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見了稀奇,背著手凝神看了半晌:「你怎麽想起來弄這個?」


    好好的太子像個帳房似的,但不得不說,這個法子還挺好。


    康熙自個就是個不拘小節的人,所以他不喜歡窩在宮裏琢磨人心研究什麽規章製度,他喜歡縱馬塞外,喜歡南巡,喜歡打獵,他根子裏還是個傳統滿人。


    這也是大阿哥受寵的原因。


    所以,康熙平日裏要留起來的摺子就隨手擱在一邊,時間長了桌上放不下了,就堆到筐裏。梁九功每天都會替他換個新的筐,舊的就又堆到書房裏去。


    胤礽整理一兩個時辰,抹了把汗:「皇阿瑪,您平日這麽忙,兒子想替您省些功夫,您看,這麽理清楚,以後找起來就容易了。」


    畢竟這些裏麵有些是機密,別人不能看。太監也大多不識字,康熙偶爾想找個摺子,他得自己動手,都不知道從何找起。


    現在康熙自己試了一下,果然找得很容易,簽子標得清晰又明白,他點點頭:「這個法子好,叫內務府也學起來。」


    胤礽笑著應下了。


    這還是他從阿婉那邊學來的。


    他那天賞了她那麽多東西,他就見她造冊起來就跟別人不一樣。


    後來才發現,她的庫房也收拾得跟別人不一樣!


    胤礽自己的庫房都是一個箱子又一個箱子地壘著,箱子上會寫上大概什麽時候進來的什麽東西,但時間久了誰記得那些模稜兩可的描述,便隻能取了單子一個個開箱子對,找起來不容易不說,平日要盤總庫也是苦力活。


    雖說底下伺候的人不少,一個庫房裏有專門管皮毛緞子的、有專門管金銀器具的、有專門管文房四寶的,自個管的自個清楚,但東西太多,胤礽又不記得,就容易被下麵的人貪了。


    程婉蘊的庫房全是頂天立地的大木架子,架子一層一層分好,每個架子上都掛著大大的牌子,或是「布匹」、或是「瓷器」、或是「家具」等等。


    每個種類都是單獨的冊子,每個東西上麵也貼著編號。


    若是要找「布匹」裏的某個緙絲料子,那層架子上就會寫著「布匹-緙絲」,而每個緙絲料子外頭都罩著棉麻做的套子,阿婉說那叫防塵罩,套子上繡著「布匹-緙絲-二八零六-粉花」。意思就是康熙二十八年六月入庫的粉色繡花緙絲。


    而這匹布放置的具體位置也編了號,阿婉的庫房冊子,更是用經緯橫平豎直畫了許多格子,然後格子的頂端寫好了「庫房管理明細表」,每個東西都有對應的類別、入庫時間、入庫數、放置位置、入庫人、保管人等等。


    而她一整個庫房,就派了一個人管。


    阿婉管庫房的那個太監,專門學會做這種經緯冊子,他每五天盤一遍,盤完了還得在冊子底下簽字,東西別說丟,就是放錯位置他都能馬上發現。


    胤礽就覺得特別好,狠狠地誇獎了阿婉一番。


    程婉蘊就:「……」


    其實就是個特別簡易版本的excel,她還覺得不好用呢,因為excel最強大的不是表格而是自動計算和統計的能力,手繪的表格又不能生成數據透視表或者設置自動計算公式……但幸好添銀很會打算盤。


    而且,她還不止有庫存管理表,她還做了後罩房所有宮女太監的花名冊和人事檔案,後罩房裏每個人家裏有什麽成員、父母務農還是個體戶,生了幾個孩子她都知道,人事冊子每年更新一迴,前一陣子她還悄咪咪出台了員工管理辦法,裏頭包含了薪酬考勤和年終獎的標準和檔次……嗐。


    所以她這個小院子人員雖然簡單,但還算是個正規企業呢!


    她覺著她這樣的身份沒有揚名的必要,太張揚了反而不好,所以一點也沒有宣揚,隻是為了自己方便才用的,誰知道叫太子爺發現了,還直接給用到康熙的書房裏去了。


    她原本也是不知道這件事的,直到太子爺叫了兩個造辦處的太監來量她庫房裏貨架的尺寸。


    程婉蘊:「……」


    胤礽興致勃勃:「我要給皇阿瑪打幾個這樣的架子放書。」


    程婉蘊:「……」


    在幹清宮……康熙的書房……擺貨架。


    兩百多年後別人來參觀故宮的時候會不會有些懵啊?


    當然,程婉蘊顯然是多慮了,給萬歲爺的東西怎麽可能簡單?在造辦處的眼裏,替一個小格格打架子和給萬歲爺打架子,那工藝水平是完全不同的。


    首先,木頭的用料就不同,萬歲爺那就得用黃花梨或者金絲楠木,而且程婉蘊自個的架子是沒有雕花的,還是櫸木的,就上了一層清漆,真的像個貨架,區別就在於她是木頭做的,後世的貨架是鐵的。


    康熙的架子自然要雕,還要最好的匠人來雕。


    所以最後呈現的效果還是很美觀的,那麽大的架子,不僅能放下他所有藏書,還能擺不少收藏,康熙還自己調整了位置,最終沒有將架子靠牆,而是作為一麵隔斷,將他日常批閱奏摺的地方分為內外兩間。


    不僅看著整潔清爽,還有種背靠浩瀚書海治國理政之感,氛圍感拉滿!


    康熙批奏章的手都更加有力了。


    程婉蘊一開始挺擔心的,後來聽說康熙重賞了太子,才鬆口氣。


    進了七月,天氣越發酷熱,這段時日康熙對太子的賞賜也越來越多,但毓慶宮上下卻越發不敢露出一丁點高興的笑臉來。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宮福妾[清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風不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風不盡並收藏東宮福妾[清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