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依認出李弄玉是昨晚站在門口的女子,斜著眼上上下下地打量。她不知道李弄玉和始平王之間有什麽過往,隻是直覺讓她對眼前的女子充滿敵意。
李弄玉三千青絲直瀉,臉上不施脂粉,身上刻意穿了一件紫霞色宮裝,卻襯得臉色蒼白如雪。
王琬並不關心李弄玉如何,隻是皇上特意叮囑她務必招待好阿依,她怕李弄玉再做出什麽出格的事來,當下湊在兩人中間打圓場:“阿依這樣仙女兒似的人物,自然要千挑萬選,才能挑中一個如意郎君。”
到底是少女心性,阿依聽得出王琬是在故意說好話哄她,卻還是綻開了一抹笑意:“不用什麽千挑萬選,隻要彼此合意就好。”
李弄玉斜靠著樹幹,手腕上掛著一隻白玉海獸紋酒瓶,瓶口處雕了兩個圓圓的孔洞,用一根緞帶係著。沒見她晃動胳膊,卻見那隻酒瓶在她細弱的手腕上一左一右地打晃。她盯著阿依,忽然“咯”地笑了一聲:“真是奇怪,我對你說實話,你卻拿眼睛瞪我。別人說假話哄你,你反倒喜笑顏開。”
“你……”阿依瞪圓了眼睛,正要開口反駁。始平王拓跋勰扯了扯她的衣袖,低聲說:“阿依,走吧,你不是想去看沒有結繭的幼蠶麽?從這裏走過去,就是織染坊了。”
他拉著阿依快走了幾步,從李弄玉身邊繞過,大約是步子邁得急了,那跛著的一條腿在地上一絆,整個人險些栽倒。
阿依伸手扶了他一把,臉色漲紅。始平王折了一條腿,說到底是她的親哥哥做的,她心裏有氣,卻不能對自己的親哥哥發作,此時明明已經走過去,忽然又折迴李弄玉麵前:“大魏皇帝要封我哥哥做高車王,按照你們的說法,我就是高車長公主,你為何見了我卻不行禮問好?”
李弄玉倏地把酒瓶握在手裏,對著阿依嫣然一笑:“你想知道為什麽?誰帶你來的平城,你就問誰去呀。”風卷著她並未束起的長發,直如山精鬼魅一般。
阿依看得幾乎呆住,愣愣地轉頭去問始平王:“為什麽?”
拓跋勰半仰頭看著宮殿屋簷一角的金鈴,答非所問地說:“走吧,去過織染坊,晚上皇兄還在聽心水榭上設了小宴。”
李弄玉側身站到他們身前,剛好擋住了他們的半邊去路:“他不告訴你,我告訴你。且不說皇上還沒有冊封你,就算真的封了你做高車長公主,我也不用向你行禮問好。因為——該行大禮的人,是你。”
阿依把眼睛越瞪越大,一時不明白這話是什麽意思。拓跋勰上前拉住她的手,拖著她便往小道上走,似乎在對李弄玉說話,卻連頭也不迴一下:“皇兄說過,阿依可以不用拘禮。”
李弄玉站在原地,手指捏緊了白玉酒瓶,說出的話才不會抖得不成樣子:“阿依可以不用拘禮,那麽王爺呢?你也還沒行過大禮,始平王弟。”她在“弟”字上咬了一個重音,拇指上的指甲隔著酒瓶圓潤的弧度,在食指指節上掐出一道血痕。
始平王拓跋勰身形猛地頓住,緩緩轉過身來,麵無表情地看著李弄玉。兩人之間隻隔了一棵濃蔭蔽日的槐樹,卻好像隔著無論如何也跨不過去的距離。拓跋勰緩緩躬身,拱手高舉,自上而下劃出一道弧線,如流星墜地一般:“臣弟問李才人好。”
他定定地保持著這個行禮的姿勢,像是要把此時身份的差別牢牢印到心裏去,他是始平王,她是從七品才人。
李弄玉不知怎麽把手一鬆,那白玉酒瓶“啪”一聲掉在地上,摔成幾片。她踉蹌轉身,沿著兩側栽滿細柳的小道,飛快地跑遠了。
“始平王,她已經走了。”阿依茫然地看著這兩人奇怪的舉動,直到此時才知道,那個女子竟然是皇帝的妻妾。
李弄玉一口氣跑到碧波池邊,連鞋子都不知何時丟了一隻,她也全不在意。一隻鞋算什麽……再沒有什麽事值得她細細思量著去做了。
