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李守信一起來的幾個小夥子最討厭像王明成這種外行領導,借著江寧的事順便發泄一通:「隊長,江寧的這個法子看看有沒有效果再說唄,沒效果你再批評也不遲,有效果了,你不光不能批評,還得表揚他呢。」
「對,贊成。」
王明成氣得牙癢癢,王紅星倒是想替領導分憂,但一看群情激憤,也不敢多說。
王明成深深地看了江寧一眼,說道:「那就等幾天,看看有沒有效果再說。」
說完,他拂袖離去。
江寧不慌不慌,朝李守信等人一拱手,說道:「謝謝大家幫我解圍。」
李守信走過來,用力拍拍江寧的肩膀,笑嗬嗬地說道:「你小子還跟我客氣什麽?看你這精神頭不錯,病全好了?」
江寧微笑:「全好了。」
李守信從地上提起一個網兜,塞到江寧手裏:「老鄉們送了好多吃的,這兜給你補身子。」
大家湊近了一看,見網兜裏有豆幹、豆皮、花生,甚至還有一塊臘肉,眾人用羨慕的眼神看著江寧。
江寧看得出來,李守信這人爽朗大氣,人家好心送的東西,他不收反而顯得不好。但全收了,又有些不好意思。
他想了想,便說道:「我這幾天沒上工,琢磨了幾道菜,正好有了這些材料,我做給大家吃。」
李守信聽說有好吃的,哪有不願意的,當即爽快答應了。他跟江寧說道:「那我先迴知青點,洗個澡換身衣裳,一會兒來找你們。」
方朝陽不用迴知青點,他直接跟江寧一起迴棚屋,還說要給他打下手。
路上,方朝陽盯著江寧左看看右看看,看得江寧心裏發毛,隻好問道:「你這是怎麽了?」
方朝陽笑得一臉燦爛:「我說小江,你真是讓我刮目相看呀,你竟敢跟王明成頂牛,還主動去接近陳大山,這跟你以前的風格不符啊。」
江寧故意嘆了一口氣:「還不是被這個世道逼的,你看我一生病,除了你和李守信,無人理會。家裏人連封電報都沒發,我能依靠的隻有我自己還有你們。但咱們既然是好朋友,我不能總拖累你們,我也想變成一個有用的人。一是讓自己的日子好過些,二是你們將來有難處,我也有能力拉你們一把。」
方朝陽一臉震撼:「……」
半晌之後,他拍拍江寧的肩膀:「小江,怪不得守信說,你是一個內秀的人,我今天算是知道了。你雖然不愛言語,可你的友情很深沉。」
江寧:「你這個人很有洞察力。」
江寧心底暗暗鬆了一口氣,又過了一關。
第五章 這些年輕人
江寧和方朝陽迴到棚屋,老胡正在挑水,方朝陽二話不說就去幫忙。 江寧收拾東西,開始準備晚飯。
李守信給的東西不少,但沒有麵,江寧把自己的那小半袋糧食全拿出來,既然要請客就不能小氣。他把幹木耳幹香菇和黃花菜也拿了出來。
在收拾東西時,有一封信滑了出來。
江寧看了一下信封,是從京城來的,他打開信,大致掃了幾眼,這封信是原身的小姑寫來的。江寧的腦中有一點關於小姑的記憶,他小姑江雪青嫁了一個幹部,家境不錯,以前沒少補貼江家。她心疼江寧,每次迴來都會帶他買衣服買吃的。六七年那會兒,姑父出了事,江寧父親為了免受牽連,迅速與小姑家劃清界限。
對此,江家其他幾個孩子沒什麽反應,但江寧有些接受不了。為此還跟父親爭執過,江父把他痛罵一頓,還說他腦子僵化,不知變通,人又木訥,以後絕對不會有出息。
江寧爭不過父親,偷偷地給小姑寫過信,他下鄉時還寫信告訴過她。他來到劉家河插隊後,小姑也寫過一封信,並在信裏叮囑他說,要他好好生活,不用掛念她。這些幹貨就是小姑寄的。
江寧把信收好,拿著東西出門。
他把木耳、香菇、黃花用水泡上,再燒了兩大鍋開水,倒入桶中,留著做飯用。
江寧正在做飯,陳大娘來了,她給江寧送了一筐蔬菜,江寧受寵若驚,推辭道:「陳大娘,你怎麽給我送這麽多菜?」
陳大娘朗聲笑道:「讓你去家裏吃飯你不去,我看你這小身板肯定是吃不好,給你菜你自個做吧。」
其實江寧的身板也不算小,一米七多的身高,隻是身材偏瘦而已。可能是陳大娘看慣自己家兒子的緣故,總覺得江寧太瘦。
江寧還想推辭,陳大娘道:「行了,給你就拿著,青菜在我們鄉下不是啥稀罕東西,這也就是天旱,往年這時候,菜都吃不完,都用來餵雞餵豬。」
江寧客氣收下,心想著,又欠下一個人情,以後再還吧。
江寧去騰筐子,陳大娘順便問道:「我聽說,那王隊長找你的茬了?」
江寧語氣平靜:「是找我茬了,我覺得我沒做錯,我所做的一切是為了咱們大隊的社員著想。抗旱救災,人人有責。方法管不管用,先試了再說。實踐才能出真知。」
陳大娘豎起大拇指誇道:「你們文化人兒說話就是不一樣。你大伯叫我告訴你,不用怕那個姓王的,你要是做得太過火,咱們也不能饒了他。」
