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宏用雙手包裹住她的小手,在她雙眼上輕吻。此時天色已經大亮,再過不久,就是群臣聚集在太極殿議事的時候了。他很想多陪陪馮妙,安撫她這一整夜所受的驚嚇,可他不能。元詳胸無城府,隻會是一個小小的引子,真正的殺招,恐怕要到群臣議事時,才會出現。
“妙兒,你等在這裏,朕先去澄陽宮更衣……”元宏一句話還沒說完,又有信使跪在門外,呈上從元恂那裏送來的書信。
此時,太子元恂的叛軍,正停在洛陽城北。按照東陽王的安排,他原本應該在北海王元詳起事時,也趁亂衝進皇宮。始平王元勰在平城發現了太子元恂圖謀不軌後,便假稱願意支持他,一路跟著叛軍同行。
距離洛陽還有一天的路程時,始平王元勰才開始勸阻太子,叫他懸崖勒馬,向元宏請罪,換取活命的機會。可憐元恂夾在始平王和東陽王世子中間,一邊叫他及時收手,另一邊叫他背水一戰,他左右為難,不知道該如何決斷,猶疑不定間便生生錯過了定好的日期。
這下元恂更加慌了,跪在始平王麵前,求他救救自己。始平王心裏清楚,太子不過是個幌子,真正掌控這些叛軍的人,是東陽王世子。他叫太子寫一封信,用自己來要挾皇兄。元恂起先無論如何也不敢,是始平王反複勸說,甚至替他擬好了字句,讓他一句一句照抄下來,元恂才終於惴惴不安地送出了這封信。隻有送這樣的信,東陽王世子才會不加阻攔,而元宏看見了信上的話,便能推測出現在的情形。
華音殿內,元宏和馮妙一起看完了信上的字句。元宏把信紙團成一團,劈手擲了出去,掩飾不住滿腔的怒意:“勰弟和他的正妃,現在都跟叛軍在一處。叛軍裏的幾個將領,從前曾經是東陽王的下屬,遷都時他們要求留守平城,朕隻當他們是不想離開故土,正好借著那個機會,順水推舟解了他們在朝中的官職。沒想到,從那時候開始,東陽王就在計劃今天這一步了。”
馮妙皺眉問道:“平城的守軍,也是從前東陽王的兵卒麽?”
元宏搖頭冷笑:“那倒不是,正是因為擔心遷都時這些親王們會借機鬧事,朕從幾年前就開始有意將所有的武將和兵卒定期輪換。現在宗室親王們手中真正忠心可用的,隻有自己的王府親衛,朕原本想著過幾年,連王府親衛也全都撤掉,徹底解決了這個隱患。”
“既然這樣,那些兵卒多半是被將領脅迫著起事,”馮妙一麵想著,一麵說道,“他們各自有家有小,未必真心願意跟著冒如此大的風險,如果皇上能有詔令給他們,應允隻處決幾個帶頭叛亂的將領,其他人不予追究,我想他們多半還是會願意聽從皇上的詔令。”
她思慮太過,又開始不住地咳嗽,喉中一陣腥甜,多半是又咳血了。
元宏取過桌案上的琉璃杯,讓她喝口水緩一緩。馮妙向他柔柔地笑著搖頭,把沾了血跡的手心藏在背後。元宏也不強求,理著她的發說道:“這方法朕也想過,隻是沒有合適的人選把詔令悄悄帶去,如果派朕親信的人去,恐怕根本見不到勰弟的麵,就會被東陽王世子斬殺了。”
“我心裏想到一個人,正適合替皇上去這一趟,”馮妙湊到元宏耳邊,低聲說出一個名字,“隻有她去,才不會惹人注意,而且,我相信她一定可以做到。”
元宏仍舊有些猶豫:“朕並不懷疑她能做到,可是……朕和勰弟已經對不住她,萬一叛軍痛下殺手,恐怕她就不能生還了。”
馮妙摟住元宏的腰,輕輕歎息著說道:“能跟心裏天天念著的人死在一處,何嚐不是死得其所呢?”
元宏因為她這句話而心中大震,低聲應允:“朕待會兒就去親筆寫一封詔令,讓她帶去。”
他鬆開攬著馮妙的手,準備返迴澄陽宮去。馮妙卻撒嬌一般抱住他,輕輕蹭著他的身子,不放他走。
元宏心中也如窗外的浮橋小河一般,水波蕩漾,一腔柔情快要滿溢出來。他強迫自己硬起心腸,啞著嗓子說:“妙兒,朕很快就迴來。”
馮妙把頭埋在他胸口,低聲說:“皇上剛才說,東陽王的兵馬全在洛陽城內,東陽王世子又跟叛軍在一起,可昨天一晚,東陽王都沒有露麵,這不是很奇怪麽?”
