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總管既然問了,那我也就直說了,我們商量過,這個方子就賣三千兩。”徐梓青誠懇地說道。
劉福詫異地看了她們一眼,這個價格確實不算高。
他心中暗自盤算,以劉府的實力和遍布各地的銷售渠道,這三千兩銀子的投資,迴報定是可觀的。
這個價格完全可以接受。
“二位真是爽快人,我就喜歡跟你們這樣的人做買賣,實在。”劉福笑著說道,“這個價格很合理,我們劉府願意接受。”
“劉大總管爽快,那我們現在就把契書簽了?”徐梓青笑著說道。
劉福笑著點點頭,身後的小廝仿佛早已預料到這一幕,立刻捧著三份契書走了上來。
徐梓青仔細審閱了一遍,確認無誤後,便毫不猶豫地簽下了自己的名字,又按下手印,整個過程流暢無比。
簽完契書,徐梓青拿出兩張紙遞給劉福:“劉大總管,這是山茶花手工皂和綠豆泥麵膜的方子,綠豆泥麵膜雖然不能賣,但是你拿著方子找人看看,能不能改良下。”
“這……”劉福接過方子,目光中滿是驚訝:“你就這樣給我了?”
徐梓青大方地一笑,手一揮:“對,當是賣方子的添頭。”
劉福聽後,哈哈大笑,聲音爽朗,充滿了讚賞:“哈哈哈哈哈。既然兩位小娘子如此大氣,那我們劉劉府也應該禮尚往來才對。”
他朝身後的小廝招了招手,不一會兒,小廝便抱著兩個精致的木匣子走了過來。
“這裏有兩塊原石,是我們老爺送給兩個小娘子的。”劉福示意小廝將木匣子放在徐梓青旁邊的案幾上。
匣子打開,裏麵躺著兩塊色澤溫潤、質地細膩的玉石,散發著淡淡的光芒,一看便知價值不菲。
徐梓青見狀,連忙擺手拒絕:“這也太貴重了吧,我們不能收。”
徐絮也跟著搖搖頭:“青姐說得對,太貴重了,我們不能收。”
“唉呀,就是兩塊小原石,不值什麽錢,再說了我都沒跟你們客氣,你們還跟我客氣什麽?”劉福佯裝生氣的樣子看著她們:“我可是很想要那張綠豆泥麵膜的方子,你們不收我可不敢要啊。”
徐梓青看了徐絮一眼,想了想,點點頭:“既然如此,那我們就恭敬不如從命,多謝劉大總管的厚禮。”
“收下就對了。”劉福滿意地點點頭。
迴到家,徐梓青將木匣子輕輕放在客廳的茶幾上,那動作裏帶著幾分小心翼翼。
搓搓手,朝徐絮招手,興奮地喊道:“絮絮,快來,我們一人拿一個,你先選,選完我們再看。”
“你拿吧,你想拿哪個就拿。”徐絮抱著睡著的徐甜甜慢吞吞地走了過來。
“那不行,親兄弟還要明算賬呢。不過……”說到這裏,徐梓青頓了頓,繼續說道:“還是算了,我們誰都不選,一起拿去鑒定,要是能賣出去,我們賣完再平分。”
兩塊原石不可能完全一樣的大小,而且價值也肯定不一樣,要是賣價相差不了多少倒還好一點,要是相差大了,誰知道以後會不會有矛盾。
徐絮聞言,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她點了點頭:“行啊,我怎麽都可以。”
說完,徐絮便小心翼翼地把徐甜甜抱迴房間,輕輕放在床上,為她蓋好被子。
她開著房門,讓客廳的空調冷氣能夠稍微緩解一下夏日的炎熱,然後返迴到客廳,坐在徐梓青的旁邊。
解決分配問題,徐梓青同時打開兩個木匣子,隻見每個匣子裏,各裝了塊直徑有15厘米左右的和田玉原石。
原石的形狀不規則,表麵覆蓋著自然的紋理,有的地方光滑如脂,有的地方則略顯粗糙,但整體散發出一種溫潤而內斂的光澤。
兩人圍坐在茶幾旁,開始細細端詳起這兩塊和田玉原石。
“青姐,你說劉大總管為什麽會送我們和田玉原石呢?”徐絮打破了沉默,聲音裏帶著一絲疑惑。
“或許真的是因為我們送了綠豆泥麵膜方子的迴禮。”徐梓青摸摸原石,想也不想地說道:“也有可能是想跟我們交好,希望我們以後有好的方子可以優先考慮賣給他吧。”
徐絮想了想,除了這兩個理由,確實再想不到其他了。
“或許真的是這兩個理由,這原石在我們眼裏就是值錢的東西,在劉府可能也就是幾頓飯錢。”徐絮忍不住感歎道。
“賣了這個,你也是有錢人了。”徐梓青笑著調侃道。
“你說的是。”徐絮笑嘻嘻地點頭:“那什麽時候送去鑒定?”
