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清穿同人] 康熙的掌中嬌 作者:青絲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康熙還不知孫氏心中盤算,把人帶進暖閣後,給孫氏賜了座,叫人上了熱茶。
孫氏卻沒依言就座,而是再次跪地行了大禮,額頭觸地:「皇上,老奴今日來,是為了老奴那個不省心的女兒請罪的。雖然皇上不曾怪罪,但老奴卻不能當做什麽都沒有發生過。」
康熙原本就沒怎麽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何況他也叫人送了教導嬤嬤過去,這件事就算過去了。
他掃了眼梁九功,見梁九功把人扶起來在椅子上坐好後,溫聲道:「朕不是說過了,這件事就算過去了,嬤嬤何必為了這件小事勞累的跑一趟呢。」
話落,孫氏神情略顯為難,康熙便知孫氏此番前來,應當另有事相求:「嬤嬤有話直言就是。」
「是。」孫氏訕笑了下,猶豫了許久,第三次起身跪了下來,咬著牙閉著眼睛道:「老奴確實有一事想求皇上恩典,老奴想求皇上為小女賜婚。」
唰的一下,康熙送到唇邊的茶盞頓住,笑意漸消。
第8章
天色漸暗,雪卻有越下越大的趨勢。
康熙把茶盞砰的一聲擱在手邊的小幾上,目光沉沉的盯著孫氏,薄唇微動:「賜婚啊,嬤嬤看中了哪家公子?」
看似漫不經心的語氣中卻蘊含著危險,仿佛稍有不對,下一瞬就會沒了命一般。
孫氏並非真的頭鐵,在明知皇上不高興的情況下繼續去摸龍鬚。況且賜婚也並非她的真實目的,故而孫氏隻是含糊道:「讓皇上見笑了,老奴眼下不曾有人選,隻是想藉機求個恩典罷了。」
康熙卻不管孫氏到底有沒有看重的公子,隻見孫氏改了口風,康熙也收斂了些寒氣,意有所指道:「嬤嬤太過心急了些,嬤嬤將曹姑娘教養的如此出色,依朕看,合該有天下最好的去處才是。畢竟養在深閨中的嬌花,可不是誰都能養的起的。」
自從鰲拜被擒,大敗吳三桂,去年又收復了台灣,康熙已經是大權在握,在朝堂上說一不二,甚至連前些年還會幹涉朝政的皇祖母,在這幾年都極少過問朝堂之事,康熙不可謂不意氣風發。
在這樣的情況下,康熙自是帝王威嚴愈盛,也愈發不喜人駁了他的意思。
所以在明知他對曹姑娘有意時,要是有人來他麵前求他賜婚,這會兒鐵定被他拖出去杖責了。在嚴重些,或許連命都會沒了。
可眼前這人是他的奶嬤嬤,從小用心對他的人,他便隻能盡可能的說明白自己的意思。
畢竟普天之下,除了他,還有誰能,誰配擁有此等女子。
孫氏自是明白康熙言下之意,也就等康熙這句話了。
於是康熙便見他話落之後,孫氏突然就傷心的哭了起來:「皇上恕罪,老奴失禮了。」
「無妨。」康熙指尖點著桌麵,沒有計較孫氏的失態,而是耐心問道:「嬤嬤若是有何顧慮,大可以直言,朕也不是那等不通情理之人,隻要嬤嬤的要求不過分,朕自會應允。」
孫氏跪在地上低著頭,舉著帕子沾了沾眼淚,哽咽道:「老奴隻是擔心玥兒,玥兒因為早產的緣故,自小身子不好,所以老奴和她父親萬般精細的養著她,才將她養大。曹家人少,玥兒又是那等單純的性子,老奴怕...怕她......」
雖然孫氏猶猶豫豫沒把話說完,但康熙眼中閃過瞭然,並對孫氏說的話深有體會。
