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
[三國同人] 在三國種棵科技樹 作者:花燈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果然,荀攸不再說話與他說話,轉而看向青衣少年身邊的秀美少年,「不知小叔公如何看那掌櫃?」
荀彧,也就是那奉孝少年調侃的對象,溫和的笑了笑,「奇人也。」
荀攸點頭稱是。這「瞭然」紙店很早就開在了潁川,荀氏宗族也購買頗多,他與小叔公總會去店裏看紙,很快就與店內活計熟悉起來。
兩人其實並不是特別好奇竹紙的製作,畢竟隻是改良技術,熟練一些的匠人在長年累月的工作中也會發現的。讓他們好奇的是紙店的管理和記帳。
那些被畫上方框的紙頁被叫做「帳本」的冊子,還有井然有序的員工檔案,工作證等等一些列新奇的管理方法都讓他們開了眼界。
店裏的小廝僕役各個職責分明,工作認真負責,店裏所有的事情都有條有理,與荀攸荀彧去過的其他商鋪完全不同。
他們自然對幕後管理的人很感興趣,這件事被荀彧的好友郭嘉,戲忠知道後,就更是鬧騰了。此次來洛陽,一是為看名士蔡邕校正的經典,二來也是想撞撞運氣看能不能見到「瞭然」的掌櫃。
隻是他們沒想到這樣幸運,在看石碑的時候就意外遇到了疑似掌櫃的……少年?
「話說,你們不去印書?」郭嘉見荀氏叔侄如此,無趣的撇撇嘴轉移了話題。
「已經命家僕去了,還有你的那份也會一併印好。」荀彧淡笑這看向比自己年幼幾歲的好友,好脾氣的解釋。自己這位好友年幼喪父,早早就取了字管家,也沒人管教又聰敏早慧,就養成了散漫隨意的性子,平日裏好友們也都包容一二,不與他計較禮儀。
三人正閑聊時,發現南星漫步到隊伍的後排,正拿著書冊混在隊伍裏。
郭嘉像是發現了什麽有趣的事一樣,跟荀彧和荀攸打了聲招唿,就向南星走過去。
南星此時正混在士子隊伍中聽他們對印書這事的評價,滿足自己的小小虛榮心。
「不知是何人所為,此舉可真是福澤天下寒士啊!」
「聽聞這『瞭然』掌櫃是親自與蔡公商談,兩人一致同意以此舉福澤士人呢!」
「二者大賢。」
嗯嗯,南星輕輕地點頭,滿意的笑笑。她令探子們放出的消息還是卓有成效嘛!
\「這『瞭然』掌櫃可真是奇人……\」南星身後突然出現了一個有些稚嫩的聲音,「想出這樣維護名聲的法子,所圖甚多啊!」
誰說的,我隻是為了以後擺脫張珪在做準備罷了!南星本能的在心裏反駁,然後突然意識到了什麽。
他是怎麽知道的?
南星迴過頭,看見一個與她差不多高的少年,聽聲音應該比她小一些。這個少年是怎麽猜出這些消息是她放出來的?
「不知兄台何出此言?」
「顯而易見-----」那少年拖著長音直言,非常自在的接受了南星對他的稱唿,「私人之談如何被他人得知?蔡公非沽名釣譽之人,想必讓他人了解此事之人,是那掌櫃。」語氣倒是肯定,就是不知有幾分把握。
「猜測耳?」南星調笑著問。
「九成把握。」少年狡黠一笑,比劃了一個九。
「他人皆欣喜於有書可得,汝倒是與他人不同。由人見事,少見矣。」這話用現代話說就是,角度刁鑽。
少年被她說的愣了一下,然後哈哈大笑了起來。引的周圍人紛紛側目。
這少年善於揣測人心,如此年紀就如此敏感,假以時日必成大事。不會又是什麽歷史名人吧?
「不知如何稱唿?」南星試探著問道。
「山野小兒,不值一提。」誰知道這少年搖搖頭沒有說自己的名字。
就在南星要追問的時候,高出傳來太學講經博士的招唿聲。
高台清議,開始了。
作者有話要說:
清議:與清談類似,但清談是談論玄學,清議是談論政治。在東漢時期,清議比較流行。
太學門口的石碑名叫,熹平石經。
郭嘉現在應該是7、8歲,不過因為劇情問題,就讓他早出生幾年吧。(蠢作者小聲逼逼……發出想和他深-入-交-流的聲音
第17章
遠處有同窗尋找隱沒在人群中的南星,正想說話的她見到後也隻能歉意的向少年笑笑,告辭後向講經台走去。
本次清議的題目南星是不知道的,不過她估摸那些眼紅的人會難為她,早就做好了準備。隻是沒想到,題目會如此刁鑽。
祖宗守天下,則百年無變,已至太平,何解?
「這讓人怎麽答?」難道說馬上就不太平了?
身後還有一些紈絝子弟等著看她笑話,「怎麽,南公子詞窮了?要不要我們這些同窗幫幫你啊?」
「如此這般,星就多謝諸位了。」南星揚起笑容,一振衣袖做了一個請的動作。
身後的紈絝子弟們僵了一下,他們隻是嘴上說說罷了。這樣的題目他們根本就不會啊,往常南星都是好脾氣的笑笑並不理會,今天這是怎麽了?
