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麵對一個極品的珍珠翡翠可以令人欣喜若狂,麵對一塊上好的靈源寶石可以令修士們搶破頭顱,那麽麵對一個擁有數之不盡珍寶的寶藏呢?相信沒有幾人知道答案,諸如白小雲眼前這樣奇珍遍布、異寶琳琅的寶藏,普天之下又有幾人能有幸得以一見!
此時白小雲的心中除了震撼還是震撼!
“看來救治巨獸倒不為一個明智之舉,否則又哪裏有機會得遇如此寶藏!”
下意識地,白小雲迴頭望了望洞口的方向,試圖尋找巨獸的蹤跡;隻是這洞內洞外似乎隔著一層詭異的屏障,洞外無法目睹洞內的一切,而洞內也無法看清洞外的情形。不過白小雲並沒有太過在意,依白小雲的想法,這寶藏對人類雖極具誘惑,但未必就能入得了那些戰靈獸的法眼,巨獸之所以會帶他來到這個山洞,無非是想報答他為其醫治傷痛之恩,如此看來,那隻巨獸倒也算是有情有義了!
迴過頭來,白小雲再次將全部心思放到了眼前的珍寶上麵。這洞內珍寶的數量多如繁星,單是超出白小雲認知的便不下數百種,若是每種僅取一顆,白小雲也需往返數十次;想要搬空整個寶藏,怕是整個戰靈宗的弟子齊出,方能完成此項壯舉吧!
除了擁有大量的奇珍異寶,洞內的景觀也同樣令人歎為觀止!
洞穴的四壁,就形同是經過多重粉飾的宮牆,規整中不失奇巧,顏色更是繽彩多姿;
從那洞穴頂部不時滴落幾滴冰晶岩露,濺在下麵的寶石之上,發出極為清脆悅耳的聲響,讓人聽了便不禁心中怡暢;
尤其是洞穴正中的位置,五座由靈源寶石堆砌而成、如同是經過人工雕琢一般的台柱,呈五星之狀遙相唿應,五星匯聚之處,一塊狀若巨型玉蓮的翡玉台石,向外散發著一道道璀璨豪光!
可惜如此景觀卻全然無法令白小雲興起半分觀賞的雅興,在這廝的心中,除了珍寶再也無法容納其他任何的物什了。
定了定神,白小雲先是拾起了一顆拳頭大小、閃閃發光的夜明珠,放在耳邊輕輕敲了敲,而後欣然地塞進了懷裏;接著又撿起了一塊光華繚繞、色彩斑斕的靈源寶石,放在鼻前嗅了嗅,同樣滿意地納入了懷中……
就這樣,白小雲擺著一副鑒寶專家的姿態,東抓一塊、西拾一顆,不消片刻的功夫,便已將身上所有能放置物品的地方塞得滿滿的。
隻是白小雲所取之物,不足這洞內珍寶的九牛一毛,剩下的珍寶依然無窮無盡!所以望著眼前這取之不盡的珍寶,白小雲呆呆地站立了半響之後,不禁仰天一聲長歎:
“天啊,既然你賜予我這樣一個巨大的寶藏,又為何不賜予我一個可以裝盡寶藏的口袋呢?”
或許是為了發泄,白小雲這一聲長歎幾乎用盡了全身的力氣,大有撕心裂肺的感覺,若是隻聞其聲不辨其義,怕是英雄遲暮、裝飾割腕時的感慨,也不及白小雲這一聲長歎來得強烈!
似乎是為了配合白小雲此時的“悲涼之意”,整個洞內的地麵竟然在白小雲的長歎聲中陡地顫了幾顫。
長歎過後,白小雲意猶未盡,複又驢唇不對馬嘴地胡亂感慨道:“真是天意弄人,天道不公,額,天地不仁以萬為芻……額,芻蛇……!娘西皮滴,好大條!”
就在白小雲的感慨聲中,洞內的整個地麵劇烈地翻騰起來,一時間腥風大作、沙塵滾滾!
