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想在高速奔跑的時候還能射得準,那麽無疑非常困難,需要大量的練習。


    然而,在正常奔跑的馬背上射箭,這僅僅隻是騎射的初步!


    由於戰場的複雜多變,加上騎兵除卻正麵進攻之外也會有迂迴包抄,追擊襲擾,或者是阻截後方追敵等等不同情況,騎射的內容又要再次被進一步深化。


    以正常以右手主導的騎兵為例,最容易的應該是往前進方向的左側射箭,其次是往前和往後,最難的則是往右射箭。


    因為左手持弓,右手勾弦的情況下,在馬背上很難把弓和箭指向右側。


    如果在前進方向的右邊忽然出現敵軍,在這個時候,就需要騎兵先調整馬的方向,以使敵軍位於自己的攻擊角度內;


    或者需要騎兵在奔跑的馬背上作出一個高難度的身體姿勢調整,以使弓箭指向右側;


    或者是騎兵改用右手持弓左手勾弦(能左右開弓的戰士也就更難能可貴了);


    又或者平時專門選出一些左撇子騎兵一起組隊以負責對付突然從右翼出現的目標。


    應該說,騎兵射箭的主要攻擊方向就是前進路線的前、左、後。


    我國《武備要略》裏邊對於騎射有三種姿態的描述,分別是對蹬,抹秋,分鬃。


    對蹬就是射箭左邊,分鬃是射箭前方及小範圍的右邊,抹秋則是射箭正後方。


    可見古代騎兵的騎射並不是要求前後左右360度完全覆蓋的。


    就騎射而言,除了在馬背上會不斷變換角度、位置的弓箭之外,撒放時弓弦的響聲也可能導致馬兒受到一定的驚嚇,這些都需要在平時的訓練中讓馬兒克服。


    比如可以讓馬經常接觸到弓和箭,用弓箭去摩擦馬的鼻子、額頭、脖子等部位,並時不時在馬的旁邊以及馬背上輕輕撥動弓弦,讓馬兒逐漸適應弓弦的聲響。


    在這個訓練中,必須要注意的是,馬的大腦比較簡單。


    當馬適應了左側以及馬背上的左側的弓箭和弓弦聲響之後,如果把弓箭拿到馬的右側進行操作,往往會發現馬兒隻是學會了適應左邊出現的弓箭及弓弦聲響,而在右側,需要重新讓馬去學習適應。


