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04.23]
神醫姑娘上京去 卷二 作者:孜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們先靜觀其變吧,再有烏夷那邊據說也很不安分,又有一股勢力流竄到我們大楚境內來鬧事,我倒要看看官府有什麽能耐壓住它。」
兄弟倆正密切的交談著,認真的分析起當前的形勢來。元亨又說:「有些險不可冒,稍不留心就有可能掉腦袋,還得累及家人。」他又道:「如今父王還沒迴來,等他迴來了,我們再好好的商議。隻是有些事隻怕做了就沒迴頭路了。」
楚元貞說:「隻怕父王早就沒有想過還有迴頭路可走。」
兄弟倆又計議了一番,交談到最後,楚元亨笑讚道:「怪不得你自幼就聰明好讀書,看待事情確實比我想得要長遠。我有你這樣一個弟弟,父王有你這樣的兒子還擔心什麽,那皇甫老先生出不出山也都沒什麽要緊的。」
楚元貞倒也謙虛:「哥哥,您太高看我了,真正的謀士絕對不是我這樣的。您和昝韻白多多交流一下應該就會很清楚。」
楚元亨看弟弟的目光帶這幾分敬服,不知不覺間已是掌燈時分,兄弟倆便相約一起去銀安殿給王妃請安。
王妃這邊正要擺飯菜,卻見兄弟倆一起來了,她倒也歡喜,又忙讓人多添了兩副碗筷。
兄弟倆便留了下來陪他們的母妃一道用飯,期間說起他們的父王來,王妃說:「再有七八天應該就能到家了。」
此次十王是依昭赴京,給太後賀壽去的。算著日程也差不多要到家了。
大家一處吃了飯,王妃先讓元貞迴去了,隻留下了元亨。
「你媳婦身上不好,我沒有讓她過來服侍了,就連晨昏定省也一概免了。今年你都二十四了,膝下還隻有一個靈璧,子嗣上未免太過於單薄,我手下有幾個丫頭都還不錯,我把跟前的心虹給你吧,你收做房裏人,跟前也多個人照顧。將來她誕下子嗣也是一件功德,到時候你再給她抬身份也使得。」
這是母妃的心意,作為兒子沒有拒絕的道理,他便依了母親的安排,接受了此事。王妃便讓人叫來了心虹,心虹給世子行了禮。
王妃便道:「人就給你了,人家也是嬌滴滴的小姑娘,跟了我幾年,脾性溫柔懂事,可別欺負她。」
元亨也不是不曉事,所謂不看僧麵也要看佛麵,誰敢欺負王妃賞賜的人。
王妃隨即讓人給心虹收拾東西,讓搬到錦繡院去。
元亨眉頭一皺,心道佩雯這裏身體不適,需要靜養,立馬就把心虹送到錦繡院去了,這不是給佩雯添堵麽。
他待要說幾句,隻聽得王妃又道:「你的事我給安排好了,隻是你弟弟是個倔脾氣我怎麽也勸不過來。你是他哥哥,好好的和他說說,這裏我給相中了一個女子,想辦法去見一麵,得定下來才行。他都過了二十的人了,還當自己是小孩麽,也不肯成家。」
元亨無奈的笑道:「母妃要想不被他嫌棄,您就別管他。老二心裏有主見得很,我想他是還沒遇見自己心動的人,當然也是緣分未到,隻要緣分來臨了,事情就好辦了。」
王妃撇嘴道:「我也不知道他腦子裏到底想的是什麽,這麽大年紀了還讓我操心。」
其實就是元亨也看不明白他這個異母弟弟。
王妃將心虹給了元亨,元亨也謝了恩典,隻是他並沒有讓心虹住進錦繡院,當晚也沒有和心虹睡一處,而是依舊來到上官氏這邊。
在妻子麵前元亨也不敢有什麽隱瞞,將王妃的安排悉數和上官氏說了。
「母妃所賜,我不得不接受,佩雯,你要怪我,我也沒什麽好說的。」元亨性子溫柔,在妻子麵前他的溫柔更是表現得淋漓盡致。