人常說,雲從龍虎隨風,可是營造出這種陣仗的,卻是一條大蛇,一條長達數十丈、遍體烏青的龐然巨蛇。
白小雲所處的這座洞府已然占據了方圓十數丈的地界,巨蛇破土而出之後,竟然是環繞洞府兩周有餘尚才勉強容納其身,單是一顆碩大的頭顱,便足以輕易裝下白小雲整個身體。
最令白小雲震撼的,卻並不是巨蛇那山區一般的身體,而是巨蛇身上斷斷續續地傳來的那一道道震懾心靈的威壓,如驚波狂舞、似駭浪滔滔,處於巨蛇威壓之中的白小雲,就仿若是怒海當中的一葉扁舟,似乎隨時會被那無情的大海吞噬的屍骨無存!
頭顱高昂,如同是紫電精芒匯聚而成的雙眼,帶著無邊的怒焰直視白小雲,巨蛇仿佛就是那高高在上的天神,在渺視一隻觸其威嚴的螻蟻一般。隻一眼,白小雲渾身劇顫,便是連與之對視的雙眸,想要艱難的移開,都已不能夠,身體更是已然完全地失去了掌控。
這一刻,白小雲的心中隻剩了恐懼,一種充斥了整個身心乃至靈魂的深深的恐懼!
若是白小雲此刻可以移動,定然會不加思索地拔劍自刎,因為他那顆因恐懼而狂跳不止的心已然瀕臨爆裂,在這種恐懼當中再持續哪怕是片刻,都足以令他肝膽俱碎!
他雖生來膽小怕事,卻也是個敢於擔當之人,在避無可避之下,他白小雲也是能夠勉強充做一條漢子!卻為何,在這巨蛇麵前,會達到如斯驚恐的境地?
白小雲不清楚!
他隻是知道,這種懼怕似乎是天意使然,若是天道如常運轉、萬物周始循環,那麽他該當就是會對巨蛇生出這股敬畏之意來!
終於,巨蛇對麵前這個“可憐的爬蟲”失去了興趣,巨口張開,一道令整座洞府都為之震顫的強大吸力自巨蛇口中傳來,白小雲的身體隨之射入了巨蛇的腹中。
隻是在臨近蛇口的一瞬間,白小雲驚異地發現,巨蛇的腮部皮囊金光閃耀、已然開始鱗化,而就在那前額之上,一對觸角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飛快地滋生。
原來這巨蛇赫然正是在演繹著一個古老的傳說——————化龍!
“世間威儀何為最?一怒殍野是龍顏!”
借著這句喻言,白小雲終於知曉了自己恐懼的根源,那便是龍威,一種萬靈之王對尋常生靈特有的威壓!
……
九轉蜿蜒的蛇腹之中,一片片黏稠不堪的汁液傾瀉而下,將白小雲如同是粽子一般,緊緊地裹在其中。
那汁液甚是堅韌,饒是白小雲自負體力過人,卻是難將身子移動分毫;汁液帶有極強的腐蝕之效,與其相觸的衣物,不消片刻便已消融了大半;從那汁液當中不時傳來的陣陣惡臭,腥酸刺鼻,熏得白小雲頭暈目脹,眼見著便要暈闕過去!
卻在這時,白小雲頭上的抱月辟邪盔驟然亮起,一股清新之氣,從那頭盔當中彌散而出,似是擁有自主意識一般,自行地在白小雲的身體表麵匯聚成一道氣旋屏障,將汁液和毒氣的侵襲悉數格擋在外。
正是在這氣罩的庇護下,白小雲終於守住了靈台的清明,勉強算是暫時保住了性命。
雖是如此,白小雲的身體依舊不能自主,也不知是否是巨蛇察覺到了體內的異狀,隨著時間的推移,毒液的侵襲愈演愈烈,而源自頭盔之中的清氣卻隱隱有減弱的趨勢,長久下去,攻破氣罩已然是事無可避,一旦清氣屏障被毒液分崩瓦解,便是白小雲身隕之時。
若是方才直接喪命在巨蛇的龍威之下,倒也落得個清淨,可是如此刻這般,眼睜睜地看著生命的終結,一步步的逼近,而自己卻束手無策,這種感受才是最令人煎熬的!
初時,求生的渴望,尚且還是能夠支撐著白小雲緊張地關注著毒液同清氣之間的角逐;隻是到了後來,感受到清氣的防勢已然是瀕於頹敗,白小雲的一顆懸浮的心,也隨之漸漸下沉;最後終於是————萬念俱灰!
什麽珍奇寶藏,什麽恐怖龍威,什麽絕色美人,什麽宗門少主,一切的一切,俱都離他遠去!
