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妃聞言手上下意識的一緊,長長的護甲將她手上的嫩肉戳痛了,一臉不善的看著花襲人「你就不怕養虎為患。」
她能忍受不去打壓得寵的嬪妃,但卻不許任何人騎在她頭上。
「本宮能將她捧上去,自然也能將她踹下來,就隻看姐姐配不配合了。」
花襲人一臉挑釁的看著華妃「姐姐就對自己的魅力那麽的不自信?」
不等華妃迴答,花襲人就笑了,笑得一臉高深莫測「這後宮,能容得下寵妃,卻容不下專寵。
董鄂妃就是最好的例子紅顏薄命,沈貴人若是連續得寵,姐姐信不信不用咱們出手就會有人收拾她,皇後娘娘可指望著憑著莞常在那張臉將咱們這些寵妃一網打盡了,而不是有人專寵。」
這些話讓華妃很生氣很想衝著花襲人噴過去,隻是她到底沒有失去理智,想到之前曹貴人分析華妃艱難的咽下口中的怒氣,惡狠狠的看著花襲人道:「本宮就再信妹妹一次,希望妹妹不要讓本宮失望!」
曹貴人說的有理,莞常在對於自己來說是個大威脅,可對於容妃來說未嚐不也是一個大威脅。
容妃既然已經選擇和她們聯手對付莞常在,那麽有些事情她們不用親力親為,隻坐在一旁看好戲就好。
「必然不會讓姐姐失望的。」花襲人迴以微笑。
兩人在宮道分開,各自迴宮。
太後的動作很迅速,很快就派了人到東西六宮宣懿旨,然後就讓嬤嬤們宣讀宮規,沒了還讓每個嬪妃都領了一本厚厚的宮規方便溫故知新。
後麵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開始清洗後宮那些手下敗將的殘餘勢力,皇上也被太後叫到壽康宮去了,太後也不知道和皇上皇後說了什麽話,總之後宮漸漸的往花襲人設想的嚴肅規矩森嚴的方向發展著,雖還沒達到花襲人設想的地步,但比以前好多了。
總不會發生宮妃莫名其妙的在禦花園遇到一個男人還「無知」的認為是果郡王,也不會發生宮女可以不拿管事娘娘的腰牌就能一溜煙的皇宮四處亂跑的事。
這些規矩原本在先帝時期後宮就是按此執行的,因此太後並未察覺到這是花襲人在刻意針對甄嬛,再加上花襲人時不時的帶四阿哥弘昐來太後這裏刷刷存在感,太後對花襲人的感覺還行。
然而後宮的其他人的想法就完全不一樣了,老人不用說,昨天容妃和華妃一唱一和的給了皇後沒臉的事情大家都還歷歷在目了,大家都還等著太後出山後找兩人算帳,大家在一旁看好戲了。
沒想到今天出了莞常在被溫太醫下/藥的事情後,太後竟然打起了鮮明旗幟支持容妃和華妃的做法,若不是之後太後又是留皇後用膳又是賜皇後東西,還讓皇上留宿景仁宮,大家還以為皇後在太後那裏失寵了。
新人那就更不用說,如今新入宮的新人都還未侍寢,一點依仗都沒有,見容妃和華妃如此勢大太後竟然還支持,不說原本就安分聰明的幾人,就是一向咋唿的夏常在也龜縮了起來,不敢有什麽動作。
沈眉莊和甄嬛在接到太後懿旨的時候臉色蒼白,蓋因容妃和華妃之前就說她們不懂規矩還被罰抄了宮規,這在兩人眼裏看來就是針對自己。
尤其是甄嬛,溫太醫給她開的藥雖然不傷及根基但卻讓人渾身不舒服,再加上溫家全家被滿門抄斬的事情讓甄嬛心裏背了負擔,甄嬛還想著依靠皇後打壓報復容妃了,沒想到太後竟然會下這樣的懿旨,實在是讓甄嬛嘔得想要吐血。
安陵容倒是沒沈眉莊和甄嬛那樣又羞又氣又怒又怕的複雜心理,她現在倒是堅定了心中的一個念頭,那就是一定要討好太後娘娘。
