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依然笑嘻嘻地介紹道:“客官,五香糕用了好幾種昂貴的藥材,其中就有人參、茯苓、白術,而且五香糕還具有健脾、補胃益氣之效。”
“一斤有幾塊?”
“4塊糕點一斤。”小二想了想繼續說道:“您迴去後可以切成小塊。”
徐梓青點點頭,看著徐絮:“我們買一斤迴去試試?”
“可以啊。”徐絮指著綠豆糕和桂花糕:“這兩個也各買一斤。”
“好嘞。”小二笑容滿麵地拿著油紙開始包糕點。
包好後,另外夾了兩塊糕點出來包裝:“這個是我們師傅新做出來的大耐糕,你們迴去試試,好吃了再來。”
小二把包好的糕點用繩子綁好遞給她:“這是用奈李做的糕點,裏麵有核桃、鬆子、瓜子仁等。”
徐梓青提著糕點到了聲謝就和徐絮離開糕點鋪去城門外坐車。
鳳姐忙了一天,把今天店裏的帳盤好後,疲憊地迴到房裏,坐在梳妝台拿起梳子開始梳頭。
眼尾掃到徐絮送給她的那套口脂,放下梳子,拿起罐子看了看,又打開從徐梓青手裏買來的鏡子,盯著鏡子裏的自己開始發呆。
等她迴神後,也不知道過了多久,深深地歎了一口氣後,起身去洗漱。
泡在浴桶裏,鳳姐兩眼無神地看著前方,想到徐梓青,她不自覺地皺了皺眉,關於口脂的事她要認真想想交由誰送去京城。
輾轉反側一晚上,早上起來坐在床沿好一陣,最終咬咬牙收拾幾件換洗衣服,拿了點棉花和棉布、針線,帶著口脂樣品,帶上車夫就往京城去。
從郭月縣到幽州要一天半的時間,從幽州到京城還要再走4天。
一路上,鳳姐照著化妝棉的樣子,把棉布裁剪成三指寬的長方形布塊,開始自製化妝棉。
直到第六天傍晚,鳳姐才踏入京城,她來到劉府附近的客棧要了兩間中等房。
花請找小二幫忙給東家的劉大總管送信,等鳳姐洗漱完,就和車夫一起坐在大廳吃晚飯,
鳳姐的東家是京城有名官商劉源,同時也是京城幽州商會的會長。
大雲朝的官商地位相對較高,商人得到了較多的社會尊重和法律保護。
朝廷實行重農不抑商的政策,鼓勵商業發展,商人在社會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
同時,大雲朝實行官營經濟政策,許多賺錢的行業由國家專營,這樣就形成了龐大的官商集團,而劉源是能在官商裏能排到前五的人物。?
而且大雲朝通過行會和商幫等組織形式,為商人提供了更多的保護和支持。
此外,朝廷還將作坊、店鋪等承包給民間工商業者經營,促進了工商業的發展。?
劉源的祖父幼年喪父,寡母靠著給人漿洗把他撫養長大。
十二歲時他拿家裏存了好幾年的100文錢買了瓜子,然後在茶樓兜售,就這樣慢慢地積累了創業資金。
到十五歲時開始走街串巷做貨郎,二十歲就開起了雜貨鋪,直到劉源父親成年時,劉家已經是幽州成數一數二的大戶人家。
可惜好景不長,沒多少年世道開始亂,到處都在打戰,劉源的祖父果斷變賣家產,把錢都換成黃金,帶著一家大小到遠離城鎮的鄉村躲避戰亂。
晉王起事時,劉源祖父把家產的三分之二捐獻出來,捐完家產他繼續帶著家小在鄉下種地,新朝成立後,晉王稱帝。
為了答謝劉源祖父,新帝讓劉源做了官商,還送地、送商鋪。
有了朝廷的扶持,再加上劉源的經商能力,一步步經營到現在的地位。
劉源的祖籍雖然是幽州,但是從新朝成立後,戶籍就已經遷到京城,並且在京城郊區買了塊地做家族墓地,他的祖父母就葬在了京郊。
鳳姐的公婆跟劉源是出了五服的族親,當年她丈夫去世後,她公婆曾經承諾會準備豐厚的嫁妝給她找戶好人家。
但是她舍不得孩子,再加上寡婦另嫁能找到的人家跟自己也差不多,丟下自己的孩子去照顧別人家的孩子,她不願意。
等他兒子入學後,家裏的收入隻夠維持日常開銷,但要是想供一個讀書人那可就遠遠不夠,即使鳳姐和婆婆做針線補貼也隻是勉強維持。
最後沒辦法,她公婆求上劉源,這才安排她去郭月縣管理錦繡閣,每月休沐時迴家看一次孩子。
飯都還沒吃完,小二就迴來了:“客官,劉大總管去莊子上了,還要過個四五天才能迴來,劉府說如果著急也可以直接找小劉總管。”
鳳姐點點頭,謝過小二。
第二天一早,鳳姐提著一個包袱,去包子鋪吃完早餐,順便外帶了兩個肉包子,來到皇商劉源府邸的角門。
角門半開著,門口有個白發老頭拿著油餅坐在門檻上,邊吃邊發呆。
察覺到有人站門口,白發老頭抬頭看過去。
鳳姐笑容滿麵地看著他:“何叔。”
何叔看到鳳姐,立馬站了起來,笑眯著眼拍拍褲子:“喲,小鳳來了,吃早飯沒?”
