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朝陽一臉震驚,「好的,我記住了。」
江寧拍拍他的肩膀:「等我迴來給你帶好吃的。」
方朝陽和李守信告辭離開後,王威和王武來了。他拿著幾包東西,吭哧半天,才憋出一句話:「師父,我也送你一點東西,這是……這是瀉藥,這是輕微的毒藥,讓人難受但又死不了。」
江寧:「……」
王武快言快語:「師父,你收下吧,可管用了。誰要是欺負你,你就這麽對付他。是我媽找我舅舅弄來的,我哥準備拿來對付你的。」
江寧一臉驚訝。
王威狠狠地瞪了弟弟一眼,事已至此,他也隻能承認:「師父,那都是以前的事了。」
江寧想了一下,還是收下了。自己用不用得著先放到一邊,省得這徒弟拿出去害別人。
江潮是最後一個來的,外麵月光明亮,江寧帶著他去外麵散了會兒步,說了會兒話。
次日清晨,江寧早早起來,洗漱完畢,把兩狗一貓挨個摸一遍,囑咐它們要聽話。
陳壯騎著自行車在山崖下等著他。
陳壯把江寧送到縣城的火車站,火車票他提前兩天就買好了,是下午4點的火車,陳壯一直把他送到站台。
等了半小時左右,江寧被人流推上了車,車廂裏悶熱擁擠,還嚴重超載,走道裏全是人,地上全是腿,氣味非常難聞。
江寧費勁地找到座位,艱難地放好行李,一路上醒醒睡睡,終於熬到了終點。
他們是早上六點鍾到達燕都西站的,江寧隨著人潮擠出車站,他抬頭看了一眼天空,天灰濛濛的,建築灰撲撲的。馬路上沒有車水馬龍,隻有長長的一眼望不到邊的自行車流。
江寧買了一份地圖,按照上麵的指示,擠上公交車,中間又倒了兩趟,步行三公裏左右,終於到達信封上的地址:海城區百花胡同11號,等到了目的地,江寧愣住了,大門上貼著封條。
? 第四十九章 到家
江寧發了一會兒呆, 讓自己慢慢冷靜下來。他那不祥的預感成真了,怪不得姑姑這麽久沒迴信,原來是這樣。
那麽現在該怎麽辦?他該向誰打聽姑姑的消息?江寧在腦中飛快地搜索著姑姑家的熟人, 姑父的父母也在燕都,但是他們已經去世了。其他親戚應該有, 可是江寧都不認識。他的日記裏也沒有記錄。或者可以向街道辦事處打聽姑姑的消息?
江寧思索半晌, 決定去找街道辦事處。他正要離開,就看見左邊那戶人家的大門開了一條縫隙, 裏麵露出半拉腦袋,一個六七歲的小女孩正好奇地打量著他。
江寧和氣地沖女孩笑了一下, 女孩愣了一下, 也衝著他笑了笑。
江寧在書包裏翻了一下,找出兩塊水果糖,他走過去遞給小女孩,溫和地問道:「小妹妹, 我向你打聽個事兒,你知道隔壁的人家搬到哪裏去了嗎?」
小女孩歪著腦袋, 似乎在用力思考。
就在這時, 院裏傳來了一個中氣十足的聲音:「小月, 你在跟誰說話呢?也不怕門夾著腦袋。」
緊接著,大門開了,一位身材健碩、麵色紅潤的大娘站在門口,她把江寧上下打量一通,問道:「小夥子,你找誰?」
江寧笑著指指姑姑家的大門:「我是這家的親戚, 來探親的。阿姨你知道他們家搬到哪裏去了嗎?」
大娘再次把江寧打量一遍, 目光有些變了。
江寧也不在意, 他打開包袱,從裏麵拿出一小包紅棗塞到大娘手裏:「阿姨,我是來自安東的插隊知青,這紅棗我們那地方的特產,肉多核小,特甜。您嚐嚐。」
大娘收到江寧的禮物,麵容和氣些許,她又看一眼姑姑家的大門,壓低聲音問道:「你是這家的親戚?」
江寧點頭。
大娘好心地勸道:「他們家啊,攤上事兒了。我看你也別探親了,趕緊迴去吧。」
江寧又拿出一包核桃,塞到小女孩手裏,一臉為難地說道:「阿姨,我大老遠地來了,總得知道發生什麽事吧?要不然,迴去也不好給老人交代。阿姨,你行行好,告訴我他們新家的地址吧。」
大娘見江寧這麽說,也不好再端著,便說道:「我聽人說,他們搬到石城區,石城區你知道在哪兒不?」
江寧反問道:「是西山那邊?」
大娘點頭。
江寧又問具體地址,大娘這才慢吞吞地說了。江寧記下來,跟兩人告辭:「謝謝您,您真熱心,再見。」
江寧都轉身離開了,大娘還不忘補充一句:「小夥子,我看你人挺好的,去看一眼就趕緊迴去吧。哎喲歪,瞧我這熱心腸。」
江寧翻開地圖找公交線路,地方太偏,很難找。打車又不可能打車,他就這樣,靠著一張地圖一張嘴,一路打聽過去,幾經輾轉,終於找到了姑姑的新家。此時,天已經黑了。
新家應該是西五環附近,此時還是個荒涼所在,附近有個大沙坑,四周全是田野。
江寧找到那棟破舊的院落,遲疑了一會兒,輕輕敲了敲門。裏麵無人迴應,他等了一會兒,又用力敲了三下。
許久之後,終於有個女聲迴應,聲音裏帶著一絲警惕:「誰?」
江寧試探道:「姑姑,是我,我是江寧。」
大門突然打開了,一束手電筒的光照過來,在江寧臉上停留片刻,接著是姑姑江雪那顫抖激動的聲音:「小寧,真的是你?你怎麽來了?」