即便曾經欣喜過,畏懼過,讚歎過,感受過,卻已不再留戀!
既然注定離去,何不完全放開?難舍難割,隻會徒增遺憾罷了!
這一刻,白小雲真的放開了所有,這其中,甚至是包括了他這一具撿來的皮囊!
人曾說過:有些東西你尋尋覓覓,費盡心機,到最後卻空手而迴,隻落得個患得患失的結局!可一旦懂得取舍,凡事以平常心處之,卻往往會迎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白小雲眼下便是如此!
一次完全意識上的萬念俱灰,令他拋開了所有的執念,就如久參禪理的高僧,在頃刻之間遁入了空冥!
驀然,自那識海當中,幾縷正自隱匿其蹤的散亂靈識,陡地浮動開來,進而凝結匯聚,如是指路明燈一樣,迅速地遊走於全身;但凡所過之處,那些潛伏的精氣立時紛起響應,緊緊地跟隨在靈識之後、與靈識共同組成了形同是一支拓路先鋒軍一般的潺潺溪流,輾轉暢遊於奇經八脈之間。
一周過後,曾在數日前因大戰而傷損阻塞的經脈,在這支急行軍的開通疏導之下,竟然是奇妙的修複了三成之多。
重新歸於識海,那原本微弱不堪、幾欲破滅的靈識,也在周身精氣的滋補填充下,隨之壯大了幾分。
似是嚐到了甜頭,識海當中的靈識,在短暫的休整之後蓄勢再發,重新化身為三軍統帥,引領著精氣大軍,突進到經脈之中。
就這樣,靈識與精氣,在識海和周身各處經脈之間形成了一個微妙的循環,如此往複,生生不息!
而身體的異變,終於令白小雲破滅的心念自然而然地複燃起來,與識海當中,那昔時遍尋不到、如今卻由空蕩變為充盈的靈識,交織乃至交融到了一處。
到這裏,白小雲的靈魂與這具原本並不屬於自己的軀殼,也終於完全合二為一,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完美契合!
這種重新找迴自我一般的感覺,令白小雲心生喜悅的同時,卻並沒有幹涉靈識的自行運轉,而是依舊放開心思,任由靈識自行運轉下去。這一次的經曆令白小雲越發的明白了放手的道理。
感受到白小雲的心意,靈識運作的勢頭猶勝從前!七周過後,白小雲的周身經脈再無半分阻障之處,所受的損傷,具皆被修複如初。隻是經脈中所蘊含的精氣,卻在這一次次的循環中,消耗了大半,隱隱已是有些後繼無力。
到了第八周,即便白小雲的靈識,比起最初壯大了十數倍不止,但一身精氣被消耗殆盡,縱然靈識有意發動新一周的攻伐運作,卻已是再無可用之兵!
事實上,八大周天的運轉,恰恰是“靈識初聚”前期的極限,潛修前期的修士體內,所蘊含的精氣畢竟有限,唯有經過長久的累積和適當的功法加以強化之後,方才有望突破境界,步入中期。以白小雲此時的能力,所能做到的,也僅此而已!
那麽白小雲這一次被動的行功會就此而止麽?答案卻是否定的,白小雲此番參加納靈所攜帶的寶物又何止一種!
許是感應到了白小雲體內精氣的幹涸枯竭,戴在手腕上的蓄靈寒玉鐲突然之間如是擁有了自主的意識一般,劇烈地顫動起來。就在這蛇腹之內,一道道七彩光紋由鐲身發散而出,瞬時籠罩了白小雲的體表,而後以白小雲的身體為中心,以巨蛇的體內脈絡為軸線,轉眼間便已傳遍了整個巨蛇的軀幹。
在光紋的連接下,白小雲與蓄靈寒玉鐲以及巨蛇之間詭異地構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霎時間,巨蛇體內的精氣,竟然是以蓄靈寒玉鐲為媒介,瘋狂地湧入了白小雲的體內,隻在頃刻之間不單完全填補了白小雲體內精氣的不足,還令其精氣之旺盛,遠超從前數十甚至數百倍。
有了精氣的補充,靈識一如既往地開始了新一輪的運作。這一次不再是簡單的修補經脈,而是將白小雲周身經脈拓展、改造,使之不斷地加以強化。
即便心神未曾主導其中,但白小雲卻可以明顯地感覺到自己身體的變化,比起從前,似乎正在一步步地變強!