“吃了。”鳳姐把油紙裝著的包子遞給他:“我給你帶了包子,快趁熱吃。”
“你這孩子,怎麽又亂花錢。”何叔邊說邊伸手接過包子。
鳳姐笑了笑:“就倆包子,也不值啥錢。”
何叔帶著鳳姐來到旁邊守夜的小屋:“來來來,快進來坐。”
鳳姐婉拒道:“謝何叔,我就不進去了,我有事找小劉管事,麻煩何叔幫我通報下。”
“行。”何叔搬了張竹靠出來:“那你先在這坐會,順便幫我看下門,我去找人通報。”
接過竹靠放在廊下:“好,麻煩了。”
何叔邊走邊說道:“嗐,客氣啥,你先坐著,我去去就來。”
見他走了,鳳姐接替何叔坐在門檻上,看著巷子發呆,也不知道她在想什麽。
不一會何叔迴來了:“小鳳啊,小劉管事正忙著呢,讓你去前院側廳等他。”
“好,那我現在過去,何叔你先忙著。”說完起身朝側廳走去。
“一斤有幾塊?”
“4塊糕點一斤。”小二想了想繼續說道:“您迴去後可以切成小塊。”
徐梓青點點頭,看著徐絮:“我們買一斤迴去試試?”
“可以啊。”徐絮指著綠豆糕和桂花糕:“這兩個也各買一斤。”
“好嘞。”小二笑容滿麵地拿著油紙開始包糕點。
包好後,另外夾了兩塊糕點出來包裝:“這個是我們師傅新做出來的大耐糕,你們迴去試試,好吃了再來。”
小二把包好的糕點用繩子綁好遞給她:“這是用奈李做的糕點,裏麵有核桃、鬆子、瓜子仁等。”
徐梓青提著糕點到了聲謝就和徐絮離開糕點鋪去城門外坐車。
鳳姐忙了一天,把今天店裏的帳盤好後,疲憊地迴到房裏,坐在梳妝台拿起梳子開始梳頭。
眼尾掃到徐絮送給她的那套口脂,放下梳子,拿起罐子看了看,又打開從徐梓青手裏買來的鏡子,盯著鏡子裏的自己開始發呆。
等她迴神後,也不知道過了多久,深深地歎了一口氣後,起身去洗漱。
泡在浴桶裏,鳳姐兩眼無神地看著前方,想到徐梓青,她不自覺地皺了皺眉,關於口脂的事她要認真想想交由誰送去京城。
輾轉反側一晚上,早上起來坐在床沿好一陣,最終咬咬牙收拾幾件換洗衣服,拿了點棉花和棉布、針線,帶著口脂樣品,帶上車夫就往京城去。
從郭月縣到幽州要一天半的時間,從幽州到京城還要再走4天。
一路上,鳳姐照著化妝棉的樣子,把棉布裁剪成三指寬的長方形布塊,開始自製化妝棉。
直到第六天傍晚,鳳姐才踏入京城,她來到劉府附近的客棧要了兩間中等房。
花請找小二幫忙給東家的劉大總管送信,等鳳姐洗漱完,就和車夫一起坐在大廳吃晚飯,
鳳姐的東家是京城有名官商劉源,同時也是京城幽州商會的會長。
大雲朝的官商地位相對較高,商人得到了較多的社會尊重和法律保護。
朝廷實行重農不抑商的政策,鼓勵商業發展,商人在社會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
同時,大雲朝實行官營經濟政策,許多賺錢的行業由國家專營,這樣就形成了龐大的官商集團,而劉源是能在官商裏能排到前五的人物。?
