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周慘叫聲此起彼伏,放眼望去,竟多是自己人,楊幹心灰意冷,一股悲涼自心底生氣。
楊幹由人護著,一路且戰且退,慌亂間竟不知不覺跑到了大運河邊上。
「嘩啦啦——」兩邊高地忽地冒出無數銀衣鐵衛,玄甲軍早已堵滿了渡口,背後是滾滾大運河。
他們是要請君入甕,再趕盡殺絕,這下插翅也難飛了。
楊幹頹敗的閉起眼,卻猛然驚覺哪裏不對。他們從西北到京城,這一路似乎太過容易,所有的軍情戰報從未出錯,他不是沒想過兵敗的可能性,所有的退路,都安排了重兵把守,除了這渡口,隻分派了一支百人小分隊,那是因為他的軍師說附近州郡並無水軍可調,隻要掐斷最快的勤王路線即可。他信了,可如今……
「軍師呢?陸玄玖呢?」楊幹連聲問道。
他抬頭環伺四周,到處是廝殺的戰友,可目光所及之處沒有一個是陸玄玖。六萬大軍在三麵圍堵之下,死傷慘重,敗局已定。
「楊大哥小心。」三支流箭朝楊幹麵門而來,他的副將撲倒在楊幹身前,後背、大腿多處中箭。
「阿煜,阿煜……」楊幹忙抱起他,查看他的傷勢,鮮血早已染紅了他的布甲。
「我……我活不了了,楊,楊大哥,一定……一定要活著,讓,讓大夥兒都吃,吃上飯,別……別再……再死人了……」
阿煜吐出一大口血,便咽了氣。
「啊——」楊幹長嘯一聲,抓起長刀一痛胡砍,敵人的鮮血濺了他滿臉,如地獄出逃的惡鬼。
他殺紅了眼,長刀越揮越快,四周圍攻他的玄甲兵都紛紛退開。
「嗖——」一支長箭射入他的膝蓋,疼得他跪倒在地,他以長刀為支撐,用盡全力才勉強站起,他揮刀砍向麵前的玄甲兵。
「嗖——」又是一箭射入他的右臂,他連刀都差點握不住。
「嗖嗖嗖——」接連三箭沒入他的胸口,他全身力氣仿佛都被抽光,轟然向後倒去。
終於,他也要死了麽?
楊幹笑了,笑出了眼淚,淚痕沾染了他麵上的血,化成血淚流下,他眼底盡是蒼涼,都死了,他帶來的人都死了,他敗得如此慘烈。
以後再也不用吃觀音土了,再也不會有人餓死了,真好!
那些他們曾經一起構建的美夢還來不及實現,就這麽去了,不是不遺憾的。
楊幹緩緩合上了雙眼,他想如果有下輩子,還能生在富貴村,隻是再也不要有饑荒和戰爭……
皇宮內
「報——」來傳話的士兵連滾帶爬的跑來,血跡斑駁的臉上不是驚懼,而是激動的喜悅,他略帶哭腔叫道:「稟陛下,塗州平王率兵前來勤王。」
眾人大喜,戰戰兢兢多日,總算等到了。
興文帝未料到,第一個前來救駕的竟是他這個酒囊飯袋的弟弟。尚來不及多想,又有傳令兵疾奔而來,亦是滿臉喜色。
「稟陛下,威遠將軍申毅前來救駕!」
興文帝猶如吃了定心丸,平王與申毅聯手,必能剷除這幫叛匪。
之後捷報頻傳,皆是平王與申毅如何英勇,聯手將叛軍困於運河之畔,用弓箭射殺,叛軍連日作戰,已是疲憊不堪,此時又遇突襲,人數銳減,已是不敵之勢。
「報——西北叛賊已盡數殲滅,匪首楊幹已被申將軍射殺,京城危機解除。」
「好!」興文帝拍案而起,喜形於色,大笑道:「擬旨,今晚長樂宮擺宴,宴請平王與申將軍。」
大運河的河水被染成了血色,此時整個渡頭宛如屠宰場,堆積如山的屍體,散發出濃重的血腥氣,空氣中的氣味都變得腥甜,令人作嘔。