不止於此,隨精氣湧入白小雲體內的,還有巨蛇曆經萬載苦修所吸納的天地靈氣。其浩瀚程度,便是比起令白小雲歎為觀止的蓄靈寒玉鐲尚且有過之而無不及!
靈氣入體,自行化為兩股,其中一股隨著靈識的運轉而歸附於周身各處經脈,如是披了一層靈甲護盾一般,庇護在經脈四周;而另一股則直接湧入紫府丹田之中,並且是自行壓縮凝聚,最終形成了一個高速運轉的靈氣漩渦。
察覺到體內精、靈二氣的流逝,巨蛇焦躁不安地扭動著身軀,隻是對於體內的突然變故卻無可奈何,隻得淒慘地,從那巨口當中發出一聲聲不甘的哀嚎!
靈識運轉、精氣補充、靈氣納入,三者各司其職,按部就班,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第九周天——————步入靈識初聚中期!
第十周天、……十五周天、十六周天行功完畢——————修為直逼靈識初聚後期!
十七周天行功開始,踏足後期!
……
三十二周天行功完畢,直抵巔峰!
三十三、三十四……六十三,當第六十四周天行功完畢的時候,一直奮力運作的靈識,終於仿若是酒足飯飽的醉漢一般停了下來。
此時白小雲的修為已然是從靈識初聚前期經由中期、後期,接連跨越了三個階段,一舉達到了潛修巔峰的極限,隻差一步便可挺進神靈共振前期之境,與元天祿等達者修士並足而立!
白小雲有心嚐試著進一步突破,但終於還是將一顆躁動的心按捺了下來。從靈識的表現上,白小雲隱約意識到,這一步的突破絕不是單單運作靈識那麽簡單,否則早已能夠自主行功的靈識,又怎會在這臨門一腳之時卻默然放棄呢!若想做出進一步的突破,其中怕是還有一些自己尚且不知的條限!
不過,靈識雖然是停止了行功,但蓄靈寒玉鐲卻是全無半分歇止的征兆。
蓄靈寒玉鐲作為一塊萬古奇珍,其玄妙之處,便是它曆來的主子,也是從無一人能夠完全領悟的!而其中一項不為人知的功用,便是平衡————————以己為謀,令其主人與這天地達到一個平衡!
隻是這等逆天的平衡,顯然是無法做到的,以蓄靈寒玉鐲鏈接和吸納轉遞靈氣的速度,縱千萬年甚至是億萬年卻也是難以完成此等壯舉。
但眼下的情形卻不然,白小雲身在巨蛇腹中、與巨蛇已然是緊密地合為一體,若是單純在本體之間都無法達到平衡,那麽蓄靈寒玉鐲便有負不世奇珍之名了!
所以蓄靈寒玉鐲一絲不苟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
從最初的紫府中空到靈氣充盈,再到後來的靈氣極限壓縮乃至滿溢,前後不過半個時辰,白小雲這個修真白癡的丹田和周身經脈,終於達到了負載的極限;若是不論境界,隻憑靈氣的強大程度,偌大的戰靈宗內,再無一人能出其右!
既然靈氣已是不能再入住白小雲的體內,蓄靈寒玉鐲便驅動著源自巨蛇的靈氣,瘋狂地壓縮於白小雲的體表,不消片刻便被擠壓成如是水痕一般、肉眼可見的波紋,波紋愈來愈濃、越聚越密,到最後已然是完全固化!一陣陣恐怖的壓迫之力傳來,若非那一身玄奇的盔甲相護,白小雲怕是早已粉身碎骨了!
而伴隨著體內精、靈二氣的急速流失,巨蛇那原本山巒一般雄壯的身軀,竟如同時泄了氣的皮球一般,急劇地幹癟萎縮下去,不消一個時辰的光景,已然是縮小到了最初的數十倍。
當巨蛇的身體再無法容納白小雲的存在,當白小雲體表的靈氣壓縮到了極致,巨蛇的身體終於轟然炸裂,,這隻即將站在億萬生靈的頭上俯瞰眾生的頂級靈獸,來不及緬懷這個世界,便就此魂飛魄散了;由始至終,他都未能明白,為何自己會萬載修行而一朝喪命的,隻能感歎於天道不公。
或許正是應了白小雲尚未說完的那句話————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下一刻,白小雲破繭而出!……
此時白小雲的心中除了震撼還是震撼!
