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師父……”耳邊溫柔的唿喚聲就像裹著蜜糖,足夠嫵媚卻又不會顯得輕浮。
“哦,是蘭若啊……我剛才是睡著了吧。”法渡慢慢睜開眼睛,眼前的一切從模糊中逐漸變得清晰起來。
“是啊,也難得看見師父困倦,大家也就沒過來吵你。”麵前的女子說話的時候總是含羞帶笑,舉手投足之間有著說不盡的風情。
“現在是什麽時辰?”
蘭若慢慢撚著燈芯點亮了燈火:“已經過了子時了。”
法渡扭頭望向外麵,窗外的茉莉長成了層層疊疊的綠影,白色的花朵零零星星的鋪開,雨點摔打著葉片和花瓣,溫柔的香氣便裹在水裏慢慢氤氳。
蘭若小心的燃了熏香端到案幾上:“師父,方才我看見你笑了,是否做了什麽好夢?”
“好夢嗎?”法渡苦笑一聲,終究還是歸於無聲。
遠處的亭台樓閣都在煙雨中緩緩化開,一重山水一重樓。
“對了,陛下酉時來過。我們看您睡著,就讓陛下迴去了。”
“他沒為難你們?”法渡問道,“我以為按寶殊的性子,肯定會在外麵大吵大鬧一番。”
“陛下確是不高興了。”蘭若掩著嘴微笑,“我與他說再鬧下去隻怕師父醒來生氣再也不理他,他也就乖乖的迴宮去了。”
“如今當平的亂黨首領已經伏誅,朝中暫時不會再起事端,就讓寶殊少來找我吧。”法渡點點頭,“夜已深了,你先去休息吧。”
“是。”蘭若點點頭,起身掩門出去了。
法渡閉上眼睛,沉檀的味道繚繞在鼻端卻怎麽也蓋不過沉在雨裏的茉莉香氣,恰似今夜的心亂如麻。
五年了。
被小白推出修神宗的幻界之後法渡便到了這裏,到如今已經整整五年了。
那時候他以為自己不過是恰好落在了什麽外景基地,他隻想找到生死門,隻想重新迴到小白身邊。瘋狂奔走十多天之後他才意識到自己根本已經跨越了千年的時空,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
那時候他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每每想到那個正在被抹去的世界和小白微笑的臉,他就急得要發瘋。
或許是之前就有了心理準備,小唐的死並不在法渡意料之外,或許死對小唐來說其實是一種解脫。而小白的離去則來得太過突然,小白那一推,並不是把法渡推出了那個世界,而是活生生在他心上撕裂出一個入口,然後深深的住了進去。
在水邊遇見的那個少年一直寸步不離的跟著他,口口聲聲喊著要拜他為師。那時候快急瘋了法渡哪裏有心思去應付他的糾纏,直到少年哭喊著說自己肚子餓,法渡才忽然間從極度混亂的狀態裏清醒過來。
眼前的少年渾身汙漬,早已不複初見時的光鮮。
明明已經是十多歲的模樣,他卻驕縱的坐在地上蹬著腿,哭得像個超齡的嬰兒。
法渡也被他哭傻了,根本不知道用什麽來撫慰他。
“你吃桃嗎?”
“桃?哪裏有桃?隻有一個桃核……”少年驚詫的望著那個枯朽的桃核裏冒出嫩芽,抽枝長葉繁花滿樹,最後掛滿了累累的碩果。
法渡站在桃樹下,周身籠罩著淡淡金芒,就像把天上的陽光穿在了身上:“別哭了,吃吧。”
“哇!”少年毫無征兆的撲到他身上,抹了他一身的眼淚鼻涕:“我就知道老天不會這麽對我,你是來救我的!你就是來救我的!”
