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子龍當晚便帶領陸大石頭等人對俘虜進行了審問。


    在“陸部落”第一次戰勝“野狼部落”的進攻並俘虜了大量“野狼部落”戰士之後,陸子龍就教授了陸大石,陸有角,陸有首,陸有長,陸阿大,陸阿二等人審訊戰俘的技巧,方法和內容。


    對這些俘虜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搜身,防止俘虜攜帶武器。好在這個原始時代,俘虜們穿著比較少,搜身相對容易。


    陸子龍的審訊內容包括“敵方的武器裝備、特殊技能等問題,以此了解敵方的作戰實力;


    敵方部落的總人口數量、成年男女數量、老弱婦孺等人口結構等問題,以此了解敵方的動員能力;


    敵方所處環境,主要狩獵動物、采集植物,特色植物、物產資源等問題、以此了解敵方的戰爭潛力;


    敵方的部落位置,部落防禦,防守方式和人數等問題,找出敵方的防守弱點等等。


    在審訊方法和技巧方麵,他教授大家首先對俘虜單獨審訊,找出俘虜隊伍中各級別的頭目。


    其次設定相同的審訊內容,對俘虜分開審訊,將俘虜說出的情報逐一對照,就能夠看出俘虜是不是在說謊。


    俘虜提供的情報一旦被證實是假的,對於提供假情報的人,將在所有俘虜麵前,受到嚴厲處罰。以此殺雞儆猴。


    通過審訊,陸子龍很快就知道了“牛部落”的大致情況。


    雖然他對“牛部落”這麽快就發動進攻感到意外,但這也在情理之中。


    “鹿部落”的食鹽交易必然會給“牛部落”造成重大的損失,作為以商貿起家的“牛部落”,不可能沒有反應。


    當陸子龍決定讓“交換隊”對外進行食鹽交換的時候,就已經想到遲早有一天要和“牛部落”產生衝突。隻不過沒想到這一天來的這麽快。


    大巫,陸大石,等部落首領在得知“牛部落”有3萬人的時候,嚇得臉色鐵青。


    對於一個隻有2000人的小部落,當得知自己和一隻大象在作戰的時候,巨大的差距讓他們感到絕望。


    雖然這次戰勝了“牛部落”,並消滅了“牛部落”2500人,但是2500人的損失對於擁有3萬人口的“牛部落”來說,損失不大。


    過不了多久,“鹿部落”恐怕又將麵對更多的“牛部落”戰士的攻擊。


    雖然“牛部落”的人口數量遠超“陸部落”。但對陸子龍來說,“牛部落”遠沒有大巫,陸大石他們想象的那樣可怕。


    當敵對的兩方所處的生產力水平相差不大的時候,人口、資源等戰爭潛力以及敵方的訓練水平,指揮水平,武器裝備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


    但是當敵對的雙方生產力水平相差很大的時候。擁有先進生產力和技術的一方,就會碾壓落後的一方。


    就如1840年的滿清王朝,雖然總體上要比英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但還是敗在了英國的堅船利炮之下,不得不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從而走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就如 1893的發生在非洲羅德西亞的第一次馬塔貝勒戰爭,當時一支僅僅50多人的英國軍隊隻靠4挺馬克沁重機槍就打退了5000多麥塔比利人,一共打死了3000多人。這就是科技的差距。


    同樣在當下的原始時代“鹿部落”,擁有青銅器、鐵器等金屬工具,極大的提高了生產力。在科技水平碾壓“牛部落”的情況下,陸子龍不認為自己會失敗。


    戰俘審訊完畢後,陸子龍將大家召集到一起,他用swot分析法來分析了“陸部落”麵臨的局勢。通過將自己的優勢和劣勢進行分析。


    讓族人清楚的認識到自己的實力。


    “鹿部落”現在從上到下對陸子龍都有一種盲目的崇拜。


    在他們心中陸子龍就是“鹿神”,雖然陸子龍一直在想方設法的提高他們獨立思考能力。


    但這些人更喜歡在陸子龍指定的方向內獨立思考和決策。


    部落的大事更傾向於陸子龍說什麽他們就做什麽。


    在會議上陸子龍指出“鹿部落”的優勢就是先進的生產工具、鋒利的金屬武器、和陸子龍來自後世的指揮經驗。


    正因為有這樣的優勢,雖然經曆了“野狼部落”的兩次戰爭以及和“牛部落”的這次戰爭,但“鹿部落”基本上沒有傷亡,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成功。


    “鹿部落”的劣勢就是人口數量太少。短時間內要想迅速發展人口,隻能通過交換和掠奪的方式來進行。


    “鹿部落”目前最大的威脅就是“牛部落”,以及“牛部落”所在的“大江部落聯盟”帶來的戰爭威脅。


    但戰爭是雙向的,“牛部落”極其聯盟雖然龐大,但是他們自身的負擔也比較重。


    他們的聯盟同時也麵臨著和“飛鷹部落聯盟”的戰爭。


    “鹿部落”的機會就在於和“牛部落”的戰爭中,通過作戰和掠奪不斷蠶食“牛部落”,最終擊垮和吞並“牛部落”。


    因此在會議上,統一了針對“牛部落”的作戰思想後,陸子龍提出了一個“蛇吞象”計劃。


    這個計劃的核心就是通過不斷的騷擾“牛部落”,激怒“牛部落”,誘敵深入,在城牆下消耗“牛部落”的有生力量。


    然後通過突襲戰,不斷的掠奪和蠶食“牛部落”的人口和資源,將“牛部落”由肥拖瘦,由瘦拖死。


    最終象蛇一樣,一口一口的吞噬掉龐大的“牛部落”。


    大家統一思想後,陸子龍讓大家討論接下來的“牛部落”可能采取的行動和“鹿部落”的應對方法。


    對於有3萬人口的“牛部落”來說,他們絕對不會甘心失敗,必定會有第二次的進攻,第二次進攻的規模一定比第一次要大的多。


    目前鹿部落的最大劣勢就是人口太少,如果“牛部落”采用圍城的方式,城內的食物會很快耗盡,這對“鹿部落”來說是最大的危險。


    另外如果“牛部落”采用圍城的方式,他們就有可能發現“綠穀牧場”,這個牧場是“鹿部落”發展的根基,絕對不能喪失。


    因此不論“牛部落”第二次進攻采用什麽方式,“鹿部落”都必須在短時間內擊垮“牛部落”,避免形成“牛部落”長期圍城的拉鋸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鹿部落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叼著貓的老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叼著貓的老鼠並收藏鹿部落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