池水中映出一張連她自己都覺得有些陌生的臉,她索性連最後一隻鞋子也踢掉,把雙足都浸入清涼的池水中,踏碎了水中的倒影。一生的時光還那麽長,卻好像所有值得期待的事情都已經過去了,隻剩下日複一日空洞的日子。
自從阿依在平城皇宮逗留,宮中每隔幾日,就會有一場小宴。拓跋宏的意味很明顯,要讓阿依真心喜愛上這種安寧富足的日子,他還在言語中巧妙地暗示,可以讓失去了牛羊馬匹或是年老體弱的高車人,遷居到大魏境內定居。大魏皇室會為遷居過來的高車人修建房舍、分配可以耕種的土地。
對待這些仍在遊牧的民族,最好的辦法就是馮妙曾經說過的那樣,把狼慢慢變成羊,等到他們習慣了羊一樣悠閑的日子,就再也學不會如何做一隻爪牙鋒利的狼了。因為專寵和和奢靡,馮妙快要被前朝罵成褒姒、妲己一樣的禍國妖妃。她索性整天躲在崇光宮內,尋得一時半刻的寧靜。她隻想平安生下孩子,除此以外,別無他求。
就在這同一個月中,南朝皇帝蕭賾派遣的使者,也來到平城。自從數年前南朝使者曾朗在平城遇刺後,這還是第一次又有南朝使者親來平城。
拓跋宏對著官員呈上來的使節名單,不住地發笑。馮妙在小榻上坐著,聽見他發笑,送了一碗冰鎮過的杏仁酪到他麵前,湊前去看那名單:“不過是些人名而已,皇上在笑什麽呢?”
“朕在笑,南朝皇帝也不過如此,沒有什麽新鮮花樣了。”他把名單拿到馮妙眼前,“上次的使節中,還有些年輕的才俊,這一次卻全都是上了年紀的腐儒,看來南朝連年變亂,朝中已經無人可用了。”
馮妙隨手翻著桌上的一卷書,看見拓跋宏在“有恆產者有恆心”一句話上,用墨勾了個圈,便合上書冊說:“等到北境的後患消除了,皇上就可以安心放眼南方了。”
“不錯,朕的先祖,一直都在北地征戰,但朕有生之年最大的心願,便是能讓大魏的疆土,向南推進。”拓跋宏說著話,忍不住又笑起來,“朕倒不怕這些南朝的腐儒,隻是他們一到了宴上,就喜歡用言語爭論問題。這次奉命而來,必然又要想辦法引經據典地擠兌朕,好昭顯他們才是天下正統。好好的經史子集,被他們曲解得不成樣子,朕隻覺頭疼。”
馮妙撫著肚子略想了想,便說:“南朝使節要在平城停留半月之久,要是每次宴席上都要聽他們搖頭晃腦地考問,我寧可連飯都不要吃了。”
她貼在拓跋宏耳邊低語幾句,拓跋宏聽了撫掌大笑:“好,就這樣吧,讓他們餘下半月都不想開口說話。”
招待南朝使節的飲宴,設在聽心水榭旁的石舫上。石舫四麵沒有牆壁,微風從水麵上徐徐吹來,正適合夜間飲酒。每一處坐席四周,都用輕紗屏風遮擋,防止灰塵沾染在食物上。
酒至半酣,南朝使節崔慶陽果然起身離席,要向拓跋宏“請教”問題。
拓跋宏端坐著看他,聲音懶懶地說:“朕今天多飲了幾杯酒,有些頭痛,還請見諒。至於崔使君的問題,朕另選一人替朕作答。”
他對著跟任城王同來的世子招手,示意他向前來,又對崔慶陽說:“這是朕的一個表弟,今年剛滿十歲,也跟著夫子讀過幾年書,就請崔使君賜教一二吧。”
崔慶陽已經年過半百,兩鬢都花白了,拓跋宏卻隨手招出一個小兒來跟他對答,分明是不把他的學識放在眼裏。他心裏氣惱,這會兒卻也無話可說。
因是代天子作答,任城王世子隻向崔慶陽躬身行了一個半禮,便走到皇帝身邊的屏風後坐下。剛一繞過屏風,便看見馮妙悄無聲息地坐在裏麵。他曾經見過馮妙幾次,還記得小時候拿過她做的抄寫著詩詞、謎語的木片玩兒,當下臉上就露出喜色。
馮妙抬起手指壓在嘴邊,示意他不要出聲。任城王世子立刻會意地點頭,但還是抑製不住興奮,壓低了聲音向馮妙說:“皇嫂要添小皇子了。”馮妙無聲地微笑,手指卻指向屏風上掛著的一排紙箋,問道:“這些書,世子還會背麽?”