到後來法渡才知道那是梁國的王子蕭勤業,小名寶殊。
和所有爭權奪位的宮廷故事一樣,寶殊是宮中最受寵的德妃所出,自己也聰明伶俐深得老皇帝喜歡,由此引來了皇後的嫉恨,勾結外臣構陷德妃,最後母子倆便得了個被逐出帝京的下場。
其實老皇帝也還仁義,好歹封了寶殊一個扈州王,大小也還是個王爺,吃穿用度也按月供給。大概也是受了人指使,外遣路上隨行便開始慢待母子倆,缺衣少食又以趕路為名不讓求醫。到了扈州德妃已經病入膏肓奄奄一息,全城上下卻沒有一家醫館敢去救治。
寶殊求告無門,聽說南山化生池的湖神有求必應,於是趁著半夜爬牆出來想去拜神。就在他迷路迷得暈頭轉向的時候,法渡就這麽從天而降站在了水麵上。
寶殊生拉硬拽著法渡迴去救母,然而在他離開的日子德妃就已經靜靜的去了,連兒子最後一麵也沒能見上。
後麵老皇帝忽然駕崩,皇長子即位之後沉迷聲色,不到兩年的工夫就忽然暴斃。沒有了名正言順的國君,每一股勢力都想扶植自己的勢力趁機做大,所以隨後推上皇位的幾個娃娃皇帝全都在權力征伐中喪命,最短的一個在位時間不過16天。
直到這時候才有人想起來早就被流放的扈州王。
寶殊迴到帝京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在城裏種滿了茉莉。
細雨紛紛揚揚撒滿全城,就像鋪天蓋地的茉莉雨。
“易勳……你知道嗎……我母妃在生的時候最愛的就是茉莉……”寶殊拚命克製著眼眶裏的眼淚,“在這個世上我再也沒有親人了,你就是我唯一的依靠。”
初始那時寶殊才十三歲,法渡推辭不肯做他師父,他隻好口口聲聲喊著易勳哥哥。
法渡偶爾想起相逢那天互相通報姓名的時候為什麽會迴答是易勳,或許就像寶殊寧願通報小名而不願稱自己為蕭勤業一樣,都是一段並不想承載的過去。
迴到帝都那年寶殊已經十七歲,站在城門頂上望著已經屬於他的萬裏江山,忽然把哥哥兩個字給省去了。
寶殊一字一頓的說著:“那些害過我的,傷過我的,欠著我的,從今往後我都會一一討還。”
法渡從他臉上讀到的除了悲戚,還多了一份淩厲的殺氣。
法渡不願意住在宮裏,寶殊就安排他住在就近的護國寺裏。法渡不肯接任住持之位,寶殊就賜他個清閑侍奉,來去隨意不受管束,皇家的齋戒祭祀都可以想來就來想免就免。
誰都知道梁敬帝十分倚仗那個住在護國寺的和尚,有時候法渡一句話,遠勝過滿朝文武苦口婆心以死相諫。
先前新帝登基政局不穩,跟著就是當平之亂。戰亂之下還暫時沒人去理會法渡的存在,可等到戰亂平息,就開始有人為法渡的特權而感到擔憂。
誰都不知道法渡根本就不願意卷入那些你爭我奪的紛爭,他心裏唯一的願望不過是找到生死門,重新迴到小白身邊而已。他刻意疏遠寶殊,為的不過是能求得一方安寧,也免得落人口實。如今看似風光無限,誰又知道他心裏的淒惶無助。
