沒有繼承皇太極皇位的可能,因此,豪格等人就是博果爾最直接的權力擁戴者,當然,李沐也將自己早些年發展的勢力交給博果爾了。
當然,這期間的頭頭道道也跟博果爾說過了,在說到太上皇偏袒曾經的東宮福晉偏袒到恨不得將她親生的孩子博果爾送給海蘭珠時,博果爾都氣得想掀桌子了。
「皇阿瑪真是糊塗,那海蘭珠還害過朕,皇阿瑪還想傷我們母子倆,豈止是可惡。」在這一刻,博果爾對自己父親的仰慕都消散而空。
他打小跟隨皇額娘長大,最是明白皇額娘對他的用心良苦,而皇阿瑪什麽都不在意,隻是因為一個寵妃吹的枕頭風就想給他換個生母,毫無道理可言。
他冷靜下來,看向皇額娘,目光中含著憧憬,「皇額娘,您要相信兒子,兒子知道您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兒子好,您不必向兒子解釋您為何會接觸到朝廷權力,兒子都明白的,皇額娘,倘若兒子有一天懷疑您對兒子的用心,那兒子就是畜生不如,也不配當您的兒子了。」
博果爾將臉放在李沐手心蹭著,李沐微愣,心思有些複雜,她當然是為了避免發生福臨跟布木布泰母子相愛相殺的局麵發生才刻意在博果爾麵前解釋,言說自己的身不由己,畢竟再親密的母子,在涉及到權力鬥爭時,都麵目全非,而她又不是這裏土生土長的人,對這裏的權力沒有任何執念。
對現在的她來說,能順順利利完成任務就是最好的結局,她對母子相殘沒有任何興趣。
她看著博果爾的模樣,勉強能放心下來,專心指導博果爾的帝王心術了,她對這方麵的知識不是非常通曉,可總比身心都放在海蘭珠身上的皇太極好——皇太極平時壓根對博果爾這個皇太子沒多少教導的心思,她能教一點是一點,大不了她們母子還有試錯的機會。
李沐母子倆忙於朝廷政事時,那太上皇以及太上皇的寵妃的下場似乎不怎麽好。
曾經為皇太極寵幸過的妃子都前去看過太上皇如今形如廢人的模樣,而仗著皇太極作威作福的海蘭珠此時終於體會到一絲害怕了,她再沒了耀武揚威的權勢,還得要伺候一個廢人,即便那個廢人是她的夫君,但她萬萬不想將年華都耗費在皇太極身上。
在一次娜木鍾前來察看皇太極,還煞有其事的說起博果爾接手皇位以後,和皇太後將盛京打點的有條不紊時,她看見皇太極激動的嗚嗚出聲,嘴角勾笑,又繼續說起這些事,在她話語中,曾經為帝王的皇太極在朝廷中的痕跡完全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極為英勇的新帝博果爾。
娜木鍾前後跟過兩個野心勃勃的男人,自然明白什麽樣的話最能刺激到皇太極,在每日刺激完了以後,她照常離開,隻是這次跟以往有些不一樣了。
她看見海蘭珠突然就跪在她麵前,想讓她去哲哲麵前求情,說她不是故意的,她從來都沒想過要讓博果爾記在她名下的,都是皇上太過寵愛她,害怕她今後沒有依靠的兒子,非得將博果爾記在她名下的。
皇太極此時突然情緒異常激動,眼睛瞪大,唔唔唔了半天,仿佛非常認同海蘭珠的話。
娜木鍾見到這一幕哪還有心思搭理海蘭珠,轉頭就將這事告訴哲哲了,她現在在哲哲和博果爾身邊討生活,有關哲哲的事自然頭一時間告訴哲哲,然後自己明哲保身,躲一邊去了。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