“看來救治巨獸倒不為一個明智之舉,否則又哪裏有機會得遇如此寶藏!”
下意識地,白小雲迴頭望了望洞口的方向,試圖尋找巨獸的蹤跡;隻是這洞內洞外似乎隔著一層詭異的屏障,洞外無法目睹洞內的一切,而洞內也無法看清洞外的情形。不過白小雲並沒有太過在意,依白小雲的想法,這寶藏對人類雖極具誘惑,但未必就能入得了那些戰靈獸的法眼,巨獸之所以會帶他來到這個山洞,無非是想報答他為其醫治傷痛之恩,如此看來,那隻巨獸倒也算是有情有義了!
迴過頭來,白小雲再次將全部心思放到了眼前的珍寶上麵。這洞內珍寶的數量多如繁星,單是超出白小雲認知的便不下數百種,若是每種僅取一顆,白小雲也需往返數十次;想要搬空整個寶藏,怕是整個戰靈宗的弟子齊出,方能完成此項壯舉吧!
除了擁有大量的奇珍異寶,洞內的景觀也同樣令人歎為觀止!
洞穴的四壁,就形同是經過多重粉飾的宮牆,規整中不失奇巧,顏色更是繽彩多姿;
從那洞穴頂部不時滴落幾滴冰晶岩露,濺在下麵的寶石之上,發出極為清脆悅耳的聲響,讓人聽了便不禁心中怡暢;
尤其是洞穴正中的位置,五座由靈源寶石堆砌而成、如同是經過人工雕琢一般的台柱,呈五星之狀遙相唿應,五星匯聚之處,一塊狀若巨型玉蓮的翡玉台石,向外散發著一道道璀璨豪光!
可惜如此景觀卻全然無法令白小雲興起半分觀賞的雅興,在這廝的心中,除了珍寶再也無法容納其他任何的物什了。
定了定神,白小雲先是拾起了一顆拳頭大小、閃閃發光的夜明珠,放在耳邊輕輕敲了敲,而後欣然地塞進了懷裏;接著又撿起了一塊光華繚繞、色彩斑斕的靈源寶石,放在鼻前嗅了嗅,同樣滿意地納入了懷中……
就這樣,白小雲擺著一副鑒寶專家的姿態,東抓一塊、西拾一顆,不消片刻的功夫,便已將身上所有能放置物品的地方塞得滿滿的。
隻是白小雲所取之物,不足這洞內珍寶的九牛一毛,剩下的珍寶依然無窮無盡!所以望著眼前這取之不盡的珍寶,白小雲呆呆地站立了半響之後,不禁仰天一聲長歎:
“天啊,既然你賜予我這樣一個巨大的寶藏,又為何不賜予我一個可以裝盡寶藏的口袋呢?”
或許是為了發泄,白小雲這一聲長歎幾乎用盡了全身的力氣,大有撕心裂肺的感覺,若是隻聞其聲不辨其義,怕是英雄遲暮、裝飾割腕時的感慨,也不及白小雲這一聲長歎來得強烈!
似乎是為了配合白小雲此時的“悲涼之意”,整個洞內的地麵竟然在白小雲的長歎聲中陡地顫了幾顫。
長歎過後,白小雲意猶未盡,複又驢唇不對馬嘴地胡亂感慨道:“真是天意弄人,天道不公,額,天地不仁以萬為芻……額,芻蛇……!娘西皮滴,好大條!”
就在白小雲的感慨聲中,洞內的整個地麵劇烈地翻騰起來,一時間腥風大作、沙塵滾滾!
人常說,雲從龍虎隨風,可是營造出這種陣仗的,卻是一條大蛇,一條長達數十丈、遍體烏青的龐然巨蛇。
白小雲所處的這座洞府已然占據了方圓十數丈的地界,巨蛇破土而出之後,竟然是環繞洞府兩周有餘尚才勉強容納其身,單是一顆碩大的頭顱,便足以輕易裝下白小雲整個身體。
最令白小雲震撼的,卻並不是巨蛇那山區一般的身體,而是巨蛇身上斷斷續續地傳來的那一道道震懾心靈的威壓,如驚波狂舞、似駭浪滔滔,處於巨蛇威壓之中的白小雲,就仿若是怒海當中的一葉扁舟,似乎隨時會被那無情的大海吞噬的屍骨無存!