小白……
法渡凝神看著搖曳的燈火,唯有苦笑連連。
五年了,每每想到這個時間軸他就會覺得無比的絕望。
這五年來他一直在尋找生死門的下落,可始終沒有頭緒。生死相合之下華光畢現,任誰撿到都會當做異寶珍藏,哪怕挨門挨戶搜索也很難找到線索。
時間流逝得越久,法渡就會更加清晰的意識到自己再也迴不去了。
蘭若是在戰亂中撿到的孤兒,撿到她的時候她也不過就是十四歲,如今早過了出嫁的年紀,卻還寄住在這護國寺裏照顧法渡的飲食起居。
說是照顧飲食起居,其實也沒多少好照顧的,因為法渡根本不用喝水進食,之所以讓蘭若每天端進端出,不過是不想被當成怪物而已。
法渡幾次想讓寶殊安排給蘭若找個好人家,蘭若總是推托不肯答應,法渡到底也不是個八卦的人,這事最後也就不了了之了。可蘭若終究是女子,她在護國寺進進出出,還是惹來了不少風言風語,牽涉到的不僅僅是法渡,還有與法渡來往甚密的寶殊。
除了蘭若,法渡身邊還有個叫雪休的孤兒,這孩子在大雪天裏被扔到廟門外,被發現的時候已經凍僵了。法渡猶豫再三還是給救活了,後來就成了法渡身邊的隨侍。不過這孩子有自己的脾性,對寺裏收藏的文獻典籍十分感興趣,一頭紮進書庫就能待上好幾天,法渡也沒什麽辦法,最後還是隻能差遣蘭若去辦事。
屋外的雨下得格外綿長,法渡無事可做,也隻好鋪開棋子和自己對弈。這個年代無聊得很,平常的消遣也就是看書下棋,外加聽蘭若撫琴,幾年下來別的沒什麽進展,棋藝倒是提高不少。
僧人的腳步聲從廊外匆匆而過,雖然放得極輕,可在法渡耳裏聽來卻清晰無比。
“你可聽說城東出了怪事?”
“說是從河裏撈到兩具屍首,身體裏的血都被吸幹了,就剩了皮包骨頭。”
“……那可是出了什麽妖孽?”
“可不正是,其中一個死者正是中郎將王大人的兒子,今日便送了拜帖過來,求住持大師前去收妖替兒子報仇呢。”
法渡的棋子在棋盤上輕輕的敲了一下。
這麽些年月過去,他早已經習慣了不再去多管閑事。他人的生死原本與他無關,隻是寺裏老住持年事已高,平時也常和他一起下棋解悶,到底還是不能眼睜睜看著他去涉險啊。
“哦,是蘭若啊……我剛才是睡著了吧。”法渡慢慢睜開眼睛,眼前的一切從模糊中逐漸變得清晰起來。
“是啊,也難得看見師父困倦,大家也就沒過來吵你。”麵前的女子說話的時候總是含羞帶笑,舉手投足之間有著說不盡的風情。
“現在是什麽時辰?”
蘭若慢慢撚著燈芯點亮了燈火:“已經過了子時了。”
法渡扭頭望向外麵,窗外的茉莉長成了層層疊疊的綠影,白色的花朵零零星星的鋪開,雨點摔打著葉片和花瓣,溫柔的香氣便裹在水裏慢慢氤氳。
蘭若小心的燃了熏香端到案幾上:“師父,方才我看見你笑了,是否做了什麽好夢?”