好在南星也不打算讓他們上去出醜,沒有看他們尷尬成豬肝的臉色就轉身走向講壇。
端坐在講壇之上,南星清了清嗓子,開始她第一次的公開演講。
「學生蒙先生問及本朝所以享國百年,天下無事之故。學生以淺陋學識,誤承先生提問,迫於日晷,不敢久留,語如不及,請諸位見諒。」
荀彧,也就是那奉孝少年調侃的對象,溫和的笑了笑,「奇人也。」
荀攸點頭稱是。這「瞭然」紙店很早就開在了潁川,荀氏宗族也購買頗多,他與小叔公總會去店裏看紙,很快就與店內活計熟悉起來。
兩人其實並不是特別好奇竹紙的製作,畢竟隻是改良技術,熟練一些的匠人在長年累月的工作中也會發現的。讓他們好奇的是紙店的管理和記帳。
那些被畫上方框的紙頁被叫做「帳本」的冊子,還有井然有序的員工檔案,工作證等等一些列新奇的管理方法都讓他們開了眼界。
店裏的小廝僕役各個職責分明,工作認真負責,店裏所有的事情都有條有理,與荀攸荀彧去過的其他商鋪完全不同。
他們自然對幕後管理的人很感興趣,這件事被荀彧的好友郭嘉,戲忠知道後,就更是鬧騰了。此次來洛陽,一是為看名士蔡邕校正的經典,二來也是想撞撞運氣看能不能見到「瞭然」的掌櫃。
隻是他們沒想到這樣幸運,在看石碑的時候就意外遇到了疑似掌櫃的……少年?
「話說,你們不去印書?」郭嘉見荀氏叔侄如此,無趣的撇撇嘴轉移了話題。
「已經命家僕去了,還有你的那份也會一併印好。」荀彧淡笑這看向比自己年幼幾歲的好友,好脾氣的解釋。自己這位好友年幼喪父,早早就取了字管家,也沒人管教又聰敏早慧,就養成了散漫隨意的性子,平日裏好友們也都包容一二,不與他計較禮儀。
三人正閑聊時,發現南星漫步到隊伍的後排,正拿著書冊混在隊伍裏。
郭嘉像是發現了什麽有趣的事一樣,跟荀彧和荀攸打了聲招唿,就向南星走過去。
南星此時正混在士子隊伍中聽他們對印書這事的評價,滿足自己的小小虛榮心。
「不知是何人所為,此舉可真是福澤天下寒士啊!」
「聽聞這『瞭然』掌櫃是親自與蔡公商談,兩人一致同意以此舉福澤士人呢!」
「二者大賢。」
嗯嗯,南星輕輕地點頭,滿意的笑笑。她令探子們放出的消息還是卓有成效嘛!
\「這『瞭然』掌櫃可真是奇人……\」南星身後突然出現了一個有些稚嫩的聲音,「想出這樣維護名聲的法子,所圖甚多啊!」
誰說的,我隻是為了以後擺脫張珪在做準備罷了!南星本能的在心裏反駁,然後突然意識到了什麽。
他是怎麽知道的?
南星迴過頭,看見一個與她差不多高的少年,聽聲音應該比她小一些。這個少年是怎麽猜出這些消息是她放出來的?
「不知兄台何出此言?」
「顯而易見-----」那少年拖著長音直言,非常自在的接受了南星對他的稱唿,「私人之談如何被他人得知?蔡公非沽名釣譽之人,想必讓他人了解此事之人,是那掌櫃。」語氣倒是肯定,就是不知有幾分把握。
「猜測耳?」南星調笑著問。
「九成把握。」少年狡黠一笑,比劃了一個九。
「他人皆欣喜於有書可得,汝倒是與他人不同。由人見事,少見矣。」這話用現代話說就是,角度刁鑽。
少年被她說的愣了一下,然後哈哈大笑了起來。引的周圍人紛紛側目。
這少年善於揣測人心,如此年紀就如此敏感,假以時日必成大事。不會又是什麽歷史名人吧?
「不知如何稱唿?」南星試探著問道。
「山野小兒,不值一提。」誰知道這少年搖搖頭沒有說自己的名字。
就在南星要追問的時候,高出傳來太學講經博士的招唿聲。
高台清議,開始了。
作者有話要說:
清議:與清談類似,但清談是談論玄學,清議是談論政治。在東漢時期,清議比較流行。
太學門口的石碑名叫,熹平石經。
郭嘉現在應該是7、8歲,不過因為劇情問題,就讓他早出生幾年吧。(蠢作者小聲逼逼……發出想和他深-入-交-流的聲音
第17章
遠處有同窗尋找隱沒在人群中的南星,正想說話的她見到後也隻能歉意的向少年笑笑,告辭後向講經台走去。
本次清議的題目南星是不知道的,不過她估摸那些眼紅的人會難為她,早就做好了準備。隻是沒想到,題目會如此刁鑽。
祖宗守天下,則百年無變,已至太平,何解?
「這讓人怎麽答?」難道說馬上就不太平了?
身後還有一些紈絝子弟等著看她笑話,「怎麽,南公子詞窮了?要不要我們這些同窗幫幫你啊?」
「如此這般,星就多謝諸位了。」南星揚起笑容,一振衣袖做了一個請的動作。
身後的紈絝子弟們僵了一下,他們隻是嘴上說說罷了。這樣的題目他們根本就不會啊,往常南星都是好脾氣的笑笑並不理會,今天這是怎麽了?
好在南星也不打算讓他們上去出醜,沒有看他們尷尬成豬肝的臉色就轉身走向講壇。
端坐在講壇之上,南星清了清嗓子,開始她第一次的公開演講。
「學生蒙先生問及本朝所以享國百年,天下無事之故。學生以淺陋學識,誤承先生提問,迫於日晷,不敢久留,語如不及,請諸位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