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
[三國同人] 在三國種棵科技樹 作者:花燈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所以,你願意幫忙了?」南星還是端坐在主位上,下手處是各位謀士和屬下。張仲景在晨會上將自己的意願說了出來。
「隻是機一人,還要兼顧農事,恐是不行的。」他剛剛說了自己隻是幫忙,並不改變職位,「吾還需去信師傅,請他帶同仁一道來此。還需郡守安頓。」
顯然,張仲景是在了解過南星的性格後做的決定。如果上司苛刻,他自然是不敢的。不過南星顯然不在乎這些,他就放心先給師傅去信了。
「當然當然,陰平郡全郡都會感謝你等大義的。」南星果不其然的滿口答應了,眼裏藏不住的欣喜。能教出張仲景這樣的良醫,肯定也是個德高望重的老先生。
張仲景又匯報了關於農業的事情。隨著河流解凍,冬季時建的水車也開始運作。那些溝渠便利了農人澆灌,曲轅犁已經按村分發給農人了,想必今年的春耕一定會格外順利。
「屬下聽聞春種的種子,是郡守從南方帶來的。吾看陳糧也可用作種植,但郡守卻按戶分給了農人食用。這,不用舊糧卻用新種,不知有何意圖?」
南星聽後就示意唐說出來解釋,唐說熟悉其中關節,「那南方良種一年兩熟,吾等在洛陽等地試種多年,均是一年兩收。於是就引入陰平,如還可種就可一年兩收,如不可也不過是依照原樣罷了。」
事實上,唐說早就聽南星命令在陰平郡偏東的地方試種了幾年,如果沒有戰亂等等意外的話,那兩收是不成問題的。不下定論,隻是謙虛罷了!
張仲景聽完果然沒有再說什麽,又提了一下農肥的事。「這農肥是從公用之廁中抽用」身為士人,張機還為用詞粗鄙糾結了一下才繼續說,「現在農肥用量較大,不若讓屬下接管這些農肥的抽用和分配吧!衛生之事,管理所需人手不多不必為此冗官。」現在律法是有棄灰罪的,一般民眾也不會有垃圾傾倒街邊的現象------大家都知道那樣會引起瘟疫------所以,環境衛生部分管的工作其實隻有公廁,如今張仲景要去了也算是合理。
荀彧點點頭,站出來迴復道,「郡守將分管部門劃分過細,確實會出現冗官現象。我們本就人手不足,很多地方事情不算太多,但需要上報的文件卻堆積如山。其實可以將一些部門合併,減少上報的程序。慢慢清減流程。」原本他是打算郡守自己意識到後再提出的,畢竟如今南星在興頭上,勸了估計也沒用。反正也算養的起,左右等過段時間再議。
不過當下,張仲景提出了,他就順勢將此舉提出來了。
南星認真聽屬下的建議,一邊點頭。現代社會,人口基數大,土地麵積廣,社會狀況複雜,所以很多機構人員存在都是合理的。但在古代社會,人口稀少,土地麵積有限,尤其是像陰平這樣的軍事郡城,自然不會有複雜的社會結構和人員,但她隻是按自己的想法將管理模式改進,而沒有按需和按承載力考量。
如今,張仲景和荀彧的話給她提了個醒。
「就按郡丞說的去辦,如果以後還有這種事,大家不必拘束直言便好。」南星還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畢竟我也不是萬能的,還需要各位提點啊!」
她這樣的表情,大家才突然想到自己成熟的有點過分的上司今年也不過19,在正常的人家還是個未及冠的孺子呢!於是紛紛稱諾。
如今是光和四年春,南星印象裏是沒有什麽大事發生的。大家的日子都過得格外輕鬆。
這日,穆金帶著帳冊和牛羊來了陰平城。
這是南匈奴賠給陰平的最後一批牛羊,從這以後南星再要畜牧就要用鹽從各部落那裏換了。這是去年,她和賈詡與匈奴、氐族等戰敗部落談判的結果。年前已經給了一部分羊,除了犒賞三軍的肉之外,其餘的都分給了百姓。
張仲景帶著人跟著南星到城外清點羊群數量,站在城樓上,看著下麵白花花的一片,還有不少耕牛,南星輕敲著女牆計算著。
讓司農們養上一年,就可以翻三倍,再按量分給各村著人繼續養著,要不了多久就可以家家分上羊了。到時候,將羊毛收起來打成毛衣,比棉花便宜還保暖。說不定,還可以保證一家一年嚐嚐肉味呢!牛的話,一村一頭,趕在春耕結束前大家都可以輪上用了。曲轅犁本就是給牛設計的,現在用人拉還是費勁了些。有牛的話,各戶都能幹的快些。然後去工廠上班,換些錢糧。
把工廠裏做出的棉布、鐵器、甚至琉璃之類的高價賣到中原給郡,又能賺一筆,再投入郡裏的建設。真是良性循環啊!