“好夢嗎?”法渡苦笑一聲,終究還是歸於無聲。
遠處的亭台樓閣都在煙雨中緩緩化開,一重山水一重樓。
“對了,陛下酉時來過。我們看您睡著,就讓陛下迴去了。”
“他沒為難你們?”法渡問道,“我以為按寶殊的性子,肯定會在外麵大吵大鬧一番。”
“陛下確是不高興了。”蘭若掩著嘴微笑,“我與他說再鬧下去隻怕師父醒來生氣再也不理他,他也就乖乖的迴宮去了。”
“如今當平的亂黨首領已經伏誅,朝中暫時不會再起事端,就讓寶殊少來找我吧。”法渡點點頭,“夜已深了,你先去休息吧。”
“是。”蘭若點點頭,起身掩門出去了。
法渡閉上眼睛,沉檀的味道繚繞在鼻端卻怎麽也蓋不過沉在雨裏的茉莉香氣,恰似今夜的心亂如麻。
五年了。
被小白推出修神宗的幻界之後法渡便到了這裏,到如今已經整整五年了。
那時候他以為自己不過是恰好落在了什麽外景基地,他隻想找到生死門,隻想重新迴到小白身邊。瘋狂奔走十多天之後他才意識到自己根本已經跨越了千年的時空,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
那時候他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每每想到那個正在被抹去的世界和小白微笑的臉,他就急得要發瘋。
或許是之前就有了心理準備,小唐的死並不在法渡意料之外,或許死對小唐來說其實是一種解脫。而小白的離去則來得太過突然,小白那一推,並不是把法渡推出了那個世界,而是活生生在他心上撕裂出一個入口,然後深深的住了進去。
在水邊遇見的那個少年一直寸步不離的跟著他,口口聲聲喊著要拜他為師。那時候快急瘋了法渡哪裏有心思去應付他的糾纏,直到少年哭喊著說自己肚子餓,法渡才忽然間從極度混亂的狀態裏清醒過來。
眼前的少年渾身汙漬,早已不複初見時的光鮮。
明明已經是十多歲的模樣,他卻驕縱的坐在地上蹬著腿,哭得像個超齡的嬰兒。
法渡也被他哭傻了,根本不知道用什麽來撫慰他。
“你吃桃嗎?”
“桃?哪裏有桃?隻有一個桃核……”少年驚詫的望著那個枯朽的桃核裏冒出嫩芽,抽枝長葉繁花滿樹,最後掛滿了累累的碩果。
法渡站在桃樹下,周身籠罩著淡淡金芒,就像把天上的陽光穿在了身上:“別哭了,吃吧。”
“哇!”少年毫無征兆的撲到他身上,抹了他一身的眼淚鼻涕:“我就知道老天不會這麽對我,你是來救我的!你就是來救我的!”
到後來法渡才知道那是梁國的王子蕭勤業,小名寶殊。
和所有爭權奪位的宮廷故事一樣,寶殊是宮中最受寵的德妃所出,自己也聰明伶俐深得老皇帝喜歡,由此引來了皇後的嫉恨,勾結外臣構陷德妃,最後母子倆便得了個被逐出帝京的下場。
其實老皇帝也還仁義,好歹封了寶殊一個扈州王,大小也還是個王爺,吃穿用度也按月供給。大概也是受了人指使,外遣路上隨行便開始慢待母子倆,缺衣少食又以趕路為名不讓求醫。到了扈州德妃已經病入膏肓奄奄一息,全城上下卻沒有一家醫館敢去救治。
寶殊求告無門,聽說南山化生池的湖神有求必應,於是趁著半夜爬牆出來想去拜神。就在他迷路迷得暈頭轉向的時候,法渡就這麽從天而降站在了水麵上。
寶殊生拉硬拽著法渡迴去救母,然而在他離開的日子德妃就已經靜靜的去了,連兒子最後一麵也沒能見上。
後麵老皇帝忽然駕崩,皇長子即位之後沉迷聲色,不到兩年的工夫就忽然暴斃。沒有了名正言順的國君,每一股勢力都想扶植自己的勢力趁機做大,所以隨後推上皇位的幾個娃娃皇帝全都在權力征伐中喪命,最短的一個在位時間不過16天。
直到這時候才有人想起來早就被流放的扈州王。
寶殊迴到帝京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在城裏種滿了茉莉。
