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繼續深入,隻見廟內古木參天,香火繚繞。
徐偉浩指著前方的一座大殿說道:“那座就是天貺殿,是岱廟的主體建築,我們去看看吧。”眾人點頭應允,一同走向天貺殿。
走進天貺殿,隻見殿內金碧輝煌,神像莊嚴。徐瑾抬頭望向那高高在上的東嶽大帝神像,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敬畏之情。
徐琦瑋好奇地看著塑像,輕聲地問道:“這是誰呀?”
他眨巴著眼睛,一臉無知卻又充滿求知欲的表情。
李沐風輕聲解釋道:“東嶽大帝,乃是泰山之神,掌管著人間的生死禍福。在古代,帝王們都會來泰山祭祀東嶽大帝,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徐偉浩和陳興煥則更多地關注著殿內的壁畫和雕刻,那些精美的藝術品,不僅展現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藝,更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
他們一邊欣賞一邊討論著這些藝術品的年代、風格和意義。
走過天貺殿、東禦座,來到了漢柏院。
漢柏院,顧名思義,因院內種植著數株千年古柏而得名,這些古柏據說為漢武帝東巡時所植,曆經千年風雨,依舊蒼翠挺拔,見證了泰山的滄桑變遷。
“你們看,你看那棵樹,好大啊。”徐琦瑋忽然指著不遠處的一棵古樹,眼中滿是好奇。
那柏樹樹幹粗壯,樹皮斑駁,仿佛每一寸都刻滿了歲月的痕跡,枝葉繁茂,遮天蔽日,宛如一位曆經滄桑的老者,靜靜地守護著這片土地。
“這便是漢柏中的‘掛印封侯’柏。”李沐風微笑著解釋道,“相傳,漢武帝封禪泰山時,曾在此樹下掛印留念,後人便稱此樹為‘掛印封侯’,寓意著仕途順暢,功成名就。”
他學識淵博,對泰山的曆史文化了如指掌,出來遊學前,特意找了幾本遊記來看。
“真是太神奇了。”徐琦瑋呢喃道,他呆呆地仰著頭,眼中充滿了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向往。
徐瑾望著那棵古老的漢柏,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感動“若能如漢武帝般,成就一番偉業,也不枉此生。”
他仿佛能看到這棵樹在過去的兩千年裏,經曆了無數的風雨雷電、春夏秋冬,卻依然屹立不倒,見證著人間的悲歡離合。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感歎道:“兩千年啊,這棵樹比我們任何人都要年長,它見證了泰山的興衰更替,也見證了人間的滄桑巨變。”
徐諄也站在一旁,凝視著那棵漢柏。他試圖在腦海裏搜尋與現代不一樣的記憶,可惜除了這棵樹的輪廓外,什麽都想不起來。
他輕輕地搖了搖頭,心中暗自惋惜。
李沐風望著眼前的古柏,心中卻生出了另一番感慨:“這漢柏曆經千年,見證了無數英雄豪傑的興衰更替。”
“而我們,不過是其中的滄海一粟。但即便如此,也要努力成為自己心中的英雄,不負韶華。”
徐偉浩、陳興睿和陳興煥聽了,也一臉沉思地看著那棵掛印封侯。
離開漢柏院,來到了岱廟的後院。這裏綠樹成蔭,清幽宜人。
此時已經近午時,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地上,形成斑駁的光影。
眾人找了一處開闊的地方坐下,把從客棧打包的幹糧都拿出來,準備在這裏解決完午飯,再繼續爬泰山。
“來來來,大家把從客棧打包的幹糧都拿出來,咱們就在這裏享用午餐吧!”陳興煥招唿著大家,他身材魁梧,聲音洪亮,一副豪爽的模樣。
眾人紛紛響應,很快,空地上便鋪滿了各式各樣的幹糧。
有香噴噴的饅頭,有酥脆可口的煎餅,還有老板娘特意為他們準備的泰山特產——泰山豆腐幹。
大家圍坐在一起,邊吃邊聊,氣氛熱烈而溫馨。
午飯過後,大家稍作休息,便開始繼續攀登泰山。
岱廟後院的美景雖然讓人流連忘返,但前方的山路卻更加吸引人。