任城王世子抬頭,見每張紙箋上都寫著幾個字,是經史子集的篇章名目,立刻自信滿滿地點頭。
此時,崔慶陽也已經迴到自己的坐席上,高聲發問。問題一出,馮妙便用纖指在其中一張寫著“孟子離婁”的紙箋上輕點了一下,示意任城王世子,用這一篇裏的語句作答。任城王世子原本就喜歡讀書,人又聰明伶俐,順次默背了幾句,便想出了該如何迴答。
幾個問題下來,他都迴答得言語得當,崔慶陽這時才知道,不能小看了這個十歲的少年。他稍停了停,忽然想出一個刁鑽古怪的問題來,捋著胡子問道:“請教世子殿下,天有多高?”
不過短暫的靜默過後,屏風後便傳出少年人略帶稚氣的嗓音:“九萬裏。”
崔慶陽有些奇怪地“咦”了一聲,沒想到他真能答出一個數目來。屏風之後,馮妙的手指正壓在寫著“莊子”的紙箋上。任城王世子說道:“逍遙遊中說,鯤鵬振翅飛起時,‘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裏’,想必正是從地至天的距離。”
雖說有些牽強附會,可能想出這樣的答法來,已經是心思靈巧。崔慶陽見占不到什麽上風,忽然想起屏風後不過是個十歲的貴族少年,能背書卻未必真有什麽見識,手撚著胡須話鋒一轉:“在下遠來的路上,聽說平城豐饒富足,可到了這裏,卻發現不少房屋都在出售,請問這是什麽緣故?”
李弄玉三千青絲直瀉,臉上不施脂粉,身上刻意穿了一件紫霞色宮裝,卻襯得臉色蒼白如雪。
王琬並不關心李弄玉如何,隻是皇上特意叮囑她務必招待好阿依,她怕李弄玉再做出什麽出格的事來,當下湊在兩人中間打圓場:“阿依這樣仙女兒似的人物,自然要千挑萬選,才能挑中一個如意郎君。”
到底是少女心性,阿依聽得出王琬是在故意說好話哄她,卻還是綻開了一抹笑意:“不用什麽千挑萬選,隻要彼此合意就好。”
李弄玉斜靠著樹幹,手腕上掛著一隻白玉海獸紋酒瓶,瓶口處雕了兩個圓圓的孔洞,用一根緞帶係著。沒見她晃動胳膊,卻見那隻酒瓶在她細弱的手腕上一左一右地打晃。她盯著阿依,忽然“咯”地笑了一聲:“真是奇怪,我對你說實話,你卻拿眼睛瞪我。別人說假話哄你,你反倒喜笑顏開。”
“你……”阿依瞪圓了眼睛,正要開口反駁。始平王拓跋勰扯了扯她的衣袖,低聲說:“阿依,走吧,你不是想去看沒有結繭的幼蠶麽?從這裏走過去,就是織染坊了。”
他拉著阿依快走了幾步,從李弄玉身邊繞過,大約是步子邁得急了,那跛著的一條腿在地上一絆,整個人險些栽倒。
阿依伸手扶了他一把,臉色漲紅。始平王折了一條腿,說到底是她的親哥哥做的,她心裏有氣,卻不能對自己的親哥哥發作,此時明明已經走過去,忽然又折迴李弄玉麵前:“大魏皇帝要封我哥哥做高車王,按照你們的說法,我就是高車長公主,你為何見了我卻不行禮問好?”