細雨紛紛揚揚撒滿全城,就像鋪天蓋地的茉莉雨。
“易勳……你知道嗎……我母妃在生的時候最愛的就是茉莉……”寶殊拚命克製著眼眶裏的眼淚,“在這個世上我再也沒有親人了,你就是我唯一的依靠。”
初始那時寶殊才十三歲,法渡推辭不肯做他師父,他隻好口口聲聲喊著易勳哥哥。
法渡偶爾想起相逢那天互相通報姓名的時候為什麽會迴答是易勳,或許就像寶殊寧願通報小名而不願稱自己為蕭勤業一樣,都是一段並不想承載的過去。
迴到帝都那年寶殊已經十七歲,站在城門頂上望著已經屬於他的萬裏江山,忽然把哥哥兩個字給省去了。
寶殊一字一頓的說著:“那些害過我的,傷過我的,欠著我的,從今往後我都會一一討還。”
法渡從他臉上讀到的除了悲戚,還多了一份淩厲的殺氣。
法渡不願意住在宮裏,寶殊就安排他住在就近的護國寺裏。法渡不肯接任住持之位,寶殊就賜他個清閑侍奉,來去隨意不受管束,皇家的齋戒祭祀都可以想來就來想免就免。
誰都知道梁敬帝十分倚仗那個住在護國寺的和尚,有時候法渡一句話,遠勝過滿朝文武苦口婆心以死相諫。
先前新帝登基政局不穩,跟著就是當平之亂。戰亂之下還暫時沒人去理會法渡的存在,可等到戰亂平息,就開始有人為法渡的特權而感到擔憂。
誰都不知道法渡根本就不願意卷入那些你爭我奪的紛爭,他心裏唯一的願望不過是找到生死門,重新迴到小白身邊而已。他刻意疏遠寶殊,為的不過是能求得一方安寧,也免得落人口實。如今看似風光無限,誰又知道他心裏的淒惶無助。
小白……
法渡凝神看著搖曳的燈火,唯有苦笑連連。
五年了,每每想到這個時間軸他就會覺得無比的絕望。
這五年來他一直在尋找生死門的下落,可始終沒有頭緒。生死相合之下華光畢現,任誰撿到都會當做異寶珍藏,哪怕挨門挨戶搜索也很難找到線索。
時間流逝得越久,法渡就會更加清晰的意識到自己再也迴不去了。
蘭若是在戰亂中撿到的孤兒,撿到她的時候她也不過就是十四歲,如今早過了出嫁的年紀,卻還寄住在這護國寺裏照顧法渡的飲食起居。
說是照顧飲食起居,其實也沒多少好照顧的,因為法渡根本不用喝水進食,之所以讓蘭若每天端進端出,不過是不想被當成怪物而已。
法渡幾次想讓寶殊安排給蘭若找個好人家,蘭若總是推托不肯答應,法渡到底也不是個八卦的人,這事最後也就不了了之了。可蘭若終究是女子,她在護國寺進進出出,還是惹來了不少風言風語,牽涉到的不僅僅是法渡,還有與法渡來往甚密的寶殊。
除了蘭若,法渡身邊還有個叫雪休的孤兒,這孩子在大雪天裏被扔到廟門外,被發現的時候已經凍僵了。法渡猶豫再三還是給救活了,後來就成了法渡身邊的隨侍。不過這孩子有自己的脾性,對寺裏收藏的文獻典籍十分感興趣,一頭紮進書庫就能待上好幾天,法渡也沒什麽辦法,最後還是隻能差遣蘭若去辦事。
屋外的雨下得格外綿長,法渡無事可做,也隻好鋪開棋子和自己對弈。這個年代無聊得很,平常的消遣也就是看書下棋,外加聽蘭若撫琴,幾年下來別的沒什麽進展,棋藝倒是提高不少。
僧人的腳步聲從廊外匆匆而過,雖然放得極輕,可在法渡耳裏聽來卻清晰無比。
“你可聽說城東出了怪事?”
“說是從河裏撈到兩具屍首,身體裏的血都被吸幹了,就剩了皮包骨頭。”
“……那可是出了什麽妖孽?”
“可不正是,其中一個死者正是中郎將王大人的兒子,今日便送了拜帖過來,求住持大師前去收妖替兒子報仇呢。”
法渡的棋子在棋盤上輕輕的敲了一下。
這麽些年月過去,他早已經習慣了不再去多管閑事。他人的生死原本與他無關,隻是寺裏老住持年事已高,平時也常和他一起下棋解悶,到底還是不能眼睜睜看著他去涉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