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大概十來分鍾,陸子龍拿起兩根木棍當作筷子,將錦鱗蚺的鱗片從地下火中夾取出來,放置在地上仔細端詳,發現鱗片居然沒有任何損壞的痕跡,連一條細微的裂紋都沒有。
他用手輕輕觸摸了一下鱗片,發覺鱗片隻是微微有些發熱,並非是那種極其燙手的感覺,這著實讓陸子龍大吃了一驚。
隨後他用手輕輕拍打了一下鱗片上的煙塵,待煙塵散盡之後,鱗片又散發出晶瑩剔透、色彩斑斕的光澤。
望著這些鱗片,陸子龍欣喜若狂,這些鱗片的硬度完全可以媲美鋼鐵,甚至能夠抵禦子彈呢。
拿在手中卻又輕巧無比,這絕對是製作鎧甲的絕佳材料呀。用錦鱗蚺的鱗片製作的鎧甲,看樣子真的能夠做到堅不可摧啊,有了這樣的好材質,他就能為自己以及忠實的部下打造一批防身的鎧甲了。
有了這些,就相當於多了一份保命的資本,也多了一份他征戰四方的保障。
於是,他下令讓部落的戰士們想方設法將錦鱗蚺身上的鱗片都刮下來,一片一片仔仔細細地刮下來,然後將鱗片上的血肉清理幹淨,之後小心翼翼地收藏起來。
“陶部落”的發現,著實給了陸子龍一個意外之喜。
憑借“陶部落”這裏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再結合“大華部落”先進的農業生產工具,“陶部落”附近起碼能養活至少百萬人口。
但從長遠來看,“陶部落”的地質構造或地理環境並不穩定。隨著小冰河時期的來臨,“陶部落”這裏頂多形成一個獨特的小氣候區域,所能供養的人口數量有限。
陸子龍現在的目標絕非是區區百萬人口,他要的是一統華夏,乃至一統地球。所以,這裏也隻能說是一個環境不錯的定居點而已,並不適合“大華部落”長期生存。
之後,“陶部落”順理成章的臣服於陸子龍,舉族加人“大華部落”。
陸子龍將自己在這裏的情況寫信寄給部落大巫,讓部落大巫他們提前準備,等待冬天過後,調動一部分部落族人來“陶部落”。
同樣的信件,陸子龍寫了三封,然後綁在三隻信鴿的腿上,看著從手中飛起的信鴿,陸子龍也深深懷疑信鴿的能力。
他也不確定大巫能否收到信鴿傳信,他現在無比懷念穿越前網絡發達時代的手機和衛星電話,有了衛星電話,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能通訊。
這裏雖然距離“大華部落”並不遙遠,也就不到三百公裏,可需要翻越一座茫茫的大雪山,這對信鴿的能力是極大的考驗,而且這雪山上還有巨鷹等猛禽,他不知道這些信鴿能否平安飛迴“大江城”。
陸子龍成功收服了“陶部落”之後,在“陶部落”休整了兩天,這兩天中,他妥善地安排了一下這裏的事務,同時也極為詳盡地去了解了“陶部落”周邊的那些部落情況。
陶天大族長,如今已然該稱為陶天大長老了。他將部落僅存的近百名部落交換隊成員全部召集到一塊兒,讓他們細致地向陸子龍闡述周邊部落的具體情況。
通過他們的講述,陸子龍得知,在“陶部落”周邊有三個規模較大的部落,分別是“黑山部落”、“狼王部落”和“肥水部落”。
“黑山部落”坐落在一座黑色的大山上,因如此而得名。
“狼王部落”乃是這附近最為龐大的部落,據說部落中有一頭狼神鎮守。
那狼神是一頭極為巨大的灰狼,據說高達十米,站立起來宛如一座小山般,它的一條腿就如同粗壯的大樹,其叫聲好似晴空霹靂,一張口便能吞下五個人。
“肥水部落”則是最為奇特的一個部落,這裏的人都是在水中出生。
