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頁
迴到古地球開荒種田[星際] 作者:路飛愛吃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再有三天,侯一就要帶著妹妹飛往地球了,梅迪就把妹妹的名字也報上了,正好可以入學「三江平原第一幼兒園」。
因為承包了食堂,梅迪變得更有正事了,晚上也不看電視劇了,開始查詢開食堂的資料,了解開食堂的具體事項,爭取讓孩子們吃得飽飽的,長得壯壯的。
梅迪已經考察過食堂了,基本上沒啥需要添置的東西,食堂廚房配備了非常齊全的廚具,梅迪隻需購買一批餐具即可。
廚房不需操心,食材的供應也不是問題,梅迪現在最需要做的,就是招聘幾個打飯「阿姨」。
作者有話說:
第36章 食堂開張營業
侯一帶了一bbzl 批機器人飛往地球, 這些機器人基本上能承包食堂的所有髒活累活。
既然不用人幹出大力的活,梅迪就想效仿食品廠,招聘一些殘疾人。
殘疾人不需要同情的目光, 需要的是尊重,梅迪想通過自己承包的食堂, 給他們一份屬於自己的、有尊嚴、有穩定收入的工作。
好多難民都是因為母球□□才逃去難民星的,這些人中,有不少人在□□中受傷,並落下殘疾。
殘疾人可選擇的崗位太少了, 即便三江平原上入駐了這麽多工廠, 他們依舊沒有找到適宜的工作。
梅迪不知道招聘上該如何措辭, 怕自己用詞不當, 再對他們造成傷害,索性就沒發布明麵上的招聘啟事。
而是通過嶽鳳的介紹,選了幾個人, 向他們單獨發送了麵試邀請郵件。
梅迪大部分時間都在食堂忙碌,若這些人有工作意向,他們可以直接來食堂找她。
教育局統計出的學生人數是三百多人, 其中一大半是華球的孩子, 他們跟隨父母來到地球, 父母進廠,孩子進校。
幼兒園、小學加上中學,總共才這麽點學生, 其實不招聘工作人員, 直接靠梅迪和胖妞, 就能把食堂運轉起來。
不過梅迪對地球的發展很有信心, 搬來地球的人肯定會越來越多, 學校肯定會壯大起來的。
所以梅迪打算多招聘幾位老員工培養著,等以後食堂做大了,有人幫自己分擔。不然光靠她一個人鐵定是忙不過來的。
機器再強大,也不能完全取代人。
梅迪給出的工資不算太高,日薪200元,供應一日三餐,按周發薪水,表現優異的員工,月底另發500元獎金。
社保養老金等福利,都按標準繳納,至於其他福利,梅迪直接照搬了食品廠的員工福利政策。
最先來食堂麵試的是來自社聯球的majua,她愛人陪著一起來的。
majua是比基尼人,祖輩生活在地球的比基尼環礁。那是一座位於太平洋中部的熱帶小島,漁業資源豐富,民眾靠海吃海,生活富足又安逸。
可惜後來被缺德國盯上了,成了核試驗場,小島被炸了一個大洞,民眾們後來又成了試驗品,被執行了臭名昭著的「4.1號計劃」。
把一個世外桃源般的小島變成人間煉獄,隻因為缺德國想研究「長時間暴露在核輻射環境下對人體的影響」的課題。
不愧是地球毒瘤,缺德國總能幹出突破人類下線的缺德事。
搬離地球對於其他國家的人來說是痛苦的,但對比基尼人來說,卻是脫離苦海的唯一機會,他們終於不用再忍受核輻射的痛苦了。
在將華夏人都撤離地球後,華球對包括比基尼人在內的一些小國民眾進行了人道主義援助。
幫助他們搬到一個可居住的星球上,後來這個星球被命名為社會主義星球聯盟,簡稱社聯球。
當時移民時還有個小插曲,社聯球的居民們bbzl 當時有兩個星球可以選擇,但他們全都堅定不移地選擇了更小的那個星球。
另一個星球的資源和麵積遠遠比社聯球要豐富和寬敞,大家之所以不選它,隻因為那裏離缺德國所在的星球太近。
把人逼成這樣,可見缺德國有多麽的臭名昭著。
majua的大兒子lekoj是為華球造船廠工作的工程師,符合地球移民的條件,於是majua一家就來到了地球。
majua有聽力障礙,所以一直沒找到適合的工作,這次收到了梅迪的麵試邀請,在愛人的鼓勵下,她決定來試一下。
麵試完majua,其他三位麵試者也陸續來到了食堂,分別是58歲的林叔、36歲的黃哥和18歲的梁小妹。
梅迪總共發出四份麵試邀請,這四人都來了,這讓她很欣慰,覺得自己眼光不錯,看人真準。
算上梅迪和胖妞在內,食堂暫時擁有六名員工,這些員工負責三百多人的飲食,再輕鬆不過了。
離學生開學的日子漸漸近了,梅迪讓四位工作人員來食堂培訓,每天給他們發80%的培訓工資。
培訓是為了讓大家提前熟練一下食堂運作的流程,免得到時手忙腳亂。
9月1日的開學日,家長會帶著孩子來食堂吃一頓午飯,所以梅迪早早就開始了準備。
9月1日開學,侯一和妹妹9月5日才能到達地球。
侯一沒到,梅迪暫時沒有廚房機器人可用,有些活就隻能帶著員工一起幹了。
開學日的菜單,梅迪是直接照著其他學校扒的,五葷五素兩湯加三道特色菜,十分豐盛。
