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沐風見狀,連忙一一介紹:“這位是徐瑾,和他的雙胞胎弟弟徐諄,還有他們的外甥徐琦瑋,這位是徐偉浩,這兩位是陳興睿和陳興煥兄弟,陳興煥還是武舉人呢。”


    眾人連忙上前行禮,口中稱道:“拜見瞿師伯,師伯安好。”


    瞿仁傑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讚賞,滿意地點了點頭:“好,好,都是一表人才,將來必成大器。諸位能來府學交流,實乃我府學之幸。”


    眾人聞言,皆是一陣謙遜。


    瞿仁傑又跟眾人寒暄了幾句,便領著他們進了屋。


    屋內陳設簡單而雅致,書架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書籍,一股淡淡的墨香撲鼻而來。


    “來來來,先坐下,我們慢慢聊。”瞿仁傑招唿著眾人坐下,又命人上了茶。


    眾人落座後,瞿仁傑便開始詢問起他們的學業以及此次遊學的目的。


    李沐風首先開口,將父親的囑托以及他們遊學的初衷一一告知。


    瞿先生聽後,頻頻點頭,眼中流露出讚許之色:“好,好,遊學本就是讀書人增長見識、磨礪才學的重要途徑。你們能有這樣的決心和勇氣,實屬難得。”


    “放心,在我這裏,你們就當作是自己家,有什麽需要盡管說。”瞿先生的語氣中充滿了鼓勵和關懷。


    在瞿先生的精心安排下,李沐風一行人被安排在了府學內寬敞明亮的宿舍中。


    宿舍窗明幾淨,床鋪柔軟舒適,讓人一走進去便能感受到家的溫馨。


    府學內,古木參天,綠蔭如蓋,仿佛每一寸土地都浸潤著學問的氣息,讓人不由自主地沉醉其中。


    他們在這裏度過了一段難忘而充實的時光。


    每日清晨,當第一縷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落在庭院時,他們便開始了新一天的學習。


    經典的儒家典籍是他們必修的課程,從《論語》到《孟子》,從《大學》到《中庸》。


    他們在書海中遨遊,感受著先賢們的思想碰撞,心靈得到了極大的滋養。


    除了學習儒家典籍,他們還參與了各種學術討論與辯論。


    府學的先生們鼓勵他們大膽提問,勇於質疑,讓他們在辯論中鍛煉思維,提升口才。


    每當夜幕降臨,燈火通明的課室裏總是充滿了激烈的辯論聲。


    他們與當地的學子們切磋學問,探討經義,每日裏書聲琅琅,辯論聲此起彼伏,知識的火花在這裏碰撞、交融,形成了一幅動人的學術畫卷。


    最讓眾人難忘的,莫過於那次關於“學問與人生”的辯論會。


    那是他們來到府學的第五日,陽光正好,微風不燥,府學的先生們提出了一個話題:“學問之道,在於求知還是在於致用?”


    這個話題如同一粒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麵,立刻在學子們中間激起了層層漣漪。


    徐瑾第一個站起身,他的聲音清澈而堅定:“學問之道,首在求知。”


    “若不知,何以用?唯有不斷探索未知,方能拓寬視野,豐富內心,為人生之路鋪就堅實的基石。”


    “正如古人雲:‘學無止境’,求知是我們一生的追求,也是我們成長的動力。”


    他的發言贏得了不少學子的讚同,但也有人持不同觀點。


    這時,李沐風站了起來,他的眼神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學問之用,乃在於致用。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隻有將所學應用於實踐,方能檢驗其真偽,實現其價值,真正造福於社會。否則,學問便如空中樓閣,虛無縹緲,毫無實際意義。”


    他的觀點同樣擲地有聲,引得眾人紛紛側目。徐


    瑾與李沐風兩人各抒己見,言辭犀利,辯論愈發激烈。


    徐瑾眉頭微皺,他深吸一口氣,繼續說道:“求知是為了更好地致用,沒有深厚的知識儲備,如何能在實踐中遊刃有餘?”


    “正如工匠造車,若不知車輪之原理,何以造出堅固耐用之車?學問之道,求知乃其本,致用乃其末,不可本末倒置。”


    李沐風聞言,嘴角勾起一抹微笑,他從容不迫地反駁道:“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隻有在實際應用中,我們才能發現學問的不足,進而不斷完善。”


    “否則,隻知埋頭苦讀,不問世事,豈不是成了書呆子?學問之道,致用乃其魂,求知乃其形,魂之所在,方為學問之真諦。”


    兩人針鋒相對,辯論逐漸進入白熱化階段。


    學子們或點頭讚同,或皺眉思索,整個課室充滿了學術的碰撞與交融。


    空氣中仿佛彌漫著一股無形的硝煙,讓人心潮澎湃。


    徐諄坐在一旁,聽著兩人的辯論,心中不禁暗自思量。


    學問之道,確實既在於求知,又在於致用。求知讓我們擁有智慧,致用讓我們實現價值。


    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隻是,這其中的平衡點,又該如何把握呢?


    正當他陷入沉思之際,府學的先生們含笑點頭,他們的目光中充滿了欣慰與讚賞。


    “後生可畏,後生可畏啊。”一位年長的先生感歎道:“學問之道,既在於求知,又在於致用,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你們能如此深入思考,實乃我輩之幸事。求知是基石,致用是目的,隻有將二者緊密結合,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穩。”


    先生的話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他們心中的迷霧。


    徐瑾和李沐風相視一笑,彼此之間的爭執在這一刻煙消雲散。


    徐瑾輕聲道:“沐風,你說得對,實踐確實重要。我們既要求知,也要致用,這樣才能真正學以致用,不負所學。”


    李沐風也笑著迴應:“小瑾,你也言之有理。求知是基礎,沒有基礎,何談應用?我們當共勉之,既要做學問的探索者,也要做學問的實踐者。”


    辯論會結束後,學子們紛紛圍坐在一起,繼續探討著這個話題。


    他們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氣氛熱烈而融洽。


    徐琦瑋也湊熱鬧地加入了討論,他雖年紀尚小,但言辭卻頗為犀利,引得眾人陣陣笑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兩界倒買倒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仫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仫槿並收藏我在兩界倒買倒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