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兵的攻擊力,源於速度。
騎兵的防禦力,同樣是速度。
能夠衝入敵陣,是騎兵擁有強大攻擊力的表現。
但如果一支騎兵深陷敵陣,無法穿透,則說明這支騎兵部隊還不夠精銳,還不足以擊潰敵人。
所以這場暴風雪中,衝入帕托斯人軍陣中的人類騎士們,都在用盡一生的力氣揮動武器。
靠著厚實的盔甲,盾牌,抵擋著四麵湧來的攻擊,心驚膽戰祈禱著戰馬不要受傷倒下,希望戰馬保持速度,快一點奔跑,快一點衝破防線……
按照以往的經驗,李洲帶領的重裝騎兵部隊,已經足夠鑿穿帕托斯人的萬人軍團。
畢竟這支突擊部隊中的每一名騎士,都是精銳中的精銳,都是久經戰陣的功勳騎士,冠軍騎士。
甚至是血神大陸上的超人類和貴族騎士,人人都能做到以一當十,甚至敵百的著名騎士。
加上帕托斯人的支援部隊剛剛降落集結,遠離戰場,防備鬆懈。
最重要的是,被特意調整,短時擴大的元素領域覆蓋,帕托斯人正麵臨指揮係統紊亂,風暴侵襲等等不利局麵下。
李洲已經不止一次的帶領部隊突襲帕托斯人,然後穿到敵後,把敵人分割,讓後續趕來的大部隊完成包圍,完成殲敵。
這樣的突襲,李洲和守衛聖地的異界聯軍,已經進行過許多次。
借著暴風雪的力量,依靠精銳部隊的集體衝鋒,以及帕托斯人部落與部落之間並非鐵板一塊,互不交流的傲慢。
聯軍一次次精心籌備的突襲,一次次取得戰果,用巨大的犧牲,換取前線的壓力減輕。
而這最後一次的突襲行動,也不會例外,也不能例外。
至少包括李洲在內,每一名衝在最前麵的騎士,都在如此祈禱,希望不要出現意外,希望能有更多人活著迴去,能將戰果帶迴去,提振更多人的士氣。
畢竟這場充滿死亡,艱苦異常的戰爭,已經持續了一個月,毫無喘息機會的,令人絕望,卻還必須堅持下去……
信仰固然是戰鬥下去,堅持下去的最大理由和動力。
但在越來越嚴峻和殘酷的戰鬥中,信仰的力量也會逐漸消磨,逐漸被寒冷和死亡驅散。
戰壕中,山洞裏,無數蜷縮著的,被寒冷和饑餓煎熬,隨時可能戰死的普通士兵,除了信仰之外,實在太需要一些更具體的東西用於提振士氣。
比如熱騰騰的食物,比如保暖的衣物,同時還有前方勝利的消息。
所以這才是李洲不顧眾人反對,堅持親自帶隊,堅持確保突襲成功,必須在這最後一次的主動進攻中,取得足夠戰果的理由。
畢竟血神大陸聯軍,已經山窮水盡,除了勝利的消息,李洲已經無法給追隨自己的普通人任何東西……
和來自納達索世界,強大且統一的恐龍人軍團不一樣。
以李洲為代表的血神大陸聯軍,勢力和成分十分複雜。
已經投入戰鬥的近百萬軍隊中,有追隨李洲征戰多年王朝軍團,有在王朝崛起過程中,主動或被迫皈依王朝國教尚智道的部落。
甚至有許多部隊,都是李洲的妻子珈蘭,施以各種手段,以防止異界入侵為理由,逼迫血神大陸各方勢力提供的部隊……
這樣的軍隊,龐雜且混亂,光是補給和食物,都已經耗盡了綠洲王朝的全部庫存。
死亡和饑餓正在侵蝕著血神大陸聯軍,正在瓦解著軍隊的鬥誌,快速削減著戰鬥力……
而在南極冰原上,已是絕境困獸的聯軍,真的連食物都已無法保證。