食堂廚房的大鍋非常巨大,一鍋能出一百碗菜,且自帶翻鍋功能。做飯時隻需要把做菜流程輸入到軟體中,然後按照提示,倒入食材和調料就行,操作簡單又便捷。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因為承包了食堂,梅迪變得更有正事了,晚上也不看電視劇了,開始查詢開食堂的資料,了解開食堂的具體事項,爭取讓孩子們吃得飽飽的,長得壯壯的。
梅迪已經考察過食堂了,基本上沒啥需要添置的東西,食堂廚房配備了非常齊全的廚具,梅迪隻需購買一批餐具即可。
廚房不需操心,食材的供應也不是問題,梅迪現在最需要做的,就是招聘幾個打飯「阿姨」。
作者有話說:
第36章 食堂開張營業
侯一帶了一bbzl 批機器人飛往地球, 這些機器人基本上能承包食堂的所有髒活累活。
既然不用人幹出大力的活,梅迪就想效仿食品廠,招聘一些殘疾人。
殘疾人不需要同情的目光, 需要的是尊重,梅迪想通過自己承包的食堂, 給他們一份屬於自己的、有尊嚴、有穩定收入的工作。
好多難民都是因為母球□□才逃去難民星的,這些人中,有不少人在□□中受傷,並落下殘疾。
殘疾人可選擇的崗位太少了, 即便三江平原上入駐了這麽多工廠, 他們依舊沒有找到適宜的工作。
梅迪不知道招聘上該如何措辭, 怕自己用詞不當, 再對他們造成傷害,索性就沒發布明麵上的招聘啟事。
而是通過嶽鳳的介紹,選了幾個人, 向他們單獨發送了麵試邀請郵件。
梅迪大部分時間都在食堂忙碌,若這些人有工作意向,他們可以直接來食堂找她。
教育局統計出的學生人數是三百多人, 其中一大半是華球的孩子, 他們跟隨父母來到地球, 父母進廠,孩子進校。
幼兒園、小學加上中學,總共才這麽點學生, 其實不招聘工作人員, 直接靠梅迪和胖妞, 就能把食堂運轉起來。
不過梅迪對地球的發展很有信心, 搬來地球的人肯定會越來越多, 學校肯定會壯大起來的。
所以梅迪打算多招聘幾位老員工培養著,等以後食堂做大了,有人幫自己分擔。不然光靠她一個人鐵定是忙不過來的。
機器再強大,也不能完全取代人。
梅迪給出的工資不算太高,日薪200元,供應一日三餐,按周發薪水,表現優異的員工,月底另發500元獎金。
社保養老金等福利,都按標準繳納,至於其他福利,梅迪直接照搬了食品廠的員工福利政策。
最先來食堂麵試的是來自社聯球的majua,她愛人陪著一起來的。
majua是比基尼人,祖輩生活在地球的比基尼環礁。那是一座位於太平洋中部的熱帶小島,漁業資源豐富,民眾靠海吃海,生活富足又安逸。
可惜後來被缺德國盯上了,成了核試驗場,小島被炸了一個大洞,民眾們後來又成了試驗品,被執行了臭名昭著的「4.1號計劃」。
把一個世外桃源般的小島變成人間煉獄,隻因為缺德國想研究「長時間暴露在核輻射環境下對人體的影響」的課題。
不愧是地球毒瘤,缺德國總能幹出突破人類下線的缺德事。
搬離地球對於其他國家的人來說是痛苦的,但對比基尼人來說,卻是脫離苦海的唯一機會,他們終於不用再忍受核輻射的痛苦了。
在將華夏人都撤離地球後,華球對包括比基尼人在內的一些小國民眾進行了人道主義援助。
幫助他們搬到一個可居住的星球上,後來這個星球被命名為社會主義星球聯盟,簡稱社聯球。
當時移民時還有個小插曲,社聯球的居民們bbzl 當時有兩個星球可以選擇,但他們全都堅定不移地選擇了更小的那個星球。
另一個星球的資源和麵積遠遠比社聯球要豐富和寬敞,大家之所以不選它,隻因為那裏離缺德國所在的星球太近。
把人逼成這樣,可見缺德國有多麽的臭名昭著。
majua的大兒子lekoj是為華球造船廠工作的工程師,符合地球移民的條件,於是majua一家就來到了地球。
majua有聽力障礙,所以一直沒找到適合的工作,這次收到了梅迪的麵試邀請,在愛人的鼓勵下,她決定來試一下。
麵試完majua,其他三位麵試者也陸續來到了食堂,分別是58歲的林叔、36歲的黃哥和18歲的梁小妹。
梅迪總共發出四份麵試邀請,這四人都來了,這讓她很欣慰,覺得自己眼光不錯,看人真準。
算上梅迪和胖妞在內,食堂暫時擁有六名員工,這些員工負責三百多人的飲食,再輕鬆不過了。
離學生開學的日子漸漸近了,梅迪讓四位工作人員來食堂培訓,每天給他們發80%的培訓工資。
培訓是為了讓大家提前熟練一下食堂運作的流程,免得到時手忙腳亂。
9月1日的開學日,家長會帶著孩子來食堂吃一頓午飯,所以梅迪早早就開始了準備。
9月1日開學,侯一和妹妹9月5日才能到達地球。
侯一沒到,梅迪暫時沒有廚房機器人可用,有些活就隻能帶著員工一起幹了。
開學日的菜單,梅迪是直接照著其他學校扒的,五葷五素兩湯加三道特色菜,十分豐盛。
食堂廚房的大鍋非常巨大,一鍋能出一百碗菜,且自帶翻鍋功能。做飯時隻需要把做菜流程輸入到軟體中,然後按照提示,倒入食材和調料就行,操作簡單又便捷。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