頭顱高昂,如同是紫電精芒匯聚而成的雙眼,帶著無邊的怒焰直視白小雲,巨蛇仿佛就是那高高在上的天神,在渺視一隻觸其威嚴的螻蟻一般。隻一眼,白小雲渾身劇顫,便是連與之對視的雙眸,想要艱難的移開,都已不能夠,身體更是已然完全地失去了掌控。
這一刻,白小雲的心中隻剩了恐懼,一種充斥了整個身心乃至靈魂的深深的恐懼!
若是白小雲此刻可以移動,定然會不加思索地拔劍自刎,因為他那顆因恐懼而狂跳不止的心已然瀕臨爆裂,在這種恐懼當中再持續哪怕是片刻,都足以令他肝膽俱碎!
他雖生來膽小怕事,卻也是個敢於擔當之人,在避無可避之下,他白小雲也是能夠勉強充做一條漢子!卻為何,在這巨蛇麵前,會達到如斯驚恐的境地?
白小雲不清楚!
他隻是知道,這種懼怕似乎是天意使然,若是天道如常運轉、萬物周始循環,那麽他該當就是會對巨蛇生出這股敬畏之意來!
終於,巨蛇對麵前這個“可憐的爬蟲”失去了興趣,巨口張開,一道令整座洞府都為之震顫的強大吸力自巨蛇口中傳來,白小雲的身體隨之射入了巨蛇的腹中。
隻是在臨近蛇口的一瞬間,白小雲驚異地發現,巨蛇的腮部皮囊金光閃耀、已然開始鱗化,而就在那前額之上,一對觸角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飛快地滋生。
原來這巨蛇赫然正是在演繹著一個古老的傳說——————化龍!
“世間威儀何為最?一怒殍野是龍顏!”
借著這句喻言,白小雲終於知曉了自己恐懼的根源,那便是龍威,一種萬靈之王對尋常生靈特有的威壓!
……
九轉蜿蜒的蛇腹之中,一片片黏稠不堪的汁液傾瀉而下,將白小雲如同是粽子一般,緊緊地裹在其中。
那汁液甚是堅韌,饒是白小雲自負體力過人,卻是難將身子移動分毫;汁液帶有極強的腐蝕之效,與其相觸的衣物,不消片刻便已消融了大半;從那汁液當中不時傳來的陣陣惡臭,腥酸刺鼻,熏得白小雲頭暈目脹,眼見著便要暈闕過去!
卻在這時,白小雲頭上的抱月辟邪盔驟然亮起,一股清新之氣,從那頭盔當中彌散而出,似是擁有自主意識一般,自行地在白小雲的身體表麵匯聚成一道氣旋屏障,將汁液和毒氣的侵襲悉數格擋在外。
正是在這氣罩的庇護下,白小雲終於守住了靈台的清明,勉強算是暫時保住了性命。
雖是如此,白小雲的身體依舊不能自主,也不知是否是巨蛇察覺到了體內的異狀,隨著時間的推移,毒液的侵襲愈演愈烈,而源自頭盔之中的清氣卻隱隱有減弱的趨勢,長久下去,攻破氣罩已然是事無可避,一旦清氣屏障被毒液分崩瓦解,便是白小雲身隕之時。
若是方才直接喪命在巨蛇的龍威之下,倒也落得個清淨,可是如此刻這般,眼睜睜地看著生命的終結,一步步的逼近,而自己卻束手無策,這種感受才是最令人煎熬的!
初時,求生的渴望,尚且還是能夠支撐著白小雲緊張地關注著毒液同清氣之間的角逐;隻是到了後來,感受到清氣的防勢已然是瀕於頹敗,白小雲的一顆懸浮的心,也隨之漸漸下沉;最後終於是————萬念俱灰!
什麽珍奇寶藏,什麽恐怖龍威,什麽絕色美人,什麽宗門少主,一切的一切,俱都離他遠去!
即便曾經欣喜過,畏懼過,讚歎過,感受過,卻已不再留戀!