嚴酷的冰雪地獄中,食物根本無處獲取。
就連本該一起反抗帕托斯人的3號世界本土勢力,也因為戰爭發生在風暴和極寒肆虐的生命禁區,根本無法提供支援。
甚至在某些政治考量之下,本土各方勢力實際都在裝死,拒絕插手這場戰鬥。
躲在地下城中苟活的統治者,以及灰燼貴族們,無不在暗中觀察,期盼著帕托斯人和另一股異界勢力拚個兩敗俱傷。
所以李洲和他的軍隊,幾乎已經拚光了一切,早已彈盡糧絕。
要不是納達索世界的恐龍人軍團在另一個方向上,還有餘力堅守,甚至還能為血神大陸聯軍提供少量食物、提供一部分元素結晶和兵器裝備等戰略物資……
如果不是主麾下的納索人比李洲預料的更頑強,接下了防禦正麵進攻的重任……血神大陸聯軍一方負責的各條防線,很可能早已崩潰了。
總之,已經拚盡一切的李洲,知道自己已經很難堅持下去了。
為了維持協調複雜無比的各方勢力,李洲很清楚,這最後一次的外圍突襲,決不能失敗。
他必須帶領突擊部隊取得足以振奮人心的戰果,否則再往後,他真的很難再次集齊足夠的精銳騎士,發動如此規模的進攻了。
所以李洲決不能失敗,他必須衝破敵陣,必須擊潰這支帕托斯人的支援部隊,決不允許出現意外……
然而可惜的是,意外,總是會不出意外的出現。
就在李洲的戰馬終於衝出人群,終於獲得喘息之機,暗自慶幸欣喜,終於開始重拾速度,準備調轉騎兵縱隊方向,準備背刺帕托斯人,發動斜線衝鋒時……
一堵金屬高牆陡然出現在了風暴之後,出現在了騎兵部隊的正前方。
那高牆,全由帕托斯龍甲戰士組成。
身披複合裝甲的帕托斯龍甲戰士,能在短距離衝鋒中,產生不遜於重裝騎兵的可怕衝擊力。
也能在陣地防守中,調整重甲,組成可以緩慢推進的堅固盾牆。
所以在風雪中忽然出現,擋在騎兵部隊前方,相距不過二十米,完全來不及繞開的東西,正是一道金屬高牆。
一道由數百名帕托斯龍甲戰士組成的,近四米高的金屬盾牆……
朝著盾牆撞上去,然後粉身碎骨,這已是聯軍騎兵和龍甲戰士對壘的常態。
足夠幸運的話,那些最為知名的冠軍騎士們,也許用長槍精準刺入盾牆的縫隙,用自己的犧牲,換來和敵人的同歸於盡……
而這也是李洲在內的許多領軍騎士,在金屬牆出現後,第一時間看到的,最好的未來。
一個深深恐懼著的,卻不得不麵對去麵對未來。
二十米的距離,在戰馬的高速衝刺之下,暴風雪中的無數騎士,甚至來不及咆哮或呐喊,就麵容猙獰,源源不斷撞在了帕托斯人龍甲戰士組成的高牆上。
然後就是隆隆不斷的撞擊聲,沉悶無比,在唿嘯的暴風雪中也能清楚聽清,連續不斷,人仰馬翻,血肉飛濺……
衝在最前麵的騎兵,統統撞在了金屬高牆上,用粉身碎骨的撞擊,一點點撼動著帕托斯人的防線,在高牆下不斷積累馬匹和騎士的屍骨。
然後,便是衝在後麵的冠軍騎士們,開始重重鞭打戰馬加速衝鋒,直至速度足以踏著戰友屍骨累成的小山高高躍起,飛越高牆,挺著長槍衝進帕托斯人的軍旗方陣中……
一時間,蒼白一片的風雪大地上,來自異星的魁梧戰士、金屬盾牆前的累累屍骨,哀嚎掙紮的戰馬,以及踏著無數屍骨,越過高牆的人類騎士。
還有他們的旗幟,以及風雪中的無聲呐喊……