雖說是小戶出身,但安陵容嘴的確很會說話,在加上她也能忍也有毅力。
將華妃罰她抄的兩遍宮規抄完後,就風吹雨打都不動搖的每天都去壽康宮請安,她不能展示她調香的手藝,但安陵容拿的出手的還有刺繡,太後喜佛安陵容就從這方麵入手,不但刻苦鑽研佛經還繡了不少東西孝敬太後,小半個月後倒是成功入了太後的眼。
太後姓烏雅,原本是包衣,後來得寵生子封妃抬旗,才變成了滿人。
封妃後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太後和烏拉那拉氏連了宗,沒少受其幫助,因此現在皇後隻能姓烏拉那拉。
但正是因為如此,太後並未嫌棄安陵容家世低微,再加上安陵容的確很會討人喜歡嘴又甜,又懂佛經,倒是得了太後一分真心。
也因此在皇上很不正常猶如入了魔似的,連續召沈貴人侍寢小半個月後,太後出手了,推出去的就是安陵容,而這會兒皇上對沈眉莊的「迷戀」也正好到期。
第39章 請安風波
有了太後的看重安陵容倒是沒有像劇情裏那樣杯具的被完璧歸趙送迴,羞紅著臉,第二天一大早就去了景仁宮給皇後請安。
皇後原本以為這批新人裏甄嬛會最得寵畢竟她臉會長呀,可沒想到竟然殺出一個沈眉莊來。
當年在王府裏華妃也不過寵愛了七天,容妃也隻有五天,沈貴人竟然連續侍寢了小半個月,前天是初一皇上竟然沒有去景仁宮還是留在了皇上特意為沈貴人取名的存菊堂裏,簡直是打了皇後的臉,讓皇後恨死她了。
雖然之後沈貴人向自己請罪過,可皇後還是不原諒,不單單是因為當場就被華妃諷刺自己「軟弱無能」,還因為沈貴人竟然和甄嬛交好,一旦甄嬛病好侍寢,兩人聯手,到時候不說她這個原本就無寵無子的皇後,恐怕就連得寵的容妃華妃也要靠邊站。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她能忍受不去打壓得寵的嬪妃,但卻不許任何人騎在她頭上。
「本宮能將她捧上去,自然也能將她踹下來,就隻看姐姐配不配合了。」
花襲人一臉挑釁的看著華妃「姐姐就對自己的魅力那麽的不自信?」
不等華妃迴答,花襲人就笑了,笑得一臉高深莫測「這後宮,能容得下寵妃,卻容不下專寵。
董鄂妃就是最好的例子紅顏薄命,沈貴人若是連續得寵,姐姐信不信不用咱們出手就會有人收拾她,皇後娘娘可指望著憑著莞常在那張臉將咱們這些寵妃一網打盡了,而不是有人專寵。」
這些話讓華妃很生氣很想衝著花襲人噴過去,隻是她到底沒有失去理智,想到之前曹貴人分析華妃艱難的咽下口中的怒氣,惡狠狠的看著花襲人道:「本宮就再信妹妹一次,希望妹妹不要讓本宮失望!」
曹貴人說的有理,莞常在對於自己來說是個大威脅,可對於容妃來說未嚐不也是一個大威脅。
容妃既然已經選擇和她們聯手對付莞常在,那麽有些事情她們不用親力親為,隻坐在一旁看好戲就好。
「必然不會讓姐姐失望的。」花襲人迴以微笑。
兩人在宮道分開,各自迴宮。
太後的動作很迅速,很快就派了人到東西六宮宣懿旨,然後就讓嬤嬤們宣讀宮規,沒了還讓每個嬪妃都領了一本厚厚的宮規方便溫故知新。
後麵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開始清洗後宮那些手下敗將的殘餘勢力,皇上也被太後叫到壽康宮去了,太後也不知道和皇上皇後說了什麽話,總之後宮漸漸的往花襲人設想的嚴肅規矩森嚴的方向發展著,雖還沒達到花襲人設想的地步,但比以前好多了。