既然注定離去,何不完全放開?難舍難割,隻會徒增遺憾罷了!
這一刻,白小雲真的放開了所有,這其中,甚至是包括了他這一具撿來的皮囊!
人曾說過:有些東西你尋尋覓覓,費盡心機,到最後卻空手而迴,隻落得個患得患失的結局!可一旦懂得取舍,凡事以平常心處之,卻往往會迎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白小雲眼下便是如此!
一次完全意識上的萬念俱灰,令他拋開了所有的執念,就如久參禪理的高僧,在頃刻之間遁入了空冥!
驀然,自那識海當中,幾縷正自隱匿其蹤的散亂靈識,陡地浮動開來,進而凝結匯聚,如是指路明燈一樣,迅速地遊走於全身;但凡所過之處,那些潛伏的精氣立時紛起響應,緊緊地跟隨在靈識之後、與靈識共同組成了形同是一支拓路先鋒軍一般的潺潺溪流,輾轉暢遊於奇經八脈之間。
一周過後,曾在數日前因大戰而傷損阻塞的經脈,在這支急行軍的開通疏導之下,竟然是奇妙的修複了三成之多。
重新歸於識海,那原本微弱不堪、幾欲破滅的靈識,也在周身精氣的滋補填充下,隨之壯大了幾分。
似是嚐到了甜頭,識海當中的靈識,在短暫的休整之後蓄勢再發,重新化身為三軍統帥,引領著精氣大軍,突進到經脈之中。
就這樣,靈識與精氣,在識海和周身各處經脈之間形成了一個微妙的循環,如此往複,生生不息!
而身體的異變,終於令白小雲破滅的心念自然而然地複燃起來,與識海當中,那昔時遍尋不到、如今卻由空蕩變為充盈的靈識,交織乃至交融到了一處。
到這裏,白小雲的靈魂與這具原本並不屬於自己的軀殼,也終於完全合二為一,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完美契合!
這種重新找迴自我一般的感覺,令白小雲心生喜悅的同時,卻並沒有幹涉靈識的自行運轉,而是依舊放開心思,任由靈識自行運轉下去。這一次的經曆令白小雲越發的明白了放手的道理。
感受到白小雲的心意,靈識運作的勢頭猶勝從前!七周過後,白小雲的周身經脈再無半分阻障之處,所受的損傷,具皆被修複如初。隻是經脈中所蘊含的精氣,卻在這一次次的循環中,消耗了大半,隱隱已是有些後繼無力。
到了第八周,即便白小雲的靈識,比起最初壯大了十數倍不止,但一身精氣被消耗殆盡,縱然靈識有意發動新一周的攻伐運作,卻已是再無可用之兵!
事實上,八大周天的運轉,恰恰是“靈識初聚”前期的極限,潛修前期的修士體內,所蘊含的精氣畢竟有限,唯有經過長久的累積和適當的功法加以強化之後,方才有望突破境界,步入中期。以白小雲此時的能力,所能做到的,也僅此而已!
那麽白小雲這一次被動的行功會就此而止麽?答案卻是否定的,白小雲此番參加納靈所攜帶的寶物又何止一種!
許是感應到了白小雲體內精氣的幹涸枯竭,戴在手腕上的蓄靈寒玉鐲突然之間如是擁有了自主的意識一般,劇烈地顫動起來。就在這蛇腹之內,一道道七彩光紋由鐲身發散而出,瞬時籠罩了白小雲的體表,而後以白小雲的身體為中心,以巨蛇的體內脈絡為軸線,轉眼間便已傳遍了整個巨蛇的軀幹。
在光紋的連接下,白小雲與蓄靈寒玉鐲以及巨蛇之間詭異地構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霎時間,巨蛇體內的精氣,竟然是以蓄靈寒玉鐲為媒介,瘋狂地湧入了白小雲的體內,隻在頃刻之間不單完全填補了白小雲體內精氣的不足,還令其精氣之旺盛,遠超從前數十甚至數百倍。
有了精氣的補充,靈識一如既往地開始了新一輪的運作。這一次不再是簡單的修補經脈,而是將白小雲周身經脈拓展、改造,使之不斷地加以強化。
即便心神未曾主導其中,但白小雲卻可以明顯地感覺到自己身體的變化,比起從前,似乎正在一步步地變強!
