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大承諾
重生,長公主去哄我為後 作者:凡人不煩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啊,這怎麽辦啊!現在春節在即,哪裏還有人有心思打仗啊!這必定會引起民怨啊!”
“這也不是我們能決定的,北境現在出兵,誰也沒想到啊,現在肯定是要應戰的!隻是看陛下如何將這件事的風波壓到最小。”
“是啊!得看陛下如何抉擇了。”
秦良聽著一群人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著,心中也是在思索現在的情況,關於年關在即兩國開戰的問題,他其實早就已經有了考慮,隻是沒有想到這次北境的兵力竟是這般足。
明明已經在幾月前打過一場了,是如何做到現在又能召集十萬人馬的?
北境現在季節應該正值寒災之時,難道有這麽多的亡命之徒嗎?如果是這樣,原本已經就抱著必死的決心來大夏為自己的妻兒老小掠奪財物和糧食的話,那大夏的勝率又隻有多少……
秦良不敢想象,這場戰爭給大夏帶來的結果是怎樣的。
就在此時,殿外高士尖聲高唿,“陛下駕到!”
秦良的思緒被打斷,轉身朝門口看去,李雲丹在林清書的攙扶下緩緩走進殿中。
“北境的事你們想必已經知道了,這場仗我們不得不打,三日之內將物資備齊,即日就出發前往北境邊關。”
眾位大人麵麵相覷,臉上全是震驚,秦良就開口問道,“這般急迫,怕是軍中要有不少怨言。”
秦良所說的問題就是眾位大人想問的問題,在秦良開口後,眾位大人就忙不迭點頭,看向李雲丹期待一個解決辦法。
“怨言?守衛家國還會有怨言嗎?他不去他們不去,他們的妻兒就會受辱,他們妻兒賴以生存的糧食就會進入別人的口中!此次朕會親自前往北境督軍。”
秦良聞言一愣,反應過來後就急忙抱拳說道,“不可啊!陛下,先不說康樂初始,朝中動蕩不安,需要陛下在京中主持大局,更何況陛下現如今眼疾複發,前往北境怕是危險啊!”
“什麽?!陛下眼疾又犯了!”
“這可怎麽辦啊!”
“陛下眼疾犯了,眼下還有誰能夠主持這場北境的戰爭啊!”
其餘人都在關心這場仗是否能夠打贏,隻有秦良是在擔心李雲丹的身體能不能在北境活下來,林清書作為個局外人,將這些看得清清楚楚,在與秦良四目相對之時,林清書就微微福了福身,表示尊敬。
“吵什麽吵!看看你們現在哪有什麽朝中大員的模樣!和市井喜歡先談八卦的婦人有什麽區別!朕說什麽你們照做就是,北境隻有朕熟悉,除了朕,滿朝還有哪個武將適合?”
“況且隻有朕禦駕親征才能夠堵住悠悠眾口,讓將士們,將士們的家人心甘情願全心全力地打好這場仗!十萬多人的軍隊,北境的人已經適應了那邊寒冷的氣候,但是我們大夏的將士卻難以生存。”
“現在你們最該關心的是,如何籌集到最多的物資和糧食!而不是擔心朕怎麽樣!至於朕前往北境邊關後朝中的大小事宜就由秦相一手打理,此次北境之戰隻能勝,不能敗,就算是代價慘重也不能退讓分毫!”
李雲丹心中有種不好的預感,如果這次大夏敗了,可能就不是簡單地被掠奪,割讓城池這樣簡單了……
“是!微臣明白!”
受了命之後大家都一個個離開了,隻有秦良看出李雲丹心中有顧慮,於是就一個人留了下來。
李雲丹看到下麵站著的模糊身影就知道是誰,隻是淡淡開口問道,“秦相可還有事?”
秦良看了看李雲丹以及其身邊的林清書,遲疑片刻才是問道。
“陛下對這北境十萬多兵力就沒有懷疑過嗎?”
李雲丹聞言淡淡一笑,知道秦良應該是猜到了什麽。或者是猜到了自己知道什麽,原本這件事就沒打算瞞著他,於是就開口將自己先前的猜測講給了他聽。
旁邊的林清書死死攪著帕子,盯著自己身邊的李雲丹,如果真的像李雲丹所說的這樣的話,那這場仗是斷然沒有可能打贏的了……
既然如此為什麽還要迎戰呢?