他們沿著蜿蜒的山路前行,時而攀爬陡峭的石階,時而穿越茂密的樹林。
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到泰山的雄偉與壯麗。
沿著蜿蜒的山路前行,紅門宮、萬仙樓、鬥母宮等古跡一一映入眼簾。
每到一處,大家都駐足觀賞,聆聽李沐風的講解,感受曆史的厚重與文化的魅力。
徐琦瑋更是聽得津津有味,時不時還提出幾個稚嫩卻有趣的問題,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經石峪中,巨石嶙峋,刻滿了古人的題字與詩篇。
徐瑾和徐諄站在一塊巨大的石碑前,仔細揣摩著上麵的字跡,仿佛能感受到千年前的文人墨客在此留下的情感與智慧。
“真希望我們也能像他們一樣,留下點什麽。”徐諄輕聲說道。
“會的,隻要我們努力讀書,將來一定有機會。”徐瑾鼓勵道,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
壺天閣內,眾人圍坐一堂,品嚐著當地的特色茶點。
徐偉浩和陳興睿聊起了學問,而陳興煥則和鏢師們交流著武藝。
迴馬嶺上,山路陡峭,但大家的熱情卻絲毫未減。
陳興煥和鏢師們走在前麵,不時迴頭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徐瑾和徐諄則輪攙著徐琦瑋,讓他也能輕鬆欣賞沿途的風景。徐偉浩和陳興睿則相互扶持,一步步穩紮穩打地向上攀登。
一路攀登,山路愈發陡峭,但眾人的意誌卻更加堅定。
中天門處,一陣涼風吹過,帶來了片刻的清爽,也吹散了額頭的汗珠。
快活三裏,雲步橋,五大夫鬆,每一處都是風景,每一步都是挑戰。
隨著海拔的逐漸升高,空氣變得愈發清新,雲霧也開始在身邊繚繞。
當眾人終於站在十八盤的起點時,眼前的景象讓人心生敬畏。
那是一條幾乎垂直的石階路,兩側是懸崖峭壁,石階狹窄而陡峭,仿佛直通天際。
徐瑾深吸一口氣,轉頭看向對眾人,說道:“十八盤,泰山最難攀之處,但也是通往頂峰的必經之路。我們相互扶持,定能登頂。”
徐偉浩指著前方的一座大殿說道:“那座就是天貺殿,是岱廟的主體建築,我們去看看吧。”眾人點頭應允,一同走向天貺殿。
走進天貺殿,隻見殿內金碧輝煌,神像莊嚴。徐瑾抬頭望向那高高在上的東嶽大帝神像,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敬畏之情。
徐琦瑋好奇地看著塑像,輕聲地問道:“這是誰呀?”
他眨巴著眼睛,一臉無知卻又充滿求知欲的表情。
李沐風輕聲解釋道:“東嶽大帝,乃是泰山之神,掌管著人間的生死禍福。在古代,帝王們都會來泰山祭祀東嶽大帝,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徐偉浩和陳興煥則更多地關注著殿內的壁畫和雕刻,那些精美的藝術品,不僅展現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藝,更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
他們一邊欣賞一邊討論著這些藝術品的年代、風格和意義。
走過天貺殿、東禦座,來到了漢柏院。
漢柏院,顧名思義,因院內種植著數株千年古柏而得名,這些古柏據說為漢武帝東巡時所植,曆經千年風雨,依舊蒼翠挺拔,見證了泰山的滄桑變遷。
“你們看,你看那棵樹,好大啊。”徐琦瑋忽然指著不遠處的一棵古樹,眼中滿是好奇。
那柏樹樹幹粗壯,樹皮斑駁,仿佛每一寸都刻滿了歲月的痕跡,枝葉繁茂,遮天蔽日,宛如一位曆經滄桑的老者,靜靜地守護著這片土地。
“這便是漢柏中的‘掛印封侯’柏。”李沐風微笑著解釋道,“相傳,漢武帝封禪泰山時,曾在此樹下掛印留念,後人便稱此樹為‘掛印封侯’,寓意著仕途順暢,功成名就。”
他學識淵博,對泰山的曆史文化了如指掌,出來遊學前,特意找了幾本遊記來看。
“真是太神奇了。”徐琦瑋呢喃道,他呆呆地仰著頭,眼中充滿了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向往。