不止於此,隨精氣湧入白小雲體內的,還有巨蛇曆經萬載苦修所吸納的天地靈氣。其浩瀚程度,便是比起令白小雲歎為觀止的蓄靈寒玉鐲尚且有過之而無不及!
靈氣入體,自行化為兩股,其中一股隨著靈識的運轉而歸附於周身各處經脈,如是披了一層靈甲護盾一般,庇護在經脈四周;而另一股則直接湧入紫府丹田之中,並且是自行壓縮凝聚,最終形成了一個高速運轉的靈氣漩渦。
察覺到體內精、靈二氣的流逝,巨蛇焦躁不安地扭動著身軀,隻是對於體內的突然變故卻無可奈何,隻得淒慘地,從那巨口當中發出一聲聲不甘的哀嚎!
靈識運轉、精氣補充、靈氣納入,三者各司其職,按部就班,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第九周天——————步入靈識初聚中期!
第十周天、……十五周天、十六周天行功完畢——————修為直逼靈識初聚後期!
十七周天行功開始,踏足後期!
……
三十二周天行功完畢,直抵巔峰!
三十三、三十四……六十三,當第六十四周天行功完畢的時候,一直奮力運作的靈識,終於仿若是酒足飯飽的醉漢一般停了下來。
此時白小雲的修為已然是從靈識初聚前期經由中期、後期,接連跨越了三個階段,一舉達到了潛修巔峰的極限,隻差一步便可挺進神靈共振前期之境,與元天祿等達者修士並足而立!
白小雲有心嚐試著進一步突破,但終於還是將一顆躁動的心按捺了下來。從靈識的表現上,白小雲隱約意識到,這一步的突破絕不是單單運作靈識那麽簡單,否則早已能夠自主行功的靈識,又怎會在這臨門一腳之時卻默然放棄呢!若想做出進一步的突破,其中怕是還有一些自己尚且不知的條限!
不過,靈識雖然是停止了行功,但蓄靈寒玉鐲卻是全無半分歇止的征兆。
蓄靈寒玉鐲作為一塊萬古奇珍,其玄妙之處,便是它曆來的主子,也是從無一人能夠完全領悟的!而其中一項不為人知的功用,便是平衡————————以己為謀,令其主人與這天地達到一個平衡!
隻是這等逆天的平衡,顯然是無法做到的,以蓄靈寒玉鐲鏈接和吸納轉遞靈氣的速度,縱千萬年甚至是億萬年卻也是難以完成此等壯舉。
但眼下的情形卻不然,白小雲身在巨蛇腹中、與巨蛇已然是緊密地合為一體,若是單純在本體之間都無法達到平衡,那麽蓄靈寒玉鐲便有負不世奇珍之名了!
所以蓄靈寒玉鐲一絲不苟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
從最初的紫府中空到靈氣充盈,再到後來的靈氣極限壓縮乃至滿溢,前後不過半個時辰,白小雲這個修真白癡的丹田和周身經脈,終於達到了負載的極限;若是不論境界,隻憑靈氣的強大程度,偌大的戰靈宗內,再無一人能出其右!
既然靈氣已是不能再入住白小雲的體內,蓄靈寒玉鐲便驅動著源自巨蛇的靈氣,瘋狂地壓縮於白小雲的體表,不消片刻便被擠壓成如是水痕一般、肉眼可見的波紋,波紋愈來愈濃、越聚越密,到最後已然是完全固化!一陣陣恐怖的壓迫之力傳來,若非那一身玄奇的盔甲相護,白小雲怕是早已粉身碎骨了!
而伴隨著體內精、靈二氣的急速流失,巨蛇那原本山巒一般雄壯的身軀,竟如同時泄了氣的皮球一般,急劇地幹癟萎縮下去,不消一個時辰的光景,已然是縮小到了最初的數十倍。
當巨蛇的身體再無法容納白小雲的存在,當白小雲體表的靈氣壓縮到了極致,巨蛇的身體終於轟然炸裂,,這隻即將站在億萬生靈的頭上俯瞰眾生的頂級靈獸,來不及緬懷這個世界,便就此魂飛魄散了;由始至終,他都未能明白,為何自己會萬載修行而一朝喪命的,隻能感歎於天道不公。
或許正是應了白小雲尚未說完的那句話————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下一刻,白小雲破繭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