“既然如此,那陛下又為何要應戰呢?”
秦良直接將這個問題問了出來,林清書也是看向李雲丹,想知道李雲丹的迴答。
自始至終李雲丹都不是一個衝動的人,既然是肯迎戰,那定是有 後手的。
就聽李雲丹麵上一笑,側頭看了一眼旁邊的林清書,輕聲解釋道。
“一來是因為一個朋友,她讓我盡管迎戰,我信她。二來是因為我有預感,此次北境絕不是單單隻是為了劫掠大夏,單純一個李雲霄還不夠格讓北境王這樣助他。”
秦良心中詫異是哪一位朋友能讓李雲丹如此信任,甘願將整個大夏都賭了進去。
這樣想的時候,秦良就不自覺地看向了李雲丹身邊的林清書,但是秦良開口說的卻是:“如此所見李雲霄給予北境的承諾並不小,竟然讓北境王調動十萬兵馬,如此對比先前的那場戰役,仿佛就像是在試探。”
李雲丹搖搖頭,輕聲道,“不是試探,是想將朕留在北境。”
“為何要將陛下留在北境?這說不通……”秦良說話的聲音逐漸變小,瞳孔逐漸變小,臉上的表情也是逐漸凝重起來。
“陛下的意思是……”
秦良有些不敢往下說,眼睛牢牢鎖在李雲丹的身上,想早些得到答案,好結束自己的這番猜測。
隻見李雲丹微微一笑,長長舒了一口氣,緩緩開口肯定了秦良的猜測。
“秦相已經猜到了冰山一角,但具體是怎樣的,還需等這場仗打完了才能知道。”
秦良眼神遊離,好半晌才迴過神來,對著李雲丹拱了拱手就說道,“是,微臣明白,陛下即將禦駕親征的事還需陛下親自掛榜昭示天下,這樣一來百姓們也就不會有什麽怨言了。”
“嗯,此事是自然的,隻是之後朕不在的日子裏,朝中就有勞秦相了。”
秦良抬眼深深看向龍椅上的李雲丹,眼中情緒卻不似先前那般熱烈,裏麵更多的是一份信念。
“為陛下分憂,是微臣分內之事,願陛下凱旋而歸。”
“這也不是我們能決定的,北境現在出兵,誰也沒想到啊,現在肯定是要應戰的!隻是看陛下如何將這件事的風波壓到最小。”
“是啊!得看陛下如何抉擇了。”
秦良聽著一群人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著,心中也是在思索現在的情況,關於年關在即兩國開戰的問題,他其實早就已經有了考慮,隻是沒有想到這次北境的兵力竟是這般足。
明明已經在幾月前打過一場了,是如何做到現在又能召集十萬人馬的?
北境現在季節應該正值寒災之時,難道有這麽多的亡命之徒嗎?如果是這樣,原本已經就抱著必死的決心來大夏為自己的妻兒老小掠奪財物和糧食的話,那大夏的勝率又隻有多少……
秦良不敢想象,這場戰爭給大夏帶來的結果是怎樣的。
就在此時,殿外高士尖聲高唿,“陛下駕到!”
秦良的思緒被打斷,轉身朝門口看去,李雲丹在林清書的攙扶下緩緩走進殿中。
“北境的事你們想必已經知道了,這場仗我們不得不打,三日之內將物資備齊,即日就出發前往北境邊關。”
眾位大人麵麵相覷,臉上全是震驚,秦良就開口問道,“這般急迫,怕是軍中要有不少怨言。”
秦良所說的問題就是眾位大人想問的問題,在秦良開口後,眾位大人就忙不迭點頭,看向李雲丹期待一個解決辦法。
“怨言?守衛家國還會有怨言嗎?他不去他們不去,他們的妻兒就會受辱,他們妻兒賴以生存的糧食就會進入別人的口中!此次朕會親自前往北境督軍。”
秦良聞言一愣,反應過來後就急忙抱拳說道,“不可啊!陛下,先不說康樂初始,朝中動蕩不安,需要陛下在京中主持大局,更何況陛下現如今眼疾複發,前往北境怕是危險啊!”
“什麽?!陛下眼疾又犯了!”
“這可怎麽辦啊!”
“陛下眼疾犯了,眼下還有誰能夠主持這場北境的戰爭啊!”