能沒規沒矩的,見了他就甩臉子,這性子委實不適合在宮中生存。
可曹玥是他早就定下了的人,要他鬆口放曹玥任意婚嫁,那必是不可能的。
還沒等康熙想出個好法子,孫氏再次稽首行了大禮:「皇上,老奴別無所求,隻求皇上看在老奴膝下隻有一女的份兒上,不論日後如何,還請皇上留小女一命。」
孫氏的話中充滿了對康熙的不信任,康熙覺得自己本該生氣才是,可又覺得孫氏此舉並非多餘,更是感念孫氏全心全意為自己女兒打算的慈母之心,就像當年孫氏盡心盡力為自己打算一樣。
想到這裏,康熙自是一口答應了:「嬤嬤今日所求,朕應下了。」
隻要曹氏不是犯了什麽謀逆大罪,他都會記住今日的允諾。
「謝皇上,那老奴就不打擾皇上了,先行告退。」
梁九功上前扶起微微顫顫的孫氏,把孫氏送出東院後返迴暖閣,就聽聞康熙驟然嘆了聲氣。
梁九功給康熙換了盞熱茶,小心問道:「皇上為何嘆氣?」
康熙端起茶盞,用蓋子撇去茶湯上的浮沫,淺啄了一口:「沒什麽,隻是感嘆曹氏有個一心一意為她的母親罷了。」
倘若他額娘還在的話,也會像孫氏這般的吧?
梁九功聞言,心知這不是自己能插嘴的話,索性默默閉了嘴。
過了一會兒,見康熙沒有要繼續說下去的意思,梁九功才琢磨著把上午去西苑的事兒說給康熙聽。
康熙聽罷,饒有興致的挑了下眉:「哦?敢這麽對朕的旨意的,曹氏還是後宮第一人。」
梁九功低了低頭,要知道男人稱唿一個女子的姓氏,是打從心底裏覺得這個女子是他的女人,看來皇上心底已經認定了曹姑娘了。
透過薄薄的窗紙看著外麵順著風飄落的雪花,康熙疑惑道:「朕一直都想不通,明明昨日朕和曹氏在桃林時也算相談甚歡,去莊子上用晚膳時曹氏的態度也不曾改變,可何以在知曉朕的身份後,就又變得一如剛見麵時那般疏離冷清了呢?」
孫氏卻沒依言就座,而是再次跪地行了大禮,額頭觸地:「皇上,老奴今日來,是為了老奴那個不省心的女兒請罪的。雖然皇上不曾怪罪,但老奴卻不能當做什麽都沒有發生過。」
康熙原本就沒怎麽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何況他也叫人送了教導嬤嬤過去,這件事就算過去了。
他掃了眼梁九功,見梁九功把人扶起來在椅子上坐好後,溫聲道:「朕不是說過了,這件事就算過去了,嬤嬤何必為了這件小事勞累的跑一趟呢。」
話落,孫氏神情略顯為難,康熙便知孫氏此番前來,應當另有事相求:「嬤嬤有話直言就是。」
「是。」孫氏訕笑了下,猶豫了許久,第三次起身跪了下來,咬著牙閉著眼睛道:「老奴確實有一事想求皇上恩典,老奴想求皇上為小女賜婚。」
唰的一下,康熙送到唇邊的茶盞頓住,笑意漸消。
第8章
天色漸暗,雪卻有越下越大的趨勢。
康熙把茶盞砰的一聲擱在手邊的小幾上,目光沉沉的盯著孫氏,薄唇微動:「賜婚啊,嬤嬤看中了哪家公子?」
看似漫不經心的語氣中卻蘊含著危險,仿佛稍有不對,下一瞬就會沒了命一般。
孫氏並非真的頭鐵,在明知皇上不高興的情況下繼續去摸龍鬚。況且賜婚也並非她的真實目的,故而孫氏隻是含糊道:「讓皇上見笑了,老奴眼下不曾有人選,隻是想藉機求個恩典罷了。」
康熙卻不管孫氏到底有沒有看重的公子,隻見孫氏改了口風,康熙也收斂了些寒氣,意有所指道:「嬤嬤太過心急了些,嬤嬤將曹姑娘教養的如此出色,依朕看,合該有天下最好的去處才是。畢竟養在深閨中的嬌花,可不是誰都能養的起的。」