竟意外的靜止凝固,宛如重彩的畫麵,用名為壯烈的顏料,塗抹出了令人窒息的史詩畫卷,被時光和曆史悄然記錄……
騎兵的防禦力,同樣是速度。
能夠衝入敵陣,是騎兵擁有強大攻擊力的表現。
但如果一支騎兵深陷敵陣,無法穿透,則說明這支騎兵部隊還不夠精銳,還不足以擊潰敵人。
所以這場暴風雪中,衝入帕托斯人軍陣中的人類騎士們,都在用盡一生的力氣揮動武器。
靠著厚實的盔甲,盾牌,抵擋著四麵湧來的攻擊,心驚膽戰祈禱著戰馬不要受傷倒下,希望戰馬保持速度,快一點奔跑,快一點衝破防線……
按照以往的經驗,李洲帶領的重裝騎兵部隊,已經足夠鑿穿帕托斯人的萬人軍團。
畢竟這支突擊部隊中的每一名騎士,都是精銳中的精銳,都是久經戰陣的功勳騎士,冠軍騎士。
甚至是血神大陸上的超人類和貴族騎士,人人都能做到以一當十,甚至敵百的著名騎士。
加上帕托斯人的支援部隊剛剛降落集結,遠離戰場,防備鬆懈。
最重要的是,被特意調整,短時擴大的元素領域覆蓋,帕托斯人正麵臨指揮係統紊亂,風暴侵襲等等不利局麵下。
李洲已經不止一次的帶領部隊突襲帕托斯人,然後穿到敵後,把敵人分割,讓後續趕來的大部隊完成包圍,完成殲敵。
這樣的突襲,李洲和守衛聖地的異界聯軍,已經進行過許多次。
借著暴風雪的力量,依靠精銳部隊的集體衝鋒,以及帕托斯人部落與部落之間並非鐵板一塊,互不交流的傲慢。
聯軍一次次精心籌備的突襲,一次次取得戰果,用巨大的犧牲,換取前線的壓力減輕。
而這最後一次的突襲行動,也不會例外,也不能例外。
至少包括李洲在內,每一名衝在最前麵的騎士,都在如此祈禱,希望不要出現意外,希望能有更多人活著迴去,能將戰果帶迴去,提振更多人的士氣。
畢竟這場充滿死亡,艱苦異常的戰爭,已經持續了一個月,毫無喘息機會的,令人絕望,卻還必須堅持下去……
信仰固然是戰鬥下去,堅持下去的最大理由和動力。
但在越來越嚴峻和殘酷的戰鬥中,信仰的力量也會逐漸消磨,逐漸被寒冷和死亡驅散。
戰壕中,山洞裏,無數蜷縮著的,被寒冷和饑餓煎熬,隨時可能戰死的普通士兵,除了信仰之外,實在太需要一些更具體的東西用於提振士氣。
比如熱騰騰的食物,比如保暖的衣物,同時還有前方勝利的消息。
所以這才是李洲不顧眾人反對,堅持親自帶隊,堅持確保突襲成功,必須在這最後一次的主動進攻中,取得足夠戰果的理由。
畢竟血神大陸聯軍,已經山窮水盡,除了勝利的消息,李洲已經無法給追隨自己的普通人任何東西……
和來自納達索世界,強大且統一的恐龍人軍團不一樣。
以李洲為代表的血神大陸聯軍,勢力和成分十分複雜。
已經投入戰鬥的近百萬軍隊中,有追隨李洲征戰多年王朝軍團,有在王朝崛起過程中,主動或被迫皈依王朝國教尚智道的部落。
甚至有許多部隊,都是李洲的妻子珈蘭,施以各種手段,以防止異界入侵為理由,逼迫血神大陸各方勢力提供的部隊……
這樣的軍隊,龐雜且混亂,光是補給和食物,都已經耗盡了綠洲王朝的全部庫存。
死亡和饑餓正在侵蝕著血神大陸聯軍,正在瓦解著軍隊的鬥誌,快速削減著戰鬥力……
而在南極冰原上,已是絕境困獸的聯軍,真的連食物都已無法保證。
嚴酷的冰雪地獄中,食物根本無處獲取。