徐瑾望著那棵古老的漢柏,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感動“若能如漢武帝般,成就一番偉業,也不枉此生。”
他仿佛能看到這棵樹在過去的兩千年裏,經曆了無數的風雨雷電、春夏秋冬,卻依然屹立不倒,見證著人間的悲歡離合。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感歎道:“兩千年啊,這棵樹比我們任何人都要年長,它見證了泰山的興衰更替,也見證了人間的滄桑巨變。”
徐諄也站在一旁,凝視著那棵漢柏。他試圖在腦海裏搜尋與現代不一樣的記憶,可惜除了這棵樹的輪廓外,什麽都想不起來。
他輕輕地搖了搖頭,心中暗自惋惜。
李沐風望著眼前的古柏,心中卻生出了另一番感慨:“這漢柏曆經千年,見證了無數英雄豪傑的興衰更替。”
“而我們,不過是其中的滄海一粟。但即便如此,也要努力成為自己心中的英雄,不負韶華。”
徐偉浩、陳興睿和陳興煥聽了,也一臉沉思地看著那棵掛印封侯。
離開漢柏院,來到了岱廟的後院。這裏綠樹成蔭,清幽宜人。
此時已經近午時,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地上,形成斑駁的光影。
眾人找了一處開闊的地方坐下,把從客棧打包的幹糧都拿出來,準備在這裏解決完午飯,再繼續爬泰山。
“來來來,大家把從客棧打包的幹糧都拿出來,咱們就在這裏享用午餐吧!”陳興煥招唿著大家,他身材魁梧,聲音洪亮,一副豪爽的模樣。
眾人紛紛響應,很快,空地上便鋪滿了各式各樣的幹糧。
有香噴噴的饅頭,有酥脆可口的煎餅,還有老板娘特意為他們準備的泰山特產——泰山豆腐幹。
大家圍坐在一起,邊吃邊聊,氣氛熱烈而溫馨。
午飯過後,大家稍作休息,便開始繼續攀登泰山。
岱廟後院的美景雖然讓人流連忘返,但前方的山路卻更加吸引人。
他們沿著蜿蜒的山路前行,時而攀爬陡峭的石階,時而穿越茂密的樹林。
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到泰山的雄偉與壯麗。
沿著蜿蜒的山路前行,紅門宮、萬仙樓、鬥母宮等古跡一一映入眼簾。
每到一處,大家都駐足觀賞,聆聽李沐風的講解,感受曆史的厚重與文化的魅力。
徐琦瑋更是聽得津津有味,時不時還提出幾個稚嫩卻有趣的問題,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經石峪中,巨石嶙峋,刻滿了古人的題字與詩篇。
徐瑾和徐諄站在一塊巨大的石碑前,仔細揣摩著上麵的字跡,仿佛能感受到千年前的文人墨客在此留下的情感與智慧。
“真希望我們也能像他們一樣,留下點什麽。”徐諄輕聲說道。
“會的,隻要我們努力讀書,將來一定有機會。”徐瑾鼓勵道,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
壺天閣內,眾人圍坐一堂,品嚐著當地的特色茶點。
徐偉浩和陳興睿聊起了學問,而陳興煥則和鏢師們交流著武藝。
迴馬嶺上,山路陡峭,但大家的熱情卻絲毫未減。
陳興煥和鏢師們走在前麵,不時迴頭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徐瑾和徐諄則輪攙著徐琦瑋,讓他也能輕鬆欣賞沿途的風景。徐偉浩和陳興睿則相互扶持,一步步穩紮穩打地向上攀登。
一路攀登,山路愈發陡峭,但眾人的意誌卻更加堅定。
中天門處,一陣涼風吹過,帶來了片刻的清爽,也吹散了額頭的汗珠。
快活三裏,雲步橋,五大夫鬆,每一處都是風景,每一步都是挑戰。
隨著海拔的逐漸升高,空氣變得愈發清新,雲霧也開始在身邊繚繞。
當眾人終於站在十八盤的起點時,眼前的景象讓人心生敬畏。
那是一條幾乎垂直的石階路,兩側是懸崖峭壁,石階狹窄而陡峭,仿佛直通天際。
徐瑾深吸一口氣,轉頭看向對眾人,說道:“十八盤,泰山最難攀之處,但也是通往頂峰的必經之路。我們相互扶持,定能登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