李弄玉倏地把酒瓶握在手裏,對著阿依嫣然一笑:“你想知道為什麽?誰帶你來的平城,你就問誰去呀。”風卷著她並未束起的長發,直如山精鬼魅一般。
阿依看得幾乎呆住,愣愣地轉頭去問始平王:“為什麽?”
拓跋勰半仰頭看著宮殿屋簷一角的金鈴,答非所問地說:“走吧,去過織染坊,晚上皇兄還在聽心水榭上設了小宴。”
李弄玉側身站到他們身前,剛好擋住了他們的半邊去路:“他不告訴你,我告訴你。且不說皇上還沒有冊封你,就算真的封了你做高車長公主,我也不用向你行禮問好。因為——該行大禮的人,是你。”
阿依把眼睛越瞪越大,一時不明白這話是什麽意思。拓跋勰上前拉住她的手,拖著她便往小道上走,似乎在對李弄玉說話,卻連頭也不迴一下:“皇兄說過,阿依可以不用拘禮。”
李弄玉站在原地,手指捏緊了白玉酒瓶,說出的話才不會抖得不成樣子:“阿依可以不用拘禮,那麽王爺呢?你也還沒行過大禮,始平王弟。”她在“弟”字上咬了一個重音,拇指上的指甲隔著酒瓶圓潤的弧度,在食指指節上掐出一道血痕。
始平王拓跋勰身形猛地頓住,緩緩轉過身來,麵無表情地看著李弄玉。兩人之間隻隔了一棵濃蔭蔽日的槐樹,卻好像隔著無論如何也跨不過去的距離。拓跋勰緩緩躬身,拱手高舉,自上而下劃出一道弧線,如流星墜地一般:“臣弟問李才人好。”
他定定地保持著這個行禮的姿勢,像是要把此時身份的差別牢牢印到心裏去,他是始平王,她是從七品才人。
李弄玉不知怎麽把手一鬆,那白玉酒瓶“啪”一聲掉在地上,摔成幾片。她踉蹌轉身,沿著兩側栽滿細柳的小道,飛快地跑遠了。
“始平王,她已經走了。”阿依茫然地看著這兩人奇怪的舉動,直到此時才知道,那個女子竟然是皇帝的妻妾。
李弄玉一口氣跑到碧波池邊,連鞋子都不知何時丟了一隻,她也全不在意。一隻鞋算什麽……再沒有什麽事值得她細細思量著去做了。
池水中映出一張連她自己都覺得有些陌生的臉,她索性連最後一隻鞋子也踢掉,把雙足都浸入清涼的池水中,踏碎了水中的倒影。一生的時光還那麽長,卻好像所有值得期待的事情都已經過去了,隻剩下日複一日空洞的日子。
自從阿依在平城皇宮逗留,宮中每隔幾日,就會有一場小宴。拓跋宏的意味很明顯,要讓阿依真心喜愛上這種安寧富足的日子,他還在言語中巧妙地暗示,可以讓失去了牛羊馬匹或是年老體弱的高車人,遷居到大魏境內定居。大魏皇室會為遷居過來的高車人修建房舍、分配可以耕種的土地。
對待這些仍在遊牧的民族,最好的辦法就是馮妙曾經說過的那樣,把狼慢慢變成羊,等到他們習慣了羊一樣悠閑的日子,就再也學不會如何做一隻爪牙鋒利的狼了。因為專寵和和奢靡,馮妙快要被前朝罵成褒姒、妲己一樣的禍國妖妃。她索性整天躲在崇光宮內,尋得一時半刻的寧靜。她隻想平安生下孩子,除此以外,別無他求。
就在這同一個月中,南朝皇帝蕭賾派遣的使者,也來到平城。自從數年前南朝使者曾朗在平城遇刺後,這還是第一次又有南朝使者親來平城。
拓跋宏對著官員呈上來的使節名單,不住地發笑。馮妙在小榻上坐著,聽見他發笑,送了一碗冰鎮過的杏仁酪到他麵前,湊前去看那名單:“不過是些人名而已,皇上在笑什麽呢?”