其餘人都在關心這場仗是否能夠打贏,隻有秦良是在擔心李雲丹的身體能不能在北境活下來,林清書作為個局外人,將這些看得清清楚楚,在與秦良四目相對之時,林清書就微微福了福身,表示尊敬。
“吵什麽吵!看看你們現在哪有什麽朝中大員的模樣!和市井喜歡先談八卦的婦人有什麽區別!朕說什麽你們照做就是,北境隻有朕熟悉,除了朕,滿朝還有哪個武將適合?”
“況且隻有朕禦駕親征才能夠堵住悠悠眾口,讓將士們,將士們的家人心甘情願全心全力地打好這場仗!十萬多人的軍隊,北境的人已經適應了那邊寒冷的氣候,但是我們大夏的將士卻難以生存。”
“現在你們最該關心的是,如何籌集到最多的物資和糧食!而不是擔心朕怎麽樣!至於朕前往北境邊關後朝中的大小事宜就由秦相一手打理,此次北境之戰隻能勝,不能敗,就算是代價慘重也不能退讓分毫!”
李雲丹心中有種不好的預感,如果這次大夏敗了,可能就不是簡單地被掠奪,割讓城池這樣簡單了……
“是!微臣明白!”
受了命之後大家都一個個離開了,隻有秦良看出李雲丹心中有顧慮,於是就一個人留了下來。
李雲丹看到下麵站著的模糊身影就知道是誰,隻是淡淡開口問道,“秦相可還有事?”
秦良看了看李雲丹以及其身邊的林清書,遲疑片刻才是問道。
“陛下對這北境十萬多兵力就沒有懷疑過嗎?”
李雲丹聞言淡淡一笑,知道秦良應該是猜到了什麽。或者是猜到了自己知道什麽,原本這件事就沒打算瞞著他,於是就開口將自己先前的猜測講給了他聽。
旁邊的林清書死死攪著帕子,盯著自己身邊的李雲丹,如果真的像李雲丹所說的這樣的話,那這場仗是斷然沒有可能打贏的了……
既然如此為什麽還要迎戰呢?
“既然如此,那陛下又為何要應戰呢?”
秦良直接將這個問題問了出來,林清書也是看向李雲丹,想知道李雲丹的迴答。
自始至終李雲丹都不是一個衝動的人,既然是肯迎戰,那定是有 後手的。
就聽李雲丹麵上一笑,側頭看了一眼旁邊的林清書,輕聲解釋道。
“一來是因為一個朋友,她讓我盡管迎戰,我信她。二來是因為我有預感,此次北境絕不是單單隻是為了劫掠大夏,單純一個李雲霄還不夠格讓北境王這樣助他。”
秦良心中詫異是哪一位朋友能讓李雲丹如此信任,甘願將整個大夏都賭了進去。
這樣想的時候,秦良就不自覺地看向了李雲丹身邊的林清書,但是秦良開口說的卻是:“如此所見李雲霄給予北境的承諾並不小,竟然讓北境王調動十萬兵馬,如此對比先前的那場戰役,仿佛就像是在試探。”
李雲丹搖搖頭,輕聲道,“不是試探,是想將朕留在北境。”
“為何要將陛下留在北境?這說不通……”秦良說話的聲音逐漸變小,瞳孔逐漸變小,臉上的表情也是逐漸凝重起來。
“陛下的意思是……”
秦良有些不敢往下說,眼睛牢牢鎖在李雲丹的身上,想早些得到答案,好結束自己的這番猜測。
隻見李雲丹微微一笑,長長舒了一口氣,緩緩開口肯定了秦良的猜測。
“秦相已經猜到了冰山一角,但具體是怎樣的,還需等這場仗打完了才能知道。”
秦良眼神遊離,好半晌才迴過神來,對著李雲丹拱了拱手就說道,“是,微臣明白,陛下即將禦駕親征的事還需陛下親自掛榜昭示天下,這樣一來百姓們也就不會有什麽怨言了。”
“嗯,此事是自然的,隻是之後朕不在的日子裏,朝中就有勞秦相了。”
秦良抬眼深深看向龍椅上的李雲丹,眼中情緒卻不似先前那般熱烈,裏麵更多的是一份信念。
“為陛下分憂,是微臣分內之事,願陛下凱旋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