元宏無奈地笑道:“妙兒,你真聰明,什麽事情都瞞不過你……”他已經想到,東陽王會在太極殿議事時發難,到時候距離太極殿最近的澄陽宮、永泰殿,都不安全,所以才一直催促馮妙去休息,不肯帶她一起過去。
“皇上,”馮妙抬起一雙比滿湖波光更明亮的眼睛,“有人願意跟心愛的人一同死去,有人卻隻想讓心裏最重要的人,好好地活下去。請皇上恩準,今天讓我執青鸞印,到太極殿替皇上傳旨輟朝一日。我會替皇上,製造一個抓捕東陽王的機會。”
元宏剛要開口阻攔,馮妙已經站起身,從小架上取下了裝著青鸞印的金絲木盒。那盒子剛一拿過來,元宏就聞到一股熟悉的香味,接著腦中一陣劇痛。他盯著那盒蓋上用金絲勾畫出的圖案冷笑道:“原來真正的藥引在這裏,太皇太後真是好手段。”
那隻裝著青鸞印的精美木盒,正是用名貴的依蘭香木製成的。宮中隻有皇後和左、右昭儀可以有印信,而裝著這些印信的木盒,都是用依蘭香木製成的。如果馮清能在後宮站穩,元宏病發以後,她可以倚仗太子成為執掌國事的皇太後,馮氏仍舊會是大魏第一名門世家。而如果是馮妙在後宮獨獲恩寵,她的位份越高,元宏的病就發作得越快,她要讓這兩個人,生生彼此折磨。
元宏忍著腦中的劇痛,一把奪過木盒,隻留下盒中的青鸞印,把空盒劈手扔了出去:“妙兒,朕準你今天替朕傳旨輟朝一日,不過這青鸞印,也是你最後一次用了,等平定了眼前的事,朕就要把後宮獨一無二的鳳印給你。不管是誰,不管用什麽方法,都阻撓不了朕要和你在一處!”
太極殿內,身穿朝服的大臣們,已經等候多時了,人人心中都惴惴不安,卻沒有人敢擅自開口議論。清早入宮時,不少人都看見了宮門處的血跡。在偏殿等候時,有人私下傳言,昨晚皇帝的車駕進入洛陽城時,被城樓上的逆賊亂箭齊發射中。也有人信誓旦旦地說,那車駕裏被射死的,隻有一個小太監,皇上肯定已經從別的路返迴宮中了,不然今天怎麽還不見二皇子殿下出來議事。
隻有兩人與眾不同,王玄之麵色沉靜,目不斜視地盯著身前的地麵。另外一邊,東陽王身穿甲胄、腰帶佩刀,殿外石階下方,還站著一隊東陽王府的親衛。
正在此時,有一隊宮女、內監魚貫走出來,手中捧著香爐、巾帕。最後兩人打起珠簾,躬身請簾後的人出來。大臣們都睜大了眼睛,想看看皇上是否安然無恙。可珠簾之後走出來的,卻是一身華服的馮昭儀,身穿錦繡吉服,頭上對插著象征昭儀位份的垂絲青鸞金簪。
一番竊竊私語過後,東陽王先開口問道:“左昭儀這是什麽意思?”
“本宮是替皇上來傳旨的,皇上昨晚剛剛返迴宮中,有些勞累,今天暫且輟朝一日,有什麽奏表,仍舊可以呈上來,本宮會命人送去澄陽宮。”馮妙端端正正地說話,言談舉止間已經很有天家貴主的雍容氣度。
王玄之在人群裏遠遠地看著她,心中不知道是該喜還是該憂,當年那個小姑娘身上的妙語奇思,就像是一粒小小的砂,經過時間的砥礪,終於變成了一顆奪目的珍珠。但細砂也好,珍珠也好,都注定不屬於他。
馮妙說完了話,目光在東陽王身上掃了幾圈,反問道:“本宮記得,皇上早已經廢除了親王可以帶刀上殿的舊俗,可王爺不但帶了刀,還帶了外麵那麽多人,這又是什麽意思?”
東陽王從鼻孔裏哼出一聲:“本王聽說,昨晚皇宮中有逆賊作亂,一大早就特意帶了親衛入宮,要護衛皇上的安全。”
他說得冠冕堂皇,馮妙卻知道,如果現在上殿來的是元宏,隻怕門外那些訓練有素的親衛,立刻就要衝上來了。東陽王是拿元詳做了靶子,先用他消耗了對皇帝最忠心的兵力,他才以逸待勞,等待機會直接要了元宏的命。
“逆賊都已經束手就擒,皇上也安然無恙,”馮妙也不肯示弱,“東陽王雖說是一片好意,可畢竟不合規矩,還是讓你的親衛盡快退出宮門吧。”
東陽王緩緩抬眼,目光如鷹隼一般陰鬱犀利,語氣也同樣陰寒:“沒有親眼見到皇上安然無恙,老臣哪能放心讓他們退下?”