由於是生於水中,所以所有的孩子自誕生起就會遊泳,而且“肥水部落”的族人還有一個奇異的本領,他們能夠短暫地在水麵上奔跑,而不會墜入水中。
通過他們的介紹,陸子龍大致清楚了周邊部落的情況,依據他們一路向南行進的計劃,陸子龍決定去拜訪一下這三個部落。
隨後,陸子龍從這兩百多人中精心挑選出了 10 名記憶力良好、年輕力壯且曾經到過上述三個部落的交換隊員,其中陶土也位列其中。
陶土得知“陶部落”舉族加入到“大華部落”,自己已然成為“大華部落”的一員時,高興得鼻涕泡都冒出來了,他開心的是自己終於不用麵臨死亡的威脅了。
第三天,陸子龍安排陶天等人在“陶部落”安心等待,並給他們留下了一些有限的生產工具。
然後陸子龍給陶土他們 10 人每人都準備了一套衣服,接著便帶領著他們走出了“陶部落”繼續向南探索。
他們向前走了大約六十裏,便徹底脫離了地下煤炭燃燒的影響,氣溫也逐漸下降,從炎炎夏季迅速進入了冬季。
倘若不是陸子龍給陶土他們換上了厚厚的毛皮衣服,陶土等十名向導,恐怕早就被凍成冰棍了。
地上的積雪也漸漸多了起來,不過這邊積雪的厚度明顯變薄,普遍也就隻有十多厘米。
陸子龍早就考慮到這種情況的發生,於是在出發前便讓部落戰士將馴鹿帶出“陶部落”,讓它們重新拉著扒犁。
傍晚時分,前麵出現了一條寬廣的河麵,河麵寬度至少有一公裏。
於是,陸子龍讓部落戰士在河邊安營紮寨,由於這裏的積雪隻有十多厘米,積雪厚度有限,沒辦法搭建雪屋,於是陸子龍就命令戰士們直接搭建帳篷。
自己帶領著陸牛娃、申公虎、申公熊以及三四個部落戰士向河邊走去。
到了河麵上,選了一處離河岸比較近的地方鑿開一個大洞,準備釣魚。
要說在這個原始時代,其他方麵或許很差,但就釣魚而言,在這個洪荒時代,尤其是在冬季釣魚,那真是爽歪歪。
他用手輕輕觸摸了一下鱗片,發覺鱗片隻是微微有些發熱,並非是那種極其燙手的感覺,這著實讓陸子龍大吃了一驚。
隨後他用手輕輕拍打了一下鱗片上的煙塵,待煙塵散盡之後,鱗片又散發出晶瑩剔透、色彩斑斕的光澤。
望著這些鱗片,陸子龍欣喜若狂,這些鱗片的硬度完全可以媲美鋼鐵,甚至能夠抵禦子彈呢。
拿在手中卻又輕巧無比,這絕對是製作鎧甲的絕佳材料呀。用錦鱗蚺的鱗片製作的鎧甲,看樣子真的能夠做到堅不可摧啊,有了這樣的好材質,他就能為自己以及忠實的部下打造一批防身的鎧甲了。
有了這些,就相當於多了一份保命的資本,也多了一份他征戰四方的保障。
於是,他下令讓部落的戰士們想方設法將錦鱗蚺身上的鱗片都刮下來,一片一片仔仔細細地刮下來,然後將鱗片上的血肉清理幹淨,之後小心翼翼地收藏起來。
“陶部落”的發現,著實給了陸子龍一個意外之喜。
憑借“陶部落”這裏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再結合“大華部落”先進的農業生產工具,“陶部落”附近起碼能養活至少百萬人口。
但從長遠來看,“陶部落”的地質構造或地理環境並不穩定。隨著小冰河時期的來臨,“陶部落”這裏頂多形成一個獨特的小氣候區域,所能供養的人口數量有限。
陸子龍現在的目標絕非是區區百萬人口,他要的是一統華夏,乃至一統地球。所以,這裏也隻能說是一個環境不錯的定居點而已,並不適合“大華部落”長期生存。
之後,“陶部落”順理成章的臣服於陸子龍,舉族加人“大華部落”。
陸子龍將自己在這裏的情況寫信寄給部落大巫,讓部落大巫他們提前準備,等待冬天過後,調動一部分部落族人來“陶部落”。