江寧拍拍他的肩膀:「等我迴來給你帶好吃的。」
方朝陽和李守信告辭離開後,王威和王武來了。他拿著幾包東西,吭哧半天,才憋出一句話:「師父,我也送你一點東西,這是……這是瀉藥,這是輕微的毒藥,讓人難受但又死不了。」
江寧:「……」
王武快言快語:「師父,你收下吧,可管用了。誰要是欺負你,你就這麽對付他。是我媽找我舅舅弄來的,我哥準備拿來對付你的。」
江寧一臉驚訝。
王威狠狠地瞪了弟弟一眼,事已至此,他也隻能承認:「師父,那都是以前的事了。」
江寧想了一下,還是收下了。自己用不用得著先放到一邊,省得這徒弟拿出去害別人。
江潮是最後一個來的,外麵月光明亮,江寧帶著他去外麵散了會兒步,說了會兒話。
次日清晨,江寧早早起來,洗漱完畢,把兩狗一貓挨個摸一遍,囑咐它們要聽話。
陳壯騎著自行車在山崖下等著他。
陳壯把江寧送到縣城的火車站,火車票他提前兩天就買好了,是下午4點的火車,陳壯一直把他送到站台。
等了半小時左右,江寧被人流推上了車,車廂裏悶熱擁擠,還嚴重超載,走道裏全是人,地上全是腿,氣味非常難聞。
江寧費勁地找到座位,艱難地放好行李,一路上醒醒睡睡,終於熬到了終點。
他們是早上六點鍾到達燕都西站的,江寧隨著人潮擠出車站,他抬頭看了一眼天空,天灰濛濛的,建築灰撲撲的。馬路上沒有車水馬龍,隻有長長的一眼望不到邊的自行車流。
江寧買了一份地圖,按照上麵的指示,擠上公交車,中間又倒了兩趟,步行三公裏左右,終於到達信封上的地址:海城區百花胡同11號,等到了目的地,江寧愣住了,大門上貼著封條。
? 第四十九章 到家
江寧發了一會兒呆, 讓自己慢慢冷靜下來。他那不祥的預感成真了,怪不得姑姑這麽久沒迴信,原來是這樣。
那麽現在該怎麽辦?他該向誰打聽姑姑的消息?江寧在腦中飛快地搜索著姑姑家的熟人, 姑父的父母也在燕都,但是他們已經去世了。其他親戚應該有, 可是江寧都不認識。他的日記裏也沒有記錄。或者可以向街道辦事處打聽姑姑的消息?
江寧思索半晌, 決定去找街道辦事處。他正要離開,就看見左邊那戶人家的大門開了一條縫隙, 裏麵露出半拉腦袋,一個六七歲的小女孩正好奇地打量著他。
江寧和氣地沖女孩笑了一下, 女孩愣了一下, 也衝著他笑了笑。
江寧在書包裏翻了一下,找出兩塊水果糖,他走過去遞給小女孩,溫和地問道:「小妹妹, 我向你打聽個事兒,你知道隔壁的人家搬到哪裏去了嗎?」
小女孩歪著腦袋, 似乎在用力思考。
就在這時, 院裏傳來了一個中氣十足的聲音:「小月, 你在跟誰說話呢?也不怕門夾著腦袋。」
緊接著,大門開了,一位身材健碩、麵色紅潤的大娘站在門口,她把江寧上下打量一通,問道:「小夥子,你找誰?」
江寧笑著指指姑姑家的大門:「我是這家的親戚, 來探親的。阿姨你知道他們家搬到哪裏去了嗎?」
大娘再次把江寧打量一遍, 目光有些變了。
江寧也不在意, 他打開包袱,從裏麵拿出一小包紅棗塞到大娘手裏:「阿姨,我是來自安東的插隊知青,這紅棗我們那地方的特產,肉多核小,特甜。您嚐嚐。」
大娘收到江寧的禮物,麵容和氣些許,她又看一眼姑姑家的大門,壓低聲音問道:「你是這家的親戚?」
江寧點頭。
大娘好心地勸道:「他們家啊,攤上事兒了。我看你也別探親了,趕緊迴去吧。」
江寧又拿出一包核桃,塞到小女孩手裏,一臉為難地說道:「阿姨,我大老遠地來了,總得知道發生什麽事吧?要不然,迴去也不好給老人交代。阿姨,你行行好,告訴我他們新家的地址吧。」
大娘見江寧這麽說,也不好再端著,便說道:「我聽人說,他們搬到石城區,石城區你知道在哪兒不?」
江寧反問道:「是西山那邊?」
大娘點頭。
江寧又問具體地址,大娘這才慢吞吞地說了。江寧記下來,跟兩人告辭:「謝謝您,您真熱心,再見。」
江寧都轉身離開了,大娘還不忘補充一句:「小夥子,我看你人挺好的,去看一眼就趕緊迴去吧。哎喲歪,瞧我這熱心腸。」
江寧翻開地圖找公交線路,地方太偏,很難找。打車又不可能打車,他就這樣,靠著一張地圖一張嘴,一路打聽過去,幾經輾轉,終於找到了姑姑的新家。此時,天已經黑了。
新家應該是西五環附近,此時還是個荒涼所在,附近有個大沙坑,四周全是田野。
江寧找到那棟破舊的院落,遲疑了一會兒,輕輕敲了敲門。裏麵無人迴應,他等了一會兒,又用力敲了三下。
許久之後,終於有個女聲迴應,聲音裏帶著一絲警惕:「誰?」
江寧試探道:「姑姑,是我,我是江寧。」
大門突然打開了,一束手電筒的光照過來,在江寧臉上停留片刻,接著是姑姑江雪那顫抖激動的聲音:「小寧,真的是你?你怎麽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