自從鰲拜被擒,大敗吳三桂,去年又收復了台灣,康熙已經是大權在握,在朝堂上說一不二,甚至連前些年還會幹涉朝政的皇祖母,在這幾年都極少過問朝堂之事,康熙不可謂不意氣風發。
在這樣的情況下,康熙自是帝王威嚴愈盛,也愈發不喜人駁了他的意思。
所以在明知他對曹姑娘有意時,要是有人來他麵前求他賜婚,這會兒鐵定被他拖出去杖責了。在嚴重些,或許連命都會沒了。
可眼前這人是他的奶嬤嬤,從小用心對他的人,他便隻能盡可能的說明白自己的意思。
畢竟普天之下,除了他,還有誰能,誰配擁有此等女子。
孫氏自是明白康熙言下之意,也就等康熙這句話了。
於是康熙便見他話落之後,孫氏突然就傷心的哭了起來:「皇上恕罪,老奴失禮了。」
「無妨。」康熙指尖點著桌麵,沒有計較孫氏的失態,而是耐心問道:「嬤嬤若是有何顧慮,大可以直言,朕也不是那等不通情理之人,隻要嬤嬤的要求不過分,朕自會應允。」
孫氏跪在地上低著頭,舉著帕子沾了沾眼淚,哽咽道:「老奴隻是擔心玥兒,玥兒因為早產的緣故,自小身子不好,所以老奴和她父親萬般精細的養著她,才將她養大。曹家人少,玥兒又是那等單純的性子,老奴怕...怕她......」
雖然孫氏猶猶豫豫沒把話說完,但康熙眼中閃過瞭然,並對孫氏說的話深有體會。
能沒規沒矩的,見了他就甩臉子,這性子委實不適合在宮中生存。
可曹玥是他早就定下了的人,要他鬆口放曹玥任意婚嫁,那必是不可能的。
還沒等康熙想出個好法子,孫氏再次稽首行了大禮:「皇上,老奴別無所求,隻求皇上看在老奴膝下隻有一女的份兒上,不論日後如何,還請皇上留小女一命。」
孫氏的話中充滿了對康熙的不信任,康熙覺得自己本該生氣才是,可又覺得孫氏此舉並非多餘,更是感念孫氏全心全意為自己女兒打算的慈母之心,就像當年孫氏盡心盡力為自己打算一樣。
想到這裏,康熙自是一口答應了:「嬤嬤今日所求,朕應下了。」
隻要曹氏不是犯了什麽謀逆大罪,他都會記住今日的允諾。
「謝皇上,那老奴就不打擾皇上了,先行告退。」
梁九功上前扶起微微顫顫的孫氏,把孫氏送出東院後返迴暖閣,就聽聞康熙驟然嘆了聲氣。
梁九功給康熙換了盞熱茶,小心問道:「皇上為何嘆氣?」
康熙端起茶盞,用蓋子撇去茶湯上的浮沫,淺啄了一口:「沒什麽,隻是感嘆曹氏有個一心一意為她的母親罷了。」
倘若他額娘還在的話,也會像孫氏這般的吧?
梁九功聞言,心知這不是自己能插嘴的話,索性默默閉了嘴。
過了一會兒,見康熙沒有要繼續說下去的意思,梁九功才琢磨著把上午去西苑的事兒說給康熙聽。
康熙聽罷,饒有興致的挑了下眉:「哦?敢這麽對朕的旨意的,曹氏還是後宮第一人。」
梁九功低了低頭,要知道男人稱唿一個女子的姓氏,是打從心底裏覺得這個女子是他的女人,看來皇上心底已經認定了曹姑娘了。
透過薄薄的窗紙看著外麵順著風飄落的雪花,康熙疑惑道:「朕一直都想不通,明明昨日朕和曹氏在桃林時也算相談甚歡,去莊子上用晚膳時曹氏的態度也不曾改變,可何以在知曉朕的身份後,就又變得一如剛見麵時那般疏離冷清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