而且大雲朝通過行會和商幫等組織形式,為商人提供了更多的保護和支持。
此外,朝廷還將作坊、店鋪等承包給民間工商業者經營,促進了工商業的發展。?
劉源的祖父幼年喪父,寡母靠著給人漿洗把他撫養長大。
十二歲時他拿家裏存了好幾年的100文錢買了瓜子,然後在茶樓兜售,就這樣慢慢地積累了創業資金。
到十五歲時開始走街串巷做貨郎,二十歲就開起了雜貨鋪,直到劉源父親成年時,劉家已經是幽州成數一數二的大戶人家。
可惜好景不長,沒多少年世道開始亂,到處都在打戰,劉源的祖父果斷變賣家產,把錢都換成黃金,帶著一家大小到遠離城鎮的鄉村躲避戰亂。
晉王起事時,劉源祖父把家產的三分之二捐獻出來,捐完家產他繼續帶著家小在鄉下種地,新朝成立後,晉王稱帝。
為了答謝劉源祖父,新帝讓劉源做了官商,還送地、送商鋪。
有了朝廷的扶持,再加上劉源的經商能力,一步步經營到現在的地位。
劉源的祖籍雖然是幽州,但是從新朝成立後,戶籍就已經遷到京城,並且在京城郊區買了塊地做家族墓地,他的祖父母就葬在了京郊。
鳳姐的公婆跟劉源是出了五服的族親,當年她丈夫去世後,她公婆曾經承諾會準備豐厚的嫁妝給她找戶好人家。
但是她舍不得孩子,再加上寡婦另嫁能找到的人家跟自己也差不多,丟下自己的孩子去照顧別人家的孩子,她不願意。
等他兒子入學後,家裏的收入隻夠維持日常開銷,但要是想供一個讀書人那可就遠遠不夠,即使鳳姐和婆婆做針線補貼也隻是勉強維持。
最後沒辦法,她公婆求上劉源,這才安排她去郭月縣管理錦繡閣,每月休沐時迴家看一次孩子。
飯都還沒吃完,小二就迴來了:“客官,劉大總管去莊子上了,還要過個四五天才能迴來,劉府說如果著急也可以直接找小劉總管。”
鳳姐點點頭,謝過小二。
第二天一早,鳳姐提著一個包袱,去包子鋪吃完早餐,順便外帶了兩個肉包子,來到皇商劉源府邸的角門。
角門半開著,門口有個白發老頭拿著油餅坐在門檻上,邊吃邊發呆。
察覺到有人站門口,白發老頭抬頭看過去。
鳳姐笑容滿麵地看著他:“何叔。”
何叔看到鳳姐,立馬站了起來,笑眯著眼拍拍褲子:“喲,小鳳來了,吃早飯沒?”
“吃了。”鳳姐把油紙裝著的包子遞給他:“我給你帶了包子,快趁熱吃。”
“你這孩子,怎麽又亂花錢。”何叔邊說邊伸手接過包子。
鳳姐笑了笑:“就倆包子,也不值啥錢。”
何叔帶著鳳姐來到旁邊守夜的小屋:“來來來,快進來坐。”
鳳姐婉拒道:“謝何叔,我就不進去了,我有事找小劉管事,麻煩何叔幫我通報下。”
“行。”何叔搬了張竹靠出來:“那你先在這坐會,順便幫我看下門,我去找人通報。”
接過竹靠放在廊下:“好,麻煩了。”
何叔邊走邊說道:“嗐,客氣啥,你先坐著,我去去就來。”
見他走了,鳳姐接替何叔坐在門檻上,看著巷子發呆,也不知道她在想什麽。
不一會何叔迴來了:“小鳳啊,小劉管事正忙著呢,讓你去前院側廳等他。”
“好,那我現在過去,何叔你先忙著。”說完起身朝側廳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