就連本該一起反抗帕托斯人的3號世界本土勢力,也因為戰爭發生在風暴和極寒肆虐的生命禁區,根本無法提供支援。
甚至在某些政治考量之下,本土各方勢力實際都在裝死,拒絕插手這場戰鬥。
躲在地下城中苟活的統治者,以及灰燼貴族們,無不在暗中觀察,期盼著帕托斯人和另一股異界勢力拚個兩敗俱傷。
所以李洲和他的軍隊,幾乎已經拚光了一切,早已彈盡糧絕。
要不是納達索世界的恐龍人軍團在另一個方向上,還有餘力堅守,甚至還能為血神大陸聯軍提供少量食物、提供一部分元素結晶和兵器裝備等戰略物資……
如果不是主麾下的納索人比李洲預料的更頑強,接下了防禦正麵進攻的重任……血神大陸聯軍一方負責的各條防線,很可能早已崩潰了。
總之,已經拚盡一切的李洲,知道自己已經很難堅持下去了。
為了維持協調複雜無比的各方勢力,李洲很清楚,這最後一次的外圍突襲,決不能失敗。
他必須帶領突擊部隊取得足以振奮人心的戰果,否則再往後,他真的很難再次集齊足夠的精銳騎士,發動如此規模的進攻了。
所以李洲決不能失敗,他必須衝破敵陣,必須擊潰這支帕托斯人的支援部隊,決不允許出現意外……
然而可惜的是,意外,總是會不出意外的出現。
就在李洲的戰馬終於衝出人群,終於獲得喘息之機,暗自慶幸欣喜,終於開始重拾速度,準備調轉騎兵縱隊方向,準備背刺帕托斯人,發動斜線衝鋒時……
一堵金屬高牆陡然出現在了風暴之後,出現在了騎兵部隊的正前方。
那高牆,全由帕托斯龍甲戰士組成。
身披複合裝甲的帕托斯龍甲戰士,能在短距離衝鋒中,產生不遜於重裝騎兵的可怕衝擊力。
也能在陣地防守中,調整重甲,組成可以緩慢推進的堅固盾牆。
所以在風雪中忽然出現,擋在騎兵部隊前方,相距不過二十米,完全來不及繞開的東西,正是一道金屬高牆。
一道由數百名帕托斯龍甲戰士組成的,近四米高的金屬盾牆……
朝著盾牆撞上去,然後粉身碎骨,這已是聯軍騎兵和龍甲戰士對壘的常態。
足夠幸運的話,那些最為知名的冠軍騎士們,也許用長槍精準刺入盾牆的縫隙,用自己的犧牲,換來和敵人的同歸於盡……
而這也是李洲在內的許多領軍騎士,在金屬牆出現後,第一時間看到的,最好的未來。
一個深深恐懼著的,卻不得不麵對去麵對未來。
二十米的距離,在戰馬的高速衝刺之下,暴風雪中的無數騎士,甚至來不及咆哮或呐喊,就麵容猙獰,源源不斷撞在了帕托斯人龍甲戰士組成的高牆上。
然後就是隆隆不斷的撞擊聲,沉悶無比,在唿嘯的暴風雪中也能清楚聽清,連續不斷,人仰馬翻,血肉飛濺……
衝在最前麵的騎兵,統統撞在了金屬高牆上,用粉身碎骨的撞擊,一點點撼動著帕托斯人的防線,在高牆下不斷積累馬匹和騎士的屍骨。
然後,便是衝在後麵的冠軍騎士們,開始重重鞭打戰馬加速衝鋒,直至速度足以踏著戰友屍骨累成的小山高高躍起,飛越高牆,挺著長槍衝進帕托斯人的軍旗方陣中……
一時間,蒼白一片的風雪大地上,來自異星的魁梧戰士、金屬盾牆前的累累屍骨,哀嚎掙紮的戰馬,以及踏著無數屍骨,越過高牆的人類騎士。
還有他們的旗幟,以及風雪中的無聲呐喊……
竟意外的靜止凝固,宛如重彩的畫麵,用名為壯烈的顏料,塗抹出了令人窒息的史詩畫卷,被時光和曆史悄然記錄……