同樣的信件,陸子龍寫了三封,然後綁在三隻信鴿的腿上,看著從手中飛起的信鴿,陸子龍也深深懷疑信鴿的能力。
他也不確定大巫能否收到信鴿傳信,他現在無比懷念穿越前網絡發達時代的手機和衛星電話,有了衛星電話,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能通訊。
這裏雖然距離“大華部落”並不遙遠,也就不到三百公裏,可需要翻越一座茫茫的大雪山,這對信鴿的能力是極大的考驗,而且這雪山上還有巨鷹等猛禽,他不知道這些信鴿能否平安飛迴“大江城”。
陸子龍成功收服了“陶部落”之後,在“陶部落”休整了兩天,這兩天中,他妥善地安排了一下這裏的事務,同時也極為詳盡地去了解了“陶部落”周邊的那些部落情況。
陶天大族長,如今已然該稱為陶天大長老了。他將部落僅存的近百名部落交換隊成員全部召集到一塊兒,讓他們細致地向陸子龍闡述周邊部落的具體情況。
通過他們的講述,陸子龍得知,在“陶部落”周邊有三個規模較大的部落,分別是“黑山部落”、“狼王部落”和“肥水部落”。
“黑山部落”坐落在一座黑色的大山上,因如此而得名。
“狼王部落”乃是這附近最為龐大的部落,據說部落中有一頭狼神鎮守。
那狼神是一頭極為巨大的灰狼,據說高達十米,站立起來宛如一座小山般,它的一條腿就如同粗壯的大樹,其叫聲好似晴空霹靂,一張口便能吞下五個人。
“肥水部落”則是最為奇特的一個部落,這裏的人都是在水中出生。
由於是生於水中,所以所有的孩子自誕生起就會遊泳,而且“肥水部落”的族人還有一個奇異的本領,他們能夠短暫地在水麵上奔跑,而不會墜入水中。
通過他們的介紹,陸子龍大致清楚了周邊部落的情況,依據他們一路向南行進的計劃,陸子龍決定去拜訪一下這三個部落。
隨後,陸子龍從這兩百多人中精心挑選出了 10 名記憶力良好、年輕力壯且曾經到過上述三個部落的交換隊員,其中陶土也位列其中。
陶土得知“陶部落”舉族加入到“大華部落”,自己已然成為“大華部落”的一員時,高興得鼻涕泡都冒出來了,他開心的是自己終於不用麵臨死亡的威脅了。
第三天,陸子龍安排陶天等人在“陶部落”安心等待,並給他們留下了一些有限的生產工具。
然後陸子龍給陶土他們 10 人每人都準備了一套衣服,接著便帶領著他們走出了“陶部落”繼續向南探索。
他們向前走了大約六十裏,便徹底脫離了地下煤炭燃燒的影響,氣溫也逐漸下降,從炎炎夏季迅速進入了冬季。
倘若不是陸子龍給陶土他們換上了厚厚的毛皮衣服,陶土等十名向導,恐怕早就被凍成冰棍了。
地上的積雪也漸漸多了起來,不過這邊積雪的厚度明顯變薄,普遍也就隻有十多厘米。
陸子龍早就考慮到這種情況的發生,於是在出發前便讓部落戰士將馴鹿帶出“陶部落”,讓它們重新拉著扒犁。
傍晚時分,前麵出現了一條寬廣的河麵,河麵寬度至少有一公裏。
於是,陸子龍讓部落戰士在河邊安營紮寨,由於這裏的積雪隻有十多厘米,積雪厚度有限,沒辦法搭建雪屋,於是陸子龍就命令戰士們直接搭建帳篷。
自己帶領著陸牛娃、申公虎、申公熊以及三四個部落戰士向河邊走去。
到了河麵上,選了一處離河岸比較近的地方鑿開一個大洞,準備釣魚。
要說在這個原始時代,其他方麵或許很差,但就釣魚而言,在這個洪荒時代,尤其是在冬季釣魚,那真是爽歪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