徐梓青拿起手機邊發信息邊迴道:“現在就找我哥,讓他哥聯係下上次拍賣行的那個張經理,一樣交給他處理。”
徐絮點點頭,靜靜地看著她發信息。
不一會,徐梓青的電話響起,她朝徐絮說了句:“張經理。”才接電話。
徐梓青掛完電話後,看著徐絮說道:“張經理說明天送過去,剛好明天有人也要鑒定原石,具體的時間還是要看鑒定專家的安排,晚點再通知我們。”
“好。”徐絮看了看時間,站起身道:“我先去幼兒園接人了。”
晚上睡覺前收到張經理的通知,已經安排了明天下午四點進行原石鑒定。
第二天早上,徐絮聽到消息後,想了想,下午四點正好是幼兒園放學的時間,今天是去辦正事,她也不想帶著幾個孩子去,照顧不來。
於是幹脆說道:“那我就不去了,你帶過去拍賣行吧。”
“行,那我幹脆迴家住幾天,明天有什麽消息我在微信上跟你說。”徐梓青點頭應道。
商量好了,徐梓青吃完午飯後,帶著兩塊原石前往拍賣行。
張經理已經在前台等著,徐梓青一到,張經理就帶著她前往鑒定室內。
裏麵還在給上一個賣家鑒定玉器,徐梓青在門口等了半個多小時,才輪到她們。
鑒定室裏坐著一位年約五旬、氣質儒雅的鑒定專家。
他接過張經理遞來的兩塊玉,開始了細致的鑒定工作。
劉福詫異地看了她們一眼,這個價格確實不算高。
他心中暗自盤算,以劉府的實力和遍布各地的銷售渠道,這三千兩銀子的投資,迴報定是可觀的。
這個價格完全可以接受。
“二位真是爽快人,我就喜歡跟你們這樣的人做買賣,實在。”劉福笑著說道,“這個價格很合理,我們劉府願意接受。”
“劉大總管爽快,那我們現在就把契書簽了?”徐梓青笑著說道。
劉福笑著點點頭,身後的小廝仿佛早已預料到這一幕,立刻捧著三份契書走了上來。
徐梓青仔細審閱了一遍,確認無誤後,便毫不猶豫地簽下了自己的名字,又按下手印,整個過程流暢無比。
簽完契書,徐梓青拿出兩張紙遞給劉福:“劉大總管,這是山茶花手工皂和綠豆泥麵膜的方子,綠豆泥麵膜雖然不能賣,但是你拿著方子找人看看,能不能改良下。”
“這……”劉福接過方子,目光中滿是驚訝:“你就這樣給我了?”