上官氏聽了丈夫這樣的話她還能有什麽怨言,便道:「賢良誰不會,我肯定也不會為了這點小事和世子爺慪氣,王妃有王妃的考慮,誰叫我肚皮不爭氣,怨不得旁人。」
「你也別氣惱,不是新來的大夫能治好你的病麽,興許將來就有希望了。將來不管怎樣,我心裏始終敬你。」
得了丈夫的承諾上官氏也沒覺得自己有多麽的開心。
第二日一早,心虹便過來給上官氏請安。之前在王妃那邊她就見過這個女子,十五六歲的樣子,低眉順眼的。
上官氏對心虹道:「我近來身子不好,大夫說需要靜養,因此也沒那麽多的心思去管別的事了,我會派人好生服侍你。沒什麽事你也不用來我跟前應景,大家都自在。」
心虹一個字也不敢多說。
世子妃就這樣將人給打發了。迴頭她的陪房曾娘子曾勸說世子妃:「娘娘即便心裏不喜歡也不應該擺在臉上,那個女子畢竟是王妃賞的,再怎樣也得走走過場。」
「我還病著呢,難道也不能順心隨意一迴?她既然到了我們這邊,我就是她的主母,這不還沒抬身份嘛,連個妾也不是,不過是個丫鬟,難道我還不能做她的主?王妃即便問起來,我自然也有話迴她。」
曾娘子見世子妃這般說,心中充滿了無奈,來了王府幾年了,世子妃的性情也沒怎麽改,也難怪和王妃婆媳不和睦。將來再是如此,隻怕會吃大虧。
心虹讓上官氏如鯁在喉,下午掌珠過來給她醫治的時候,她悶悶不快的心情才略好一點。掌珠依舊給世子妃進行艾灸,治療結束後,上官氏還留著掌珠說了片刻的話。
「傅姑娘有沒有遇著無可奈何的事?」
掌珠微詫,隨即答道:「自然有。」
上官氏笑道:「看來每個人都是一樣。」
掌珠又道:「娘娘現在病著,切勿思慮過多,修身養性要緊。」
上官氏又笑了笑:「你說的我記下了。」
掌珠醫治完畢剛退出來時,卻見元亨進來了。他見著了掌珠倒是一眼認出了她,心中很是詫異,便開口叫住了她。
你是那日出現在壽皇寺的杜家姑娘?」元亨甚是驚訝。
掌珠也愣了一下,不過很快明白過來,她與元亨見了禮。
兄弟倆正密切的交談著,認真的分析起當前的形勢來。元亨又說:「有些險不可冒,稍不留心就有可能掉腦袋,還得累及家人。」他又道:「如今父王還沒迴來,等他迴來了,我們再好好的商議。隻是有些事隻怕做了就沒迴頭路了。」
楚元貞說:「隻怕父王早就沒有想過還有迴頭路可走。」
兄弟倆又計議了一番,交談到最後,楚元亨笑讚道:「怪不得你自幼就聰明好讀書,看待事情確實比我想得要長遠。我有你這樣一個弟弟,父王有你這樣的兒子還擔心什麽,那皇甫老先生出不出山也都沒什麽要緊的。」
楚元貞倒也謙虛:「哥哥,您太高看我了,真正的謀士絕對不是我這樣的。您和昝韻白多多交流一下應該就會很清楚。」
楚元亨看弟弟的目光帶這幾分敬服,不知不覺間已是掌燈時分,兄弟倆便相約一起去銀安殿給王妃請安。
王妃這邊正要擺飯菜,卻見兄弟倆一起來了,她倒也歡喜,又忙讓人多添了兩副碗筷。
兄弟倆便留了下來陪他們的母妃一道用飯,期間說起他們的父王來,王妃說:「再有七八天應該就能到家了。」
此次十王是依昭赴京,給太後賀壽去的。算著日程也差不多要到家了。
大家一處吃了飯,王妃先讓元貞迴去了,隻留下了元亨。
「你媳婦身上不好,我沒有讓她過來服侍了,就連晨昏定省也一概免了。今年你都二十四了,膝下還隻有一個靈璧,子嗣上未免太過於單薄,我手下有幾個丫頭都還不錯,我把跟前的心虹給你吧,你收做房裏人,跟前也多個人照顧。將來她誕下子嗣也是一件功德,到時候你再給她抬身份也使得。」
這是母妃的心意,作為兒子沒有拒絕的道理,他便依了母親的安排,接受了此事。王妃便讓人叫來了心虹,心虹給世子行了禮。