江寧笑道:「我不怕的大娘,我沒來咱們大隊之前,就聽說陳大伯的名聲,說他為人公正公平,跟著他一起做事,我覺得特別踏實。」
「對,贊成。」
王明成氣得牙癢癢,王紅星倒是想替領導分憂,但一看群情激憤,也不敢多說。
王明成深深地看了江寧一眼,說道:「那就等幾天,看看有沒有效果再說。」
說完,他拂袖離去。
江寧不慌不慌,朝李守信等人一拱手,說道:「謝謝大家幫我解圍。」
李守信走過來,用力拍拍江寧的肩膀,笑嗬嗬地說道:「你小子還跟我客氣什麽?看你這精神頭不錯,病全好了?」
江寧微笑:「全好了。」
李守信從地上提起一個網兜,塞到江寧手裏:「老鄉們送了好多吃的,這兜給你補身子。」
大家湊近了一看,見網兜裏有豆幹、豆皮、花生,甚至還有一塊臘肉,眾人用羨慕的眼神看著江寧。
江寧看得出來,李守信這人爽朗大氣,人家好心送的東西,他不收反而顯得不好。但全收了,又有些不好意思。
他想了想,便說道:「我這幾天沒上工,琢磨了幾道菜,正好有了這些材料,我做給大家吃。」
李守信聽說有好吃的,哪有不願意的,當即爽快答應了。他跟江寧說道:「那我先迴知青點,洗個澡換身衣裳,一會兒來找你們。」
方朝陽不用迴知青點,他直接跟江寧一起迴棚屋,還說要給他打下手。
路上,方朝陽盯著江寧左看看右看看,看得江寧心裏發毛,隻好問道:「你這是怎麽了?」
方朝陽笑得一臉燦爛:「我說小江,你真是讓我刮目相看呀,你竟敢跟王明成頂牛,還主動去接近陳大山,這跟你以前的風格不符啊。」
江寧故意嘆了一口氣:「還不是被這個世道逼的,你看我一生病,除了你和李守信,無人理會。家裏人連封電報都沒發,我能依靠的隻有我自己還有你們。但咱們既然是好朋友,我不能總拖累你們,我也想變成一個有用的人。一是讓自己的日子好過些,二是你們將來有難處,我也有能力拉你們一把。」
方朝陽一臉震撼:「……」
半晌之後,他拍拍江寧的肩膀:「小江,怪不得守信說,你是一個內秀的人,我今天算是知道了。你雖然不愛言語,可你的友情很深沉。」
江寧:「你這個人很有洞察力。」
江寧心底暗暗鬆了一口氣,又過了一關。
第五章 這些年輕人
江寧和方朝陽迴到棚屋,老胡正在挑水,方朝陽二話不說就去幫忙。 江寧收拾東西,開始準備晚飯。
李守信給的東西不少,但沒有麵,江寧把自己的那小半袋糧食全拿出來,既然要請客就不能小氣。他把幹木耳幹香菇和黃花菜也拿了出來。
在收拾東西時,有一封信滑了出來。
江寧看了一下信封,是從京城來的,他打開信,大致掃了幾眼,這封信是原身的小姑寫來的。江寧的腦中有一點關於小姑的記憶,他小姑江雪青嫁了一個幹部,家境不錯,以前沒少補貼江家。她心疼江寧,每次迴來都會帶他買衣服買吃的。六七年那會兒,姑父出了事,江寧父親為了免受牽連,迅速與小姑家劃清界限。
對此,江家其他幾個孩子沒什麽反應,但江寧有些接受不了。為此還跟父親爭執過,江父把他痛罵一頓,還說他腦子僵化,不知變通,人又木訥,以後絕對不會有出息。
江寧爭不過父親,偷偷地給小姑寫過信,他下鄉時還寫信告訴過她。他來到劉家河插隊後,小姑也寫過一封信,並在信裏叮囑他說,要他好好生活,不用掛念她。這些幹貨就是小姑寄的。
江寧把信收好,拿著東西出門。
他把木耳、香菇、黃花用水泡上,再燒了兩大鍋開水,倒入桶中,留著做飯用。
江寧正在做飯,陳大娘來了,她給江寧送了一筐蔬菜,江寧受寵若驚,推辭道:「陳大娘,你怎麽給我送這麽多菜?」
陳大娘朗聲笑道:「讓你去家裏吃飯你不去,我看你這小身板肯定是吃不好,給你菜你自個做吧。」
其實江寧的身板也不算小,一米七多的身高,隻是身材偏瘦而已。可能是陳大娘看慣自己家兒子的緣故,總覺得江寧太瘦。
江寧還想推辭,陳大娘道:「行了,給你就拿著,青菜在我們鄉下不是啥稀罕東西,這也就是天旱,往年這時候,菜都吃不完,都用來餵雞餵豬。」
江寧客氣收下,心想著,又欠下一個人情,以後再還吧。
江寧去騰筐子,陳大娘順便問道:「我聽說,那王隊長找你的茬了?」
江寧語氣平靜:「是找我茬了,我覺得我沒做錯,我所做的一切是為了咱們大隊的社員著想。抗旱救災,人人有責。方法管不管用,先試了再說。實踐才能出真知。」
陳大娘豎起大拇指誇道:「你們文化人兒說話就是不一樣。你大伯叫我告訴你,不用怕那個姓王的,你要是做得太過火,咱們也不能饒了他。」
江寧笑道:「我不怕的大娘,我沒來咱們大隊之前,就聽說陳大伯的名聲,說他為人公正公平,跟著他一起做事,我覺得特別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