“朕在笑,南朝皇帝也不過如此,沒有什麽新鮮花樣了。”他把名單拿到馮妙眼前,“上次的使節中,還有些年輕的才俊,這一次卻全都是上了年紀的腐儒,看來南朝連年變亂,朝中已經無人可用了。”
馮妙隨手翻著桌上的一卷書,看見拓跋宏在“有恆產者有恆心”一句話上,用墨勾了個圈,便合上書冊說:“等到北境的後患消除了,皇上就可以安心放眼南方了。”
“不錯,朕的先祖,一直都在北地征戰,但朕有生之年最大的心願,便是能讓大魏的疆土,向南推進。”拓跋宏說著話,忍不住又笑起來,“朕倒不怕這些南朝的腐儒,隻是他們一到了宴上,就喜歡用言語爭論問題。這次奉命而來,必然又要想辦法引經據典地擠兌朕,好昭顯他們才是天下正統。好好的經史子集,被他們曲解得不成樣子,朕隻覺頭疼。”
馮妙撫著肚子略想了想,便說:“南朝使節要在平城停留半月之久,要是每次宴席上都要聽他們搖頭晃腦地考問,我寧可連飯都不要吃了。”
她貼在拓跋宏耳邊低語幾句,拓跋宏聽了撫掌大笑:“好,就這樣吧,讓他們餘下半月都不想開口說話。”
招待南朝使節的飲宴,設在聽心水榭旁的石舫上。石舫四麵沒有牆壁,微風從水麵上徐徐吹來,正適合夜間飲酒。每一處坐席四周,都用輕紗屏風遮擋,防止灰塵沾染在食物上。
酒至半酣,南朝使節崔慶陽果然起身離席,要向拓跋宏“請教”問題。
拓跋宏端坐著看他,聲音懶懶地說:“朕今天多飲了幾杯酒,有些頭痛,還請見諒。至於崔使君的問題,朕另選一人替朕作答。”
他對著跟任城王同來的世子招手,示意他向前來,又對崔慶陽說:“這是朕的一個表弟,今年剛滿十歲,也跟著夫子讀過幾年書,就請崔使君賜教一二吧。”
崔慶陽已經年過半百,兩鬢都花白了,拓跋宏卻隨手招出一個小兒來跟他對答,分明是不把他的學識放在眼裏。他心裏氣惱,這會兒卻也無話可說。
因是代天子作答,任城王世子隻向崔慶陽躬身行了一個半禮,便走到皇帝身邊的屏風後坐下。剛一繞過屏風,便看見馮妙悄無聲息地坐在裏麵。他曾經見過馮妙幾次,還記得小時候拿過她做的抄寫著詩詞、謎語的木片玩兒,當下臉上就露出喜色。
馮妙抬起手指壓在嘴邊,示意他不要出聲。任城王世子立刻會意地點頭,但還是抑製不住興奮,壓低了聲音向馮妙說:“皇嫂要添小皇子了。”馮妙無聲地微笑,手指卻指向屏風上掛著的一排紙箋,問道:“這些書,世子還會背麽?”
任城王世子抬頭,見每張紙箋上都寫著幾個字,是經史子集的篇章名目,立刻自信滿滿地點頭。
此時,崔慶陽也已經迴到自己的坐席上,高聲發問。問題一出,馮妙便用纖指在其中一張寫著“孟子離婁”的紙箋上輕點了一下,示意任城王世子,用這一篇裏的語句作答。任城王世子原本就喜歡讀書,人又聰明伶俐,順次默背了幾句,便想出了該如何迴答。
幾個問題下來,他都迴答得言語得當,崔慶陽這時才知道,不能小看了這個十歲的少年。他稍停了停,忽然想出一個刁鑽古怪的問題來,捋著胡子問道:“請教世子殿下,天有多高?”
不過短暫的靜默過後,屏風後便傳出少年人略帶稚氣的嗓音:“九萬裏。”
崔慶陽有些奇怪地“咦”了一聲,沒想到他真能答出一個數目來。屏風之後,馮妙的手指正壓在寫著“莊子”的紙箋上。任城王世子說道:“逍遙遊中說,鯤鵬振翅飛起時,‘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裏’,想必正是從地至天的距離。”
雖說有些牽強附會,可能想出這樣的答法來,已經是心思靈巧。崔慶陽見占不到什麽上風,忽然想起屏風後不過是個十歲的貴族少年,能背書卻未必真有什麽見識,手撚著胡須話鋒一轉:“在下遠來的路上,聽說平城豐饒富足,可到了這裏,卻發現不少房屋都在出售,請問這是什麽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