王妃便道:「人就給你了,人家也是嬌滴滴的小姑娘,跟了我幾年,脾性溫柔懂事,可別欺負她。」
元亨也不是不曉事,所謂不看僧麵也要看佛麵,誰敢欺負王妃賞賜的人。
王妃隨即讓人給心虹收拾東西,讓搬到錦繡院去。
元亨眉頭一皺,心道佩雯這裏身體不適,需要靜養,立馬就把心虹送到錦繡院去了,這不是給佩雯添堵麽。
他待要說幾句,隻聽得王妃又道:「你的事我給安排好了,隻是你弟弟是個倔脾氣我怎麽也勸不過來。你是他哥哥,好好的和他說說,這裏我給相中了一個女子,想辦法去見一麵,得定下來才行。他都過了二十的人了,還當自己是小孩麽,也不肯成家。」
元亨無奈的笑道:「母妃要想不被他嫌棄,您就別管他。老二心裏有主見得很,我想他是還沒遇見自己心動的人,當然也是緣分未到,隻要緣分來臨了,事情就好辦了。」
王妃撇嘴道:「我也不知道他腦子裏到底想的是什麽,這麽大年紀了還讓我操心。」
其實就是元亨也看不明白他這個異母弟弟。
王妃將心虹給了元亨,元亨也謝了恩典,隻是他並沒有讓心虹住進錦繡院,當晚也沒有和心虹睡一處,而是依舊來到上官氏這邊。
在妻子麵前元亨也不敢有什麽隱瞞,將王妃的安排悉數和上官氏說了。
「母妃所賜,我不得不接受,佩雯,你要怪我,我也沒什麽好說的。」元亨性子溫柔,在妻子麵前他的溫柔更是表現得淋漓盡致。
上官氏聽了丈夫這樣的話她還能有什麽怨言,便道:「賢良誰不會,我肯定也不會為了這點小事和世子爺慪氣,王妃有王妃的考慮,誰叫我肚皮不爭氣,怨不得旁人。」
「你也別氣惱,不是新來的大夫能治好你的病麽,興許將來就有希望了。將來不管怎樣,我心裏始終敬你。」
得了丈夫的承諾上官氏也沒覺得自己有多麽的開心。
第二日一早,心虹便過來給上官氏請安。之前在王妃那邊她就見過這個女子,十五六歲的樣子,低眉順眼的。
上官氏對心虹道:「我近來身子不好,大夫說需要靜養,因此也沒那麽多的心思去管別的事了,我會派人好生服侍你。沒什麽事你也不用來我跟前應景,大家都自在。」
心虹一個字也不敢多說。
世子妃就這樣將人給打發了。迴頭她的陪房曾娘子曾勸說世子妃:「娘娘即便心裏不喜歡也不應該擺在臉上,那個女子畢竟是王妃賞的,再怎樣也得走走過場。」
「我還病著呢,難道也不能順心隨意一迴?她既然到了我們這邊,我就是她的主母,這不還沒抬身份嘛,連個妾也不是,不過是個丫鬟,難道我還不能做她的主?王妃即便問起來,我自然也有話迴她。」
曾娘子見世子妃這般說,心中充滿了無奈,來了王府幾年了,世子妃的性情也沒怎麽改,也難怪和王妃婆媳不和睦。將來再是如此,隻怕會吃大虧。
心虹讓上官氏如鯁在喉,下午掌珠過來給她醫治的時候,她悶悶不快的心情才略好一點。掌珠依舊給世子妃進行艾灸,治療結束後,上官氏還留著掌珠說了片刻的話。
「傅姑娘有沒有遇著無可奈何的事?」
掌珠微詫,隨即答道:「自然有。」
上官氏笑道:「看來每個人都是一樣。」
掌珠又道:「娘娘現在病著,切勿思慮過多,修身養性要緊。」
上官氏又笑了笑:「你說的我記下了。」
掌珠醫治完畢剛退出來時,卻見元亨進來了。他見著了掌珠倒是一眼認出了她,心中很是詫異,便開口叫住了她。
你是那日出現在壽皇寺的杜家姑娘?」元亨甚是驚訝。
掌珠也愣了一下,不過很快明白過來,她與元亨見了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