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會,皇權帝國,自然也是有大量弊端的。


    其中最大的弊端,是階級固化,是上升渠道狹窄,進而導致社會僵化,生產活力無法得到發揮。


    上層階級既得利益者,自然是不願承受社會太過活躍帶來的動蕩的。


    既得利益群體甚至樂意讓社會倒退,隻為保住自己的利益不被觸碰,權力不被稀釋。


    而星際文明的上層貴族,可是掌握著科技這種可怕力量的。


    不想作為的封建貴族,被迫發動的革命,都會讓社會承受巨大的代價,最終在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瓶頸處發生戰爭和分裂……


    這樣的魔咒,一直存在於戰蹄人的漫長曆史中。


    而戰蹄人為了破除這種魔咒,已經給封建皇權加了兩把鎖。


    第一把叫做資本。


    第二把叫做宗教。


    資本的力量,總是無孔不入,會持續在星級文明內部活躍,提高整個文明的活力。


    如果說封建皇權必然走向僵硬固化,高科技將會變成貴族手中的魔法。


    那世俗資本為了逐利,一定會想方設法擴大市場,用科技給產品賦能,提高市場競爭力,進而讓普通人擁有了可以下沉……


    就像古代的計時裝置,無論是水滴裝置還是渾天儀,都是官家用品,老百姓見都沒見過。


    是資本和資本市場的活躍,才讓計時裝置被改良下沉,成為老百姓家中的時鍾和手表。


    資本市場的存在,將能在很大程度上和封建勢力,和皇權土地壟斷傾向抗衡。


    但在過於廣大的宇宙疆域上,資本市場基於信息存在的貨幣金融體係的建立,又是一個巨大的難題。


    畢竟無論是貨幣還是股市,如果地區之間的信息,差著幾年,甚至是幾十年,那市場必然混亂不堪。


    由此產生的貨幣統一問題,也會因為貨幣體係的混亂,讓交易變得困難,就是想要以物易物,也會因為信息差的存在,導致價值無法評估。


    這種情況下,戰蹄人的解決辦法,是遊商飛船。


    具體什麽叫做遊商飛船,其實挺難描述的。


    具體的畫麵,就是星空之中,有一種巨大的,隻允許教廷建造擁有的宗教飛船,官方名稱為福音飛船。


    這種福音飛船飛船非常巨大,幾乎有月球的一半大,擁有最為先進的科技,能在十年內,飛飛停停,巡遊超過上百光年的星域。


    所以擁有十萬光年疆域的戰蹄人,事實上,也僅僅擁有一千艘福音飛船。


    而福音飛船被建造出來的目的,隻有兩個。


    第一個是傳播福音。


    對於那些叛變的,被母星飛船認定為失去信仰的,反叛的殖民地,福音飛船會在下一個巡遊中,將船上攜帶的審判軍團激活,完全不聽辯解的,直接將殖民夷為平地。


    然後就是激活一批拓荒者,將他們投放到清理幹淨的星球上,重新開墾發展,建立新的城市……


    而福音飛船的第二個任務,就是接收貢品,與那些乖巧聽話的星球進行貿易,幫助指導殖民地發展。


    福音飛船就像貨郎、遊商,或是大篷車一樣,一路巡遊,收集各種貢品,然後以飛船上攜帶的各種物資,與殖民星球進行貿易。


    具體的交易方式,就是當福音飛船飛臨殖民星球,作為衛星停泊在行星軌道上後。


    殖民星球政府就會向福音飛船提供最近十年來的經濟數據。


    福音飛船的超級係統則會結合經濟數據,從中挑選出需要的物資作為貢品,由殖民地上繳後,給於一定量的帝國貨幣,用於購買福音飛船攜帶的物資……


    還有,就是會組織類似趕大集一樣的互市,以物易物也行,或用約定的等價物交換也行……


    福音飛船和殖民地之間的交易物資,包含了礦物、工業品、人口、武器裝備、先進科技,甚至是先進的學術成果,但凡能想到的,被認定為有價值的東西,都能用來交易。


    隻要有利於殖民星球的發展,福音飛船的指揮官們,也總是毫不吝嗇的出售殖民地想要的一切,在最低限度上保持殖民地資本市場的運作,甚至會監督當地貴族是否過於苛刻,必要的時候,還會審判這些貴族……