總不會發生宮妃莫名其妙的在禦花園遇到一個男人還「無知」的認為是果郡王,也不會發生宮女可以不拿管事娘娘的腰牌就能一溜煙的皇宮四處亂跑的事。
這些規矩原本在先帝時期後宮就是按此執行的,因此太後並未察覺到這是花襲人在刻意針對甄嬛,再加上花襲人時不時的帶四阿哥弘昐來太後這裏刷刷存在感,太後對花襲人的感覺還行。
然而後宮的其他人的想法就完全不一樣了,老人不用說,昨天容妃和華妃一唱一和的給了皇後沒臉的事情大家都還歷歷在目了,大家都還等著太後出山後找兩人算帳,大家在一旁看好戲了。
沒想到今天出了莞常在被溫太醫下/藥的事情後,太後竟然打起了鮮明旗幟支持容妃和華妃的做法,若不是之後太後又是留皇後用膳又是賜皇後東西,還讓皇上留宿景仁宮,大家還以為皇後在太後那裏失寵了。
新人那就更不用說,如今新入宮的新人都還未侍寢,一點依仗都沒有,見容妃和華妃如此勢大太後竟然還支持,不說原本就安分聰明的幾人,就是一向咋唿的夏常在也龜縮了起來,不敢有什麽動作。
沈眉莊和甄嬛在接到太後懿旨的時候臉色蒼白,蓋因容妃和華妃之前就說她們不懂規矩還被罰抄了宮規,這在兩人眼裏看來就是針對自己。
尤其是甄嬛,溫太醫給她開的藥雖然不傷及根基但卻讓人渾身不舒服,再加上溫家全家被滿門抄斬的事情讓甄嬛心裏背了負擔,甄嬛還想著依靠皇後打壓報復容妃了,沒想到太後竟然會下這樣的懿旨,實在是讓甄嬛嘔得想要吐血。
安陵容倒是沒沈眉莊和甄嬛那樣又羞又氣又怒又怕的複雜心理,她現在倒是堅定了心中的一個念頭,那就是一定要討好太後娘娘。
雖說是小戶出身,但安陵容嘴的確很會說話,在加上她也能忍也有毅力。
將華妃罰她抄的兩遍宮規抄完後,就風吹雨打都不動搖的每天都去壽康宮請安,她不能展示她調香的手藝,但安陵容拿的出手的還有刺繡,太後喜佛安陵容就從這方麵入手,不但刻苦鑽研佛經還繡了不少東西孝敬太後,小半個月後倒是成功入了太後的眼。
太後姓烏雅,原本是包衣,後來得寵生子封妃抬旗,才變成了滿人。
封妃後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太後和烏拉那拉氏連了宗,沒少受其幫助,因此現在皇後隻能姓烏拉那拉。
但正是因為如此,太後並未嫌棄安陵容家世低微,再加上安陵容的確很會討人喜歡嘴又甜,又懂佛經,倒是得了太後一分真心。
也因此在皇上很不正常猶如入了魔似的,連續召沈貴人侍寢小半個月後,太後出手了,推出去的就是安陵容,而這會兒皇上對沈眉莊的「迷戀」也正好到期。
第39章 請安風波
有了太後的看重安陵容倒是沒有像劇情裏那樣杯具的被完璧歸趙送迴,羞紅著臉,第二天一大早就去了景仁宮給皇後請安。
皇後原本以為這批新人裏甄嬛會最得寵畢竟她臉會長呀,可沒想到竟然殺出一個沈眉莊來。
當年在王府裏華妃也不過寵愛了七天,容妃也隻有五天,沈貴人竟然連續侍寢了小半個月,前天是初一皇上竟然沒有去景仁宮還是留在了皇上特意為沈貴人取名的存菊堂裏,簡直是打了皇後的臉,讓皇後恨死她了。
雖然之後沈貴人向自己請罪過,可皇後還是不原諒,不單單是因為當場就被華妃諷刺自己「軟弱無能」,還因為沈貴人竟然和甄嬛交好,一旦甄嬛病好侍寢,兩人聯手,到時候不說她這個原本就無寵無子的皇後,恐怕就連得寵的容妃華妃也要靠邊站。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