「陛下有旨,平王與沈將軍剿匪有功,今晚特於長樂宮設宴,以慰有功之將臣,大軍退出京城三十裏駐紮,不得有誤,欽此。」
蕭霈雲被鎖在深宮之中,日日聽著戰鼓聲和吶喊聲,心裏卻出奇的平靜。
興文帝將她丟棄在此,不曾過問,蕭霈雲白日裏便找個暖和的地方曬曬太陽,夜裏躲進正殿裏歇息,雖然狼狽,卻也樂得清閑。她聽到宮人們傳來的消息,城門已破,輕撫著手中的同心結,她唇邊漾起笑意,呢喃道:「也許再過不久,我們就能重聚了。」
可才剛到傍晚,宮人們便來傳話,說興文帝要見她。
蕭霈雲微微一愣,問道:「守不住了麽?」
那傳話宮人笑眯眯迴答道:「公主還不知道?叛匪早就平了,今日平王和威遠大將軍來勤王了,如今京城已然安寧。」
這場戰役結束得猝不及防,不知道這之中又要死多少人,她捏緊手中的同心結,不忍再往深處想。
宮人帶她一路去往禦書房,興文帝獨自一人待在裏麵,見蕭霈雲來,問道:「玉寒宮的滋味如何?」
蕭霈雲淡淡迴了一句:「極好。」
興文帝冷哼一聲:「嘴硬。」
說著順手遞給她一封信,問道:「看看這字跡,你可認得?」
蕭霈雲拆開一看,熟悉的字跡映入眼簾,她眼眶頓時紅了:「這……這是伯卿的字。」
她細細看了一遍,內容無他,隻是一封問候的書信,日期是一個月前的,隻是落款卻是一個她從未見過的名字。
「淩昭……」她喃喃自語,不是歐伯卿,她忙不迭的又將那信看了一遍,生怕錯漏一處細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楊幹由人護著,一路且戰且退,慌亂間竟不知不覺跑到了大運河邊上。
「嘩啦啦——」兩邊高地忽地冒出無數銀衣鐵衛,玄甲軍早已堵滿了渡口,背後是滾滾大運河。
他們是要請君入甕,再趕盡殺絕,這下插翅也難飛了。
楊幹頹敗的閉起眼,卻猛然驚覺哪裏不對。他們從西北到京城,這一路似乎太過容易,所有的軍情戰報從未出錯,他不是沒想過兵敗的可能性,所有的退路,都安排了重兵把守,除了這渡口,隻分派了一支百人小分隊,那是因為他的軍師說附近州郡並無水軍可調,隻要掐斷最快的勤王路線即可。他信了,可如今……
「軍師呢?陸玄玖呢?」楊幹連聲問道。
他抬頭環伺四周,到處是廝殺的戰友,可目光所及之處沒有一個是陸玄玖。六萬大軍在三麵圍堵之下,死傷慘重,敗局已定。
「楊大哥小心。」三支流箭朝楊幹麵門而來,他的副將撲倒在楊幹身前,後背、大腿多處中箭。
「阿煜,阿煜……」楊幹忙抱起他,查看他的傷勢,鮮血早已染紅了他的布甲。
「我……我活不了了,楊,楊大哥,一定……一定要活著,讓,讓大夥兒都吃,吃上飯,別……別再……再死人了……」
阿煜吐出一大口血,便咽了氣。
「啊——」楊幹長嘯一聲,抓起長刀一痛胡砍,敵人的鮮血濺了他滿臉,如地獄出逃的惡鬼。
他殺紅了眼,長刀越揮越快,四周圍攻他的玄甲兵都紛紛退開。
「嗖——」一支長箭射入他的膝蓋,疼得他跪倒在地,他以長刀為支撐,用盡全力才勉強站起,他揮刀砍向麵前的玄甲兵。
「嗖——」又是一箭射入他的右臂,他連刀都差點握不住。
「嗖嗖嗖——」接連三箭沒入他的胸口,他全身力氣仿佛都被抽光,轟然向後倒去。
終於,他也要死了麽?