徐梓青大方地一笑,手一揮:“對,當是賣方子的添頭。”
劉福聽後,哈哈大笑,聲音爽朗,充滿了讚賞:“哈哈哈哈哈。既然兩位小娘子如此大氣,那我們劉劉府也應該禮尚往來才對。”
他朝身後的小廝招了招手,不一會兒,小廝便抱著兩個精致的木匣子走了過來。
“這裏有兩塊原石,是我們老爺送給兩個小娘子的。”劉福示意小廝將木匣子放在徐梓青旁邊的案幾上。
匣子打開,裏麵躺著兩塊色澤溫潤、質地細膩的玉石,散發著淡淡的光芒,一看便知價值不菲。
徐梓青見狀,連忙擺手拒絕:“這也太貴重了吧,我們不能收。”
徐絮也跟著搖搖頭:“青姐說得對,太貴重了,我們不能收。”
“唉呀,就是兩塊小原石,不值什麽錢,再說了我都沒跟你們客氣,你們還跟我客氣什麽?”劉福佯裝生氣的樣子看著她們:“我可是很想要那張綠豆泥麵膜的方子,你們不收我可不敢要啊。”
徐梓青看了徐絮一眼,想了想,點點頭:“既然如此,那我們就恭敬不如從命,多謝劉大總管的厚禮。”
“收下就對了。”劉福滿意地點點頭。
迴到家,徐梓青將木匣子輕輕放在客廳的茶幾上,那動作裏帶著幾分小心翼翼。
搓搓手,朝徐絮招手,興奮地喊道:“絮絮,快來,我們一人拿一個,你先選,選完我們再看。”
“你拿吧,你想拿哪個就拿。”徐絮抱著睡著的徐甜甜慢吞吞地走了過來。
“那不行,親兄弟還要明算賬呢。不過……”說到這裏,徐梓青頓了頓,繼續說道:“還是算了,我們誰都不選,一起拿去鑒定,要是能賣出去,我們賣完再平分。”
兩塊原石不可能完全一樣的大小,而且價值也肯定不一樣,要是賣價相差不了多少倒還好一點,要是相差大了,誰知道以後會不會有矛盾。
徐絮聞言,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她點了點頭:“行啊,我怎麽都可以。”
說完,徐絮便小心翼翼地把徐甜甜抱迴房間,輕輕放在床上,為她蓋好被子。
她開著房門,讓客廳的空調冷氣能夠稍微緩解一下夏日的炎熱,然後返迴到客廳,坐在徐梓青的旁邊。
解決分配問題,徐梓青同時打開兩個木匣子,隻見每個匣子裏,各裝了塊直徑有15厘米左右的和田玉原石。
原石的形狀不規則,表麵覆蓋著自然的紋理,有的地方光滑如脂,有的地方則略顯粗糙,但整體散發出一種溫潤而內斂的光澤。
兩人圍坐在茶幾旁,開始細細端詳起這兩塊和田玉原石。
“青姐,你說劉大總管為什麽會送我們和田玉原石呢?”徐絮打破了沉默,聲音裏帶著一絲疑惑。
“或許真的是因為我們送了綠豆泥麵膜方子的迴禮。”徐梓青摸摸原石,想也不想地說道:“也有可能是想跟我們交好,希望我們以後有好的方子可以優先考慮賣給他吧。”
徐絮想了想,除了這兩個理由,確實再想不到其他了。
“或許真的是這兩個理由,這原石在我們眼裏就是值錢的東西,在劉府可能也就是幾頓飯錢。”徐絮忍不住感歎道。
“賣了這個,你也是有錢人了。”徐梓青笑著調侃道。
“你說的是。”徐絮笑嘻嘻地點頭:“那什麽時候送去鑒定?”
徐梓青拿起手機邊發信息邊迴道:“現在就找我哥,讓他哥聯係下上次拍賣行的那個張經理,一樣交給他處理。”
徐絮點點頭,靜靜地看著她發信息。
不一會,徐梓青的電話響起,她朝徐絮說了句:“張經理。”才接電話。
徐梓青掛完電話後,看著徐絮說道:“張經理說明天送過去,剛好明天有人也要鑒定原石,具體的時間還是要看鑒定專家的安排,晚點再通知我們。”
“好。”徐絮看了看時間,站起身道:“我先去幼兒園接人了。”
晚上睡覺前收到張經理的通知,已經安排了明天下午四點進行原石鑒定。
第二天早上,徐絮聽到消息後,想了想,下午四點正好是幼兒園放學的時間,今天是去辦正事,她也不想帶著幾個孩子去,照顧不來。
於是幹脆說道:“那我就不去了,你帶過去拍賣行吧。”
“行,那我幹脆迴家住幾天,明天有什麽消息我在微信上跟你說。”徐梓青點頭應道。
商量好了,徐梓青吃完午飯後,帶著兩塊原石前往拍賣行。
張經理已經在前台等著,徐梓青一到,張經理就帶著她前往鑒定室內。
裏麵還在給上一個賣家鑒定玉器,徐梓青在門口等了半個多小時,才輪到她們。
鑒定室裏坐著一位年約五旬、氣質儒雅的鑒定專家。
他接過張經理遞來的兩塊玉,開始了細致的鑒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