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絮打開院門招唿道:“二嬸,來了。”


    “你們這是還在午睡嗎?”徐二嬸看看天色問道。


    徐絮搖搖頭:“我沒有睡,是幾個孩子在午睡。”


    說著側開身:“二嬸進來坐,外麵太陽那麽毒辣,怎麽現在過來?可以等太陽落了再出門,沒有那麽熱。”


    徐二嬸是個急性子,有事要馬上幹,否則老是惦記著:“不進去,說兩句就迴去,家裏還有事。剛剛健禮過來說,謝家虛那邊的私塾適合開蒙,但是人家隻收7歲以上的孩童。


    還有縣城有家私塾也適合,他們收5歲以上的蒙童,但縣城是太遠了,早上出門天還沒亮,晚上迴來天都黑了,兩孩子正長身體,要睡多點,還是晚兩年再送去吧。”


    雖然有心理準備,但是聽到人家有規定不收,還是有點失望,至於縣城那家,徐絮壓根就不考慮。


    縣城離徐莊還是太遠了,每天接送就是一個問題,而搬到到縣城去住,連日常吃點青菜都要靠買,自己目前又沒有營生,父母雖然留有銀錢,但也不能坐吃山空,再說還有雜物間在,徐絮就更不想離開了。


    想了想徐絮說道:“不收就不收吧,那也沒辦了,隻能晚兩年再去,縣城的私塾暫時是不考慮,他們現在還太小了點,去縣城不方便。”


    見徐絮放棄送去縣城,徐二嬸鬆了一口氣,讓她一個和離的婦人帶著四個孩子單獨住現場,要是出點什麽事,自己怎麽對得起大伯一家,要是早晚去送也不現實,自己沒有牛車不說,也沒有人工去送。


    徐二嬸讚同地說道:“是呢,晚兩年就晚兩年,好飯不怕遲,平時你要是有事看不過來就送我那邊去,家裏也有兩個孩子,你大嫂基本都在家看著,一個是看,一群也是看。”


    徐繼宗和徐二嬸對她們家一直都是出錢出力的幫,當然也是在能力範圍內的幫,他們家裏所有人沒有質疑過,就這份心徐絮一直記著,總想找機會迴報一二,但自己能力就在那裏,沒辦法,隻能繼續厚著臉皮接受他們的幫助。


    徐絮滿含感動的說:“謝謝二叔二嬸,沒有你們的幫忙,我都不知道現在會怎樣。”


    這是自家親侄女,怎麽幫都應該,畢竟大伯夫妻在世時對自己也是如此,但是付出了能得到感激,徐二嬸覺得他們做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如果遇到那種覺得別人幫自己是理所應當的,那徐二嬸是有多遠離多遠。


    徐二嬸笑笑說道:“傻孩子,我們是你的長輩,都是一家人,不幫你幫誰,行了不要想太多,有難處就說,知道嗎?”


    “好,我會的。”徐絮點點頭。


    傳完話,徐二嬸就迴家去了,徐絮關好院門迴去看孩子。


    接下來的幾天徐絮都沒有再去過那邊了,因為大雲朝開始進入夏收,大家都開始忙碌起來。


    家裏的地雖然給了徐繼宗家耕種,自己隻管收租,不用下田,但徐絮還是帶著幾個孩子一起去林繼宗家幫著帶孩子,做飯,照看菜園。


    每到搶收的季節,為了節省時間,盡快把地裏的糧食收迴糧倉,大家都是天亮出門,天黑迴家,早中兩餐就送去地裏吃。有的人家勞力少的,早上就把兩頓飯帶出來,一起帶到地裏,到點直接吃飯,吃完飯又開始搶收。


    徐繼宗家今年多了徐絮家的30多畝旱地,15畝沙地,注定是忙碌的一年,他家本來是安排林二丫早上把一天的飯做好再帶到地裏去。


    後來徐絮接手,每天早中兩頓飯做好後送過去,然後趕迴家看孩子,等下一頓送過去再把上一頓的碗筷帶迴去洗。


    一早,陽光灑落在廣袤的田野上,一片繁忙的景象呈現在眼前。在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地上,村民們身著樸實的衣著,頭戴草帽,正忙碌地穿梭在金燦燦的田地裏。


    大家都在忙碌著收獲,他們揮舞著鐮刀,將一串串麥穗割下,整齊地堆放在一旁。雖然勞累,但是看到豐收的景象,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滿足和喜悅的笑容。農民的要求真簡單,隻要能吃飽穿暖就滿足。


    為了讓大家吃好一點,夏收期間每逢集市徐絮都會去買肉迴來加餐。就算是這樣整個夏收十幾二十天下來,大家都累得疲憊不堪,整個人顯得無精打采,仿佛被榨幹了所有的力氣似的。


    就連徐絮也累得精疲力盡,每一天都感到煎熬,夏收完後徐絮直接在家裏癱了兩天。直到第三天,眼看家裏的柴禾不多了,徐絮打算上山撿柴。


    吃完早飯,徐絮把幾個孩子送到徐繼宗家,然後和徐有銀、陳梨花一起上山撿柴。


    徐有銀推了板車放到靈山腳下,三人一人背著一個背簍,拿著柴刀和鐮刀開始上山,整個夏收大家都沒時間去撿柴,夏收完就全都往山上湧。


    外圍山裏都是撿柴的村民,這一片能撿的基本都被撿完了,徐絮覺得還得往裏麵走走才行:“有銀,這裏都是人,不如我們往裏麵走走吧。”


    徐有銀有點猶豫,靈山深處還是有不少野獸,雖然它們很少涉足外圍,但也不排除會遇到,他一個人帶著兩個女眷還是挺危險的:“裏麵野獸不少,我們還是不要走太遠的好。”


    徐絮指著前麵不遠處說道:“我們去那片林子,那裏雖然靠近內圍,但也還是在外圍的位置,那邊人應該少,我們去那裏吧。”


    徐有銀看著前麵寂靜的林子,再看看附近,十來米就有一位村民,在這裏確實撿不到什麽柴。


    稍稍考慮了一下,徐有銀就同意了:“行,那走吧。”


    離開外圍後,可以砍的柴就開始多了起來,三人開始砍灌木叢,撿枯枝。半個時辰後,看著十幾捆柴,徐有銀砍了根粗點的樹枝做扁擔,開始一擔一擔柴往山下挑。


    徐絮和陳梨花則繼續砍柴,捆柴,砍著,砍著,不知不覺就快走到內圍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兩界倒買倒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仫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仫槿並收藏我在兩界倒買倒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