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夕陽的最後一抹餘暉沉入海平麵,一天的海釣行程也緩緩落下了帷幕。


    遊輪緩緩駛處海釣區域,甲板上,大家或站或坐,分享著各自的收獲與喜悅,也夾雜著些許遺憾。


    徐瑾低著頭,手中緊握著那支空空的魚竿,心情異常低落。


    他看著其他人或多或少都有所斬獲,心中不禁泛起一陣陣酸楚。


    他想起自己一大早便滿懷期待地來到甲板上,選好了位置,掛好了餌料,然後全神貫注地投入到釣魚中。


    他耐心地等待著,期待著那激動人心的一刻,然而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他的魚竿卻始終沒有動靜。


    “哥哥不要不開心,我把我釣的魚都給你。”徐諄正捧著自己釣到的一條小魚,滿臉擔憂地看著他。


    徐瑾搖了搖頭:“不用了,小諄,我隻是有點失望,但沒關係,下次我會更努力的。”


    徐絮輕輕地走到徐瑾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小瑾,別難過,釣魚嘛,有時候運氣也是很重要的。”


    “你看大家,誰沒有遇到過空手而歸的時候呢?重要的是我們享受了這個過程,不是嗎?”


    徐瑾勉強擠出一個微笑,趴在徐絮懷裏,感受著姐姐的溫暖與安慰。


    邵媛媛見狀也走過來,她手裏提著自己釣到的小魚,笑著說:“小瑾,你看我也是第一次釣魚,就釣到了這條。”


    “你別灰心,下次我們一起努力,肯定能釣到更多魚!釣魚這種事情,就是要多嚐試,多學習,才能慢慢掌握技巧的。”


    徐瑾點了點頭,看著邵媛媛鼓勵的眼神,心裏稍微好受了一些。


    徐梓祺則在一旁笑著打趣:“小瑾,你看你哥哥我,可是釣了四五條魚呢,不過別擔心,下次我教你幾招,保證你也能釣到大魚。”


    “釣魚啊,除了技巧,還得有耐心和毅力。你這次沒釣到,不代表下次也不行。”


    徐瑾看著徐梓祺笑了笑,點點頭:“謝謝徐大哥,下次我一定努力跟你學。”


    徐絮摸摸他的後腦勺,輕聲說道:“你看,你不開心大家都擔心你,隻是釣魚而已,沒釣到我們下次再努力,別不開心了。”


    徐瑾抬頭看了眼徐絮,笑著應道:“嗯,我知道了姐姐。”


    一旁的徐梓青也說道。“就是,你看我也沒釣到魚,但是享受了這個過程,對不對?林峰。”


    林峰攬著徐梓青笑著說道:“對,我們隻享受過程,結果不重要,釣魚嘛,本來就是一種放鬆和享受大自然的方式。如果太在意結果,那就失去了它的意義了。”


    看著大家對他的關心,徐瑾的心情漸漸好轉起來。


    他笑著對大家說:“謝謝哥哥姐姐們,我再不會為了沒有釣到魚而不開心了。”


    大家聽了徐瑾的話,笑著輪流揉了揉他的腦袋。


    徐梓青點點頭,她看著孩子們臉上的笑容,心中充滿了滿足。


    隨著遊輪的緩緩駛離,海釣區域漸漸消失在大家的視線中。


    第二天早上,李浩開著車把他們送到了機場,結束了此次旅行。


    時間不知不覺地來到了八月份,徐絮和徐梓青的和田玉原石也拍賣出去了,一人分了六百多萬。


    瞬間暴富的徐絮,也開始體會到徐梓青想要躺平的心態,因為此刻她也不想幹活,隻想刷電視劇。


    同時,徐莊的族學也已經建好了,現在隻等桌椅和教書先生到位了,族學就可以開始上課。


    關於聘請先生的問題,族長考慮了很久,想來想去,還是覺得徐絮的建議是最好的,不管是對族裏還是自家。


    可是,舉人先生也不是那麽好請的,他之前已經請劉主簿幫忙尋找,但現在還沒迴信。


    族長想了想,今天正好是休沐日,不如直接去劉主簿家裏問問。


    “健禮,健禮。”族長朝屋外喊道。


    “來啦。”正在做木工的徐健禮聞聲,連忙放下手上的工具,站起身,拍拍身上的木屑,往主屋走去。


    他一邊走,一邊心裏嘀咕:“爺爺這時候找我,不知道是什麽事?”


    徐健禮進屋後,見族長麵色凝重,心中不禁有些忐忑。他恭敬地問道:“爺爺,你找我?”


    族長點點頭,吩咐道:“嗯,你跟我趟劉主簿家。我想問問他,關於聘請先生的事,有沒有什麽進展。”


    “好的,爺爺。我這就去準備牛車。”徐健禮說完,轉身快步走出屋子,去準備出行的牛車。


    不一會兒,徐健禮趕著牛車,朝縣城走去


    他帶著族長穿過了郭月縣繁華的市集,來到了劉主簿的府邸。


    族長和徐健禮直接被劉主簿的小廝迎到書房。


    邁入書房,就看向劉主簿麵無表情地在看著什麽,聽到腳步聲,他抬頭瞥了一眼,隨即揮手示意他們入座,自己卻繼續埋首於紙張之中。


    族長隨意找了張椅子坐了下來,徐健禮跟在族長旁邊坐了下來。


    小廝適時地送上兩杯熱茶,茶香嫋嫋,沁人心脾。


    然而,族長端起茶杯,輕啜一口,他看似悠閑,實則心中焦急如焚。


    連喝了幾口茶後,終於忍不住開口問道:“慎之,關於聘請先生的事情,您可有什麽新的消息?”


    劉主簿聞言,放下手中的紙張,看向族長,緩緩說道:“我這裏確實有一位人選。此人名叫李文淵,二十二歲便已中舉,才華橫溢。”


    “然而,命運多舛,他先是因父喪耽誤了一屆科舉,後又因老母親病重、盤纏不足等原因,無法上京參加科考。”


    說著,他惋惜地歎了口氣:“這幾年,他雖未能如願踏入仕途,但並未因此消沉,反而更加勤奮好學,為人豁達,學識淵博,尤擅詩文與經史,正符合你族中對先生的要求。”


    族長聽後,麵露喜色,卻又有些遲疑:“此人願意屈就於我們鄉間小族,教授孩童?”


    劉主簿解釋道:“李文淵現居郭月縣,家境貧寒,家中老母病弱,需人照料,另有妻室及一子一女,生活頗為艱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兩界倒買倒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仫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仫槿並收藏我在兩界倒買倒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