“妙兒,你等在這裏,朕先去澄陽宮更衣……”元宏一句話還沒說完,又有信使跪在門外,呈上從元恂那裏送來的書信。
此時,太子元恂的叛軍,正停在洛陽城北。按照東陽王的安排,他原本應該在北海王元詳起事時,也趁亂衝進皇宮。始平王元勰在平城發現了太子元恂圖謀不軌後,便假稱願意支持他,一路跟著叛軍同行。
距離洛陽還有一天的路程時,始平王元勰才開始勸阻太子,叫他懸崖勒馬,向元宏請罪,換取活命的機會。可憐元恂夾在始平王和東陽王世子中間,一邊叫他及時收手,另一邊叫他背水一戰,他左右為難,不知道該如何決斷,猶疑不定間便生生錯過了定好的日期。
這下元恂更加慌了,跪在始平王麵前,求他救救自己。始平王心裏清楚,太子不過是個幌子,真正掌控這些叛軍的人,是東陽王世子。他叫太子寫一封信,用自己來要挾皇兄。元恂起先無論如何也不敢,是始平王反複勸說,甚至替他擬好了字句,讓他一句一句照抄下來,元恂才終於惴惴不安地送出了這封信。隻有送這樣的信,東陽王世子才會不加阻攔,而元宏看見了信上的話,便能推測出現在的情形。
華音殿內,元宏和馮妙一起看完了信上的字句。元宏把信紙團成一團,劈手擲了出去,掩飾不住滿腔的怒意:“勰弟和他的正妃,現在都跟叛軍在一處。叛軍裏的幾個將領,從前曾經是東陽王的下屬,遷都時他們要求留守平城,朕隻當他們是不想離開故土,正好借著那個機會,順水推舟解了他們在朝中的官職。沒想到,從那時候開始,東陽王就在計劃今天這一步了。”
馮妙皺眉問道:“平城的守軍,也是從前東陽王的兵卒麽?”
元宏搖頭冷笑:“那倒不是,正是因為擔心遷都時這些親王們會借機鬧事,朕從幾年前就開始有意將所有的武將和兵卒定期輪換。現在宗室親王們手中真正忠心可用的,隻有自己的王府親衛,朕原本想著過幾年,連王府親衛也全都撤掉,徹底解決了這個隱患。”
“既然這樣,那些兵卒多半是被將領脅迫著起事,”馮妙一麵想著,一麵說道,“他們各自有家有小,未必真心願意跟著冒如此大的風險,如果皇上能有詔令給他們,應允隻處決幾個帶頭叛亂的將領,其他人不予追究,我想他們多半還是會願意聽從皇上的詔令。”
她思慮太過,又開始不住地咳嗽,喉中一陣腥甜,多半是又咳血了。
元宏取過桌案上的琉璃杯,讓她喝口水緩一緩。馮妙向他柔柔地笑著搖頭,把沾了血跡的手心藏在背後。元宏也不強求,理著她的發說道:“這方法朕也想過,隻是沒有合適的人選把詔令悄悄帶去,如果派朕親信的人去,恐怕根本見不到勰弟的麵,就會被東陽王世子斬殺了。”
“我心裏想到一個人,正適合替皇上去這一趟,”馮妙湊到元宏耳邊,低聲說出一個名字,“隻有她去,才不會惹人注意,而且,我相信她一定可以做到。”
元宏仍舊有些猶豫:“朕並不懷疑她能做到,可是……朕和勰弟已經對不住她,萬一叛軍痛下殺手,恐怕她就不能生還了。”
馮妙摟住元宏的腰,輕輕歎息著說道:“能跟心裏天天念著的人死在一處,何嚐不是死得其所呢?”
元宏因為她這句話而心中大震,低聲應允:“朕待會兒就去親筆寫一封詔令,讓她帶去。”
他鬆開攬著馮妙的手,準備返迴澄陽宮去。馮妙卻撒嬌一般抱住他,輕輕蹭著他的身子,不放他走。
元宏心中也如窗外的浮橋小河一般,水波蕩漾,一腔柔情快要滿溢出來。他強迫自己硬起心腸,啞著嗓子說:“妙兒,朕很快就迴來。”
馮妙把頭埋在他胸口,低聲說:“皇上剛才說,東陽王的兵馬全在洛陽城內,東陽王世子又跟叛軍在一起,可昨天一晚,東陽王都沒有露麵,這不是很奇怪麽?”