想到這,南星看著那些牛羊的眼睛都放光。
穆金翻著帳冊,在後麵說,「總之,這是最後一批牛羊了。」他扒拉一下自己稍長的金髮,眯著眼睛,「我們氐族托您鴻福,有了一塊相當好的草場。想必今年牛羊馬的長勢也相當好……」要不要考慮長期合作?我們可是有老交情的。
「恐怕,郡裏會需要很多牛、馬啊……」南星摸著下巴,像是自言自語道。羊一年產三胎,照顧的好以後就不缺羊了。再說,除了吃肉和產毛,羊的實用價值不算太高。但塞外有蒲菖,在早春長成是培養汗血寶馬的糧草。
也就是說,南匈奴和氐族有著可以培養出大量汗血寶馬的好地。牛又是耕地的重要資源。漢人雖然也養牛,但是根本和塞外的沒法比。所以,南星在這裏透了口風。
「隻是機一人,還要兼顧農事,恐是不行的。」他剛剛說了自己隻是幫忙,並不改變職位,「吾還需去信師傅,請他帶同仁一道來此。還需郡守安頓。」
顯然,張仲景是在了解過南星的性格後做的決定。如果上司苛刻,他自然是不敢的。不過南星顯然不在乎這些,他就放心先給師傅去信了。
「當然當然,陰平郡全郡都會感謝你等大義的。」南星果不其然的滿口答應了,眼裏藏不住的欣喜。能教出張仲景這樣的良醫,肯定也是個德高望重的老先生。
張仲景又匯報了關於農業的事情。隨著河流解凍,冬季時建的水車也開始運作。那些溝渠便利了農人澆灌,曲轅犁已經按村分發給農人了,想必今年的春耕一定會格外順利。
「屬下聽聞春種的種子,是郡守從南方帶來的。吾看陳糧也可用作種植,但郡守卻按戶分給了農人食用。這,不用舊糧卻用新種,不知有何意圖?」
南星聽後就示意唐說出來解釋,唐說熟悉其中關節,「那南方良種一年兩熟,吾等在洛陽等地試種多年,均是一年兩收。於是就引入陰平,如還可種就可一年兩收,如不可也不過是依照原樣罷了。」
事實上,唐說早就聽南星命令在陰平郡偏東的地方試種了幾年,如果沒有戰亂等等意外的話,那兩收是不成問題的。不下定論,隻是謙虛罷了!
張仲景聽完果然沒有再說什麽,又提了一下農肥的事。「這農肥是從公用之廁中抽用」身為士人,張機還為用詞粗鄙糾結了一下才繼續說,「現在農肥用量較大,不若讓屬下接管這些農肥的抽用和分配吧!衛生之事,管理所需人手不多不必為此冗官。」現在律法是有棄灰罪的,一般民眾也不會有垃圾傾倒街邊的現象------大家都知道那樣會引起瘟疫------所以,環境衛生部分管的工作其實隻有公廁,如今張仲景要去了也算是合理。
荀彧點點頭,站出來迴復道,「郡守將分管部門劃分過細,確實會出現冗官現象。我們本就人手不足,很多地方事情不算太多,但需要上報的文件卻堆積如山。其實可以將一些部門合併,減少上報的程序。慢慢清減流程。」原本他是打算郡守自己意識到後再提出的,畢竟如今南星在興頭上,勸了估計也沒用。反正也算養的起,左右等過段時間再議。
不過當下,張仲景提出了,他就順勢將此舉提出來了。
南星認真聽屬下的建議,一邊點頭。現代社會,人口基數大,土地麵積廣,社會狀況複雜,所以很多機構人員存在都是合理的。但在古代社會,人口稀少,土地麵積有限,尤其是像陰平這樣的軍事郡城,自然不會有複雜的社會結構和人員,但她隻是按自己的想法將管理模式改進,而沒有按需和按承載力考量。
如今,張仲景和荀彧的話給她提了個醒。
「就按郡丞說的去辦,如果以後還有這種事,大家不必拘束直言便好。」南星還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畢竟我也不是萬能的,還需要各位提點啊!」
她這樣的表情,大家才突然想到自己成熟的有點過分的上司今年也不過19,在正常的人家還是個未及冠的孺子呢!於是紛紛稱諾。
如今是光和四年春,南星印象裏是沒有什麽大事發生的。大家的日子都過得格外輕鬆。
這日,穆金帶著帳冊和牛羊來了陰平城。
這是南匈奴賠給陰平的最後一批牛羊,從這以後南星再要畜牧就要用鹽從各部落那裏換了。這是去年,她和賈詡與匈奴、氐族等戰敗部落談判的結果。年前已經給了一部分羊,除了犒賞三軍的肉之外,其餘的都分給了百姓。
張仲景帶著人跟著南星到城外清點羊群數量,站在城樓上,看著下麵白花花的一片,還有不少耕牛,南星輕敲著女牆計算著。
讓司農們養上一年,就可以翻三倍,再按量分給各村著人繼續養著,要不了多久就可以家家分上羊了。到時候,將羊毛收起來打成毛衣,比棉花便宜還保暖。說不定,還可以保證一家一年嚐嚐肉味呢!牛的話,一村一頭,趕在春耕結束前大家都可以輪上用了。曲轅犁本就是給牛設計的,現在用人拉還是費勁了些。有牛的話,各戶都能幹的快些。然後去工廠上班,換些錢糧。
把工廠裏做出的棉布、鐵器、甚至琉璃之類的高價賣到中原給郡,又能賺一筆,再投入郡裏的建設。真是良性循環啊!
想到這,南星看著那些牛羊的眼睛都放光。
穆金翻著帳冊,在後麵說,「總之,這是最後一批牛羊了。」他扒拉一下自己稍長的金髮,眯著眼睛,「我們氐族托您鴻福,有了一塊相當好的草場。想必今年牛羊馬的長勢也相當好……」要不要考慮長期合作?我們可是有老交情的。
「恐怕,郡裏會需要很多牛、馬啊……」南星摸著下巴,像是自言自語道。羊一年產三胎,照顧的好以後就不缺羊了。再說,除了吃肉和產毛,羊的實用價值不算太高。但塞外有蒲菖,在早春長成是培養汗血寶馬的糧草。
也就是說,南匈奴和氐族有著可以培養出大量汗血寶馬的好地。牛又是耕地的重要資源。漢人雖然也養牛,但是根本和塞外的沒法比。所以,南星在這裏透了口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