    當然,騎兵所擁有武器並不隻是弓箭。騎兵所能選擇的兵器種類繁多。


    以蒙古騎兵為例,通常會隨身攜帶弓箭、刀劍、長矛、狼牙棒,此外還會根據個人喜好攜帶繩索、網套等等。


    武器的多樣性很容易帶來戰術的多樣性,針對不同的敵人,騎兵可以選擇不同的武器。


    而且騎兵們通常還會同時攜帶騎弓、步弓,步弓比騎弓更加強勁有力,騎兵可以下馬步射,在馬上則使用騎弓殺敵。


    根據騎射的特點。陸子龍有針對性的對大家進行訓練。


    因為馬匹的移動及地麵的不平坦造成顛簸,所以影響騎射的準確度。


    陸子龍要求騎兵戰士趁坐騎四腳離地時才放箭,將馬匹顛簸的影響減至最低。


    另一方麵,由於箭有一定的重量,箭飛行一段短距離後會向下。


    因此射遠方目標時,陸子龍教授騎兵戰士向天空射箭,一般是箭與地麵成四十五度,讓箭飛行時呈拋物線,再垂直地擊中目標。


    陸子龍針對騎兵經常遇到的戰場情況,借鑒中國明代騎兵射箭的訓練方法,開始教授自己的騎兵戰士。


    他主要教授了騎兵戰士三種騎射方法,分別是分鬃射法、對蹬射法和抹秋射法三種。


    第一種分鬃射法。


    分鬃射法是用來在衝鋒或立定過程中攻擊前方敵人的,騎兵將身體靠近馬鬃右側,然後左手持弓右手拉弦引射,因此叫分鬃射法。


    這種方法可以借助馬向前的衝勁,可以提高箭的穿透性,增強殺傷力。


    第二種對蹬射法。


    這種方法是在包圍敵軍步兵的過程中,對其進行裹陣環繞時的攻擊方式,也是一般人印象裏的騎射方式。


    由於是裹陣環繞而不是正麵衝鋒,所以騎兵隻能側麵射箭。


    騎兵將身體靠近馬匹左側,由於左手持弓,因此側麵投射時一般人隻能麵對左邊瞄準,能左右開弓的畢竟是少數。


    弓身垂下對著左側馬鐙,然後右手拿箭拉弓,瞄準後發射,因此叫對蹬射法。


    陸子龍要求騎兵一般不要與對手展開肉搏戰,而是衝擊到一定距離時,轉為繞著敵陣跑,邊跑邊射,側向打擊敵人,最大限度的消耗敵人。


    第三種抹秋射法。


    這種騎射方法不同於前兩種,秋的意思是係在牲畜屁股後麵的皮帶,顧名思義,這是在移動時對身後追兵進行攻擊的射法。


    當遇到對手的騎兵部隊比較強大或人數遠超己方,當敵人衝擊時,騎兵戰士隻能采取邊撤邊打的辦法,向後射擊敵方的騎兵。


    抹秋式就是騎兵將身體靠近馬匹左側,然後張弓搭箭轉身射擊。


    除了這些射法,為了在箭矢耗盡的情況下及時補充,還要練習三種在戰場上臨時撿取箭矢的方法。分別是弓弦捎箭、弓稍挑箭和馬上取箭。


    弓弦捎箭用來拾取那些射入土地當中的箭矢,先用弓弦和弓稍扭住箭矢,然後用力將其拔出來,最後用弓稍挑起接住。


    弓稍挑箭用來拾取那些散落在地上而沒有射進土地的箭矢,右手持韁繩,然後用左手將弓稍放到箭矢中間,然後挑起來接住。


    馬上取箭相比前兩種就比較難了,騎兵要在馬匹移動的情況下看準箭矢所在地方,然後左腳踩蹬右腳脫蹬,將大半個身子從戰馬上探下去抓取地上的箭矢,這種方法講究穩準狠,一般人很難做得到。


    雖然陸子龍對騎兵知識了如指掌,甚至是如數家珍,但是穿越前他也很少有騎兵隊機會,就目前的陸子龍來說,馬上取箭他也是做不到的,所以現也隻能是天橋的把式光說不練。


    馬上射箭訓練完畢之後。陸子龍緊接著開始對騎兵進行騎術訓練,騎術訓練是騎兵戰士的主要訓練課目,也是檢驗戰士和戰馬結合是否緊密、配合是否默契的有效方法。


    在開展騎術訓練的日子裏,戰士們特別愛惜自己的戰馬,戰馬也格外聽戰士們的話。


    戰士們將自己的戰馬全副武裝後,騎著戰馬排著整齊有序的馬隊,浩浩蕩蕩來到騎術訓練場。


    隨著陸子龍一聲令下,一匹匹騎著戰士的戰馬如離弦之箭飛奔起來,戰士們在馬背上熟練完成乘馬劈刺、乘馬射箭、乘馬格鬥等訓練課目。


    最驚險的要算是乘馬翻越障礙和乘馬鑽火圈,這是檢驗戰馬戰鬥膽識和戰士騎術高低的高難度訓練課目。


    戰士們騎著飛馳的戰馬,快如閃電般地跨過預先設置好的障礙牆、障礙坑等障礙物,飛也似的穿過燃著熊熊火焰的火圈。


    在完成這些高難度的訓練課目中,戰士和戰馬結合得非常緊密,配合得十分默契,這些高難度訓練課目的完成,是戰士和戰馬情感融合的過程,是戰士和戰馬共同努力的結果。


    隨著時間流逝,陸子龍將自己的騎兵知識逐漸轉化為騎兵戰士們的實踐。


    該學的陸子龍都已經教授了,現在騎兵戰士們欠缺的就是實戰。


    他們個人水平的提高也隻能靠以後在戰場上摸爬滾打,用鮮血去積累自己的經驗,磨練自己的技巧。


    “鹿部落”的城牆建設了半年,陸子龍的騎兵部隊也整整訓練了6個月。


    當部落的城牆建好時,陸子龍的騎兵部隊也初具規模。


    每個騎兵戰士包括陸子龍在內,在人瘦了一圈,被曬黑了很多之後終於初步形成了戰鬥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鹿部落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叼著貓的老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叼著貓的老鼠並收藏鹿部落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