楊幹笑了,笑出了眼淚,淚痕沾染了他麵上的血,化成血淚流下,他眼底盡是蒼涼,都死了,他帶來的人都死了,他敗得如此慘烈。
以後再也不用吃觀音土了,再也不會有人餓死了,真好!
那些他們曾經一起構建的美夢還來不及實現,就這麽去了,不是不遺憾的。
楊幹緩緩合上了雙眼,他想如果有下輩子,還能生在富貴村,隻是再也不要有饑荒和戰爭……
皇宮內
「報——」來傳話的士兵連滾帶爬的跑來,血跡斑駁的臉上不是驚懼,而是激動的喜悅,他略帶哭腔叫道:「稟陛下,塗州平王率兵前來勤王。」
眾人大喜,戰戰兢兢多日,總算等到了。
興文帝未料到,第一個前來救駕的竟是他這個酒囊飯袋的弟弟。尚來不及多想,又有傳令兵疾奔而來,亦是滿臉喜色。
「稟陛下,威遠將軍申毅前來救駕!」
興文帝猶如吃了定心丸,平王與申毅聯手,必能剷除這幫叛匪。
之後捷報頻傳,皆是平王與申毅如何英勇,聯手將叛軍困於運河之畔,用弓箭射殺,叛軍連日作戰,已是疲憊不堪,此時又遇突襲,人數銳減,已是不敵之勢。
「報——西北叛賊已盡數殲滅,匪首楊幹已被申將軍射殺,京城危機解除。」
「好!」興文帝拍案而起,喜形於色,大笑道:「擬旨,今晚長樂宮擺宴,宴請平王與申將軍。」
大運河的河水被染成了血色,此時整個渡頭宛如屠宰場,堆積如山的屍體,散發出濃重的血腥氣,空氣中的氣味都變得腥甜,令人作嘔。
「陛下有旨,平王與沈將軍剿匪有功,今晚特於長樂宮設宴,以慰有功之將臣,大軍退出京城三十裏駐紮,不得有誤,欽此。」
蕭霈雲被鎖在深宮之中,日日聽著戰鼓聲和吶喊聲,心裏卻出奇的平靜。
興文帝將她丟棄在此,不曾過問,蕭霈雲白日裏便找個暖和的地方曬曬太陽,夜裏躲進正殿裏歇息,雖然狼狽,卻也樂得清閑。她聽到宮人們傳來的消息,城門已破,輕撫著手中的同心結,她唇邊漾起笑意,呢喃道:「也許再過不久,我們就能重聚了。」
可才剛到傍晚,宮人們便來傳話,說興文帝要見她。
蕭霈雲微微一愣,問道:「守不住了麽?」
那傳話宮人笑眯眯迴答道:「公主還不知道?叛匪早就平了,今日平王和威遠大將軍來勤王了,如今京城已然安寧。」
這場戰役結束得猝不及防,不知道這之中又要死多少人,她捏緊手中的同心結,不忍再往深處想。
宮人帶她一路去往禦書房,興文帝獨自一人待在裏麵,見蕭霈雲來,問道:「玉寒宮的滋味如何?」
蕭霈雲淡淡迴了一句:「極好。」
興文帝冷哼一聲:「嘴硬。」
說著順手遞給她一封信,問道:「看看這字跡,你可認得?」
蕭霈雲拆開一看,熟悉的字跡映入眼簾,她眼眶頓時紅了:「這……這是伯卿的字。」
她細細看了一遍,內容無他,隻是一封問候的書信,日期是一個月前的,隻是落款卻是一個她從未見過的名字。
「淩昭……」她喃喃自語,不是歐伯卿,她忙不迭的又將那信看了一遍,生怕錯漏一處細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