元宏無奈地笑道:“妙兒,你真聰明,什麽事情都瞞不過你……”他已經想到,東陽王會在太極殿議事時發難,到時候距離太極殿最近的澄陽宮、永泰殿,都不安全,所以才一直催促馮妙去休息,不肯帶她一起過去。
“皇上,”馮妙抬起一雙比滿湖波光更明亮的眼睛,“有人願意跟心愛的人一同死去,有人卻隻想讓心裏最重要的人,好好地活下去。請皇上恩準,今天讓我執青鸞印,到太極殿替皇上傳旨輟朝一日。我會替皇上,製造一個抓捕東陽王的機會。”
元宏剛要開口阻攔,馮妙已經站起身,從小架上取下了裝著青鸞印的金絲木盒。那盒子剛一拿過來,元宏就聞到一股熟悉的香味,接著腦中一陣劇痛。他盯著那盒蓋上用金絲勾畫出的圖案冷笑道:“原來真正的藥引在這裏,太皇太後真是好手段。”
那隻裝著青鸞印的精美木盒,正是用名貴的依蘭香木製成的。宮中隻有皇後和左、右昭儀可以有印信,而裝著這些印信的木盒,都是用依蘭香木製成的。如果馮清能在後宮站穩,元宏病發以後,她可以倚仗太子成為執掌國事的皇太後,馮氏仍舊會是大魏第一名門世家。而如果是馮妙在後宮獨獲恩寵,她的位份越高,元宏的病就發作得越快,她要讓這兩個人,生生彼此折磨。
元宏忍著腦中的劇痛,一把奪過木盒,隻留下盒中的青鸞印,把空盒劈手扔了出去:“妙兒,朕準你今天替朕傳旨輟朝一日,不過這青鸞印,也是你最後一次用了,等平定了眼前的事,朕就要把後宮獨一無二的鳳印給你。不管是誰,不管用什麽方法,都阻撓不了朕要和你在一處!”
太極殿內,身穿朝服的大臣們,已經等候多時了,人人心中都惴惴不安,卻沒有人敢擅自開口議論。清早入宮時,不少人都看見了宮門處的血跡。在偏殿等候時,有人私下傳言,昨晚皇帝的車駕進入洛陽城時,被城樓上的逆賊亂箭齊發射中。也有人信誓旦旦地說,那車駕裏被射死的,隻有一個小太監,皇上肯定已經從別的路返迴宮中了,不然今天怎麽還不見二皇子殿下出來議事。
隻有兩人與眾不同,王玄之麵色沉靜,目不斜視地盯著身前的地麵。另外一邊,東陽王身穿甲胄、腰帶佩刀,殿外石階下方,還站著一隊東陽王府的親衛。
正在此時,有一隊宮女、內監魚貫走出來,手中捧著香爐、巾帕。最後兩人打起珠簾,躬身請簾後的人出來。大臣們都睜大了眼睛,想看看皇上是否安然無恙。可珠簾之後走出來的,卻是一身華服的馮昭儀,身穿錦繡吉服,頭上對插著象征昭儀位份的垂絲青鸞金簪。
一番竊竊私語過後,東陽王先開口問道:“左昭儀這是什麽意思?”
“本宮是替皇上來傳旨的,皇上昨晚剛剛返迴宮中,有些勞累,今天暫且輟朝一日,有什麽奏表,仍舊可以呈上來,本宮會命人送去澄陽宮。”馮妙端端正正地說話,言談舉止間已經很有天家貴主的雍容氣度。
王玄之在人群裏遠遠地看著她,心中不知道是該喜還是該憂,當年那個小姑娘身上的妙語奇思,就像是一粒小小的砂,經過時間的砥礪,終於變成了一顆奪目的珍珠。但細砂也好,珍珠也好,都注定不屬於他。
馮妙說完了話,目光在東陽王身上掃了幾圈,反問道:“本宮記得,皇上早已經廢除了親王可以帶刀上殿的舊俗,可王爺不但帶了刀,還帶了外麵那麽多人,這又是什麽意思?”
東陽王從鼻孔裏哼出一聲:“本王聽說,昨晚皇宮中有逆賊作亂,一大早就特意帶了親衛入宮,要護衛皇上的安全。”
他說得冠冕堂皇,馮妙卻知道,如果現在上殿來的是元宏,隻怕門外那些訓練有素的親衛,立刻就要衝上來了。東陽王是拿元詳做了靶子,先用他消耗了對皇帝最忠心的兵力,他才以逸待勞,等待機會直接要了元宏的命。
“逆賊都已經束手就擒,皇上也安然無恙,”馮妙也不肯示弱,“東陽王雖說是一片好意,可畢竟不合規矩,還是讓你的親衛盡快退出宮門吧。”
東陽王緩緩抬眼,目光如鷹隼一般陰鬱犀利,語氣也同樣陰寒:“沒有親眼見到皇上安然無恙,老臣哪能放心讓他們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