    所以福音飛船,是遊商飛船,也是審判飛船,是一種巨大到隻能停泊於衛星軌道上,滿載著貢品,四處與殖民地交換貿易,定期返迴母星飛船的超級飛船。


    一千艘福音飛船,遊蕩於戰蹄帝國達到了十萬光年的領地之上。


    以母星飛船,以皇帝和神明的名義,肩負著傳教與貿易的使命,傳播著神明的福音。


    而作為巨星神教的總部,更加巨大的母星飛船,則和蜂巢一般,在龐大疆土上遊曆的同時,迎來送往著一艘艘福音飛船,以百年為期,通過福音飛船獲取自己想要的一切。


    各種礦物、最新的科技、強壯的士兵、先進的武器裝備,甚至是由工業星球製造的太空艦隊……


    戰蹄人正是通過一種近乎原始的遊商貿易,在星際文明間維係著封建皇權的存在,維係著龐大帝國的貨物與資本運轉。


    而這種存在的基礎,是每一艘福音飛船指揮官的恪盡職守,鐵麵無私,以及絕對的忠誠……


    畢竟一艘能夠輕易掃蕩一個星球的超級飛船,但凡出現叛變,那後果往往不可想象。


    所以福音飛船,隻允許掌握在巨星神教手中。


    而巨星神教的每一名神職人員,每一名福音飛船的指揮官,都是經過了“忠誠化”改造的不死忠徒。


    他們的大腦已經用神秘的菌絲神經網取代,眼睛已是機械探頭,機械心髒則是由放射性電池供電,更換一次電池,就能存活上千年……


    不死的巨星牧師們,掌控著福音飛船,擁有巨大的權力。


    但他們大腦中神秘菌絲網絡,在讓每一名牧師智力超群的同時,也讓他們眼中隻剩忠誠,隻聽命於教會中樞,毫無私欲,如同機器。


    正是這些忠誠化的巨星牧師,駕駛著福音飛船,維係了龐大的帝國存在長達百萬年。


    哪怕這樣的體係,依舊隻是戰蹄人遠古時代的遊牧習慣的某種延續。


    戰蹄人依舊如遠古時代一樣,進入太空文明時代後,依舊保持著遊牧民族的傳統。


    用巨大的母星飛船載著他們的皇帝、神明,把星河疆域當做牧場,把一個個殖民星球當做被征服的部落去管理。


    每到豐收的季節,都定期派出由軍隊押運的,名為福音飛船的商隊,收集資源貢品,進行貿易……


    而這種遊商模式之下,正是不死的巨星牧師們,以一種落後的,但足夠有效的模式,確保了帝國的忠誠、發展,以及百萬年的存續。


    管理相對鬆散的被征服星球,神明的福音十年才會傳來一次,十年才需要進貢一次物品,貴族們也就沒了反抗之心。


    同時不可阻擋的福音飛船,攜帶的大量物資,又打破的空間的阻隔,通過定期貿易促進帝國內的資本運行,甚至會在殖民地出現天災和外敵時提供幫助,鞏固帝國的統治,令被統治者感激不已……


    正是這種和古老的大篷車貿易相似的體係,讓曆經121萬年歲月的戰蹄帝國,僅僅動蕩更迭了百餘次,這其實也算得上奇跡了……


    但現在,在秦重閱讀完了伯爵夫人記憶的當下。


    秦重卻意外的讀到了伯爵夫人腦海中,對於那些不死牧師的恐懼和憎惡。


    作為貴族,伯爵夫人真的痛恨那些維係帝國存在了百萬年之久,一直忠誠無比的牧師。


    同時也無比憎恨他們背後的巨星神教。


    以至於當莊園外出現了兩名身份和造型特殊的神秘人時,伯爵夫人第一時間就把他們當做了教會的刺客……


    伯爵夫人為此喊來了莊園的安保指揮官,告知高大魁梧的戰蹄武士,立刻馬上幹掉兩名外來者,燒掉他們的屍體,不要留下一點痕跡。


    於是,一場衝突很快爆發了。


    作為旁觀者的秦重,饒有興趣的等待著,放下了酒杯,很快看到了一場有趣的戰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類終焉計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神二不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神二不三並收藏人類終焉計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